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公司拿到花旗的500萬美金貸款後,自顧去繼續買樓建公寓,擴大公司規模。
而花旗投資部,則按照李長亨的吩咐,按照3比7的比例,把信用評級很好的優等房貸合約,和信用評級不高的次級貸款合約組合起來。
打包起來的一個投資組合,送給了評估機構做盈利評估。
次貸簡單來說,就是次級按揭貸款。
而這個‘次’的意思是指信用低,還債能力低的抵押貸款。
新的組合合約中佔比3成的500萬美金的貸款,還款、還利息的風險極小,又有穩定的利息收入。
只要花旗願意賣掉這合約,市場上有的是基金和金融公司,在花旗的8%到10%的正常貸款利息中,讓花旗先吃掉1%到3%左右的利益,然後接手合約。
而花旗則短時間內從金融市場裡,收回了500萬美金的貸款,又獲得3%的利息,然後繼續貸給其他客戶。
買下這份優質合約的金融機構,則因為有抵押在,不擔心自己虧本,又能獲得5%到7%的利息收益。
唯一需要付出的,僅僅只是收錢的時間會長一點。
但對很多基金來說,他們巴不得盈利的跨度以年來計算。
原因很簡單,絕大部分養老和保險基金,並不以高收益來吸引客戶,反而因為注重長久收益,因為很多年級大的人更喜歡穩定型投資。
所以,優質貸款合約,在市場上極其搶手。
而搶手貨也意味著很難買到,甚至銀行自己都不願意賣掉這種合約。
這麽一來,需要靠著穩定收益來維持基金運營的基金管理者,就不得不考慮吃下由一部分肥肉加一部分由盲盒組成,有風險的房貸組合合約。
當然,基金管理者不傻,反而精明的不得了。
李長亨想讓華爾街吃下新組合房貸合約,就需要信用評級機構,以自身的信用和影響力為合約裝飾一番。
對花旗這些財團來說,信用評級機構則是一些列環節中,最容易搞定的。
別看此時還是世界四大的評級機構,外表看起來很高大上,但他們其實就和大律師行、大媒體們沒什麽區別。
想活的更好,拿到更多的評級單子,排在第三、第四的機構,總會有人因為利益、因為壓力,而做出一些妥協。
更別說這次送給評級機構的組合合約,在收益和風險方面還算可以。
但等他們評級的次數多了,想放棄的話,不僅面臨著收益減少,管理者很可能被踢出公司的風險。
排名第一、第二的評級機構說不定就等著他們放棄,然後接手。
因為華爾街一切都向利益看齊,而且評級出錯並不違法。
仔細看看這些評級機構給出的評價中,絕大部分3A合約都是使用‘建議’這個詞。
這麽一來,出錯才是正常。
而且房價的整體趨勢是上升的話,一切麻煩都會被無數投機客和巨大的成交額給掩蓋住。
未來次貸危機真正爆發前,如果不是米國的房價在好幾年內都處於下跌的態勢。
危機即便也會爆發,破壞力也不會有那麽強。
搞定了評級機構,等於房貸組合合約,在進入市場之前,經過了一番看起來很是美味的包裝。
但你要是真以為合約能大賣,那就大錯特錯了。
評級之後的合約,即便是3A級別,騙騙市場裡的菜鳥還可以,卻絕對逃不過華爾街那些老狐狸的眼睛。
所以,接下來就需要有人為這份組合房貸合約做擔保,而且還是真金足銀的用美金做擔保。
李長亨這次並沒直接送到花旗名下的保險公司,為合約做擔保,而是送到房利美那邊審核。
至於原因,第一是這份合約確實不算騙人,盈利能力比起市面上大部分合約差不了多少。
李長亨相信合約送去房利美,房利美自己審核,並且評估之後,極大可能會自己吃下這份合約。
最不濟,也一定會滿意的吃下保險費,然後積極的向市場推薦。
從1938年開始,房利美就是米國最大的政府讚助企業,和房貸擔保方面的保險公司。
目的隻為擴大資金在二級房屋消費市場上的流動速度,簡單點來說,就是讓銀行更願意給有需要買房的人貸款。
但銀行可不傻,貸款出去的錢要是不以現金的形式收回來,即便拿走顧客房子和抵押品都算虧。
所以為了刺激米國房市,也為了自己能獲得更多盈利,房利美對銀行送來的房貸合約,只要盈利情況還不錯,又沒有違規的地方,最後的保險審核一般都不嚴。
而且房利美手中還握著,可以購買未經聯邦住宅管理局擔保的抵押貸款的權利。
意思就是說,房利美既可以做保險公司,又可以自主進入金融市場賺取利益。
花旗送去的房貸組合合約,通過專業人士計算過的盈利在6%到7%之間,加上有評級機構的評級證書,合約都沒來得及進入進入市場,就被房利美自己給買了下來。
然後房利美吞掉2%左右的收益,轉頭就很是積極的把新合約推向華爾街。
而經過房利美這麽過了一手,市場上各大金融機構因為有保險在,很快就有人接手了這份由500萬三成優質合約,加上1667萬7成次貸合約組成的金融產品。
花旗則收回了2167萬美金的貸款,提前好多年拿到了3%的利息,又把風險轉移了出去。
而且還換來房利美為自己做擔保,未來真出事了,還會是個合格的背鍋俠。
三天后,花旗副總裁泰勒-加內爾,看完心腹手下交給自己的報告後,呼吸都有些粗重起來。
每家銀行最不願意看到的,也最擔心的就是貸款違約。
錢收不回來等於虧損,不僅銀行和股東的利益受損,管理層的利益同樣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現在僅僅只是組合起來,就能把一些狗屎一樣的貸款和違約風險,轉移給華爾街和各個投資機構。
而華爾街則會把這些風險轉移給投資者,甚至島國和歐洲的金融機構和銀行。
錢加速流通,吃虧的最後會是各國普通人,卻肥了華爾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