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二十六章:你們要和氣
    //

  劉玄靜靜的聽著他們爭論,眉頭微微皺起。

  要是聽曹琳的主張,抄家滅族,斷子絕孫,不分老幼,那就實在狠絕,不符合他的本心。

  他的本心,受前世價值觀的熏陶影響,更傾向於罪在當事人,不予株連。

  這要比清流李魯的主張,還要仁義。

  不過……

  這種想法,顯然與曹琳、李魯的主張都對立。

  曹琳與李魯是有共識,那就是應該株連!

  矛盾在於——株連的程度!

  劉玄的視線收回,暗暗的思索,應該怎麽斷處。

  目光落在了張瑜的題本上。

  題本上,列數著丁家的罪惡。

  “……丁顯發奸殺佃戶夏家十歲幼女……”

  ——如隻此一案。

  ——是隻殺丁顯發一人。

  ——還是也要株連其女,把報應也落在她身上呢?

  見皇帝沉默。

  曹琳又道:“陛下!切不可婦人之仁呀!古有訓誡: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劉玄凜然!

  忽想起前世看過的電視劇,心道:“一念之仁,要是放出了個呂四娘,豈不反受其害了?何況這個世界,是有武林高手的,他丁家還與武林有瓜葛!要是真放了人,其子嗣中有人練得神功,回來報復,我倒不怕,可他要是針對各級官府,時不時來個襲擊暗殺什麽的,那可怎麽辦?人心惶惶,不勝其煩!”

  想到這些,目光冷峻起來。

  “聖人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丁家,作惡多端,擢發莫數,萬死難贖其罪,如此罪惡之家,豈可待以仁義?若以仁義對待丁家,那又該以什麽對待被丁家所害的家庭呢?”

  劉玄緩緩的說著,曹琳挑釁的瞧向李魯,臉上露出得意的笑!

  “陛下聖明啊!”曹琳一副由衷而發的樣子,衝著皇帝拜伏下去,大聲的拍起馬屁來。

  李魯瞧了,臉上閃現厭惡之色:“這個奸佞小人!盡會阿諛奉承!”

  劉玄看了眼還跪著的梁集,說道:“都起來吧。”

  曹琳、梁集都謝恩起來了。

  望向李魯,“李卿說的,也是有道理的。曹琳,你說他是為了成全自己的名聲,這不對,他那是為了成全朕的名聲。”

  曹琳正處得意之中,徒然被皇帝這記回馬槍反刺了一下,悚然一驚,又跪了下去:“臣失言了,請陛下恕罪。”

  劉玄:“你又不是對朕失言了,叫朕恕你什麽?你要請人家李魯恕罪才對。”

  曹琳爬起身,衝著李魯拱手致歉。

  見皇帝為自己說話,李魯心頭暗爽,卻不接受曹琳的道歉,閃身往後退了兩步,下巴一翹,兩眼上翻,一副傲氣衝天,不與你這小人搭理的清高模樣!

  劉玄暗樂:“這貨還挺有個性啊!”

  說道:“李卿,你是君子,君子應該心胸坦蕩,人家都當眾向你道歉了,你要不接受,可就顯得小肚雞腸了。”

  李魯這才謹遵聖命,勉為其難的接受了曹琳的道歉。

  劉玄:“好啊,都是為君分憂,縱有分歧,也得和和睦睦,一團和氣這才好嘛。俗話說和氣生財,朕看朝廷也得一團和氣,能興國利民。”

  眾臣都稱頌道陛下聖明。

  劉玄道:“李卿剛才的意見,朕為什麽沒有采取呢?因為雖然能成朕的仁義之名,但是,卻會給丁家那樣的罪惡之家,

以僥幸心理,他們不知敬畏,就會肆無忌憚的殘害良善百姓,這對百姓是不利的。對百姓不利的事,朕怎麽能去做呢?所以,對丁家,必須要殺,斬草除根!只有殺的果決,殺的乾淨,才能震懾人心!人心有了敬畏,才會知道收斂,這才對百姓有利。對百姓有利,而對朕的聲譽不利,不過是被說兩句殘暴罷了,何足道哉,朕不在乎。”  他扯出了一堆大道理來為自己背書。

  做臣子的能說什麽呢?

  曹黨主張被接受了,打了清流的臉,自然心裡順暢。

  清流聽了皇帝的一番敘述,居然也心潮澎湃起來,皇帝是英明的,新君新氣象,國家的弊政,他知不知道呢?他願不願革除呢?他們看到了希望!

  烈日升上來了。

  劉玄被曬的不爽,眉頭皺起,眯著眼望了望太陽,不滿的說道:“這天太熱了,你們站著也受罪,退朝吧。”

  //

  回到天寧宮裡,便感到了一陣陰涼,暑氣照透不進。

  劉玄看著張瑜的題本,直接提起朱筆,在上面做了批示。

  “卿行事果決,為民除害,朕心甚慰。”

  “丁家眾人,罪大惡極,莫問老幼、同異姓氏,應予全斬。非朕嗜殺,實不殺不足以震懾人心,鎮壓宵小,以護我民。朕得惡名,不足道哉。”

  “家產沒官。金銀錢財輸國庫;糧及其他,留於你處;凡有功之士,皆應褒獎,亡者賜其家良田三十畝;傷者賜十畝;其余人等,各賜田一畝。”

  “……”

  也就是今天。

  六月初九夜裡,禦前會議定的朝旨,才千裡迢迢,送到梧中路巡撫衙門。

  巡撫趙元吉看了朝旨,大吃一驚!

  也不知京城裡、宮裡出什麽事,太后居然讓位,皇帝居然親政了!

  朝旨上說:是因為水災、糧食減產的事,太后憂心忡忡,病倒了。於是,就養病去,順勢讓皇帝親政了。

  這說法,騙鬼呢,完全的不能讓他相信!

  又看朝旨中的“大炎大家庭”的論述,給佃戶背書的論述,“以強盜罪論”的論述,免除夏稅、賦算等內容,更為震驚。

  立時命人,去把藩台、臬台兩位大人請來。

  藩台即宣政司長官,管一路民政事務。

  臬台即按察司長官,管一路刑名事務。

  巡撫即撫台,位在他們之上,巡視一路軍政民政,偏於軍政。

  與宣政司、按察司等列的,其實還有指揮司。指揮司最初是管一路軍政的,由於其中多有武勳。

  朝廷抑製武勳功臣,遂把指揮司職權,移到了巡撫衙門。

  指揮司被架空了,成了一個圈養勳貴,空有其名而無其實的部門。

  和京城裡五軍都督府被兵部架空,有名無實一樣。

  這四個衙門,都在一個城裡。

  很快,藩台胡永昌、臬台何憲之就都來了。

  他們都是曹黨中人。

  胡永昌到的時候,何憲之已經先到,只見他們正在吃驚的議論什麽,便笑道:“撫台、憲之,你們在說什麽呐?”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