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一百八十五章:震炎連發火銃!
“從今天開始親政 ()”

……

張妻:“老爺,給孩兒起個名字吧。”

張瑜沉吟半晌,說道:“願我這孩兒能平安長大,就取個安之吧。”

眨眼之間,張安滿月。

張母縱然治家節儉,但是在這樣的好日子裡,也省不得!大辦酒席,宴請同僚!

官場之中,孩兒滿月、長輩壽誕什麽的,都是行賄受賄的由頭,官僚以此大發橫財!這腐敗行為外,披著一層人情往來的外衣!

張瑜為官清正,做人執拗。雖然請同僚來,卻事先言明:送禮可以,價值不能超過100文;如果超過,那就不接受!

同僚都知道他的脾氣,倒也沒有人去觸霉頭、自找麻煩。

劉玄聽說張瑜兒子今天滿月,特意吩咐曹少欽選個禮物送去。

曹少欽選了個長命金鎖,值個三兩銀子。

雖然事先言明,禮物不可過100文。

但是,張瑜未料皇帝會派人送禮物來。

這規矩,當然不適用於皇帝!

所謂長輩賜不敢賜。

皇帝是君父,君父所送,豈能拒絕?

張母、張瑜、張妻、妾,齊齊跪倒,向著皇宮方向磕頭,謝皇恩。

曹少欽笑吟吟,把那金鎖,戴到了張安的脖子上。

眾人看那金燦燦的金鎖,好生羨慕。

錢不錢的無所謂,關鍵是這份隆寵啊!

。。。

蠻齊蠻晉蠻秦恐懼炎國!

同樣的大敵威脅之下,這三國緊密的聯合了起來。互相溝通密切,互派使者,你來我往,更為頻繁,是往常的數倍!

甚至還派使者,跑去楚國,想拉楚國,以四國聯手對抗炎國!

楚國斷然的拒絕了他們的拉攏!

拒絕原因有三。

其一,楚國為夏邦,與蠻人是世仇,要是與蠻人聯手,那就自身不正了!

義理派反對聯手,認為縱然亡國身死,也不能數典忘祖,去與蠻人聯手!

敬祖是自古以來的價值觀。在人心中,根深蒂固。

其二,楚國也怕啊!本國內就有炎軍駐扎,要是夥同蠻人與之為敵,豈不首當其衝,第一個就會被滅了?還特麽的自己送上了借口:你丫的數典忘祖!

其三,對炎國抱著幻想。

拉攏楚國不得,三國也就作罷了,本來他們就對這個夏邦之國沒抱多大的希望!

三國開動腦筋,殫精竭慮,想著對付炎國的辦法!

倒還真讓他們給想出了兩個辦法。

第一個,簡單粗暴!

任我行稱霸三國的江湖武林,被推為武林盟主!

朝堂與江湖不分家,任我行霸氣凌天,想出了一個辦法:老夫帶隊,集中高手,潛入炎國,刺殺炎帝!

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把炎帝乾掉,炎國群龍無首,一時之間,自然就不能對我方有威脅了。

這也能給他們一個威嚇!

炎國以後的皇帝,也會忌憚!就算新皇帝有防備了,難以刺殺,那各地的官僚呢?總不能各個都嚴防死守吧!

這不失為一個辦法!

任我行遊說晉國國君。

晉國遊說齊秦。

三國都認可了這個主意。

於是湊錢百萬兩,“鼓勵”任我行及眾武林高手,一起去完成這項驚天動地的偉業!

其實,要不是有任我行帶隊、坐鎮,任憑三國出多少錢,其他人也不會答應去幹這個事的。

但是,有了任我行帶頭,他們就自信滿滿了!

任我行,任魔頭啊,以一人之力,誅殺正道三大絕頂高手,魔名震懾天下!

有這樣的大魔頭領頭,此行就跟玩似的!

然而,

他們卻不知道,任我行其實是炎帝的人啊!他們還沒動身往炎國來,任我行就把這個行動,密報給劉玄知道了。

他們從一開始就被賣了!

第二個辦法,是齊國想出來的。

為什麽怕炎軍?

因為他們裝備有掣電連發神銃!

為什麽掣電連發神銃這麽可怕?

因為我方火銃,不過射三十丈。

而它能射百余丈啊!

數倍於我!

我碰不到他,他卻還能連發,能砰砰砰的射我!

如何才能不怕炎軍?

我也有掣電連發神銃,就不用怕他了!

