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初唐小王爺》第一百九十章:無題
“初唐小王爺 ()”查找最新章節!

因為這是報紙,是新聞。需要保持實時性。所以李佑下旨命令。運送報紙不能坐車,只能騎馬。

不敢和那行朝廷八百裡加急信使相比。李佑他們送信的人,一天跑個三百多裡不成問題吧。三天也是上千裡了呢。

可若是坐車的話。那可就呵呵了。恐怕半月後,遠地方都難以到達。

李佑派出十六匹馬,兩兩一隊。八個方向。可若是換成馬車,那人力物力的耗費可就大了。

至於王德來要後續。李佑直接說道:“沒有,我也還沒寫出來了。父皇想看,那就讓他等著吧,等到第二期出來的時候,佑親自給父皇送過去。”

被李佑一口回絕,李世民也是無法,只能再次下令,督促李佑加緊寫作!但是李佑卻對李世民的這道催稿命令置若罔聞。管他的呢。

次日,相隔一天的時間,中華樓和曲江池畔便已經出現了說書人,專門來解讀報紙。這可是李佑精心培養的人。

那口才也是誰了。他上台一開口,大家都知道他要說的就是昨天才出來,現在超級火熱的三國演義。瞬間這裡是一片叫好聲。

這個消息也瘋狂生長。不多說,幾乎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曲江池畔和中華樓有人在說書。講三國。

頓時讓好多好多的人向著曲江池畔而去。

李佑站在上層貴賓套房之中,向下看去。曲江池畔居然擠的水泄不通。

李佑笑著感歎道:“看來三國演義還是相當火熱啊。”

旁邊方蘭君也笑著說道:“是啊,聽說我們中華樓有說書的,也懶得出現座無虛席的場面呢。”

李佑笑著問道:“怎麽樣?生意上可有遇到什麽困難嗎??”

方蘭君搖搖頭:“困難倒是沒有。只是現在炒菜也都不再是秘密,其他酒店也都已經學起來了。而且殿下還向他們提供植物油。我們在這一方面並沒有優勢。只能憑借殿下留下來的新菜肴來領先他們了。”

李佑笑著說道:“本來就應該如此。開發新的佳肴,才是我們的正途。不過這中華樓畢竟是本王的。豈能讓其他酒樓飯店威脅了。我告訴你一個辦法,將香菇磨成粉。炒菜的時候,放一些香菇粉可以起到提鮮。再去多世紀一些海帶,本王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吧味精給弄出來。”

香菇可以提鮮,香菇粉也算是味精的替代品了。但是總得而言,還是需要想辦法將味精給弄出來才好啊。到時候又是一項大收入。

“這邊的收入如何?還有利州那邊如何了?”李佑通常不怎麽管這些事情,這次也是難得想問。

方蘭君笑著回應道:“這邊的中華樓每天收入都是在五百多貫,成衣店每天的收入也高達三百多貫,奇趣閣現在每天收入高達兩百貫,就算是新食居每天的收入也高達三十多貫。最賺錢的還是要說賭坊了。每天的收入都在五百貫以上呢。”

李佑也被這些數值給驚訝住了,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每天的收入居然都高達一千五百貫。

這僅僅只是一天的收入哦。方蘭君繼續報告道:“而且我們在利州那邊的中華街,賭坊,奇趣閣,成衣店和新食居都已經修建了起來。也已經開始營業了。生意還不錯。”

李佑笑著點點頭:“如此便好。這幾個產業可是本王的支柱啊。多虧有你!”

方蘭君靦腆一笑:“奴家能為殿下辦一些事情,實屬奴家的榮幸。”

曲江池畔,只見那老頭說完三國演義更新的這兩章。便開始講解起報紙上的其他內容。

而這些內容,

一個人看倒也不覺得啥。但是多人在一起的時候,好多人都想要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整個場面也是相當熱鬧。科普板塊。好多人都追著那位說書先生問,那些都是一些什麽東西。說書先生只是笑著回答:“那些都是很遠很遠地方的動物。等到我們大唐發展的強大後,你們說不一定今生還能見到這些動物。這些動物都是真實存在的哦。”

講解完報紙,看著堵得水泄不通的人群。索斯先生竟然直接拿出一塊小黑板,笑呵呵的說道:“老朽受命楚王府,在這裡講解大唐周刊的內容。然後兌現承諾,從今日開始在這裡講解關於字典的用法。大家都要認真學習啊。”

話語落下,老先生就在黑板上寫出所有拚音,然後開始教學!

