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二百一十八章:別埋伏了,我發現你們了!
“從今天開始親政 ()”

……

張騰敢向炎國叫板,依賴的是他蜀地的地形。

蜀地地形險要,四周崇山峻嶺,山路崎嶇難行,自古便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

所以,縱然知道炎軍武器厲害,張騰借助這地勢,尤有僥幸的心理!

心中還存著希望,能保住自己的權勢,在一方稱王稱霸!

若非形勢所迫,看不見希望,誰又會願意把手中握著的大權讓出去呢?

無論吳楚,讓權的根本原因,就是已經一敗塗地,沒有翻盤的希望了。或主動讓權,上演辭讓大戲,這樣,還會得到優待;或被動的被打殺、奪權,這樣的話,屁也不會有,性命都堪憂!

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們的最好選擇,只能是主動讓權。

武器不如炎軍厲害,那我又何必和炎軍正面交火,比拚武器的優劣呢?

他想的,是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打伏擊戰!

在緊鑼密鼓的加緊布置的同時,他還派使者去聯絡“秦帝”、“晉帝”、“齊帝”等人,意圖說動他們聯手,向炎國進行反攻!

奈何,這些帝們,雖然心中大恨炎國,卻也被炎軍打怕了,並無再戰之膽魄!——其麾下的殘兵,也被打破了軍膽,不敢在與炎軍交戰了!

並且,他們長期的“滯留”在神州的花花江山,都被夏邦文化同化了,連祖地的土話也不會說,帶著同樣被同化了的數萬、十來萬屬下,跑回祖地,顯得格格不入!不僅在文化上顯得異類,更在經濟上,產生了矛盾!

這數萬、十來萬人,也是要吃飯的啊!

在神州的時候,控制著神州地盤,有數千萬的夏民人口勞動生產、提供經濟,養著他們,丟失了這些地盤之後,溜回祖地,誰養他們?

只能是祖地的人!

然而,祖地人口少、經濟弱,要養他們,勢必要增加征收!

內部矛盾,也就激化了!

他們內部事情一大堆,炎軍不去打他們就謝天謝地了,又怎麽會去聽張騰的蠱惑呢?

何況,他們也不笨,豈不知這是張騰在利用他們?

最頭疼的是“秦帝”,隨著被炎軍打的大敗,灰溜溜逃回祖地,原先的西部、西北部藩屬於他,奉他為宗主的西域畏兀盟國、漠西瓦拉特王國都不再尊重他了!

尤其是漠西的瓦拉特王國,不稱王國,改稱帝了:瓦拉特帝國!

國主敢丹,也不稱王,稱大帝了:瓦拉特敢丹大帝!

其國人不過百萬,卻拉起了十二萬的軍隊。

————

遊牧經濟能大量的抽調人力資源出來。

因為,放牧相對來說,比農耕要簡單許多。

農耕生產時,所謂“農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勞動力都被打理田地給牽製了。

不去打理,或疏忽於打理,便會減產!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就是這個道理。

遊牧則不一樣,一個人就能放牧一大片群,還有牧羊犬幫工。

老人女人小孩都能做。

放牧50頭,和150頭,付出的勞動力並無多大區別,都不需要增加人手,只是勞動強度大了些。

經驗豐富的,上千頭都敢放!

而耕作50畝,與100畝,那需要的勞動力是絕對不一樣的!

因此,遊牧經濟能把勞動力大量的抽調出來,去組建軍隊。

一般來說,士兵佔人口可達10~20%,極限爆兵可達四五成!

這是農耕經濟的國家,所難以想象的!

農耕文明下,一個士兵僅吃糧,就要11石。

一般稅收10%,

就需110石為基礎。良田畝產2石計算,就需要55畝,需要兩戶的人力來耕種了。

要是再把兵器衣甲餉銀等算上,成本就更大了去了。

一般可以抽調1%人口為兵。但是,中原王朝在歷史上,都是人口繁多,數千萬計,經濟發達的,沒必要建立這麽多人的軍隊,一般維持百萬大軍(名義上,實質戰兵三四十萬)也就夠了。

極限的話,大約是戰國時期的老秦那樣,六百來萬人,玩出控弦百萬的虎狼之師來!

但這也才16。

————

經過約150年的發育,一統漠西諸部落,建立了實質的君主集權體系,並在接觸了西方來的火器之後,進行改裝!

