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二百二十四章:格物格物格格物
“從今天開始親政 ()”

……

周成看的書很多,是個博學之士,“奇技淫巧”的源流脈絡,說的頭頭是道。

歷代以來,各位大儒、名家,論及這點的說法,他都記在心頭。

在皇帝身邊混的人,必需得多讀書啊,不然的話,萬一哪天陛下頭一熱,詢問一個問題,你卻不知道,豈不出醜了?一問三不知,豈不是廢物?

故而,周成聽得劉玄詢問,便井井有條的敘述起來。

劉玄聽著,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微微點頭。

待周成說的差不多了,劉玄問道:“大漢朝武帝的時候,有個叫趙過的治粟都尉,你知道麽?”

周成道:“臣知道他。”

劉玄道:“他是個能臣啊,你怎麽看?”

皇帝都表態、定調子了,周成還能怎麽看?

何況趙過是能臣,這也是事實!

漢武的時候,對外向匈奴用兵,財政——錢糧壓力極大!為了滿足軍費財政,施行了財政改革!

在改革中,產生了改革派、保守派,兩派之間,矛盾重重!

最著名的,便是《鹽鐵論》!

鹽鐵本私營,豪強壟斷!

漢武為了搞錢,就從豪強的手裡,把這經營給奪過來了,施行官府專營!

官府專營,並非隻奪了豪強之利,對豪強不利。

更抬高價格,向民盤剝,攝取壟斷暴利!

價格高漲,百姓買不起,降低需求,導致朝廷收入減少。

朝廷為了保證這份利益,又采取“強賣”政策,計口配鹽,說你要這麽多鹽,你就要買這麽多,不買都不行,就違法!

故而鹽鐵新政,也引起了百姓的不滿!

於是乎,形成了以桑弘羊為主的改革派與賢良文學保守派雙方的爭執!

爭執孕育出了鹽鐵論!

鹽鐵論所論述的種種,千百年來,都有借鑒意義!

他們在論述之中,也提及了趙過!

然而,無論他們怎麽針鋒相對,他們對趙過的態度,卻是一致的。

那就是肯定!

趙過無疑是做大蛋糕的,於民於國都有大利!

改革、保守,都對他很肯定,認定他為能臣!

但是,他在歷史中的記載,卻遠遠的不及桑弘羊等人。

周成點點頭,順著皇帝的意思,肯定了周成是個能臣的說法,又說了他的幾項政績。

劉玄道:“這樣的人物,不但對當時當代有大功,更功在千秋,可為什麽史上卻籍籍無名,連表字什麽,都沒有記載呢?”

“……”周成一愣。沒想到皇帝會忽然問這個!

劉玄面帶微笑的看了他一眼,說道:“莫非是因為嫉賢妒能?”

周成:“臣、不知。”

劉玄感慨的說道:“桓寬沒什麽大的功績,憑鹽鐵論,卻能名留千古。趙過功在千秋,卻連個表字也沒留下。這實在是有失偏頗啊!”

周成的腦子飛速的運轉著,想著皇帝把自己召來的種種。從一幅畫開始扯,扯到了造火炮,扯到了陸德滿造炮新法,又扯到奇技淫巧、趙過!

他梳理著這其中的脈絡。

聯系著皇帝話語之中的態度,揣度著皇帝的心意!

隱隱約約,他似乎摸到了什麽!

劉玄忽然問道:“周愛情,你入內閣多久了?”

周成道:“回陛下,算來至今,已經有十一年了。”

劉玄:“十三年了啊,一直都是個侍郎麽?”

周成道:“是。”

劉玄道:“你的品階,也該升一升了。朕想要新設一個衙門,名作格物院,掌院為正二品,品階同尚書。天生萬物,萬物循理運轉。

格物院專事探究萬物運轉之理,以發明創造,利我國民。此院責任重大,功在當代,德在千秋。戶部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回頭推舉人來頂替你。你依舊在內閣。格物院這個重擔,可願意擔起來啊?”周成萬萬也沒料到皇帝會有這樣的圖謀!

聽到這段話,懵逼了數秒,這才難以抑製激動的從座位上起身,恭敬的跪倒了下去,埋頭伏地,“臣為陛下效力,鞠躬盡瘁,萬死不辭!”

