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一百八十章:偏離意料,吳都城破
……

高玉一旦回到楚國,將來再出嫁為人婦,在這個年代,她們姐妹想要再見面,真是基本就不可能了!

見她們姐妹真情流露,氛圍傷感,劉玄不禁同情,說道:“要回去也不急在這一時。玉兒就在這裡再住些時候吧。”

高玉在這一住,便又是兩個來月。

她的父母在楚國思念女兒,派人送了信來,催促她回去。

回楚的事,又提了上來。

高玉高沁的情緒低落下來,對這最後的時間,倍感珍惜!

就在將要回去的時候,高玉卻忽的生病了。

回楚之事,隻得暫且按下。

禦醫診治,換了一個又一個,卻總不見好。

原來,是高玉不想回楚,故意受風寒,生了疾病。禦醫開的藥方,本是對症的,但是她又不配合,喝藥時總找借口,將侍奉的宮人支開,把藥倒掉而不吃。

這樣下來,病又怎麽能好呢?

非但不見好,還愈來愈重了。

。。。

吳國封禁《澄心錄》,導致吳炎兩國關系交惡!

吳帝以為《澄心錄》有動搖國本之危險,所以必需封禁!

炎國認為,《澄心錄》是我們陛下所著,你丫的封禁,這就是對我炎國的挑釁、侮辱啊!

這一變故,導致吳國朝堂上,又紛爭起來。

一派認為應該允許;一派認為應該禁止!

太子李仁元不想多事,隻想順從吳帝,靜等吳帝歸天,自己好接手大權!

四皇子李仁予已經被貶出朝堂、禁足宗人府了。

樹倒猢猻散,跟著他的混的朝臣,豈會為了他一個失勢的皇子,去和當權派鬥?

頃刻之間,另選大樹乘涼!

眼見吳帝堅持立太子,絕大多數是棄暗投明,歸順到了太子門下!

朝廷上再無四皇子李仁予的聲音。

六皇子李仁修還在朝堂上,但是黨羽不多,人微言輕,在太子黨看來,他不過是個工具人——給朝廷撈錢的背鍋俠!

也正因為他還有這樣的作用,所以,吳帝還沒有動手整他。(朝臣們這樣以為。)

太子李仁元也不想攻訐他!

他,還有用處!

李仁修對封禁《澄心錄》倒是另有異議的。

他雖然將炎國視為心腹大患,應當對炎國早做防備!

但是,他為人陰鷙!

這樣的意圖,並不能暴露出來!

應該藏的越深越好!

表面上,還得與炎國“笑哈哈”,作出交情極深、對他極信任的樣子來!

所以,吳帝封禁《澄心錄》,導致與炎國交惡的舉措,令他存有異議!

他上諫了。

然而,吳帝固執己見,他得到的,只有吳帝、太子、朝臣的批評!

援吳炎國新軍,對吳國此舉,十分不滿,軍中彌散著不再管吳國生死、回家去的議論。

[炎楚聯姻,結成秦晉之好]的消息,傳到吳國。

吳帝嘲諷嗤笑,說楚帝是個傀儡,鬥不過個婦人,無能啊!又說高太后牝雞司晨,竟然出高家女和親,真是不要臉面,有損國威!

吳帝還把太子李仁元、六皇子李仁修等皇子叫到跟前,訓教他們絕對不能向楚高太后學習!

·做人要有骨氣!

·靠送女人,算什麽男子漢大丈夫?

·匹夫這樣做可恥!

·皇族這樣做更加可恥!

諸皇子聆聽教訓,跪伏於地,口呼謹記父皇訓教。

李仁修的心裡不以為然,卻也沒有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來,與吳帝辯駁。

他的心底,是認同楚高太后之舉的!

·大漢帝國當年那麽吊,不也曾和親過?

·送女人算個屁!

·只要對國有利、對維護皇權有利,

送個女人就能獲得這些利益,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啊!所以,在他想來,楚高太后做的才是對的!

自己的父皇才是做錯了!

故而,私底下,他求見吳帝,把心中所想,再次耿直的上諫,極盼父皇能改變心意,不要一錯再錯!

吳帝拖著病重的身子,聽了他的諫言,反應很平淡,就六個字:“知道了,退下吧。”

李仁修無奈。

待他走後,吳帝向吳維忠問道:“維忠啊,你看老二和老六兩個,誰更有明君之相?”

