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陳列室的時間裡,村部這邊已經將飯食準備好。
四五張八仙桌擺成一長排,用大土缽子盛菜。端上一缽,香氣飄散,格外引人食欲。
中午已過,實際上已經過了飯點,對這些人而言,肚子已經餓了。只是,跟在領導身邊做工作,自然不能有任何表露。
等聞到香氣,不少人忍不住拿起竹筷,準備先來嘗一嘗。不過,即使拿了筷子,也不敢真伸手去夾一塊的。
重要領導面前,誰會做這種事情?
長席宴的特色就是如此,在人多的情況下,上菜是一個技巧。
龍成海、龍利群等人有經驗,先將第一缽子菜端到主要領導面前,隨後第二批就是幾缽子一起上,沒有先後之別。
如此,既有對領導的尊重和首先之尊,又對其他領導表達平等的意思。還不會讓其他人有繼續等的抱怨和不滿。
一種菜式上來,另一種菜式跟著往上送。絡繹不絕,今天的菜也就在三五分鍾之內全部送上桌。
這樣的效率比起大餐館、大酒店的水準都不差。
桌上擺有清燉土雞家蘑菇、辣椒鴨子、酸魚、酸肉,搭配的蔬菜有四五種,長豆莢、茄子、四季豆、嫩黃豆、鄉裡豆腐等都是村裡自產的菜品。
長桌席上,李善淮坐在最頂的位子,王平江、章童俊陪坐側面,而另一側面就是楊再新在作陪。
上好菜,楊再新說,“書記,中午按照紀律就不上酒了。通板村自釀酒,品質確實不錯,等會村裡給每一位領導都贈送一點點品嘗,也請領導們多幫忙宣傳一下這個產品。過一段時間,村裡作為農家新產品,往外推銷。”
“中午就不上酒了,都吃飯。”章童俊見李善淮沒說,他只要說這話。有媒體在場時,肯定不會喝酒,誰也不想碰觸那條線。
雙手端著大半碗米飯,送到李善淮面前,楊再新說,“書記,大米是本村土產,可能比不上特種品質的大米,但還不錯,您嘗嘗。”
隨後給王平江常務副、章童俊書記也端了飯,請領導們品嘗的同時,也請領導幫宣傳,討一個口碑。
如此,招待的飯菜就成為一個農產品推介活動,彼此之間的心態,就有不同的感受。
其他人肚子雖餓,但也沒有到那一種不可忍的地步,看楊再新順利又爽利地推介、說著農產品,對他的印象簡直是完全不同。
一個小小鎮長,在市裡主要領導面前,在眾多的領導和媒體面前,如此表現,確實少見甚至有些誇張。
說出去給別人聽,或許都不會有幾個人相信,鄉鎮的領導能夠有如此表現。
肚子雖餓,可看著的人都有不小收獲。這樣出彩的年輕人,難怪年輕輕在三十歲之前就擔任這麽個職位,受到領導看重。
領導們有了飯,其他桌也有工作人員幫忙將飯送到客人面前,不受到任何輕視。媒體的人忙著拍攝,尋找更好的角度。
等李善淮最先開動之後,大家也就埋頭吃飯,對香噴噴的飯菜忙碌起來。
等李善淮填了肚子後,楊再新自己也吃幾口,然後端著一碗酸肉,放到李善淮面前,大家這時候也都填了些肚子,注意力自然而然轉到李善淮那一桌上,要聽楊再新會說什麽。
“書記,這個菜是通板村最具地方特色的菜式。純酸肉,用祖傳的醃製方法,看起來普通,但吃起來味道很足。
當然,這也是針對柳河這地域的人,外來的人不一定喜歡這樣的口味。
楊再新隨後揚聲說,這個菜,說起來是一段歷史。據通板村的農戶說,他祖上六百年前,
家境很不錯,有幾十畝田,自然有吃有穿。然而,有一年遇上大旱,五個月不下雨,即使有田的人家,也是顆粒不收。這家人也是善人心態,將自家的糧先散放出去,然後煮粥發粥。將冬天熬過去了,第二年春,糧食還沒出來,蝗災又到。這是滅人生存的大災年了。
他們家雖有些底蘊,但也經不起往外救人。實在餓了,這家人的一個孩子背著大人,在野地裡捕捉了大量蝗蟲,又不敢拿回家,甚至都不敢讓人知道。
在過去,出現蝗災,那表示天老爺對人的懲罰,人只能給蝗蟲燒香跪拜,祈求蝗蟲大仙快快離開,別無他法。
這個孩子後來想到了一個主意,將捕捉到的蝗蟲全部用老壇子裝了,用木葉、木條封口。然後埋在地下, 過兩個月,蝗災散去,但村裡的饑餓更厲害。吃樹皮、神仙土豆是福利了。
這孩子突然記起自己埋在地底的幾壇蝗蟲,也不知是不是全部腐壞。挖出來後,蝗蟲不僅沒有腐壞,還有濃濃的香味。拿回家去吃,味道格外好。
後來他們家再次殷實起來,那個小孩也長大了,便將家裡過年的大肥豬,也如同之前那般放進大壇子裡,埋在地底,等夏季農忙,作為請人勞作的下飯菜。”
“有趣有趣,這可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菜式,得嘗嘗。”李善淮笑呵呵地說。
章童俊看著楊再新,之前從沒聽聽說過這一典故,是真實存在的,還是杜撰出來的?不管怎麽樣,今天之後,這個典故也就成為真實。
與領導吃飯,吃特色,吃風味,吃品性、吃格調,如今發展到吃歷史,當真是更新換代了。
吃飯的人聽楊再新說的有趣,自然不疑惑真假,也不會有人去懷疑什麽。對酸肉品嘗過後,即使對這個味道並不太喜歡,也不免要讚幾聲。
一次吃飯,李善淮對楊再新的印象必然加深。飯後,李善淮喝了茶,然後對今天的調研自然要說幾句。
首先是肯定了懷仁鎮這段時間來所作工作,成績斐然,而這些成績所在,都是楊再新到懷仁鎮後,短短的時間裡所取得的成績。
其次,對懷仁鎮未來產業規劃,做了肯定,表示懷仁鎮有任何困難,都可直接找他,盡可能解決;
最後,是對楊再新個人的褒獎,溢美之詞,一點都不節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