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不動!”
宋君言出擊!
夏寂生見此,神色不禁一喜。
本不受控的內力激起!
司影忽覺抗力陡加。不由再催發內勁。
力本盡。
強逼激發。
以致力脫。
是故司影、夏寂生均已受內傷。
青衫不動,四枚圍棋子已出,反手太華一抹寒芒清冽而逝,快捷無倫,連舞之際黑氣之威大減!扇揮之際,急衝向前,勢一往無前!司影無奈一笑:
“小子,幾年了,還在用你老爹的老三套?舍身救人?”夏寂生覺劍勢一減,但仍為劍氣所製,欲出,內力激發,強震欲脫,然不得
司影長袍一抖,卻邪咒氣旋全力爆發,四枚圍棋子激射打出,反襲宋君言上、中、下、扇四路,宋君言不禁一退,陡然反應過來,全力使出青衫不動,但一入司影詛詭雙劍劍氣籠罩便又被卷飛!再欲搶入劍影紛飛之中,詛詭融為一體,天地似為司影森森鬼氣籠罩,雙劍已及夏寂生咽喉!
內力急衝而上,司影肘撞,穴道暫封,內力不得上行。待解,不及。
夏寂生一聲大喝:“君言,守墀,勿滅!”旋即掛笑,瞑目待死。
夏寂生喉間已被劍氣刺傷。
司影露出詭笑,神色卻閃起一絲猶疑不決。
無人察覺。
劍勢不停。
一蓬鮮血暴起。
夏寂生眼前一黑。
(本節完)
【呃……加點東西………………………………】
【題釋:雨十不釋,較長,可略之:
古人以砭與針連稱,稱“箴砭”或“砭箴”,或稱“針砭”或“砭針”。這說明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說“聯系”,是指“針由砭發展而來”。“砭”是一種帶有尖頭的石刀(這是它和真正的針灸用針的區別)。它被發明出來的時候,人體經絡穴位還沒有被發現,因此它在初期還只是排腥膿、放毒血的醫療器具,並不用於針刺穴位以治病。
按照《黃帝內經》的記載,它是中國南方人群的發明,後來被移居北方的南方人帶入中原。“砭”被初次帶入中原的具體地點是今魯西豫東地區,或今稱的“黃淮海平原”,這一地區就是古文獻所謂的“東方”。魯西豫東地區原為荒無人煙的大沼澤區,即《山海經》所稱的“大荒”,從2600 BC開始,來自四面八方的各地移民蜂擁進入這一無人區,即原紅山文化集團從渤海沿岸和河北地區進入魯西豫東地區,他們帶來了“灸術”;仰韶文化集團從西面進入魯西豫東地區;大汶口文化集團從東面進入魯西豫東地區;良渚文化集團從南方進入魯西豫東地區,他們帶來了“砭術”。這四大集團進入魯西豫東地區的熱鬧情景,文獻記載已經模糊,但生動地反映在“圍棋”裡面(棋子間無階級地位差別,憑借人多勢眾搶佔空地,先到者為地主,以多勝少,靠圍毆奪取對方地盤)。
因此,魯西豫東地區成為人口數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區,但生活環境依然惡劣,主要是低濕的沼澤環境,到處是瘴氣惡水,容易使人皮膚生瘡,即中醫所說的“癰瘍”(“癰”指皮膚腫塊,“瘍”指皮膚腫塊潰爛)。對付這種因低濕環境的毒氣而產生的皮膚病,只有來自南方的良渚文化集團最有辦法,因為良渚文化集團起源於江南水鄉,其故鄉的水土環境與魯西豫東沼澤區相同。
所以良渚文化集團貢獻出了“砭術”。 隨後,隨著砭術的廣泛應用和實踐,人們發現了人體穴位,往後,“砭”由尖頭石刀進化為圓柱形的石針,後者才是真正的針灸用針,但名稱仍為“砭”,所以古文獻提到“砭”的時候,總說它用於“刺”。
但纖細的圓柱形石針很難磨製,且容易折斷,故古人轉而采用竹製的針灸用針,名其為“箴”,字從竹從鹹,“竹”指“竹製”,“鹹”意為“酸澀感”,即指竹針刺入肌體穴位後產生的特有的酸澀感。後來又改用金屬製作針灸用針,名其為“針”。當砭發展為“箴”和“針”的時候,時間已經從2600 BC進展到了2400 BC,經過200年的發展,當初從四面八方遷入魯西豫東地區的各地移民已經融合為本地的一大土著文化集團——東夷集團,其領袖是伏羲,伏羲的首都就在豫東地區的淮陽。
《帝王世紀》說“伏羲製九針”。這說明砭術和灸術發展到伏羲時代(2400 BC),已經從中原龍山文化時代初期(2600 BC-2400 BC)的“外病外治”演變成中期(2400 BC-2300 BC)“內病外治”(即根據經絡穴位治病)的真正的針灸術了。因此,中國針灸術是上古時代東夷集團的創造,其創造的時間,以“九針”的出現為標志,是在2400 BC,創造地點以“九針”的命名者伏羲的首都為準,在今河南淮陽。又,砭即砭石。
音biān。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