吳維忠躬身道:“想必陛下心中已有定論。”

吳帝笑道:“朕是在問你。”

吳維忠和稀泥,說二皇子、六皇子都挺好的。

吳帝笑罵他滑頭!

炎楚聯姻。宜興長公主車駕被亂賊襲擊。炎國大怒,增兵楚國,協助鎮壓內亂!

自四月之後,楚國風雲變幻,天下局勢驟變!

楚國內亂逐漸平定,亂賊穿過吳楚邊界,流竄入吳國地界。

亂賊之間,或有摩擦。

而觀其大勢,卻是合流為一體,一時之間,吳國官軍、亂賊之間,兵力失衡!局勢大為不妙!

吳帝死好面子,不肯解封《澄心錄》,依舊與炎國交惡!

太子為順利繼承皇位,依順吳帝之見。

李仁修大急,要求解封《澄心錄》,修複、促進吳炎兩國之間的關系,甚至提出選宗室女嫁去炎國和親的意見!

吳帝痛罵於他!

太子跟著吳帝罵他!

朝臣之中,大多也跟著罵!

也有少數識大體的,幫著六皇子李仁修。

國家形勢更加不妙,吳帝的病更加的重。

忽然,援吳的炎國新軍中,傳出一個流言:蠻齊派了使者與嶽將軍聯系,雙方意圖聯手,瓜分吳國!

適時,又有謠言,從炎國傳來:蠻齊派了密使入炎都,秘議聯手,瓜分吳國!

[清河以北歸齊國,清河以南歸炎國]!

謠言滾滾。

弄得吳國朝堂人心惶惶。

就在這慌亂的時候,吳都又爆發了一件大事:李克勝被刺殺了!

而刺殺他的人,是日月神教的任魔頭!

為啥這麽確定?

因為殺人者狂妄至極,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殺了現場留紙條:殺人者,任我行!

這是齊國找晉國合作,借高手來刺殺吳國要員嗎?

刺殺事件一出,官僚們戰戰兢兢,生怕下一個人就輪到自己了。

吳帝得知李克勝被刺殺身亡的消息後,悲痛欲絕、痛徹心扉,難以接受,一度昏死過去!

醒來後,見太子、老六等諸皇子都在跟前守著。

太子很悲傷,淚痕斑斑的模樣。

吳帝卻大怒,喝罵太子不孝!

·你爹我現在還沒死呢!

·要你在這裡哭喪?

·你現在應該守在你舅舅家那裡!

·你個無知蠢貨!

·你個良心被狗吃了的東西!

·你丫的是不是想氣死我,好早點繼承大位?

氣極,噴出一口血來!

李仁元被罵了個狗血淋頭,戰戰兢兢,“父皇休怒,保重龍體啊!兒臣這就去舅舅家!”

落荒而逃,狼狽至極!

到了外面,心情平複,心中對吳帝怨恨起來,真希望他早點死了!

吳帝病的越來越重了!

李仁元壓抑著心頭的情感,強壯好人,不是在舅舅府上,就是守在吳帝跟前。

連續了數日。

這天夜裡,壓抑的久了,就想發泄,躲在東宮,尋歡作樂!喝的熏熏醉,被酒勁衝昏了頭腦,亂說胡話。

機事不密,卻被吳帝知曉!

吳帝當即派人去召他。

李仁元醉醺醺、衣衫不整,哪裡能去見?

被人架著,拿到了吳帝面前。

古代禮法極重。老爹病危,快要完蛋了,做兒子要守在跟前盡孝,不能隨便離開!至於尋歡作樂,則更是大忌!

吳帝的皇后、后宮妃嬪、諸皇子、朝廷重臣,本來都守在他的身邊,盡忠盡孝。

他們都沒想到,會突然發生這樣的事!

吳帝重病之中,本來氣若遊絲,眼看就快不行了,被太子氣的從床上坐了起來,大發雷霆:“朕豈有這樣的不孝之子?!……”

一句話間,就把李仁元的太子之位給廢了!把他的監國之位給廢了!圈禁宗人府!

眾人都驚呆啦!

呆若木雞!

吳帝由吳維忠扶著,臉上泛著病態的緋紅,一連串的下了許多的指令。

老六李仁修被封為了太子,並監國!

京軍都督換上了李仁修一系的人!

北府軍都督也換上了李仁修一系的人!

李仁修整個人都是懵逼了。

·怎麽忽然之間,老二就被廢了?

·怎麽莫名其妙,我就特麽的上位了?

吳國朝堂,一夜之間,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劇變!

