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三國反曹操》第21章 以戰止戰
  興平元年正月,鄄城。

  正月是現代人喜慶的月份,在東漢那時候卻是平淡如水。

  那時候不像現在一樣過春節,他們過的是立春。

  其實也算不上是節日,只是立春之月不報囚,不抓人,也就是十二月,因為立春一般都在十二月中。

  立春日,陽氣至,萬物生,宜生不宜殺。

  有些郡太守還會在立春之日將督郵召回,督郵就像紀委一樣,下縣察檢過失的。

  立春日京師的官員還要全部穿上青色的衣服。

  下面郡國縣道的官吏也要全部戴青幘,立青幡,用土做成牛和耕人的形狀,立在門外,一直到立夏。

  不過武官不在此例。

  曹操率眾回來之後,曹仁第一時間就將李斜告了,說他濫殺軍候士卒。

  曹操認為李斜不可能是這樣的人,便將李斜召來對質。

  “子孝所言,是否屬實?”

  曹操看著李斜淡淡地問道。

  李斜理直氣壯地回道:

  “子孝縱兵殘殺城中無辜百姓,那軍候追殺城中婦嬬幼子,我見了令他停手,哪知他竟敢違抗軍令,我便就地將他處決了。”

  曹操站了起來,走到李斜面前,兩隻手抓著李斜的肩膀,轉頭看了看曹仁,說道:“子孝,不直,如今咱們都是一家人了,有事不決可以相商。如若你們相商不下,可以找我定度。以後萬不可再魯莽行事了。”

  “可他殺了……”曹仁還想說什麽,被曹操瞪了他一眼,他便將話生生吞了回去,拱手應了一聲:“諾。”

  李斜知道曹操這話主要是說給他聽,意思是怪他擅自殺了軍候。

  雖然沒有降罪處罰,也算是給了他一個警告。

  曹操在彭城也屠了那麽多的百姓,他不可能怪罪曹仁,甚至有可能還要嘉獎,因為曹仁做了他想做之事。

  李斜隻好也應了一聲:“諾。”

  曹仁向曹操又行了一禮,告退出去。

  曹操回到案前坐下,又對李斜道:“聽聞你教昂兒治民之策,治善民治以先恩後威,治惡民治以先威後恩?”

  “是。”

  “那你說,徐州之民是善民還是惡民?”

  曹操盯著李斜,李斜鎮靜地說道:“無惡即為善。”

  “那誰為惡?”曹操又追問。

  “陶謙可為惡。”

  李斜覺得,曹嵩死在陶謙部將張闓和闕宣的手裡,不管張闓是不是陶謙指使,他都負首要責任。

  “陶謙為惡,其民供養陶謙,即為助惡,助惡即與惡同。你如此仁人之心,將來如何殺伐征戰。”

  “你去山陽郡吧,我表你為山陽太守。”曹操又淡淡地說了一句。

  李斜明白,因為他和曹仁的衝突,曹操這是奪了他的兵權,不讓他統兵了。

  雖然當上山陽郡太守算是升職,但相比不被信任,當再大官也沒什麽用。

  “諾。”

  李斜應了一聲,又朝曹操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回到家門口,曹敏迎了出來:“夫君面色為何如此蒼白?”

  李斜勉強笑了笑道:“沒有啊,可能是最近征戰累了,我沒事。”

  曹敏對他也是非常體貼細心。

  “最近應無戰事了吧?”曹敏拉著李斜的手走進屋裡。

  “現在沒有,即是有我也不用去了,父親讓我去山陽為太守。”

  李斜坐到了床上,平躺了下去,他感覺到自己真的是累了。

  曹敏聰明,已經猜到李斜為何顯得如此疲憊,走過去坐在旁邊笑著說道:“如此更好,那我就可以時常陪伴在你身邊了。”

  李斜沒有應話,只是,這一夜,他睡得很舒服。

  第二日早上,荀彧和戲志才來訪。

  此時李斜已經起床,因為曹操讓他幾日後再去山陽赴任。

  他現在也不需要去軍營裡訓兵了,便坐在院子裡讀書。

  荀彧此時還是軍中司馬,戲志才也給了一個軍假司馬之職。

  見二人來到,李斜忙站起向前迎了幾步笑著說道:“文若兄,志才,一大早便來相訪,必是有事見教,快快說吧。”

  荀彧只是笑了笑,旁邊的戲志才說道:“不直兄即將往山陽赴任,我們來送行而已,哪有什麽見教。”

  “哈哈……不直可以得閑,然而曹將軍身旁少一大將,功業難定啊。不直可還記得白馬相遇時你曾立之志?”

  荀彧坐在了李斜的靠背椅子上,這是李斜閑著的時候自己做的。

  雖然工藝粗糙,但也還算穩固。

  荀彧坐著屁股還沒坐熱,就站起來了。

  他覺得坐著也蠻舒服,只是心裡感覺總不太好。

  這椅子李斜也隻敢在自己家裡坐,而且有客來時他也不坐。

  因為當時的人都是跪坐,你坐在椅子上顯得高高在上,那就是對人家的不尊重了。

  李斜想了一下說道:“記得,我從小就沒什麽志氣,自從……後來看到天下大亂,這才有了助曹將軍平定天下,使百姓得安之志。可是此前在徐州,無辜百姓遭屠,我豈能坐視不理。”

  戲志才觀摩了椅子半天,也坐了上去感受了一下,但也很快就站了起來。

  荀彧左右看了看,見沒外人在才說道:“現在天下分崩離亂,皇權失微,各處據兵為主,相互攻伐。不直認為要如何才能平戰止亂?”

  這個問題他倒沒有深思過,想了一會也想不出什麽好的對策,隻好說道:“文若兄以為該如何?”

  荀彧笑著看了看戲志才道:“你問志才。”

  李斜轉頭看著戲志才,等著他回答。

  戲志才說道:“以戰止戰。”

  “以戰止戰?”

  李斜低著頭想了一下, 好像明白了點:“你們是說,要把別人都打服了,這天下才會無戰亂,是嗎?”

  “對,服者奪其志,不服者奪其兵。”

  李斜還是有些不解:“奪兵容易,奪志當如何奪?”

  荀彧說道:“以強兵伴其右,或質其家屬。”

  戲志才在旁邊接著說道:“兵有三伐,上伐心,中伐謀,下伐城。伐心者以威壓,伐謀者以智取,伐城者以力攻。”

  李斜聽了,一臉似悟非悟的樣子。

  荀彧見了說道:“不直,你如今不懂不要緊,你只要記在心裡,以後慢慢思索就能懂了。”

  “我們告辭了。”戲志才拱手作禮道。

  荀彧也作了一禮,和戲志才走出去。

  “且慢,文若,志才,我有事要和你們說。”

  李斜把他們二人喊住。

  荀彧和志才停住腳步,轉身又走了回來。

  “何事?”

  “九原人呂布,自從殺董卓後,被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擊敗,逃出長安,現正投在張楊處。曹將軍前日擊陶謙不得復仇,我料今年必欲再征。到時州裡空虛,呂布恐欲來襲,望文若兄與志才提醒曹將軍,早為防備。”

  荀彧說道:“呂布反覆多變,是應該防。即使曹將軍東征徐州,兗州留兵亦多,量呂布也不敢來襲。”

  李斜不想說陳宮會叛,畢竟是還沒發生的事,現在說了別人也不會信,還會認為是自己誣陷陳宮呢。

  反正他也早就有了對策,現在只是提醒曹操多加小心些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