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江戶旅人》一十九.女王陛下之來信
真是心有靈犀,忠右衛門給阿爾考克拍電報,阿爾考克也給忠右衛門拍電報。得了,阿爾考克直接就跑來了江戶。

 三千名英國人挑選出來的精兵,已經在江戶城下的校場操訓了起來。軍官還是幕府的武士,但是參謀團則全都是英國軍官教練團的人充任。或許是個危險的信號,出發前忠右衛門得和帶兵官說清楚,能不衝就別往前衝。

 阿爾考克來,當然是為了催促這支兵馬趕緊上路,他已經從香港調來了兩條郵輪,幕府自己再出動一條軍艦,一條商船,就能把人全部拉上,還能帶上足夠的補給了。

 既是心急著想要立功,也是希望這邊人馬快速到位,他才能向英印政府那邊伸手要錢。嗐,阿爾考克和熱鍋上的螞蟻也差不太多。

 電報裡面,忠右衛門詢問了一番英式軍服的事,阿爾考克就直接把駐印英軍的軍服帶了兩身過來。幕府這邊來得及做,那就趕緊做,來不及做也沒事,他跟著去印度的,直接讓英印政府發就完了。

 我帶著大兵來,你還能不管吃穿嗎?

 是你英印政府求兵若渴,可不是我阿爾考克求兵若渴啊。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但是咱們前頭說了,印度土兵都是刹帝利階層,這身高普遍比傳習隊要高,軍服未必能夠合身,還是在江戶這邊訂做好了。

 先做三千套夏季的,給傳習隊帶上。憑江戶市面上的織工數量,只要有個樣,一天就能準備齊了。

 兩人在校場邊坐下,阿爾考克給忠右衛門瞧了瞧款式。自從拿破侖戰爭以後,英軍的軍裝就出現了簡化了趨勢,兩個原因。

 一個是價格的問題,華麗的軍裝就代表更多的錢。但是拿破侖戰爭大夥兒也知道的,一下子就是動員幾十萬人,幾十萬人起碼要一二百萬套軍裝,甚至更多。這一件少一點,那就是天文數字啦。

 另一個就更簡單了,槍支大炮都在迅速發展,尤其是裝飾華麗的軍官啥的。被戰爭中那些散兵、獵兵什麽的,一打一個準兒。你軍服越華麗,就死的越快。

 現在出現在忠右衛門面前的龍蝦兵套裝,相比拿破侖時期,真是差之甚多。龍蝦兵套裝已經大大的簡化,裝飾用的黑瑪瑙扣子變成了簡單的黃銅扣,兩肩的黑色流蘇被全部取消,紅色上衣的燕尾被剪掉,衣袖上的絲綢裝飾也消失不見。

 曾經鮮明的大白褲子也沒了,現在要麽是黑色的長褲,要麽就是深藍色的長褲,然後就是軍靴或者涼鞋,沒了。

 至於之前助六給忠右衛門的那種土黃色的製服,也是製服之一。很多印度土兵就穿的這種,錫克兵還會在頭上裹一個大大的頭巾。

 不用選了,先做那種土黃色的製服吧,忠右衛門感覺比較適合。除了軍服之外,還有一個就是軍帽,或者說頭盔。

 傳習隊原本使用的是一種和碟盔差不多的陣笠,遮太陽的效果還行吧,至於防子彈的效果嗎,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此去印度,炎熱無比,還多蚊蟲,那地方旱季和雨季還挺分明的。陣笠在印度就不合適了,忠右衛門傾向的是那種屁簾帽,或者白色的涼帽。

 阿爾考克也帶了樣品過來,那種屁簾帽就是在法式筒帽的基礎上,在除了正面以外的三面加上一個布簾,既遮陽,也防蚊蟲。很適合在印度使用,而且這玩意兒就不需要在意身高不身高的問題了,讓英印政府直接調個一兩萬頂就是。

 兩人議定,等船隻加煤加水完畢,這邊就可以開拔出發。而且來都來了,阿爾考克便請求能否看一下傳習隊這一批挑出來的老兵的實彈演習。

 沒問題的,都是英國軍官練出來的,和英軍沒有任何差別,而且這一批人都經歷過戰事,該見得血都見過,戰鬥力絕對不拉胯。

 在軍官的口哨聲和鼓樂手的鼓點之中,士兵們列隊而前,光是看架勢,就有兩三分強兵的意思在。這個紀律性,肯定比英國人在東南亞招募的土兵來的強,和印度的土兵絕對能夠掰一掰手腕。

 然後就是齊射,輪射,以及自由射擊等戰術表演,同樣的,也沒有挑出什麽差錯來。到底是好幾年的老兵了,經驗和訓練都足夠的。

 直把阿爾考克看的欣喜非常,他聽過前輩額爾金的故事,知道額爾金就雇傭過日本的炮灰。原本想著只要傳習隊有個架子在,他就滿足了。現在看來,傳習隊絕對有一定的戰鬥力。

 只要把隊伍帶到印度,他阿爾考克建功立業的時候就到了!

 轉頭換上新軍服的傳習隊士兵,就被火車一車一車的拉去了橫濱,然後在橫濱登船,開始為期六個月的印度從軍之旅。碼頭上到是圍觀的人群,畢竟這麽多兵馬登船去外國,肯定是個大新聞啊。

 在大夥兒的議論紛紛之中, 有一條英國的通信船進入橫濱港。船不大,才從香港開過來,甚至沒有去上海停靠,就是為了抓緊時間。

 阿爾伯特親王和維多利亞女王的親筆信,需要被轉交給帶英帝國駐日公使阿爾考克。來者並不知道信件的內容,故而對於碼頭上正在出發的傳習隊士兵不以為意。他隻管把信件送給阿爾考克就算完事。

 趕到橫濱城內的英國公使館,使館內的隨員告訴他,阿爾考克公使在碼頭呢,你跑冤枉路了。信使不認識阿爾考克,沒辦法,只能請人帶他去找阿爾考克。

 碼頭上,三千傳習隊已經全部登船完畢,郵輪緩緩駛出橫濱港。阿爾考克則在一眾借給他一百多萬的經理和買辦的歡送下,準備登上幕府的軍艦“春日丸”,出發印度。

 信使在公使館的隨員帶領下,緊趕慢趕的來到碼頭,將兩位陛下的信送給了阿爾考克。滿臉疑惑地阿爾考克打開信件,飛速的閱讀之後,便出現了眼皮亂顫,雙手發抖,嘴唇無意識開合等症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