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回京都,諸方大驚失色,什麽時候後水尾天皇頒布過此等之敕令。這不就等於是在掘天皇和公卿的根嘛,只要德川家還活著,那京都這邊,就再也翻不了身了啊。
定是偽詔!
一大幫所謂的京都文化人,包括梅田雲濱、梁川星岩、賴三樹三郎等人當即大呼,不管是不是真的,必須先說他是假的。反正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這要把偽詔的消息抖出來,起碼能夠先把視聽給混淆了。
這三人前後奔走,往來勸說,包括關白九條忠尚、左大臣近衛忠熙、右大臣鷹司輔熙等人,都被他們說動,同時升殿,去勸說孝明天皇。不能夠輕易承認井伊直弼所提出的詔書,必須立刻下旨嚴厲斥責井伊直弼。
在這種時候,真相不真相的,早就不是什麽必要的東西了。現在就是互相爭奪話語權的時候,公卿們的屁股決定了他們必須要起來爭,要是這回不爭,以後連爭的機會都沒有啦。
不管以前是佐幕派的,還是尊王派的,只要屁股還在公卿上面,那麽就必然一致轉向,和井伊直弼產生衝突。
此時此刻,孝明天皇本人的意見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孝明天皇願意奮起一擊的話,那麽起碼這些人還有一個很好的大義名分,可以和井伊直弼相抗衡。如果孝明天皇都認慫了,那就完啦,徹底完啦,京都這一面算是徹底被江戶給壓製啦,死的透透的。
整個京都的風氣瞬間轉變為同幕府的對抗狀態,即使只是京都的百姓,也意識到江戶的將軍正在以最高法令的形式,徹底剝奪京都方面的所有權勢。以後京都上至天皇,下至走卒,都將是將軍的臣子。
好教諸位知曉,我這個征夷大將軍,是用手下的兵馬,一刀一槍打下來的,而不是那什麽勞什子的狗屁天皇賞賜的!
迅速轉為尊王氣氛的京都,令京都守衛德川慶保和精忠浪士組如臨大敵,日夜防守二條禦所,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思慮了二三日之後,孝明天皇下達了禦旨,要求幕府方面,將當年德川家康請後水尾天皇於禁中紫宸殿內頒布的《公武法制応勅十八箇條》原件送往京都核驗。一切事件,皆等候核驗完畢再議。
因為京都當年曾經三度遭遇大火,禁中甚至也發生過火災,保存內外文書的樓閣也曾過火,大量的文書典章遺失在了火災之中。所以京都方面並沒有當年德川家康親筆,或者是加蓋後水尾天皇寶章的《公武法制応勅十八箇條》的原件。
不管怎麽說,起碼拖延了時間!
梅田雲濱等人很清楚,井伊直弼敢於這麽盛氣凌人的說話,除了他本人就是個強橫的人以外,後水尾天皇的敕令顯然應該是真的,幕府真的保有這麽一份文件。
一旦蓋在寶章的文書送到京都,在孝明天皇的面前公示。那麽以孝明天皇軟軟弱弱,萬事均按照祖製,或者是封建禮儀體統行事的性格,這個事情就會坐實。
那我們以後還怎麽擭取權力,怎麽走上人生巔峰?
已經十分著急的梅田雲濱立刻吩咐自己的弟子山田堪解由,幕府勢大,憑公卿等廢物是沒有抵抗的可能的。以前起碼還有一個岩倉具視能夠在孝明天皇身邊,不斷地慫恿鼓舞孝明天皇,現在岩倉具視被幕府一刀劈了,宮內就少了一大臂助。
唯有從外部需求支持,才有可能獲得足夠的實力,同井伊直弼好好地掰一掰手腕,然後挽救如今的危局。
外部支持在哪裡?當然是在萩藩!
萩藩主毛利敬親,早年任用村田清風改革,如今國富兵強,有雄兵二三萬。只需要毛利家能夠提一師之旅進入京都,拱衛孝明天皇,那麽事情就有得拖了。
雖然不太了解幕府的具體軍事實力,但是梅田雲濱看的很清楚,年初英法聯軍來了萬人,幕府便立刻認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安政列國大條約》。這說明什麽?幕府很有可能,實際上能夠調動的兵馬,有戰鬥裡的那種,是不超過一萬人的。
只要萩藩能有五千人進京,幕府就得掂量掂量這事還能不能辦。
唯一的變數是現在萩藩主毛利敬親,被井伊直弼一腳踹去了歐美,這會子恐怕都在香港咯。現在藩內是由毛利氏家老宍戸彌三郎親基,以及家老益田右衛門介親施主持國政。
這倆家雖然苗字不是毛利,但是其實就是毛利家一門,宍戸氏常年擔任毛利氏一門筆頭家老。當年毛利元就以女妻宍戸隆家,才得來的效果。益田元祥則是吉川元春的女婿,一個意思。在日本的封建秩序中,這兩位的兒子都是毛利自己人了,有毛利繼承權的那種。
雖然和毛利敬親一樣,是攘夷派外加君主立憲派,但是畢竟主君不在國內,是不是調動大軍,趟京都的這灘渾水,他們恐怕做不得主。
至於村田清風,在中風之後身體一直不怎樣, 已經於三年前去世。萩藩內沒有一個可以完全統合諸派的強力人士。連吉田松陰、桂小五郎等人,也都跟著毛利敬親去了英國。
保守派和進步派兩邊,都沒有大將,均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梅田雲濱很擔心光靠一張嘴皮子,是沒有辦法說動萩藩出兵的。
所以他反覆思量,早年間他同橋本左內交遊,頗為投契。福井藩也是天下大藩,且就在越前,距離京都甚近。藩主松平慶永雖然也被井伊直弼一腳踹走了,可是橋本左內擔任了家老,執掌了福井藩政,是有可能說動的。
現在梅田雲濱的想法很簡單,去萩藩說我已經說服了橋本左內,福井藩會派兵上洛。然後去福井藩說,我已經說服了萩藩,萩藩會協力出兵五千人,一道拱衛京都。
大膽!
但是可行!
一場巨大的陰謀,快速的成行。數名梅田雲濱的弟子迅速離開京都,去往福井藩和萩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