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三國反曹操》第3章 募兵
  回到酸棗,曹操安排各部安扎好營寨。

  李斜現在是統屬於夏侯惇部下,雖然他已經升為屯長,但經滎陽之戰後兵員所存較少,他手下其實只有三十幾個兵。

  酸棗城外,屯住著十幾萬兵馬,有陳留太守張邈、兗州刺史劉岱、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廣陵太守張超、濟北相鮑信。

  當時渤海太守袁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兵在河內、後將軍袁術在南陽、冀州牧韓馥在鄴城、豫州刺史孔伷在穎川。

  而並不是像演義裡那樣,十八路諸侯齊聚酸棗,上將潘鳳,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那都是沒有的事。

  公孫瓚和劉備也都不在,公孫瓚當時還在遼東拒討烏桓,劉備也還在高唐當縣令。

  劉岱軍營大帳內,各路大佬齊聚一帳,正暢懷歡飲。

  曹操看著眾人飲酒高歌,自己悶了半天才開口說道:“諸君起義兵討董賊,如今卻在此地滯留飲酒高歌。莫不是想要醉打董卓呀?”

  張邈把手中酒一飲而盡,放下酒杯說道:“孟德兄,董卓兵強,你在滎陽已親身體會,我們雖然人多,但盟主袁紹今在河內。盟主不動,我們哪裡敢動。”

  曹操歎了一聲道:“本初也是,竟屯兵不動。若他引河內之眾臨孟津,我們再出兵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把要險之地全部佔據。

  再讓袁公路將軍率南陽之軍進丹水、析縣,入武關,以震三輔。董卓兵強,我們可勿與之交戰,皆高壘深壁,互為疑兵,示天下之勢,以順誅逆,即可立定。

  如今諸軍卻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所望,操實為諸君恥之。”

  眾人默然,繼續飲酒,不把曹操的話當回事,他們即使是有心的也沒辦法。

  如今袁紹是盟主,論名望是二袁最高,要說話也是他們二人先。

  曹操氣得起身離帳,回到自己營內。

  他回到大帳即把眾將召來說道:“如今各軍屯兵不動,我們經滎陽一戰,損兵大半,所以我欲再去揚州募兵。夏侯妙才領軍在此休養,其他人隨我去揚州。”

  李斜知道曹操要去揚州募兵後,他記得曹操此次募兵回來路上會兵謀叛變,於是待眾將散去後,來到曹操大帳外求見。

  侍衛兵入內稟報:“將軍,屯長李斜求見,說有要事稟報。”

  曹操先愣了一下,才想起這個李斜就是滎陽勇猛殺敵之人。

  “讓他進來吧。”

  入了大帳,李斜向曹操揖手施禮道:“拜見將軍。”

  “你說有要事稟報?”曹操看著他說道。

  “將軍是否將去揚州募兵?”

  “唔,是的。”

  “李斜自小預感頗為靈驗,預感將軍此次揚州募兵歸來路上恐有新兵謀叛,隻望將軍格外提防在意。”

  曹操聽了哈哈大笑,笑了好一會才說道:“我曹操從來不信鬼神感應之說,想我昔在濟南府時禁絕鬼神祠祀,吏民得安。今日我且不治你蠱惑之罪,但你須隨我前去,若未應驗,必治你蠱惑煽亂之罪。”

  李斜退出帳外,他知道要讓曹操相信預感之說很難。只希望這次募兵真像歷史記載的一樣,否則自己就真的小命難保了,看來以後話還是要少說啊。

  第二日,曹操帶上夏侯惇、曹仁、曹洪,還有李斜等幾十人出發。

  雖然曹操不太相信李斜的預感之說,但他還是帶上幾位曲軍候和屯長,讓他們去統帶新募之兵。

  兩日後到了揚州,

曹操帶眾人直接去丹陽,曹洪因為與揚州刺史陳溫相熟,他便去了壽春。  丹陽是精兵之地,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又山出銅鐵,自鑄甲兵。

