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江戶旅人》一百五十七.英得其名我取實
雖然現在巨文島一事,尚且只是哈什科維奇本人的說法而已,但是作為臨近日本的大事,忠右衛門還是有必要召集群僚進行商議的。

 或者吉田松陰要是在這裡,還得問一問他的想法。畢竟吉田松陰就是認為日本以西的朝鮮和清國,取之可以壯大日本的國力。但是因為列強已經看上了清國,不會容許日本一家奪取,所以應當改為經濟侵略的形式,憑借交通的便利,傾銷日本的工業製成品,使日本獲得工業化的資金。

 反正馬上英國人就會照會幕府,出兵巨文島,這個消息自然也沒必要遮掩。忠右衛門當下召開禦前擴大會議,除了老中以外,還有德川慶保、德川慶福,以及忠右衛門的親信之一,福澤諭吉等人的參加。

 總之就是集思廣益,商量一下這個事對幕府,到底是好是壞。

 封建官吏,其實從底子上,就不是很支持開疆拓土。如果全都是日本人的所在的領土,那還好說一點。說到朝鮮的話?關我什麽事呢?

 幕藩體制已經形成了某種平衡,大夥兒對於什麽征討外國,都沒有太大的興趣。豐臣秀吉的時候,如果說把你分封去朝鮮一道,那還有很多諸侯十分樂意。現在你要說征討朝鮮,然後封你一道,諸侯們的積極性就大大下降了。

 如今的諸侯,大部分都圖穩定,不希望折騰了。從側面來看,幕藩體制實際上是很成功的,絕大多數的諸侯都養廢了。

 “英人意圖以巨文為港,控厄水道,分屬他國之事,與幕府並無關系吧。”德川慶保列席會議,還是比較積極的,主動發言。

 “話雖如此,只是朝鮮分屬鄰邦。有朝一日,變為英、露等國之土。若是英國,到還好說,若是露西亞,必將為幕府之大患啊。”水野忠精當即表示了憂慮。

 沒別的理由,朝鮮保持現狀,那沒得說,就現狀好了。或者說英國佔據了朝鮮,那也不是什麽壞事,起碼現在幕府和英法的關系都很不錯。而且從可以預見的二三十年,乃至三四十年來看,幕府會持續的向英法學習各種先進科技,增強交流,那關系也差不了。

 一代人忙活一代人的事,水野忠精也隻管這二三十年,幕府和英法親善就得了。

 可要是按照英國人的預估,俄國人侵佔朝鮮了怎麽辦?那時候俄國人距離日本就只有一個小小的對馬海峽啦。

 幕府和俄國結了這麽多的梁子,況且又在英國人的船上,給英國人做馬前卒,你就是想和俄國人完全和睦,也不可能啊。

 “便是這個道理,朝鮮無論如何,也不能為露西亞所奪!”松平齊宣也是這個想法,隨便怎麽樣都好,但是俄國的勢力不允許進入朝鮮。

 “英露相爭,真是牽連極大啊。”助六辦外交的嘛,肯定是十分感慨。

 大國們爭一爭,似日本這等小國,很容易就被牽扯進去了。牽扯了還不算完,有時候還把自己給牽扯死了,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臣以為此事或許是好事一樁!”坐在末尾的福澤諭吉突然正聲說道。

 “恩?”連帶著忠右衛門的所有人,都轉頭望向他。

 作為江戶大學的教務長,實際上福澤諭吉的官階和三千石旗本差不多,在外面已經是人上人了,在幕閣的諸位老中這邊,那也就比利根川裡面的鯰魚少點罷了。

 “既然英露皆爭,則說明朝鮮乃東亞之鎖鑰。我日本以西即是朝鮮,於我國防而言,殊為重要。若是英人佔據,則我可得數十年之安泰。借此時機,幕府亦可深入朝鮮八道,或是采礦,或是糴(di)米,官商兩便。”

 福澤諭吉的想法到是很簡單,英國人本身在東亞就要仰仗幕府這個馬前卒衝殺。如果他試圖控制朝鮮,那麽極有可能的,他會雇傭幕府的人馬,去輪替英軍駐守。而且英國應該主要也是殖民化朝鮮,且采取的大致應該也是以鮮治鮮,甚至以日治鮮的策略。

 英國人嘛,最喜歡劃線。在劃線之後,就是做攪屎棍,沒有民族造民族,沒有宗教引宗教,沒有階級分階級。

 有很大的概率,他會引入一批日裔移民,擔任殖民地政府的中下層官吏,也會允許日裔在朝鮮進行相應的投資和開發。

 幕府雖然沒有得朝鮮之名,卻有可能得朝鮮之實!

 只要日本在朝鮮有了一定的實力,那麽自然而然的,日本的西部邊界也就安泰了。畢竟如今的大炮也就打幾千米吧,在朝鮮站穩了腳跟,其他三面也都穩妥的話,日本本土四島便安泰無虞了。

 “倒是有幾分道理。”忠右衛門點了點頭。

 讓英國佔了朝鮮,或許還真不是什麽壞事呢。

 “或許英人也不願立刻以兵臨朝鮮。”福澤諭吉繼續說道。

 他是從英國留學回來的大學生,對於英國有很深刻的了解,知道英國人的各種套路。或許這一回英國人只會要求朝鮮李朝放開國門,令列強自由進出。然後等過了幾年,英國在朝鮮的勢力加強了,就改為建立保護國。

 再之後,就一步一步的殖民地化,最後徹底建立一個殖民地,建立事實上的殖民統治。套路非常熟悉,很多地方就是這樣變成英國人的地盤的。

 況且朝鮮不是什麽爛地,人口千萬,便於英國人壓榨廉價勞動力。又有金銀銅礦之資源,還是遠東抵禦沙俄南下的橋頭堡陣地之一。光是朝鮮本身,就足以供養數萬英國大軍,佔之不需英國開銷多少,算是合算的買賣。

 “或許使英人保障李朝之獨立,是否妥當?”忠右衛門理清了思路了。

 說是讓英國人保障朝鮮李氏王朝的獨立,實際上就是為英國人下一步進入朝鮮打下基礎唄。英國人本身肯定願意,俄國人反對無效,美國正在內戰,法國大約要求門戶開放,清國自身難保,此事好辦的很啊。

 7017k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