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傻子的報恩之旅》九、不同以往的交稅
    到底是打開了局面,兩個月時間,裝修隊接了六單活。

  廬州烤鴨店的裝修也已經完成,劉總爽利的結了尾款,顯然是很滿意。

  他到月一分不少的發工資,每月他都會找點由頭每人多發十幾、二十塊的獎金,這兩月的獎金由頭是:高溫補助,裝修隊第一次聽說,連天熱都要發錢,倒是很新奇。

  大家的積極性更是高漲,王幫平更是下了力氣,生怕被他的嫡系人馬比了下去。

  他閑著無聊時,又多畫了兩份裝修效果圖,其中就有家裝的樣式。

  易放對繪畫倒是有點天賦,所以叮囑他如果房型不對,就讓他畫下來,然後帶回,自己重新設計。

  老天總不讓人消停,田裡的稻子黃了,快到了收割的季節,卻不間段的下起雨來。

  大伯他們的拖拉機開不到村裡,只能停在鎮上的熟人那,每次出貨時,都要用挑子挑到鎮上,工作量增加的不是一星半點。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地裡的稻子如果倒了,被水一泡發芽,就不能用了。”

  這兩個月最大的改變就是,村裡的人似乎都喜歡往他身前湊,看他沒事時,總有人來找他聊天。

  叔爺或許是受了村民的影響,也將他當成無所不能的人,此刻坐在他家裡,向他埋怨著老天。

  “叔爺,這我可沒法,老天不停,我們只能盡量的引水,不要讓田裡積水,不然一陣風來,稻子還真會倒。”

  “要你說,老子種了一輩子地。”

  他的話,引得老叔爺不滿。

  叔爺是來讓他想辦法,不是讓他上自然課。

  他苦笑一聲,很想說出就算全泡了,今年村裡也不會挨餓,但這話如果說出口,估計會被叔爺活活罵死。

  對於樸實的農民來說,雖然說莊稼並不一定是命根子,但眼看著成熟,馬上就能顆粒歸倉的時節,再說放棄,那真的是在心口挖肉了。

  這裡是一年兩熟,但稻子一季是主要收入,而秋冬時節種的油菜,收入並不高。

  如此三天,到底還是天晴了,隻曬了一個太陽,第二天大家就開始搶收起來,連省城的裝修隊也暫停了一周的活,趕回來搶收。

  他跟安兒兩人有三畝地,不再讓安兒揮鐮刀,他就只能自己乾,剛剛養白了少許的皮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紅了起來,接著就是變黑。

  他前世沒乾過,所以收割的很慢,鐮刀還動不動在自己身上拉一個小口子,渾身都是稻葉刮著的劃痕,第一天乾完,他就有種腰已經斷了的感覺。

  三畝地嫻熟的農人,三天也就差不多割完帶收好,他割了三天,還沒完成一半。

  每家都在農忙,所以他也拉不下臉來求人幫忙。

  叔爺只有一畝半,割完後,就來幫他,看他笨手笨腳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

  “現在知道乾飯不好吃了吧。”

  磨場從早到晚就沒停過人,他開拖拉機打稻子,轉圈都轉得想吐。

  十來天的忙碌,總算是將稻子收到了家裡,大家的心稍稍安定,他算了一下,一畝不足800斤的產量,就這都讓村裡人高興不已。

  叔爺破天荒的請他喝酒,還有大伯和二拍作陪。

  “哈哈,今年我們這塊,算是豐收,上村和下村沒絕收,估計也差不多了,看他們今年拿什麽繳稅。”

  人就是這樣,只要自己不是最倒霉的那一個,那就會有千百種自我安慰,讓自己高興起來的理由。

  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前段時間般,他卻帶著大伯開始忙了起來。

  壩下地的測量已經完成,現在還要做一些基礎的平整、起溝,這些事他沒動手,村裡人多,每人5塊錢一天,大伯家管頓中飯,三天就乾完了。

  來才不去省城的時候,就從鎮上往村裡拉磚。

  “明天你的事停一天,拖拉機借村裡用一下,大家想著將上繳交了。”

  叔爺趕到壩下,拉著他說著。

  上繳就是農業稅,現在還不低,平均每戶差不多要繳700斤稻子,其實很多家繳不起,有人硬著頭皮繳,有人賴著臉欠著。

  2006年的取消農業稅,是有利於農民的第一政策,讓原本成為負擔的土地,回歸到了它本來的價值。

  “要我說,就讓鄉裡下來催,也不看糧站那幾個人的德性。”

  大伯聽到後,也是滿心的怨言,這讓他好奇起來,二伯上次這樣,這次大伯亦是。

  “叔爺,明天先不急,我跟大伯先到鎮上看看。”

  第二天,他跟著大伯到了鎮上,已經有人在繳稅。

  袋子上稱前,要檢查質量,一個歪帶著大蓋帽,下身大短褲,光著背的年輕人,拿著一個他從來沒見過的大釺子,捅破蛇皮袋,稻子順著釺子裡的空心管流到了一個鋁皮小盆裡。

  原本檢查,只要一把稻子就行,但那個小年輕,至少放了有幾斤稻子,才算完,丟了兩粒在嘴裡嚼了嚼,吐在地上,鋁盆裡剩余的稻子直接倒到他身後的口袋。

  繳稅的人雖臉帶憤恨,但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幸好每家檢查一次,也就是說每家被那個二六子小年輕,劫走了五斤左右的稻子。

