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金和葛羅帶著大兵回國了?
是也不是!
兩個人去琉球了,去給琉球尚王秀一秀肌肉。順道把琉球的事情給處置清楚,免得再兩國相爭,誰也得不著好。
為什麽貝利考特前兒還和忠右衛門為拿破侖三世存定期呢,今兒就不在橫濱了啊,那自然也是因為琉球的事啊。他過去取代羅什伯爵的原因就是拿破侖三世要他來處置琉球的最終歸屬問題,和英國人好好協商。
不用說,英法兩國上百條大小戰艦和輔助船隻,一萬多聯軍士兵,突然出現在那霸,那琉球上下真叫是嚇了一個半死。
來二百人就能趕走佔據琉球的島津家武士,來這小二萬人,怕不是能夠把整個琉球都給揚了啊。
正當琉球尚王心驚膽戰之際,額爾金和葛羅聯袂而來,登殿拜見琉球尚王。還給尚王呈送了一些禮物,包括刀劍、望遠鏡、酒和呢絨布料。尚王瞧兩位特使,還像個人樣,沒有喊打喊殺,終於淡定了下來,詢問二位爹有什麽事嗎?
當然有事咯,額爾金和葛羅總不能帶著各自的士兵,在琉球殺上一陣吧。兩軍士兵現在根本就沒多少戰意,他們全都在清國發了了不起的橫財啦。每一個士兵現在都是大富翁,只要把東西賣了,都可以回英國做地主老爺。
你還指望他們打什麽仗?一個個歸心如箭。
所以按照私下的約定,額爾金和葛羅最終向尚王通知,以後琉球呢還是那個琉球,這個琉球國王呢你也自己做著。我們並不會侵奪你的王位,或者別的什麽。
但是之後尚家的子弟,得送去英法留學,接受英法的教育,最好再受洗一下。隨便你洗哪一派,無所謂,總之受洗就行。
其次是琉球本身的歸屬問題,因為琉球的特殊地位,所以英法都不舍得松手,不願意失去這塊風水寶地。畢竟大航海時代,琉球可是東亞非常重要的中轉港和貿易港。
那就永久國際自由貿易港吧!
琉球國將那霸全面開放,世界各國的船隻可以在港內自由進出,由英法設立專門的海關來管理貿易和港務,琉球官方哪裡涼快哪裡呆著去。
只要不絕滅琉球國,什麽都好說。
尚王實際上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了,而且他感覺英法兩國的要求好像也不是很過分的樣子。畢竟現在那霸本來就已經被英法強佔了,琉球朝廷哪裡還有管轄的資格。但是後面額爾金和葛羅的話,還是令尚王心下哀怨。
琉球國被解除一切武裝,不允許保留任何的海陸軍人馬。琉球的國內治安,王宮防衛,港口守備,全都由英法接管。反正您就好好在王宮做尚王,不要想那麽多有的沒的。
而且琉球尚王,從即日起,需要雇傭一英一法,兩位特別顧問。以後國家的大小政務,都需要顧問的同意,才可以施行。原有的琉球官吏,各司其職,該幹嘛幹嘛,但是都要想兩位英法顧問負責。
自即日起,琉球不允許再自行同任何外國簽訂任何形式的條約,以前簽訂的,也需要全部向英法報備,由英法斟酌之後,再行決定是否續行。若是將來有他國提出締約邀請,須得英法兩國政府批準之後,才能夠訂立。
最後的最後,琉球結束同清朝廷的宗藩關系,變成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接受英法兩國的保護,維持本身之統治。
好家夥,琉球尚王聽完,人都要癱軟下去了。
除了還保留了一個王位之外,這國家哪一點還有我份,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五百年煌煌基業,今日算是徹底敗在了手中。
見尚王沉默不語,額爾金揮了揮手,勞倫斯爵士快步上前,一把擒住尚王的手,令他在條約文本上簽字花押。一旁的琉球大臣毛鳳來挺身上前,詢問是不是能夠確認永遠保護尚王全家的安全和王位。
額爾金認識毛鳳來,當年毛鳳來在上海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找一條能帶他去常州的英國火輪船,那船就是額爾金批給他的。
情知琉球的底線也就是保證國家不滅亡了,額爾金起身在條約文本上,把毛鳳來所說的這條內容給加了上去。尚王眼見條文修改,掙脫勞倫斯爵士的手,同毛鳳來抱在一起。
一句話沒說,兩人便滿臉是淚。左右的琉球群臣和侍從放聲大哭。今兒這條約一簽,琉球和亡國也沒什麽區別啦。頂多就是還有個琉球王國的殼子,像那麽一回事罷了。
哀聲不絕,法國特使葛羅聽得煩了,猛地拍手,示意琉球君臣,這到底是簽還是不簽。無可奈何,尚王滿臉是淚,顫顫巍巍的在條約上面簽字。一旁的勞倫斯轉頭就問,琉球的掌璽大臣在哪裡,趕緊把中山國王印取來,蓋印完事。
毛鳳來聽了他這話,走到額爾金伯爵面前,再三行禮,躬身下拜,請求額爾金伯爵一定要記住今天的承諾,不要斷絕尚氏的祭祀和香火。額爾金伯爵只是點了點頭,沒有答話。
見他如此這般,毛鳳來只能哭著從懷中取出一方紅巾,打開紅巾,裡面赫然是一方小小的獸鈕鍍金印。
琉球中山國王之寶!
勞倫斯爵士也不多說什麽,一把拽過金印,塞進尚王的手中,然後和旁邊的法國駐琉球臨時領事顧思,夾住尚王,在條約文本上鈐印。
印成,琉球正式成為英法保護國,幾乎失去了全部的主權,內外大政一律操弄於英法之手。上下君臣,雖然沒有變成亡國奴,卻也差之不多。
對於琉球而言,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
收好條約文本,額爾金和葛羅草草的劃分了一下使館區的范圍,建立了一個初步的管理機構,同時各自任命了一位私人秘書,擔任尚王的特別顧問之後,準備回國。
一名到那霸港來補充煤炭的法國商人,突然帶來了一個信息,長崎的德川海軍大舉采購煤炭,聽說是要打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