心裡歡喜不已!

不容易啊!

熬了十幾年,終於升級了!

六部尚書為正二品。

侍郎為正三品。

周成因為入了內閣,品階不是正三品,升了一點,是個從二品,在所有的侍郎中,是最高的。

但是,他卡在侍郎、從二品已經十來年了!

十來年沒有升遷啊!

這十來年來,他入了內閣,雖然與高潔並稱清流首腦,卻隱隱弱了一籌!

剛開始,這還不放在心上!

對高潔還有感激之情。

畢竟,他的入內閣,也有高潔舉薦的成分。

但是,隨著時間的日久,心裡就漸漸的生出不滿來。

這樣的忍氣吞聲的處於人下,還要忍多久?

劉玄溫和的笑道:“起來,起來。朕可不要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你要是勞累死了,誰給朕效力呢?你要好好的保重身體才是。”

周成磕頭謝恩起來,“陛下對臣的愛護之心,臣感激涕零,敢不為陛下盡心盡力?”

劉玄笑道:“坐下說罷。”

周成恭順的坐下了。

劉玄道:“格物院的建立,朕也是由陸德滿研製火炮,發明出新造炮法,才霍然一驚,重視起來的。這是於國於民都大有好處的!朕又看古書,發覺歷代對此都十分疏忽。趙過是大能之輩,卻連個表字都沒留下,這是很不應該的!本朝不應該這樣!士林鄙夷技巧之事,這種風氣,要辯駁、要改正!要重視格物!朝廷要鼓勵天下的人才,來積極的探索萬物之理!趙過的小小一個代田法,於國於民,利處多麽巨大?陸德滿一個造炮法新法,為朝廷造炮節省了仈玖成的開支,那是多少錢啊?!所以這一定要重視起來!”

周成恭敬的聽著,眉頭不禁的微微蹙起。

格物院!

格物!

格……

物……

格物一詞,出於《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大學是儒家經典,對於這部經典的注解,古今不絕。

對於格物的解釋,當今權威,義理學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矣”格物之要,在於就待人接物的具體人事中,體認其中蘊含的“所當然之則”與“所以然之故”。

格物窮理,主在人的心意品德的修養!

譬如盡孝。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

父母久病,子之所以會“不孝”。就在於他們沒有格物窮理,如果格物窮理了,就會體認到、由衷的認為:孝是理所當然的!就好像呼吸吃飯喝水一樣!

而他之前的孝順,並非出於內在這種體認,而是外力——道德、律法要求下的。

至於格物——比如格一塊石頭,怎麽就得出孝是理所當然的,這就是一筆糊塗帳了。

義理派的觀點,在劉玄看來,用前世的哲學譜系審查,屬於客觀唯心主義的范疇。

其邏輯是:未有萬物先有天理。天循理生萬物,所以萬物之中皆蘊含著天理。格物就是通過體察萬物,去窮究其中蘊含的天理。知道了這個天理,就要誠心正意的去恪守天理。……

至於天理究竟是什麽,義理大家們把“仁、義、孝”之類的儒家價值觀灌入到了其中。

如此的天理生萬物,所以萬物之中皆有此理,體察萬物,就能體認到是理……

至於你格物能不能格到這個道理,那是你的修煉的功夫問題!

至於天理為什麽正好是這些——“仁、義、孝”等儒家價值觀——的內容,義理大家們表示:因為我修煉參悟到了。你不能,說明你的修煉還不行!小夥子,要努力呀!

這就形成了一個“皇帝的新裝”的故事。

人會承認自己不行麽?

當然不會!

明明沒有修煉參悟到,也會驚喜而又虛偽的說:真的耶,我格物窮理體認到了!XX大家果然說的不錯!

大家以此成為權威,天理是什麽的,天理又不會開口說話,隻得由大家說了。

這就與景教中的雅威大神與教皇類似了。雅威大神究竟說了什麽,在聖典上,可是,聖典的解釋權在教皇,教皇說什麽就是什麽了,牽強附會總能找到依據的。

義理學的本質,與神學並無二樣,內在是一致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

義理學之中,於約百年之前,出了個老實人,姓黃名雲字安博,吳地人。

黃安博這位老兄是個老實人,真去格物窮理,他格的對象是一塊鵝卵石。

格了七天七夜,一條小命十去七八,差點玩完,大病一場,也沒格出個什麽來。

沒格到,就是沒格到!