  所以大將軍何進曾派遣都尉毋丘毅到丹陽募兵,恰好當時劉備鞭打督郵棄官逃走,路上同行,至下邳遇賊,力戰得功,劉備才又當上了下密丞。

  後來劉備帶兵去助陶謙時,陶謙說要給他四千丹陽兵,劉備便馬上背棄公孫瓚和田楷,投附於陶謙,可見丹陽兵有多重要。

  孫策後來能夠起家,靠的也是丹陽這個兵源之地。先時是他母舅吳景為丹陽太守,被劉繇迫走後,袁術委任周瑜叔父周尚為丹陽太守。

  而孫策與周瑜當時已是發小哥們,因此周瑜從丹陽帶兵隨助孫策,從而拿下江東。

  但現在的丹陽太守是周昕,周昕之弟周喁此時在曹操軍中,是曹操的軍師。因此曹操才能到丹陽募兵,否則無緣無故怎麽能夠到丹陽募兵。

  有了這層關系,事情就好辦多了,過了十幾日,太守周昕幫曹操募集到兩千余兵。

  後來周昕又繼續為曹操輸送了上萬名兵員,如果周昕不被孫策和吳景打跑,曹操或許會發展強大的更快。

  曹洪之前曾任過荊州江夏郡蘄春縣長,蘄春與揚州廬江郡相鄰,因此他與揚州刺史陳溫比較熟,與廬江郡守也相熟。

  所以他也很輕易地在廬江募集到兩千上甲兵,領著兩千兵來到龍亢與曹操會合。

  龍亢在豫州沛國境內,與揚州九江郡相鄰,曹操安營在此等候曹洪。

  李斜依稀記得曹操募集到的兵馬,就是在龍亢這個地方叛亂。

  他此時也已被軍司馬夏侯惇提升為曲軍候,手裡統領著五百兵。

  夏侯惇並不知道李斜與曹操說的事情,募集的新兵需要自己的人統領,除了屯長隊率那些低級軍官是從新兵中挑選,曲軍候全部是自己帶去的人擔任。

  李斜本來才剛剛升任屯長,但夏侯惇見曹操點名要他同去, 以為是曹操有意要提拔他,所以便任他為曲軍候了。

  李斜一直在思索著募集的新兵為什麽會叛變,因為歷史上也沒有詳細記載。

  當他見到曹洪也帶著兩千廬江兵來到時,他明白了。應該是丹陽兵與廬江兵相互不服,產生矛盾,從而才會作亂叛變。

  他想去告訴曹操,讓他將兩地兵分開屯營,這樣或許可以避免兵亂叛變。可又轉念一想,如果這樣的話,那自己的預感就不靈驗了。

  他現在不是想避免新兵叛亂,倒是希望他們真的叛亂了,畢竟保住自己小命要緊。

  但別人的兵可以叛亂,自己統帶的兵不能叛亂啊。

  到了龍亢安營夜宿時,他把自己手下那些屯長隊率全部召來帳內集議。

  沒有酒,也沒有肉,他只能把滎陽之戰後曹操賞給自己的一萬錢全部拿出來,放在眾人面前說道:“眾位兄弟,我現在也只有這一萬錢,今天拿出來給大家平分,只希望和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以後大家征戰立功也好,得賞也好。只要我有肉吃,大家絕不只是喝湯。”

  李斜手下的這些丹陽兵都是鄉野山民,出來當兵就是為了發財,有錢才好說話,有錢也才有忠誠。

  拿忠君大義和他們說道理是沒用的,所以他們把錢分了,全都信誓旦旦地對李斜說道:“唯聽李軍候吩咐。”

  李斜聽了很滿意:“很好,今夜不管發生什麽狀況,大家管好自己手裡的兵,皆不許亂動,一切聽我號令。”

  眾人齊答:“遵軍候軍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