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右衛門很清楚,自己沒有統一整個幕府內閣的意見。現在頂多是因為一時的震驚,有些人想不出好的辦法或者理由,來反對忠右衛門這樣捅破天的想法。
但忠右衛門很清楚,一國兩君這個爛瘡只要還在,那麽就永遠會有層出不窮的事端。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三不五時的跳出來幾個尊攘分子,就要讓幕府放下秋收和外交這樣的大事,去專門應對。
國家還能不能好了?
還有沒有精力去發展了?
說得再深一點,如果能夠通過這件事,把潛在的反賊一次性逼出來,憑忠右衛門手裡三個師的新軍,還不是輕松應付。
如果反賊藏的深,始終不肯露頭,坐視天皇以及公家變成小小的神道教奉祀官,那就更好了。失了大義名分,以後只能頂著反賊的名頭,來倒幕啦。
而且眼下,實際上還算是個好機會。正好英法兩國都在向幕府施壓,希望幕府增加居留區,也就是租界的范圍。那麽這個事情,就可以拿來做文章了。
歷史上薩長起兵倒幕,實際上就是因為薩摩已經和英國人勾搭到了一起,獲得了英國人的支持。而法國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全力援助幕府。此消彼長之下,幕府便也就輸了。
先前德川家定治世時,《明定國是禦令》已經獲得了列強各國的簽字認可,算是在日本發生內戰時,為幕府加了一道保險。
為了以防萬一,忠右衛門還得再加一道保險!
怎麽保?那當然是以同意英法拓界的要求為幌子,向英法大規模借貸六百萬英鎊!
表面上可以說是鐵道實業發展基金,實際上這六百萬英鎊就是“人質”。英法要是不支持幕府,那麽這六百萬英鎊就有很大的概率沒了。是袖手旁觀,還是對幕府鼎力相助,想來精明的資本家老爺們,應該有自己的一筆帳。
到時候他們只需要保持中立,忠右衛門就有自信可以壓著國內的老二加老三一起打,還有余力震懾諸侯。
借錢發展是假,防止干擾是真!
為了保證可能發生的內戰,不受到任何人的干擾,忠右衛門也是豁出去了。割地的不平等條約又要多簽一份,忠右衛門要是最後沒乾好,一個身敗名裂是肯定的。
左右的大臣,萬萬沒有想到忠右衛門已經算計到了這一步。但相比較於剛剛徹底扳倒天皇和公家的提議,這個多開放一點居留區的提議,已經完全提不起他們的興趣了。
爭都沒有人和忠右衛門爭了,算是幕閣全票通過,支持了忠右衛門的這個想法。反正簽字的肯定是助六,遺臭萬年的當然也是助六。
反倒是他們,如果幕府再多六百萬英鎊的巨額現款,他們的日子就更好過了。辦什麽差事都有充裕的經費,可以大膽行事咯。
得了,散會!
正在橫濱的助六,被立刻召回了江戶。然後就知道了忠右衛門的各種計劃,加上他知道忠右衛門和吉田松陰正在布置的暗局,心下不由得為松平慶永歎息一聲。
雙方都在互相的試探,但是忠右衛門這邊顯然是準備一個王炸,好好地炸一炸松平慶永,看看他到底是跳起來奮死一搏,還是潛身縮首,等待著被幕府清算的那天。
作為從小和忠右衛門喝一碗粥,躺一個鋪長大的鐵兄弟,助六一點兒猶豫都沒有。既然你想要這麽辦,那我一定支持你到最後。就算是要去簽賣國條約,可能會遺臭萬年,也在所不惜。
好兄弟!
說多無益,反正馬上入冬,秋糧也基本征解到府,幕府已經放開了一隻手,可以開始下一步行動了。
代表德川幕府的金丸武藏守邦義,同代表英國的巴夏禮,以及代表法國的貝利考特,正式開始商談擴大居留區一事。
消息無可隱瞞,直接就被廣大的士民百姓所知曉。一般的老百姓可能無動於衷,但是有識之士,紛紛痛斥幕府,賣國求榮,曲附洋夷。
消息傳到京都,松平慶永和一乾家臣,更是彈冠相慶。萬萬沒想到這個時候英法打出了這麽一記神助攻,原本只是想要增加幕府方面的壓力,萬萬沒想到英法直接一記重拳,打到了幕府的後心上,這是要幕府的半條命啊。
一旦幕府簽署了喪權辱國的拓界條約,那麽京都這邊“天譴”的言論,必將甚囂塵上。已經有些動搖的孝明天皇,肯定會被說服。
然後下旨要求忠右衛門以及一眾諸侯,前往京都,召開諸侯大會,會商如果抵禦洋夷入侵的大事。
到那時,所謂的征夷大將軍德川忠正,不僅再次以孝明天皇臣子的身份,為世人所知。還會被無限拉近和松平慶永之間的地位差距,兩人都是被孝明天皇召來的大臣,不分什麽高低,一般無二。
只要施壓到位,內外交困的德川忠正,還不是只能乖乖退讓,宣布在日本進行君主立憲。擁孝明天皇這個虛君,而以松平慶永這個實權宰相,來處置整個日本的國政。
美啊!
當然啦, 松平慶永還算是有腦子,他的高興不可能表現在臉上。在得知幕府又要割地之後,立刻找到德川慶保,希望德川慶保領銜上書,和他一起勸諫忠右衛門。
如今幕府新軍已成,國用日漸,完全有和洋夷一戰之力。千萬不能夠就此退讓,白白將東照大神君打下的江山拱手送人啊。
德川慶保不明所以,見松平慶永說得實在,他也不樂意幕府再割地給列強了。當即手書一封,看著松平慶永一道署名之後,就快馬送回了江戶。
至於隱沒在暗處的三條實美,突然聽聞幕府為英法施壓,有可能又要割地賠款了,大喜過望。這正是他等待的關鍵一擊!
幕府一旦簽訂新約,必定大失人心。到時候諸侯騷動,群情洶洶,百姓背棄幕府而去,如此便是他三條實美的用武之地了。
7017k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