這個老實人,也不隱瞞,光明正大的說了!

這一說,便如“皇帝的新裝”中,那小孩說:皇帝沒穿衣服呀!

一句話,石破天驚了!

掀起了一陣風浪!

以此在義理學派中生出了一段事端來!

一而十,十而百。

沒格出什麽名堂的,豈止黃雲一人?

見他誠實的說了,還特麽的一言成名了。

便有人跟著說出了誠實的話:我也沒格出!

黃安博沒格出,並沒有止步於此,一直想著如何參悟大道!

一日洗漱,看鏡中自己,豁然頓悟!

格外物不得其道,何不格自己試試?

天生萬物。理在萬物。我不也是天生的?天理不也在我?

閉關修煉,這麽一格,果然就體悟到了天理——仁義孝什麽的。

他悟了,口吐真言:[無善無惡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使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即格物。]

從外物——比如石頭上,要格出個仁義的道道來,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從自己的內心上,要格出仁義之類的來,卻並非難事!

因為,每個人的心頭,都有這些概念!

這麽往自己的內心上一格,可不就把這些概念照見了嗎?

再窮理的推究去,這些概念是哪裡來的?我這心本來如何?

那段真言,也就呼之欲出了!

他把自己參悟到了說與別人聽,引起了轟動,跟隨有人,於是形成了一個學派,因為他姓黃,故而被成為黃派。

黃安博並未反義理學,只是在格外物之外,新開了一條路:求諸於己,格自己!

他依舊承認“格外物”這條路,但是認為這條路艱深難走!

不如自己的黃學這條路,是得道的速成之法!

黃學在學術界雖然引起轟動,也有不少的跟從者。

但是,科舉取士依舊以傳統義理為正統!士人要科舉入仕,依舊把精力放在這一派的大家著作上。地位無可撼動!

黃學在黃安博死後,發展混亂。

主要形成了這幾個支派:

其一,經典派,恪守黃安博的著作,沒有什麽建樹。

其二,守虛派。

既然無聲無惡心之本,那麽,追本求源,就該守此虛無本源啊!

這才是正道!

他們認為黃安博也沒走正道!

致良知、為善去惡什麽,是舍本逐末!

並且跳出義理學派了!

他們由己而推諸於外物,既然我心本是無,外物自然也是無,哪有什麽仁義之類的天理存在啊!

又從萬物,反推生演萬物的天理,天理之性也是無,並無仁義等秉性!把義理派的一套邏輯都給推翻了。

其三,唯我派。

這一派與守虛派一樣,把義理學派給否了。

但是,並沒有走向守本——守虛無的方向。

而是舍本逐末,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這方向與黃安博的“舍本逐末”,追求為善去惡致良知,仍舊守著儒家價值觀不同。

他們走向了唯我獨尊的方向了。

天理算個什麽!虛無而已!

儒家算什麽,我認你,你才能起風雲,我不認你,你什麽也不是!——其他諸家也一樣!

聖人又算什麽!

聖人的是,關我屁事!

我想幹什麽,就能幹什麽,誰也不管不著!

我認可什麽,什麽才是對的!

我是我自己的主人!

我特麽就要窮奢極欲……

義理學派本是叫人自我修煉,鉗製內心的欲望的!

然而發展著發展著,就走偏了。

物極必反。

走向了反面。

成了促進放縱欲望的了!

三四十年前,楚地出了個叫林執的猛人,公然著書立說、開學講授,說“聖人之是未必是”,是這一派的典型。

黃學,朝廷(傳統義理學派)能忍!

守虛派,也能忍!

但是,這個唯我派,是真忍不了!

林執被判為妖言惑眾,拿下問罪了!他的書被定為禁書,搜查燒毀,不得傳播!

但是,執行力不強。

時隔日久,更形同虛設,猶如掩耳盜鈴。

如今書店近乎公然售賣他的書。

猶如前世街邊大媽問“要盤麽”?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