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視角轉移到數千公裡之外的勘察加半島,作為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的總督,同時還兼任鄂霍次克海區艦隊司令的扎沃伊科少將,在五月時就奇跡般的得到了英法兩國在三月份已經對沙俄宣戰的消息。
六月十四日,扎沃伊科從夏威夷過來的捕鯨水手那裡得到了進一步的詳細消息,英法等國的軍隊,此時已經趕到亞洲,想來用不了多久,就會前來攻擊彼得巴甫洛夫斯克。
彼時全城的守備部隊只有區區的一百二十五人,這點人馬,別說守城了,就是對英法聯軍進行一場小的伏擊都很難。
不過他運氣很好,之前在日本外交失敗,被驅逐出境的沙俄船隊,其中的旗艦阿芙樂爾號匆匆趕到,並加入了城市的守備。這就使得城內獲得了四十四門大炮,以及三百水兵的支援。
扎沃伊科的好運並沒有立刻用完,當他準備在城外的海岬上設置炮台時,接連的有各種各樣的好消息送到。
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堅守本城的命令隨同“德維娜”號武裝運輸船趕到,不僅送來了穆拉維約夫的手令,還送來了西伯利亞邊防營一整個營的士兵,總數三百五十人,另外還有兩門臼炮以及十四門30磅炮。
在得知扎沃伊科正在搶修炮台,加固岸防之後,德維娜號上的水兵六十五人義無反顧的加入了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的城防建設之中,並將船上的十門18磅炮拆卸了一部分下來,加強岸防火炮的火力。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扎沃伊科憑借地形,便先後建立起了六座炮台。同時還在陸上修築了一座小小的營壘,截斷英法聯軍自陸路登陸,然後翻越山嶺進攻城市的通路,保證自己不至於在炮台上打著仗,後路老家被抄了。
至此,整個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城,擁有了914名士兵(41名軍官、825名步兵和水兵、18名武裝哥薩克騎兵、30名勘察加人神槍手),以及61門火炮,其中22門在阿芙樂爾號上,5門在德維娜號上,岸上炮台則配備有34門大炮。
唯一令扎沃伊科擔憂的是彈藥數量稀少,稀少到什麽程度呢,岸上炮台的大炮,每一門只有三十七發備彈,而海上的兩條軍艦,每一門大炮也不過就六十發彈藥罷了。
這點子彈藥,恐怕只能和英法聯軍打一個來回而已。要是不能夠快速擊退英法聯軍,一旦彈藥耗盡,則所有的岸防都將化為虛無,英法聯軍的士兵可以大大咧咧的登陸,進而佔領城市。
思來想去,扎沃伊科連忙向穆拉維約夫繼續求援,就算士兵已經不能夠補充了,沙俄在遠東能抽出這幾乎一千人的大軍真的很不錯了,可是彈藥什麽的,總能夠再補充一點吧。彈藥又不是人,人需要十八年才能長得又長又大,送來當兵。
你這彈藥,就算從歐洲派一條雙桅帆船,開上一年,幾萬發不也就送來了嘛。再者說了,沙俄在遠東又不是不能製造彈藥,只是不如在聖彼得堡或者莫斯科那裡方便罷了。
港內的一條三桅帆船“奧利烏查”號,帶著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的求援信,飛速離開。誰都知道,這英法聯軍隨時都有可能出現。
…………………………
原本是要擔任幕府軍傳習隊軍官教練團的三百多英軍這把也跟著一道出征了,英軍在遠東調集點人馬不是那麽容易的,三百多人一個滿營,還是經驗豐富的老兵,怎麽舍得就丟在橫濱不用呢。
到是讓松平齊宣罵了幾句,這新兵前前後後又招募過來了七八千,體能耐力訓練什麽的,幕府這邊已經基本做完了,就等英國軍官團來操練了,結果這幫人說打完了勘察加再回來操練,等我兩月。
這事說得……
可是英國大爺只是通知幕府,不是和幕府商量,你在家裡罵街有什麽用的咯,額爾金他又聽不見的咯。
對了,這裡不妨插一句閑話,也不怪額爾金連幕府這三百多軍官教練團都盯上。因為列強在東亞的兵力出現了極大的空缺,偏偏歐洲這時候又發生超過兩百萬人的大會戰,這人手實在是掰不開來了。
至於為啥缺少兵力,還不是去年四月份的時候,太平軍已經攻克了江寧,並改名為天京城,開始北伐,大有取代滿清,建立統治的架勢。
連帶英駐華公使兼香港總督文鹹,和法國駐華公使布爾布隆都先後趕去天京,同洪秀全以及楊秀清會面,了解太平天國的情形。
因為太平軍的到來,在上海活動的小刀會受到了極大地鼓舞,認為推翻清朝廷統治的時機已經到了,去年小刀會首領周立春便已經發動起義,今年劉麗川在上海各處更是攻城略地。直接威脅到了列強在上海租界的安全,這可是列強在東亞的橋頭堡,不容有失啊。
所以歐美列強不斷調兵遣將,派人進入上海租界,加強整個租界的防禦,並且保障僑民和外交人員的安全。
加上太平天國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幾乎打進了天津城,列強真的以為大陸上要換屆了。他們必須在天京附近保證一支有相當實力的部隊,一旦江山易主,他們也好有足夠的本錢,和洪秀全、楊秀清他們討價還價,維持侵略權益啊。
對華侵略權益這麽大,列強絕對不可能舍得放手的,有這麽一個先決條件在,那麽就算是帶英,這人手也不可能充足的起來。
眼下太平軍氣勢正盛,戰鬥力強悍的老兄弟有好幾萬人,加上裹挾的幾十萬大軍,帶英不在租界多布置幾個人馬,恐怕都不夠太平軍吃一口的。
所以嘛,忠右衛門在送江川英敏他們出征的時候,對額爾金調走英國軍官教練團的行為還是表示了諒解。能說啥呢,帶英家也就這點人馬咯。
不提這些,總之英法日聯軍,趁著北太平洋氣候還算暖和的時候,揚帆起航,前往勘察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