  接著就是過磅,將糧食碼在磅上,旁邊有個桌子,兩人在旁負責登記,最後再將糧食運到糧倉裡,倒了糧食,拿著袋子就可以回家。

  “他們用的是九兩秤,我們試過幾次都是。”

  大伯在旁邊低聲對著他說著。

  所謂九兩秤,就是一斤的稻子在這個秤上只能稱出九兩來,無形中,糧站佔了一成的好處。

  一個穿著背心的人,背心卷到老高,露著腐敗的大肚子,搖頭晃腦的走進糧站,走到那個小年輕旁邊,還低聲問了句,在其屁股上笑著踹一腳,就往裡面走去。

  “這是副站長,姓方,不是個好東西,你看他吃得油水都快掉地上去了。”

  勉強糊口的時節,胖子很少,所以大伯才會如此說。

  他又跟著大伯到了靠近鎮尾一家賣糧食的人家,他看到還挺新奇,鎮邊就是農田,在這賣糧食,還真是從河南拉煤到山西賣。

  “這一兩年打工的多,好多田荒廢了,但稅得交,而糧站又不收錢,這幫人就從這買稻去交。”

  他上前問了一下稻子的價格,3毛3,比下鄉去收還便宜2分錢。

  “這就是給糧站那幫人消髒。”

  “家家有糧,這幫帶著錢交稅的就不在村裡買,為什麽要在這買?”

  “只要是這裡出的稻,到糧站秤上,會用另台秤稱,保證買賣的重量一樣,漸漸別人就知道了。”

  他娘的還懂誠信經營,他苦笑了起來。

  “那如果村民都從這裡買糧交呢?”

  大伯看他的眼神中帶著擔心,心裡想著這家夥不會又傻了吧。

  “村民哪來錢?還有,最後賣糧不是還要賣給糧站。”

  “沒有私人收稻的?”

  前世他小時候記得,很早就有私人收稻,改革開放十幾年了,這些早就放開。

  “原來有,都被姓方的搞歇了。”

  還真是環環相扣,沒有一絲破綻。

  直到回家,他也沒想出好辦法,讓他眼睜著看村裡人吃虧,他肯定不願意。

  “怎麽講?明天去交?”

  他剛到家,叔爺就走了過來。

  “後天吧。”

  “大伯,我們現在能拿出多少錢?”

  “湊湊能拿出7000塊。你不是想?”

  “留1000塊,其他的都拿出來。裝修這邊,我能拿出10000塊,再多就沒有了。叔爺,我們村要交多少?”

  叔爺雖然不識字,但對村裡這些事,不用算就能報出來。

  “村裡73戶,打一戶700斤算,就是51100斤。”

  他在心裡默算一下,全部買的話近17000塊,錢倒是夠了。

  “叔爺,你讓全村每家出一人,我們買糧交稅,每家攤多少稻子,你辛苦一下,記個數,到時候直接給我就行。”

  第三天,村裡烏泱泱的一隊人,全部空著手有說有笑的往鎮上走。

  他穿得格外整齊,在一隊人中倒是很顯眼。

  到了賣稻子的地方,看到一個左手四指,坐在棚裡記帳。

  他走過去,用普通話招呼道:

  “同志,你們這稻子賣嗎?”

  對方許是聽到不是鄉音,略顯好奇的抬眼打量他一下,而後失笑道:

  “我們稻子不賣,難道留著喂老鼠?”

  “那5萬來斤有嗎?”

  “你要這麽多乾嗎?”

  “同志, 不瞞你說,我在鄉裡人,在上海做點小生意,這次不是旱嗎,我們村地域特殊,地裡算是絕了收,村裡人沒辦法,拍了電報給我,讓我回來救濟一下,所以我今天帶他們先將稅繳了。

  我們長在紅旗下,能過上好日子全靠黨的好政策,所以少了誰的,也不能少了國家這一份不是。你看?”

  他操著陰不陰陽不陽的口音,對方聽著就想笑,不過很快忍住了,心裡想著他估計讀過兩年書,就是個木頭,什麽年代了還在背這些教條。

  “你們哪個村?不想那麽麻煩,直接帶著錢跟我去繳稅就行。”

  “不是說糧站不是現錢嗎?”

  “不收你的不代表不收我的,別羅嗦,要交就跟我走。”

  對方帶著他們一隊人,往糧站走去。

  四指找到方胖子,在他的耳嘀咕了幾句,方胖子則用狐疑的眼光打量著他。

  看他穿著整齊,不像是地道的農民,才相信了幾分,走到記帳之人前面,嘀咕幾句。

  不一會記帳的人報了個數字,他跟著方胖子到了辦公室裡交了錢,村民則留在外面登記。

  回程途中,他未發一語。

  力量不及時要學會隱忍的道理,他不是不懂,但還是被這些蛀蟲惡心到了。

  抬頭望天,眼睛被刺得生疼後,他才喃喃道:

  “這筆帳總會還的。”

  再次低頭走路,因眼睛被強光刺激,導致暫時失明,害得自己還摔了一跤。

  求推薦、評論、收藏,易凡拜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