這是個很簡單的邏輯。

吃過炎軍苦頭的,齊晉都想“山寨”掣電連發神銃!

就是吳楚、乃至蠻秦、蜀國,都有這樣的計劃。

只是,吳國直到被吞,都沒有能山寨出來。

他們想盜竊炎軍手裡的掣電連發神銃,以研究仿造!

但是,炎軍管理太嚴格,人不離槍,槍不離人,明崗暗哨,互相配合,根本沒有機會下手。

神銃的威力,絕頂高手都有生命危險!

更可怕的是,想行賄收買,居然拒不受賄!

他們對掣電連發神銃,只有可憐的“遠觀”而來的圖樣、和在戰場上吃虧得來的數據資料。

齊國有火器驚雷銃,不在吳國的飛雲銃之下。研製者姓趙名槐。

此人任職於軍器局,是個火器“發燒友”,負責火器的研製。

他得了上司的要求,為山寨掣電連發神銃,吃住都在工坊,嘔心瀝血!

但是,總沒什麽成效!

一日,累極,工坊裡只有他一人,疲憊的睡了過去,做了個夢。

夢中,回到了小時候,去鄉學上學,父母叮囑要走某條路,那條路近!他耳朵聽著,嘴上應道知道了,心裡卻在想:“我本來是要走這條路的,你叫我走,我偏不走!哼,我就要走別的路!別的路不也能到學校?”

正想著,忽的腳下一步踏空!

他掉進了一個深淵,“啊!~”的驚叫!

趙槐從夢中驚醒,回想夢中的事,不由愣住,忽的眼睛一亮,手舞足蹈起來,大聲喊叫:“錯了!錯了!”

一直以來,他都陷入了一個思維誤區!

就是總是依據著可憐的掣電連發神銃的圖樣、威力數據,意圖照圖仿製!

但是,實際上,要對付掣電連發神銃,何需一定要仿製出掣電連發神銃呢?

只要能造出威力相當的武器來,不就可以了麽?

想通這個,他就像從一個監牢裡掙脫了出來似的!

世界豁然開朗來了!

跑過去,將掣電連發神銃的圖樣抓在手中,亂扯著,撕成了碎片!

不再受這些圖樣的局限,他的腦海之中,刹那之間,就想出了個對付掣電連發神銃的思路!

·仿造不出掣電連發神銃,但我能找驚雷銃啊!

·驚雷銃威力不及掣電連發神銃?

·嘿!

·火藥裝填的少,威力不及,我還不能多裝填?——將驚雷銃放大麽?

他立刻拿起紙筆,推算,畫起圖紙來。

翌日,即去向上司匯報成果!

上司即軍器局大使,不過是個正九品的小官,隸屬工部。

大使聽說了他的思路,也是一驚,有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當即就帶著他,去見自己的上司——武備堂的主事。

主事的聽說,也是豁然開悟!當即就去見自己的上司——員外郎。

員外郎聽說,跟著醒悟!去匯報郎中!郎中報侍郎!侍郎報尚書!

整個工部都震驚了!

尚書急忙去求見皇帝:陛下啊,臣想到對付掣電連發神銃的辦法了啊!

齊帝聽說,連忙召見,問明原委,不由大喜,大手一揮,賞了尚書白銀300兩。

尚書極其會來事,請齊帝給新的這件火器起名字。

齊帝望著面前的禦案上的圖樣。

只見圖紙上,這件火器,形貌與驚雷銃大致相同,只是尺寸更大了,就是個大號的驚雷銃。

一個人駕馭不了,需得兩個人。一個人在前扛著槍身,一個人在後瞄準擊發。

經驗推算。該火銃長約一丈左右,重約三十余斤,口徑達半寸!射程百余丈,不在掣電連發神銃之下!

說是火銃,簡直就是小號的火炮!

齊帝沉吟了一會兒,說道:“但願這件火器,能夠震懾炎國,唔,就叫震炎銃吧。”

尚書拍馬了一句。

齊帝感歎:“可惜這震炎銃不能連發,還是不及掣電連發神銃啊!”

尚書頓時跪倒拜伏,口呼惶恐,君憂臣辱,賭咒發誓,臣就是不吃不喝,也會再想出對策來!

齊帝很滿意,歎息一聲,命工部趕快研製出震炎銃,揮手讓他退下。

尚書拜退。回到部裡,一級壓一級,最後又把“不能連發”的問題,扔給了趙槐。

趙槐也不愧是個人才!思路打開,不受“掣電連發神銃”局限,宅在工坊,不洗不漱,連續三天,終於想到了解決“不能連發的問題”的辦法!