有些人不願意學習,自然就默默離開了。但願意學習,或者看熱鬧的人還是不在少數。

這個先生上了一個時辰的課,將拚音講了好幾遍。不少愛學習的人都已經將這些拚音符號記下來了,包括它們的發音。

而且學習的好的人,已經能翻開字典,查看自己想要查的字。

當然這還沒有完。這只是天賦好的,喜歡學習的人,才會在這麽短短時間就學會。

這位老師退下,馬上就有另外一位老先生上來重新開始教學、又是一個時辰,學會拚音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但是這樣還沒完,先生離開之前宣布:“下午還會有一位先生在這裡繼續為大家講解要如何使用這本字典。

這個內容不難,但是只要你們學會了拚音,那麽大唐所有的字,你們都能憑借這本書給拚讀出來。絕對不會有錯。”

不錯,到了下午,這裡又有另外一個先生在這裡可是教大家拚音。

李佑可是請了好幾個先生。專門為了此事。每天在這六講解三個小時,李佑就不相信不能有所傳播。

果不其然,終於有不少人去買了《大唐字典》這本書。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有更多的人購買這本書。

時間晃晃悠悠前進。皇宮的電燈也點燃了。每當到了晚上,皇宮之中便會明晃晃,亮騰騰。這這裡面是沒有白天的概念。

京城好多人都找到楚王府,無論是作為國公府,還是世家門閥的府邸。他們找來就一個目的。他們也想要通電,他們也想要安裝大電燈。

這個好說。李佑果斷拉了一般工人,組建成這個世界上的第一支電力工人。讓他們負責建設發電機,然後向京城中的那些達官顯貴,世家門閥進行供電。

還好依托渭水的緣故,倒是面前可以給長安城內供電。其他地方,現在是完全不可不行的。

而且想要通電,那好說。首先簽訂協議。他們每個月都必須繳十貫錢的電費。否則就別想安裝。

至於你使用的少,他使用的多。這個在現階段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沒有儲電裝置。所以那個水在流動,就在發電,同時也沒有儲存電。你用不用電,電也都沒有了。

所以你自己不用,這個也怪不得李佑啊。

即便價格偏高。但是京城的達官顯貴,世家門閥都還是選擇了通電,使用這明亮如白晝的電燈,從此告別那昏暗的燭燈。

還有好多人想要修建水泥房子。不管水泥還是玻璃都被李佑全面掌控的。他們也只能通過李佑來搞定了。

李佑組建了整整十支建築隊。首先是在京城為達官顯貴,世家門閥修建新式的水泥房子,而其他州郡的達官顯貴,世家門閥,還有商人等看到京城的變化。

自然也是心動不已。全部聚集在李佑楚王府,也想要楚王安排建築隊去他們的地方為他們修建這些好看精美的房子。

他們對這些建築感到非常新奇。而且好多人也都不是缺錢的主。李佑自然也不會客氣。為了滿足他們,李佑當即又招募了二十支建築隊。每支建築隊都在百人左右。二十支,加上京城的十支,三十支可就相當於三千百姓了。

