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二十九章:更深的打算
    //

  “皇帝居然親政了!”

  “太后居然讓權了!”

  “這是……”

  “京中同道又做了什麽事,促使太后還政給皇帝陛下了?”

  張瑜的腦海中冒出這個念頭,又覺得不可思議。

  “京中同道的幾句進諫,豈會說服太后甘心放權?”

  還政進諫去年就做過,他還是最積極的一個。

  但是,他當時其實就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只是,文死諫!

  明知不可為,還是得為之!

  他甚至想讓太后怒極而殺了自己!

  只要自己一死,必然震驚天下,天下士人必定不滿太后!

  到時,其勢洶洶!

  太后迫於此勢,或者倒有一線可能被迫還政。

  他有此殉道之心!

  可惜。

  太后並沒有成全他。

  做為進諫最激烈的出頭鳥,太后洞若觀火、棋高一招,也只是把他貶放了而已。

  他當眾冒犯太后,涉及惡逆、大不敬,而太后如此處罰,一邊打壓了清流,一邊還顯示了仁厚。

  “唉!~”

  “先帝啊!”

  “太后啊!”

  “你們都是聰慧絕頂的人物,可為何看不到我大炎的弊政,看不到心中的賊,不能慧劍斬心賊,做聖主明君呢?”

  為臣子的悲涼,莫過於此!

  然而,他們還能怎麽樣?

  只能寄希望於未來的君王。

  一朝天子一朝臣,未來的君王興許聖明呢?

  在太后的身上,看不到希望。

  所以,才極力想促使她還政於皇帝!

  若清流推皇帝親政,得從龍之功,一身抱負,才有實現可能。

  如今皇帝居然親政了!

  “這背後,必然另有隱秘啊!”

  “不知發生了什麽事?”

  張瑜暗暗的思索著。

  看著朝旨上,為曹黨背書的話。

  張瑜不以為意。

  他並沒有憤怒。

  他心裡清楚的很,曹黨的計策雖然奸詐,但卻是實用的!

  並且,呵,這不是打壓豪強的天賜良機麽?

  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與曹黨對立,就反這個計策啊!

  非但不能反,還得支持,還得積極的去幹!

  所以,他對丁家下狠手了!

  一方面,固然是丁家可恨至極;另一方面,也是給朝廷解憂。

  他知道,朝廷現在缺錢糧。

  而打豪強能搞來錢糧!

  這能解決朝廷的燃眉之急!

  這後面,藏著的更深的目的,是讓朝廷看看打壓豪強的好處,為清流的主張“推行抑製豪強國策”而鋪路!

  //

  會議開到了下午。

  他當天就回縣裡去了。

  看到縣城的輪廓時,烤人的太陽,已經墜落了西面的地平線。

  入夜了。

  天卻不黑。

  星月明朗,懸在天上,陪伴著趕路的人,悄悄的照明著道路。

  張瑜騎在馬上,孤身在田野間的官道上,不急,慢慢的踱著步。

  仰頭看向天穹。

  群星璀璨,宇宙深邃。

  頓生一股人於天地之間至為渺小之感。

  把握韁繩的手發緊,目光堅銳起來!

  “人固有一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

  他想,“為我大炎江山社稷,為我百姓民生福祉,縱我張瑜身死,又何足道哉!”

  他的身軀並不偉岸。

  瘦小的身軀忽然揚鞭縱馬,疾馳而去!

  //

  翌日。

  他把朝廷的旨意,與衙門裡的縣丞、縣尉等人說了。又命人去傳縣裡的士紳、大保長等人。

  按製。

  民以戶為單位,一戶設一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五甲為保(五十戶),設保長;十保為大保(五百戶),設一大保長。

  平鳳縣有大保長44個。

  這些都是田主大戶,少則幾十畝上百畝,多則數百畝上千畝!

  都來了,卻沒有44人,只有38人。

  另外6個,是依附於丁家堡的,都被抓了!

  舉人2個。

  一個有五百多畝田。

  一個近二百畝。

  //

  舉人在全國也沒幾個。

  大炎開朝以來,累計也就2500多個。

  物以稀為貴,這些人在地方,都是德高望重之輩。

  只要願意,可以入衙門做個小官。

  與衙門裡的大人說的上話,都是同教中人,見縣令有座位!

  在地方,影響力很大!

  地方宗族之中,往往也擔任族長,或者擁有話語權!

  他們的崇高地位,來自於國家科舉制度賦予他們的特權。

  //

  科舉制度中,中了秀才、舉人,有了功名在身,就有相應的特權。

  在經濟上,秀才不但能免自身的賦算、差役、田稅10畝,還能有額外的2個免賦算與差役的名額。

  秀才的特權有限,往往只能利益自家,所以對外人的吸引不大。

  舉人特權比起秀才,就有了質變!

  個人賦算差役自然免了,還能免田稅150畝;免30人賦算差役。

  因為有這樣的經濟特權,所以,一旦有人中了舉人,自身田畝不多、戶中人丁不多的,便有空余的免田稅、賦稅差役的名額,追逐利益之下,自然就有旁個民戶前去投獻。

  舉人只要收取的錢糧,少於國家收取的,那麽對於別個民戶來說,就是合算的,相對有利的。

  他們雙方就是共贏的。

  失去利益的,是國家方面。

  不過,對於國家來說,減少的利益,是微乎其微的。

  一個舉人,所能帶來的特權利益,一年折算下來,在10兩以下。 大炎開朝七十來年,2500多舉人,累計也就損失25000多兩。

  他們還有法律上的特權。

  讀聖賢書,有了功名,便位處在了八議之列。

  如果犯罪了,要問罪,得先除籍銷名!

  總而言之,他們的特權,來自於國家的賦予。

  國家可以賦予,當然也可以剝奪。

  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他們自然而然,也就需要維護國家意志!

  //

  人都到齊了。

  張瑜嚴正的向他們告知了朝廷的旨意!

  大炎是個大家庭,國民都是兄弟。

  富裕的大哥,要援助窮困的弟弟。

  皇帝是君父,也要愛護子民。

  無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一套。

  這當然都是符合儒家正道的政治正確之詞。

  誰敢說個不對?

  那就是應該鎮壓的異端!

  “太后因為這場大災,殫精竭慮,已經病倒了。”雖然不滿太后窮奢極欲,但是,此時仍舊要維護太后名聲,“索性皇帝陛下已經成年,可以親政了。”

  “今上是位仁聖之君,體恤百姓,今年賦算,免除了。”

  “今年的夏稅,朝廷也不收了!”張瑜緩緩的說道,下一句才是關鍵:“今年的夏租,也不能再收了!”

  目光盯著眾人,眾人聽到這句話,臉色果然都是驟變。

  瞬間的驚怒不滿之後,便是垮下了臉,叫起苦來。

  不收夏租,吃什麽啊?

  地主家也沒余糧啊!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