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一百九十九章:我陛下命我來吊唁高太后
    ……

  高太后突然死了!

  雖然對外宣說是病逝。

  但是,高太后素來身體都很好啊!

  怎麽就忽然病逝了?

  這裡面,實在是疑竇重重!

  高沁高玉兩個想著,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種可能!

  世人皆知,楚帝與高太后矛盾極深!

  自古以來,為了爭奪至高權力,兄弟相殘、父子相殘、母子相殘的事,都屢見不鮮!

  如今高太后駕逝,誰的受益最大?

  不用說,當然就是楚帝——陳恆!

  受益最大的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謀害高太后的最大嫌疑人!

  ·陳恆為了鞏固帝位,拿回被高太后佔有的權力,謀害了親娘?!

  高沁、高玉想到了這個可能,都大驚失色!

  高玉驚呼:“莫非是表哥(楚帝陳恆)所為?!”

  高沁難以置信!

  但是,想來想去,卻也想不到其他可能!

  歷史的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皇權爭奪,實在是血腥、恐怖、冷血、無情至極!

  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信!

  她的腦海裡,浮現出了進宮去,偶爾遇到的表哥陳恆的幾面。

  那幾面的印象裡,表哥是個待人彬彬有禮,並無帝皇架子的人。他說話也溫柔體貼,令人心暖。知她是太后召進宮來的,還叫她以後有空,就常來宮裡,陪太后說說話。

  ·表哥謀害的姑母?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高沁自行腦補了許多的畫面。

  把表哥想象成了一個陰毒的人!

  彬彬有禮、溫柔體貼,不過是他偽裝的表面!

  在這層的偽裝之下,藏著他凶狠冷酷的真面!

  這一切,她都給找了一個合理的解釋:畢竟是皇帝啊!

  皇帝當然是天威難測、喜怒無常的!

  “弑母?不會吧?”劉玄皺眉,不敢相信,“他怎麽敢?”

  他越說不會,高玉便篤定!

  “不是他,還會是誰?”高玉道。

  “……”劉玄沉默,說不出第二個人來。

  高玉又嗚咽起來,傾倒劉玄懷裡:“陛下,你可要為我姑母做主啊!”

  高玉先天有疾,體弱多病,高太后記掛在心,禦醫、藥材,需要什麽就供給什麽!

  是以,高太后對她是有恩情的。

  更何況,她也冰雪聰明,帶病臥床,閑暇之時,看書消遣,雖然不能出宅門,卻從書中增添了許多的見識!

  我大炎吞吳國,又連吞齊晉秦三國,炎軍所向披靡,難道陛下隻想稱霸於神州?還容得下楚蜀的存在?不想一統天下?

  有一統天下的實力,豈會不生出這樣的野心呢!

  高玉心裡篤定,劉玄也是想吞並楚蜀的!

  只是,有礙於同為夏邦,兩國又不與炎國交惡,尋不到理由!

  “陳恆謀害了姑母!”高玉心想,“這豈不是天賜的良機?陛下正可以舉義旗,伐無道,借此兼並楚國啊!我何不勸諫?”

  她並不覺的促成此事有什麽不妥。

  ·天下一統於炎是大勢所趨!

  ·在楚國這棵樹上吊死幹什麽?

  ·楚國歸根到底是他陳家的,又不是我高家的!

  ·何況,吳國還是他李家的呢,那李仁讓還不是把吳國給賣了?

  ·我現在只是個婕人,若是促成了此事,便有功勞,帝心歡喜,必得恩寵!

  ·楚國算什麽!

  ·自家富貴才是最重要的!

  她嗚嗚咽咽,敘述高太后對她的恩情,依偎在劉玄的懷裡,乞求他給做主、討回公道!

  言外之意,就是要劉玄發兵,問罪陳恆!

  劉玄摟著她,輕撫拍背,不住的安慰,為難極了,說道:“這是楚國內政,我哪裡能去問罪?”

  高玉從他懷裡起來,跪倒在了跟前,乞求:[姑母待妾恩深似海,如今她死於非命,妾豈能坐視不管?陛下!陛下!]

  劉玄伸手扶她:“你快起來。”

  高玉執拗:“陛下不答應妾,妾就不起來,嗚嗚嗚,寧願隨姑母一道去了,反正要是沒有姑母,妾這一條命,怕也早就沒了。嗚嗚嗚。陳恆弑母,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誅之!怎麽說不能問罪呢?”

  劉玄沒奈何,說道:“楚帝謀害了高太后,也不過是猜測而已。無憑無據,豈能問罪?”

  高玉:“不是他還會是誰?!”篤定,斬釘截鐵,“鐵定就是他!”

  他們你一句我一句,說的飛快。

  彼此都各懷著心思。

  高玉想借此事勸諫,給劉玄一個發兵、吞並楚國的借口!自己立了功勞,必有好處!