李仁修監國之後,再次向吳帝奏請,要求解禁《澄心錄》,與炎國重修舊好;也想嫁宗室女,結秦晉之好;並請炎國出兵協助鎮壓亂賊!

吳帝隻說:你是太子,你是監國,國事你就看著辦吧。

李仁修於是照著自己的意思,修正了吳帝的舊旨。

然而,吳炎兩國的關系,又豈是他想修好,就能修好的?

吳國派出使臣到炎國去,此行極不順利。

炎國君臣,乃至於都城百姓,都對吳國抱著厭惡!

·用的著了,就來修好。

·用不著了,就敢冒犯我君父!

·你丫的把我炎國當什麽了?

·道歉?道尼瑪的謙!道個歉就能一筆勾銷了?

·嫁宗室女和親?呸!誰特麽的稀罕!

·想要和我炎國重修舊好,想要我炎國支援?可以,拿出誠意來!

問:要什麽樣的誠意,你給交個底啊!

答:你猜。

炎國既不爽快的答應吳國的請求,卻又不果斷的拒絕。

時間就在扯淡中,被一天又一天的拖延著!

炎國的態度,大大的出乎吳帝、李仁修的意料。

吳帝不惜封禁《澄心錄》,得罪炎國,是想進一步試探李仁元、李仁修,看看他們的反應。

結果,李仁元只知道逢迎自己,只在乎能不能順利繼承皇位。完全不想這樣做對國祚有沒有利處!

而李仁修以國為本,不惜忤逆自己,令他很滿意。

李仁元萬萬也沒想到,順著吳帝意,反而沒有令吳帝滿意,反而使得自己失分了。

之後的對諸皇子訓教,非議楚高太后嫁女和親,也是這個目的,想試探他們!

越是試探,他對李仁元就越死心!

最後,終於下定決定,要廢掉李仁元,扶老六李仁修上位!

至於封禁《澄心錄》冒犯到了炎帝、炎國,吳帝並不多麽的看重。在他想來,就算冒犯了、不爽,又能怎地?

到時候,道個歉,這個誤會,也就過去了。

畢竟,吳炎交好,雙方可是都有利處的。

吳國借助炎國之力,打退了蠻齊這個外敵!

現在內亂看起來嚴重,實際上只要再向炎國借兵,很快就能鎮壓下去!也不足為患!

而炎國一定會重修舊好、一定會借兵的!

因為,這對炎國有大有利處啊!

我吳國出錢糧,給他養兵練兵!他一來能減少開支,二來能還特麽的能大賺一筆!這一來一去,還不是對他大有利處?

利益之下,些許誤會,完全不是問題!

然而,事情的發展,偏離了他們的想象!

炎國的這個態度,是想獅子大開口,趁火打劫,狠狠的敲詐一筆;還是真的與蠻齊秘議,要瓜分我吳國?

如果是要狠狠的敲詐一筆,那麽,總得有個數目。(如果炎國開口,說了數目, 豈不就真坐實了趁火打劫?有損國譽。)

這樣的不說數目,讓人猜,這就意味深長了啊!

時間拖著拖著,到了七月末。

吳帝每況愈下,常昏迷不醒,便是醒過來也是恍恍惚惚,連句話也難說得清。

國事全然的落在了李仁修的頭上。

他很勤勉。

但,亂賊已成風靡之勢,主力十余萬,直逼都城!一路勢如破竹,官軍望風而降,鮮少抵抗!

京軍號稱二十萬,實則戰兵不過五六萬。

再加上腐敗手藝,軍官吃空餉,實際上有三四萬人就不錯了。

這些兵平常缺乏訓練,沒有什麽戰爭經驗。平常又被長官喝兵血,心裡不滿久已。財政匱乏之下,有限的軍餉又被拖欠著。

不要說依靠他們去抵擋亂賊了。他們不造反,加入亂賊的隊伍,就特麽的不錯了。

李仁修無奈,隻得派人到北府軍傳旨,調兵十萬南下,來守衛京師!

北府軍有二十萬,以安瀤城為核心,守護著吳國北部的四百余裡邊界。

抽調十萬兵卒南下,豈是一時半刻就能做到的?

待十萬北府軍集結、南下、半渡清河,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清河對岸有消息傳來:亂賊於前天八月二十六日就打到了都城。都城被圍困,隻守了一天不到,昨天就被攻破了。

……

——————

《從今天開始親政》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新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新!

喜歡從今天開始親政請大家收藏:()從今天開始親政新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