到現在,火器裝備率破50%!

實力強大!

瓦拉特國對南面的畏兀盟國虎視眈眈,一直虎視眈眈,但是,忌憚於“秦國”的實力,一直沒有大舉攻伐,只是蠶食著、蠶食著!

忽然聽聞“秦國”戰敗了,損失慘重,便知機會來了,不再掩藏野心,大舉攻打畏兀盟國。

西域畏兀盟國,人口兩百萬,卻沒完成大一統,內分四大盟。

國主雖然稱王,卻難以調動全國資源,只能調動本盟資源,其他的三大盟,隻向他象征性的納貢。

實質處於一種分裂狀態。

這樣的分裂狀態,也是“秦國”有意為之。

這樣的畏兀盟國,哪裡打的過瓦拉特軍?

便向宗主“秦國”派人去,請求支援。

“秦帝”便陷入了為難之中。

救還是不救?

……

張騰打的算盤,劉玄豈能想不到?

就算他想不到,軍中還有一堆的大神呢,他們又豈能想不到?

因此,張騰的謀劃,從一開始,就被預算到了!

吳起等人利用無線電,互相溝通聯絡,參謀攻蜀之計。

山道數百裡,敵人埋伏在哪裡?謀劃來謀劃去,只能圈選幾個有利於埋伏的地形,一路著重探視!

只是此時的地圖,又很不精確,按圖索驥,未免失真失算!

想來想去,蜀國擁有地利是客觀的,非智謀高強所能破。

也就只能多加小心,仔細偵察了!

劉玄未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思索之後,靈機一動,上系統購買了個玩意——帶紅外熱像功能的無人機!

又買了操作員。

買了十架。人機共花費也就5500兩。

購買了後,即時往吳起那裡送去!

劉玄心道:有這樣的無人機助力,他蜀軍再怎麽伏擊,也是白費功夫!

把這消息告知吳起。

吳起得知,又驚又喜。

別個聽說,也紛紛來求這神器。

劉玄索性給他們都配了。

六月中旬,吳起迎來人機。

正逢秋收。

六月底,吳起即領兵兩千,攻向蜀國!

蜀國有探子監視炎軍動向,見到軍動,即把消息,以飛鴿傳書,往回傳去!

以飛鴿傳書,兩三個時辰,就能傳到蜀國。

速度比人快得多!

缺陷是可能會被人射殺、路上會遇到天敵、訓練不好,迷路走失了。

速度較快,隱患較多,容易造成信息丟失,也存在信息泄露的隱患。故在較長的歷史時期,飛鴿主要用來私人傳遞信箋,很少用於官方和軍事。畢竟安全沒有保障。

所以,為了增加成功率,一般是以量取勝——多放幾隻信鴿。

張騰收的消息,心頭一緊,望向地圖。

自古以來,攻略蜀地,有兩個方向:北面、東面。東面沿清河水道入蜀,有兩條路線,地勢十分凶險難走。

北面從郟西路走山道,有四條路線;雖然也難,但是,相對來說,比走水道容易些。

這六條路線上,張騰都早有布置!

收到郟西路炎軍調動的消息,張騰暗道:“看來是從北面進攻來了。”哼哼,他看著地圖冷笑:[炎軍無敵?朕就要你铩羽蜀道!]

當即傳旨四路上的鎮守將軍,告知他們炎軍來了,要求他們行動起來,暗計劃埋伏布置,守株待兔!

郟西路到蜀地,北面的最近的一條路線,不過兩百裡出頭,但是,走山路險道,道路崎嶇,這路程,便能往六七百裡上飆了!

六七百裡,平原上走,不太趕路的話,日行百裡,也需六七天;急趕的話需兩三天。

而走蜀道山路,少說也得半個月!

蜀將得到皇帝的消息,他們也不知炎軍是不是從自己守的這條路線上來,即派出斥候打探。

炎軍走的正是最近的泥丸道。

無人機一路掛在天上偵察!

鏡頭照著下面,但有熱源,便都能發現,看得一清二楚!拍攝到的影像,實時傳輸到二十裡外的操作員那裡。

吳起看到畫面,神情輕松寫意,沒有一點兒的擔憂之色!