  劉玄見她如此,也是意外之喜,暗道:“嘿,都不用我引導,這個傻女人,怎這麽可愛呢?!”他心裡想大笑!

  高沁看著他們“表演”,沒有多想,隻覺高玉所說所做,都是理所當然的。

  ·姑母對她有大恩!

  ·姑母被害死了,死的蹊蹺!

  ·她為姑母討回公道,不是挺正常的麽?

  ·要是不這麽做,那才是沒良心呢!

  有了這樣的認識,便也隨著高玉,向劉玄乞求!

  劉玄:“……”

  ·我能怎麽辦呢?

  ·只能無奈的答應她們啊!

  “好吧,”劉玄,“此事朕不會坐視不管的,你們都快起來吧。”將她們扶起來,好一番安慰,勸她們放寬心,不要多想、多傷心。

  劉玄待在這裡,安撫著她們的情緒。

  高沁見狀,倒勸他不必在此陪伴,應以國事為重。

  劉玄放心不下她們,不想走開。

  兩姐妹都很識大體的樣子,齊力勸他。

  劉玄沒奈何,一步三回頭的離去。跨步走出芸水殿,臉上閃過一抹奸計得逞的笑意!

  ……

  八月初九。

  宮人慌亂來向楚帝陳恆報訊:太后歸天啦!

  楚帝陳恆得知消息,驚愕,不敢置信!

  去往太后處,果見太后已死!

  心中不由大喜!

  然而強行忍著!

  噗通一聲跪倒,悲從心來,嚎啕大哭:“母后啊!~”哭過一陣,命人去傳朝臣。

  隨著高太后突然身亡,楚國朝局暗流湧動!

  沒有了高太后的掣肘,楚帝便是唯一的名正言順的帝國主人!

  太后黨沒有了依仗!

  皇帝親政,帝黨必喜,也勢必會對太后黨進行清算!

  王淹等人,人心惶惶!

  陳恆受太后黨壓抑久矣!

  清算報復本是應有之意!

  只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是做好葬禮,而不是屍骨未寒,就清算她的臣下。

  司馬匡為大局著想,看出形勢不妙,私下向楚帝進諫!

  勸諫楚帝,手下留情!

  適當的打壓太后黨,是可以的!

  但是,萬萬不可趕盡殺絕、將太后黨趕出朝堂!

  因為,朝堂需要平衡,絕不可一家獨大!

  這也是太后掌朝之時,仍舊容忍異己在朝的原因!

  司馬匡向楚帝講授帝皇之術!

  這是楚帝從來也沒聽說過的學問!

  聽說之後,雙眼放光,拜稱先生,“若無先生提點,朕險些釀成大禍!”

  高太后病逝消息公布,“朝廷要求”舉國同悲!

  楚都城中,謠言四起,說是[楚帝弑母,謀害了高太后]!

  楚帝聞之,欲要下令抓捕,杜絕謠言!

  司馬匡進言:[謠言止於智者,陛下若抓人,此地無銀三百兩,豈不弄巧成拙,顯得心虛?]

  楚帝覺得有禮,於是坐視不管,做出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樣子來。

  傳謠不受打擊,百姓膽子越縱容越大,謠言越傳越盛。

  但是,這種屁事,小民百姓也就是當個茶余飯後的談資罷了!

  然而,八月十九日,鎮守在玉宛城的炎軍,忽然兵皆縞素,急行往楚都!

  楚都得報,震驚,命緊閉城門!

  白起帶兵至,稱奉炎帝之命,來代為吊唁高太后,喝令打開城門!

  ·吊唁要帶著數千兵馬?

  ·並且事先沒有溝通通報?

  楚帝並朝臣哪裡會信?

  具都以為,這是炎國吞了齊晉秦三國之後,野心膨脹,來吞我楚國啦!

  君臣皆惶恐!

  司馬匡自告奮勇,登上城樓,與白起說話:你來吊唁,為什麽不事先通報溝通?

  白起答:事情緊急,來不及通報,我就急忙來了!

  司馬匡問:你代炎帝來吊唁,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麽要帶這數千兵馬一道來?

  白起答:我陛下有旨,令三軍縞素,齊來吊唁,以示對高太后之敬重!

  司馬匡無語!說道:心意領了。將軍要進來吊唁歡迎,三軍要進城來,恐饒命,多有不便,在城外吊唁即可!

  白起沉默半晌。

  司馬匡問道:將軍之意如何?

  白起道:我陛下的旨意,除了命我來吊唁高太后之外,還有另外的囑托!

  司馬匡道:什麽囑托?

