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塔防戰略》二百二十一 土球的天基武器(上)
在基地裡借用實驗室的學者們,真是十萬個為什麽,自從把粒子流武器和製造金屬氫的資料給他們,問題就源源不絕。

 章魚也算為“劇情”操碎了心,每天都要拿出一點時間,給學者們答疑和傳輸新資料。

 答疑是些概念化的東西,比如粒子流武器第一次出現在戰場是個什麽性能,用什麽粒子加速最節能等等。

 傳輸資料就多了。

 章魚到底不是軍火販子,接入網絡的軍火生產資料也不可能成套。但就如同古代人進入網絡時期後,大多數都知道投石車的機械原理、黑火藥配方。粒子流武器、金屬氫等一千多年前流行的東西,原理也是完全透明的。

 粒子流武器原理圖就是公開資料,但同一份資料不會說明為什麽加速管路要設計成那樣,計算方法又涉及到某些學科。

 太空大學的教材是一百年前的,理論方面跟一千年的東西差異還不小,學者們很難通過遊戲內自帶的資料搞明白,所以需要一些其他來源的資料。

 如果是普通人,照貓畫虎能把東西做出來就行了,但這是一群真正的學者,他們不但要造出來,還想知道為什麽要這麽造。

 真正掌握了原理後,就有進行改進的可能。

 不過章魚也不是單純的跑來當老師了,他還從學者們口中得到了拉瓦事件的第一手資料。

 對了,古代玩家使用的外網章魚用不了!

 那是一種基於二進製碼的網絡體系,雖然也包含在現代數據海洋裡,但因為隻保留了數據,已經沒有相應的數據服務,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就是一片數據垃圾,很難從中挑揀出有效信息。

 章魚除了使用穿梭模組篩選古代遊戲,並不碰其他數據。

 古代AI似乎有分選能力,他們用外網用得挺好。

 學者們給章魚弄到一份戰損報告,還專門弄來個人給他講解這些戰損在古代大概是什麽程度的損傷。

 聽過之後章魚表示……有點渣。

 除平民之外,拉瓦和滾珠造成的戰機損失總計五十架,數量在學者和章魚眼中完全不是一回事。

 學者看來,五十架戰機幾乎是一條生產鏈一年多的產量了;而在章魚看來,除了駕駛員損失,就是點可回收資源,回收了再造不就完了嗎,就算古代回收再利用技術不行,那才涉及多少原材料啊。

 哦,你們那還要收錢的……那沒事了。

 章魚知道金錢世界是什麽樣子,社區外面就有參照物,只是他並不習慣用金錢去衡量時間、工程量等,效率太低。

 拋開錢的因素,戰爭機器和小孩手裡的玩具、鈦合金和鋁合金,都沒什麽區別。

 當然因為古代沒有全面自動化,人與人的腦力差異決定了很多東西無法批量生產,一個行星上一群國家,進一步增加了資源調配難度,也許真的生產不過來吧。

 這方面章魚也幫不上忙,生產關系過於複雜,無從下手。

 ……

 土球,C國科學院。

 與外星人接觸的越多,越是覺得曾經的理想還有希望。

 C國是一群理想主義者建立的國度,他們為了理想流血流汗走到今天,全球第二距離第一非常接近,工業產值全球文明史第一,甚至以人力改變了大量的地形地貌,卻覺得曾經的理想更遙遠了。

 現在的人開口是錢,閉口是房、車,甚至會覺得這些稍微不達標,連活著的意義都沒了。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環境,在怪獸出現之後,C國的力量動員走的很謹慎,生怕一個不慎,在外部力量的影響下弄成內部劇變。

 而外星人的觀念,明顯是出於某個理想色彩的環境下才會有的。

 科學院的專家當然知道,鈦合金和鋁合金的確是沒有本質區別,還不是現代材料學太拉跨,才沒辦法讓很多有前途的材料變成平價產品。

 為什麽會跟材料學的拉跨扯上關系呢?

 因為窮舉式的材料學太過於燒錢,以至於每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新材料,都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生產積累,才能攤平整個材料開發體系的成本,甚至很多材料等到研發攤平時,材料研究體系已經因為部分入不敷出換了一批成員。

 如果土球能熬過怪獸危機,再積累個幾千年,哪怕是毫無變化的往前發展,未來人一樣不會認為鈦合金就一定比鑄鐵好。

 可惜,現在這個“如果”的希望有點渺茫。

 外星人雖然好心,也只會提供一些土球有辦法在短期內造出來的裝備圖紙,這些東西能不能大規模量產,量產後會不會有人拿來對付人類自己,都是需要土球自己去解決的問題。

 另外是資源,土球想要把資源利用到極限,必然需要各國通力,至少在零部件規格上達到幾近於統一的標準。比如導彈發射車壞了還要找當事國去修,結果當事國都給怪獸滅了,一堆導彈變廢鐵,還不躺著等死嗎?