有這神器助陣,蜀軍的地利優勢就被破了,任憑他藏身埋伏在哪裡,我軍都能洞察玄機,看得一清二楚!

走了五天。

忽然,操作員眼前的畫面中,發現了三個人形熱源!

三人趴在地上,側著腦袋,耳朵貼著地面,行跡鬼祟!

操作員切換功能,不再熱成像,而是真實畫面。

只見那三人,裝扮如普通百姓。

吳起也往畫面上看去了。

“呵,百姓怎麽會這樣的鬼鬼祟祟?”吳起冷笑,“肯定不是百姓!”

……

雖然計劃的很好,感覺萬無一失,但是,張騰的心,還是難以安寧下來。

待在深宮裡,靜靜的等待著前線交兵的消息!

心頭惶惶,越來越焦慮起來!

等了六天,這天上午,終於有消息傳來了。

暗碼編譯過來,張騰一看,驚呆了!

傳回來的消息,有三點。

其一,已經探查明白,炎軍走的是泥丸道!

其二,一線已經交兵了,但是,並沒有打起來!

為什麽沒有打起來?

因為,最前打埋伏的三個百戶,明明躲藏的很好,但是都被發現了!

可是,炎軍並沒有進攻,而是喊話,叫他們投降!

這喊話,又涉及到第三點了——炎軍有個神器,能懸停於高空……

三個百戶,帶兵埋伏於某處峭壁上方,靜等炎軍過來,從下方的不足半丈寬的山道上經過,本想立功就在此戰了!

哪想到,忽的當頭上傳來一聲呼叫:[喂喂!蜀軍的兄弟們,我是曹起(吳起),別躲了,我發現你們啦!]

蜀軍聽聲音是從高空上來,震驚無匹,抬頭看天,只見高空上,懸停著一個東西,距離太遠,也看不真切。

那神秘的玩意,在高空中,一上一下的往來數次,又喊話了,[看到了嗎?哈哈,這是我炎軍的寶貝!我就是靠他發現你們的!你們有嗎?沒有吧!哈哈,我告訴你們,我們陛下是天命之主!這樣的神器,是上天賜予的!你們最好反戈起義,歸順我王師……]

蜀軍看得真切、聽的真切,無不心神震蕩,神情駭然!

他們這些土鱉,哪裡見過這樣的高科技的產物?

當然沒有看過!

這樣的無人機在他們的面前,那就是超乎想象的東西!只能用“神仙的法寶”來理解了!

傳說,炎帝得天眷顧,乃是天命之主,所以天賜掣電連發神銃,所向無敵!

以前,這些只是聽說,沒有親眼看見,還道是以訛傳訛,謠言而已!

現在,看到了這個比掣電連發神銃還難以理解的東西——不,是法寶——哪還有什麽不信的?

掣電連發神銃的傳說,肯定是真的!

炎帝得天眷顧, 天命所在,肯定也是真的!

如果不是有神助、如果不是有天命在身,那麽,炎軍又豈會有這樣的不可思議的法寶?

神仙助力!

天命所在!

人,豈能與天鬥?

與天鬥,就是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只有死路一條,並全家全族!

刹那之間,蜀軍的軍心,便崩潰了!

格老子的!

人家炎軍有神助,有天命,有法寶,這特麽的還怎麽打?

打個屁!

與其逆天而行,不如順勢而為呀!

軍心動蕩。

前一刻還在想著打埋伏,以逸待勞,建個大功!

後一刻,就想著怎麽保命、怎麽撤離、甚至是“投敵”了!

吳起並沒有向他們進攻,也沒有強迫他們投降,而是很溫柔的說你們想走就走吧,我也不會為難你們!

那三個百戶,如蒙大赦,也不埋伏了,即可就起身,從埋伏地起來,撤離了回去。

就算其中有想“投敵”的,但一想家人還在後方,就瞬間清醒過來,不敢冒這樣的風險了。

屯田製下,軍戶在駐防點就地屯田,士兵與家人是住在一起的。

這與募兵製不同。

如果士兵投敵,其在後方的家人,很容易、大概率會遭到殺害!

如果這樣都不殺,豈不就是放縱了?

募兵製的話,士兵可能來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家人在老家,就算投敵了,朝廷要調查誰投敵了、其家人在哪裡,傳信派人去打擊報復什麽的,相對來說就很複雜了。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