  白起:芸水殿的兩位娘娘請求我陛下,我陛下命我來調查高太后死因!你們不準我們進去吊唁,是不是心裡有鬼?難道謠言是真的?果真是你們的皇帝,為了爭奪權力,謀害了高太后?高太后的兩位侄女,是我陛下的愛妃,高太后為我炎楚兩國睦鄰友好也居功甚偉!如今她忽然遭遇不測,實在令人生疑!本來我還不信謠言,你們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我,卻實在令我懷疑!我現在要求你們立刻打開城門,我們要進城調查,有膽敢阻礙者,不要怪我白起翻臉!

  司馬匡震驚:你、你敢!

  白起:“你看我敢不敢!”他騎在馬上,右手抄起掛在馬右側的掣電連發神銃,抬手衝著司馬匡就是砰的一槍點射!

  子彈準確無誤,打在司馬匡的官帽上,官帽飛落,發髻散亂!

  司馬匡哇呀一聲,驚駭大叫,本能的蹲下,躲了下去。

  白起:我給你們半個時辰,不開城門,我就打進去,是打還是和,都由你們選擇!

  司馬匡又驚又怒!

  回到皇宮。

  把經過說了。

  君臣驚恐震怒!

  ·可惡!

  ·可恨!

  ·炎國實在是太令人惱火了!

  炎國這樣做,意圖不是已經擺明了嗎?

  這哪裡是來吊唁啊!

  這分明就是來找事的啊!

  調查我高太后的死因?

  人都已經入殮了,你調查什麽?難道還想開棺來?

  楚帝陳恆難以抉擇!

  是打開城門,放人進來,還是堅持不開城門?打進來,他們真的會打進來嗎?

  放人進來,數千別國兵馬啊!

  要是把他們放進來,那……

  他們還要調查太后死因,勢必要開棺!

  這、這豈能容忍!

  楚帝心頭壓抑至極!

  詢問諸臣。

  眾臣各懷心思。

  帝黨本多頑固義理,面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的炎國,豈能苟合?絕不開門!更不可能準許他們開棺調查!寧可戰死,也決不妥協!

  高太后死的突然、蹊蹺,其實他們心底,也在懷疑:[陛下做為受益人,這事不會真是他乾的吧?民間謠言,也不是無的放矢!]只是,他們作為帝黨,也是間接的受益人!即便是楚帝乾的,也得為之“打掩護”!

  他們有這樣的懷疑,太后黨何嘗沒有這樣的懷疑?他們作為失利方,更是把懷疑對象定在了楚帝身上!越想、越自我腦補,就越覺得楚帝就是幕後凶手!

  ·陛下能無聲無息的把太后殺死,這說明什麽?

  ·陛下收買了太后身邊的人,暗下殺手,把太后謀害了?

  ·還是陛下身邊有高人,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太后行宮,將之殺掉?

  皇宮內的侍衛營統領姓高,名叫高琛,與高太后是一家人,兄妹!

  得知胞妹驀地沒了的消息,他第一時間,就懷疑上了外甥皇帝!

  只是,沒有證據,也不好輕舉妄動!

  但是,還是不由分說的,把高太后身邊的宮人,都給抓起來了!

  他想:如果是皇帝謀害太后,必有太后身邊的人做內應幫手!只需嚴刑拷打,不怕他們不說!即便嘴硬不說,呵呵!

  他的手下,還有江湖上的奇人異士。其中有個會迷魂法的……

  ·我高家的富貴,全在妹妹!

  ·如今妹妹被害死了,我高家卻不能隨著隕滅!

  他要為高家的富貴搏一搏!

  也要為自己的權勢富貴搏一搏!

  他看到了一個自己更進一步的機會!

  ·何不趁此機會,把皇帝打倒!

  ·再聯合王淹他們,在皇族中選一幼稚者,推為新帝,雙方內外配合,共掌國事?

  王淹聽著帝黨“寧死不屈”的誓言,默然在一旁,心裡胡思亂想。

  想著那晚高琛來找自己,“共謀天下”的密會!

  ·與其坐以待斃,被打壓!

  ·倒不如冒險一搏,發動政變,求得權傾朝野!

  何況,勝敗權衡,成功的幾率實在是太大了!

  皇宮內, 侍衛由高琛統領著!

  太后黨與帝黨的爭鬥中,本來就我太后黨佔據優勢,朝堂裡實權部門,幾乎都被我方把持著!

  太后支持變革,增強財收能力,而財政八成多是用於軍隊!

  可以說,軍隊也是高太后、王淹政策下的既得利益集團!

  皇宮、朝堂、軍隊,都是我方的人!

  這政變要是還不能成功,特麽的不如買塊豆腐撞死算了!

  只是!

  這一切,本是楚國內部的權力爭奪問題。

  而現在,炎國突然來橫插一腳了!

  ·炎國這是要幹什麽?

  王淹陷入了沉思!

  ·炎國這是什麽意思?

  ·真的只是來吊唁?

  ·或者來調查太后死因?

  ·他們有沒有別的圖謀呢?

  ·比如,吞並我楚國?

  ……

  ——————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