李佑將這二十支隊伍五五分成四個方向的。讓他們見過四面八方的客人。當然了,因為運輸問題,現在還不能相隔太遠。

最多就是長安到太原,到洛陽,到漢中,到陳倉這些比較繁榮的城市去而已。而且也就這些地方有真正有傳承的世家門閥。他們才有錢啊。

就剛修房子的訂金,李佑都收的手軟。看著白花花的銀子,金燦燦的黃金。這實在是太爽了。

而且這三十支建築隊未來一定會給自己差UN在嘎哈奇偶更多更大的利益。

第二期《大唐周刊》,上面就可破了蝗蟲。首先破除蝗蟲是魚蝦變成的這種說法。

蝗蟲喜歡將卵產在潮濕的地上。所以往往變淺的小河,池塘等地就是它最喜歡的產卵之地。

夏季多雨水,隨著水位的上漲。那些卵就會被淹沒,淹死。所以往往與水充分,那些蝗蟲自然就少。

可遇上大的乾旱。那些池塘,河水裡面周邊的蟲卵沒有被淹沒,反而會成為一個極其合適蝗蟲孵化和成長的暖床。

所以蝗蟲大量的從河水,池塘中爬出來或者飛出來。這都是習性問題,而非它們都是魚蝦說變。

李佑在可怕中說的清清楚楚。當眾人得知原來是這般情況,均是恍然大悟。

第三期,科普板塊依然是蝗蟲。講述蝗蟲的一生。明確告訴百姓,這就是一個不起眼的昆蟲而已。根本和神沒有絲毫關系。打破百姓對蝗神的敬畏之心。

李世民也在追看他這《大唐周刊》的內容。三國演義越來越吸引人了。董卓入京,無惡不作。曹操刺董,失敗逃逸。向諸侯發出討董檄文。十八路諸侯聯合討董。

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看的讓人欲罷不能。李世民恨不得穿上甲胄,拿起武器,現在就帶兵征伐突厥去。

不要說他,所有看三國演義的人,都被這些內容吸引,刺激的不要不要的。更不得自己就是那武聖關羽,那猛張飛。拿著武器在戰場上殺個酣暢淋漓才罷休。

當然了,除了小說板塊。科普板塊也得到了李世民的大家肯定。如此一來,打破了百姓心中蝗蟲等於蝗神的觀念。等到蝗災來臨,才能組織百姓,全心全意的抗擊災難。

而且經過一個月時間的字典使用教學。也算是將拚音和字典給普及開了。雖然現在還主要是京城周邊。但是相信這個會快速傳播到大唐的其他地方去。

夏季炎炎。天上卻半月不見一滴雨水。旱災也正式開始。如果走出去看,有些池塘乾涸,已經露出如蜘蛛網般連綿交錯的一道道裂縫。蔓延整個池塘。

李佑手持折扇, 不斷的煽著風,煽出來的卻是一股股熱風。讓李佑汗流浹背,額頭上的汗水不斷擦拭,卻一樣猶如開了水龍頭一般,止都止不住。

其實在家裡自然好上不少。可是李佑現在卻活動在田地裡面。他已經是連續十幾天來這裡了。觀察地裡的糧食漲勢。

李佑向村長說道:“楊叔,地裡現在都缺水啊。那些水稻才拋秧不過十天,現在可不能讓他乾涸了啊。”

楊老也是一臉愁容,擦擦額頭上的汗水說道:“殿下所言極是。現在我們村裡的青年每天都要去挑水來灌進來。可附近的池塘全都快要乾涸了。只能去渭水挑水。只是那位置又過於遠了一些了。”

楊老說著看向另外一邊,臉色難得出現笑容:“這一塊田還是殿下讓種下的稻米,前段時間都已經收過議論了,這稻米也才新種下二十多天。即便缺水,它還是長得這麽喜人。早知道聽殿下的,都種上這個稻米,也就不擔心乾旱的問題了。”

李佑對於旱災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只能說道:“現在就讓大家辛苦一下了。不過挑水的時候,不可在中午挑水,早晨和下午,甚至是晚上都可以。不然很容易中暑的。”

就僅僅一個旱災,就讓長安周邊百姓的收成減少了三層往上說。有些靠近渭水,有些河水,池塘沒有枯竭的,那自然是好說。可有些遠地方的,河水,池塘全都枯竭的。用井水灌溉,井水還有吃喝呢。

最嚴重的的受災地,糧食存活率不足三層,其他全部乾死了。這對於有些家庭而言,還真是滅頂之災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