 很可惜,以現在各國的意識形態,想要達成標準統一,可能性為零。

 退而求其次,至少在災難中把自己保住有沒有可能?

 提出這個問題後,外星人反過來詢問幾個問題就下線了。

 問題包括能把什麽尺寸、重量的物體送上同步軌道,電磁武器體系現在的重量、發射速度如何,能否實現同步軌道對接,對同步軌道有無物資補給能力等等。

 科學家和幫忙操作遊戲的大兵們一臉懵逼,不過專門負責分析外星人微表情的專家團隊表示希望很大。

 幾個小時後,外星人才再次上線,又拿出兩套資料!

 分別是太空用太陽能系統、天基武器“死亡權杖”、天基武器“劍芒”。

 太空用太陽能系統和土球現在用的太陽能不太一樣,它除了會用到光能,還會調動宇宙輻射產生的熱量,進行二次發電,同時冷卻系統,實際是一套包含冷卻在內的綜合系統。

 “死亡權杖”是以電磁武器為主體的天基發射器,通過把彈丸推到每秒一千公裡以上,實現較快的對地打擊。

 土球同步軌道高度近三萬六千公裡,一千公裡每秒的速度,哪怕外層空間的減速效應可以忽略,穿透大氣層命中目標都要三十幾秒,其實並不特別適合打移動物體,還需要地面部隊配合,想辦法控制怪獸的移動線路和速度,才有可能用來打怪獸。

 “劍芒”則換了個概念,是個激光平台,不過激光要穿透大氣層後仍達到足夠強度,功率會非常大,稍微討論一下就覺得不行。

 一方面能級達到那個地步,幾個原子的雜質、塵埃就可能導致連續射擊時激光晶體熔融;此外激光還是受天氣影響太嚴重,其他武器命中產生的硝煙、碎片都會影響性能,有點靠不住。

 粗略看過後,決定把重點放在“死亡權杖”上,這份資料裡還附帶兩種非直接攻擊的彈頭模型,可以用於攜帶核彈頭。當然之前在開發的金屬氫炸彈也會一並推進,兩者生產運輸體系都不相乾,沒有影響。

 因為材料體系不同,資料上提供的設計重量不具備參考意義,找來專門造火箭的討論,初步認為至少要發射三坨載荷上去對接,才能達到基本功能。

 同步軌道對接這事沒人做過,不過C國的確有近地軌道對接和月球軌道全自動對接的經驗,同步軌道的信號條件好,只要控制好誤差,難度不會更大。

 討論過程中還發生了一個爭論。

 有人認為“死亡權杖”放在近地軌道更好,三十幾噸,想想辦法一次就能發射上去不說,使用時一秒內就能命中目標,比放到同步軌道靠譜多了。同步軌道攻擊的三十多秒,需要超算幫忙才能命中目標附近,還得負責引誘的人員拚死保持計劃線路不變。

 說得倒是沒錯,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人造衛星在近地軌道轉一圈至少需要一個多小時,該狀態下高度只有三百多公裡,放在哪個軌道打擊范圍能覆蓋到多遠?調高一點覆蓋面積更大,但轉的也更慢。打不到的地方調整軌道要多久?過程中會多死多少人?

 第二, 放在近地軌道,被別的國家打下來怎麽辦?或者別的國家要求天基武器支援,要不要答應?本著人類一家的原則,上面肯定是要答應的,可如此一來就會加重彈藥補給和設備維護的負擔,還得再多造幾顆才行,如果對怪獸作戰過於頻繁,搞不好連生產維護用的火箭都來不及。

 放在同步軌道,雖然有彈道時間過長的缺陷,但因為距離夠遠,很容做到全國及周邊無死角打擊,而且同步軌道相對位置靜止,能夠全年隨時待命。另外近地軌道上仍有稀薄大氣粒子,該高度一次性的衛星壽命一般為五到八年,同步軌道在自損耗方面更具優勢,一次性的壽命都能在十到十五年,很多運行三四十年都還狀態不錯,考慮到技術不夠成熟,放得更高一些能排除些莫名其妙的故障。

 討論一圈下來,總算大部分同意,如果只有一顆,放在同步軌道更合適,咱們先把自己管好了,才有精力為全人類做貢獻嘛。等把整個生產、補給鏈條理通順了,解決一些使用中的問題,再討論近地型號也不遲。

 基本目標達成一致,分研究所攻關各個子系統,大家熱情高漲,主要是這幫造衛星的終於覺得自己能幫忙打怪獸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