他從子母劍中得到了靈感!

對震炎銃進行改造!

改進型的震炎銃,有母銃、子銃兩個部分。

母銃用來瞄準射擊。

子銃用來裝填彈藥。

事先把彈藥在子銃裡裝填好,待用時,安裝到母銃上,射完之後,取下子銃,再換上一個新的子銃就行了。

如此循環,雖然仍舊不及炎國的掣電連發神銃,但射速也大大的提高啊!

趙槐想出辦法,畫出圖樣,蓬頭垢面,哈哈大笑,近乎癲狂!

一級一級報上去!

尚書得知連發的問題也解決了,驚喜不已!

·子母劍靈感?

·妙啊!

趕忙去向齊帝報喜!

齊帝閑暇,本來在心不在焉的看戲。

帝皇的享受,要看戲不出門,皇宮裡搭戲台,演員叫來專門給上演!

這一出戲,講的是他們蠻人當年侵入神州時的故事。

夏邦說他們蠻人是入侵者、奪我祖宗江山!

他們蠻人,可不會這麽自稱。

他們入侵來,舉的旗號也是“正義的”:神州之君無道,致使百姓身陷亂世,所以我們來了,我們是來解民倒懸滴!

打進神州之後,士族豪強多抵抗他們的統治!

於是,蠻人大開殺戒!

那是一個至暗時刻!

結果是大量的士人南逃。

蠻人的地盤上,文氣衰弱。

大殺一通之後,不怕死的殺光了,怕死的溜了,剩下的自然就多是認命的、乖巧的了。

同時帶來一個好處,豪強們的土地成為了無主之地,正可圈並發財、搞均田令,分給無地百姓,收買人心。(由於戰亂,也產生許多的無主之地。)

於是,蠻人的統治穩定了下來。

蠻人為了更好的統治,又開始接受夏邦,進行自我夏化。

他們進行自我夏化的原因,大體有三條:

其一:自身文明,本來就落後。夏邦的物質、文化上都要勝於他們,優勝劣汰,人往高處走,當然會接受夏邦文明。

其二:夏邦數千年醞釀,發展出了一套統治技術,這門技術正好拿來用,以統治夏邦之民。有現成的先進技術,為什麽不用?

其三:淡化夏蠻矛盾。你說我是蠻人,鼓動夏人抵抗我的統治?不!你錯了,我其實不是蠻人,我特麽也是夏人啊!不信你看那什麽典籍中的寫的,利用文棍,引經據典,證明自己也是夏人,祖上就是夏邦子民,祖地也是神州的一部分,所以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我的統治不是蠻人統治!

他們還積極的學說夏話,寫夏文,穿夏服, 起夏名。

六七十年的更迭之下,起初還有老輩抵抗夏化,但是他們經不起歲月,隨著他們的逐漸死翹翹了。蠻人夏化,近乎完全。

譬如齊帝,從小學習的就是儒家經典,夏話說的溜溜的,祖傳老話卻不會說,也聽不懂。甚至倒過來鄙夷留守在東北祖地老家的人,稱呼他們為蠻夷。

齊帝今天看的這出戲,主角一家本是士族豪強家的奴婢,生活悲慘。由於蠻人打過來,“解民倒懸”,“得到解放了”,分到了土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樣的戲劇,主旨是給蠻人統治塗脂抹粉、歌功頌德。

聽聞宮人稟報,說工部尚書求見,解決了震炎銃的連發問題。

齊帝大驚,忙召他過去!

尚書至,正要跪拜磕頭。

齊帝心急,揮手道免禮,開門見山,即詢問震炎銃連發問題。

尚書跪倒,說是托了陛下的洪福,臣幸不辱命,終於想到了解決辦法!敬獻圖紙。

宮人上前取過來,恭送給齊帝。

齊帝心頭怦怦跳,往圖紙上看去。

尚書跪在那裡,激動的一邊的說著,講述其中的原理。

齊帝看了,神采飛揚,說道:[雖然還是有所不及,但有此火銃,應當足以應對炎國了!]

尚書:“陛下聖明!”

齊帝:“賞!……”

齊帝興致勃勃,又給這改進的震炎銃,重新起了個名字,叫做:震炎連發火銃!

他並沒有藏私。

隨即命人,將此圖紙,送往晉國、秦國,欲要三國同時製造,裝備聯軍,以對付炎國!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