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成福運小娘子》第二百零一章 偷不走的酵種
周山認為劉三虎是在誇大其詞,尤其那什麽能飄出老遠的獨特香味,他表示嚴重質疑:“你這說的懸了點吧?點心而已,湊近些能聞到點香味,哪會有你說的這麽玄乎?”

 秀春和小翠的表情,也是滿滿的不相信。

 劉三虎言之鑿鑿:“真的,一點不瞎說,就是剛才那人說的麵包。她那東西也不知怎麽做的,很香很香,能飄出老遠的香味。這段時間,好多老字號點心鋪用盡了手段,只知道麵包是用一種獨特的引子發面。

 至於引子是怎麽做出來的,卻是無論如何也打聽不出。連巧珍那婆娘也夠狠,還因此把她雇用的兩個婦人告上公堂,挨了頓板子,一些打麵包主意的人才息了心思。”

 原本不信的周山幾人,被他如此肯定的語氣講述,變得半信半疑起來。

 秀春信了一些,但卻頗為不屑的嘟噥道:“怪不得她一門心思要嫁入康家,原來衝著康家的點心手藝去的。”

 剛才那位客人選的六樣點心,其中有四樣,她們聽都沒聽過。易水縣康家的點心鋪子,也沒這幾樣。

 而且,代購客人屢屢稱讚麵包異常美味、異常松軟,味道極其獨特。

 秀春以為,大概因為易水縣地方太小,所以康家並未展露全部點心手藝。而是把高超手藝交給長子長媳,讓他們去通州,謀取更大的出路。

 袁冬初沒做任何表示,連巧珍的點心房,有獨特香味能飄出老遠,這事她信,而且非常信。

 酵母獨特的發酵氣味,麵粉加上牛奶、雞蛋等配料,精心揉至出膜,在烤爐中烤漲、略焦,散發出的氣味的確悠長而誘人。

 也就是說,連巧珍已經培養出活性鮮酵母,也就是俗稱的酵種。

 有了最初的酵種,之後只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新鮮原料進行喂養,製作面點和麵包時,只需從中取出需用量便可。

 沒見過最初的酵種用何物培養,等到鮮酵母養到一定規模? 很難竊取到原始酵種的培養方法。

 對於連巧珍雇用的人來說? 她們只能在使用的過程中接觸到酵種,卻根本不會知道最初的酵種是怎麽來的。

 就算有人能竊取到一部分酵種? 無法掌握喂養方法? 酵種不但無法增多,甚至會變質、腐壞? 失去原有的活性和氣味。

 可以說,酵種這種東西? 若製作人善加保管? 很容易保密。

 劉三虎所說,把兩個雇傭的婦人告上公堂,估計只是連巧珍殺雞儆猴的手段。

 這兩個婦人最多也就是能偷一些酵種,連如何喂養酵種都不會知道。

 讓袁冬初疑惑的是? 連巧珍掌握了這麽多面點製作技術? 她上一世的日子應該過得不錯才對。

 生活美滿的人不是應該笑看人生嗎?

 她這份怨恨又是怎麽回事?

 袁冬初一邊詫異著,一邊笑眯眯聽眼前幾個人討論連巧珍,討論連巧珍做出來的麵包和點心到底如何奇特。

 結果這幾個人忽然轉了話題。

 秀春想起什麽,忽的轉向袁冬初,很有些痛心疾首的說道:“冬初? 你剛才說的用漆器手藝做漆片、做首飾什麽的,看李掌櫃高興的要昏厥的神情? 一定是極好的法子。你怎麽連點兒保留都沒有,就全都告訴他了?”

 “是啊。”周山幾人都是同樣的問號。

 袁冬初笑道:“不然呢?難道咱們中誰有漆器手藝?還是咱們找人學做漆器?”

 幾人無語? 學手藝哪有那麽簡單?

 有正經手藝的人,都講究傳男不傳女? 連自家閨女都不教。就算能拜師? 學不學的會也是問題。

 袁冬初繼續打消幾人的興頭:“再說了? 我也是聽李掌櫃說起,他是做漆器的,才忽然有了些想法。對他來說,大約算是指點,對於咱們這些外行來說,頂多也就是忽發奇想。”

 劉三虎和周山等人表情複雜,姑娘您的忽發奇想著實太驚人知道不?

 秀春最好奇的,是漆器首飾本身,但漆器嘛……她處於沒什麽概念的階段。

 “漆器是什麽?”秀春問道。

 可憐她們出身貧苦,家中用的都是粗瓷、陶器這些不值錢、又經久耐用的物什。

 至於漆器這種存放要求高,實用價值很低、講排場的物件兒,她們真沒見過。

 “我也沒見過漆器實物,”袁冬初隨口胡嚼著,“只在書裡看到過,漆器通常都是做成匣子或者器皿。是木、竹、麻布等物做胎心,用特製漆一層層覆蓋、描繪製成。聽說做出來成品,色彩極其絢麗。”

 她也不想說瞎話,但沒辦法啊。

 難道她能對秀春、小翠等人說,她之前沒少在淘寶上買各種漆器的手串、耳墜和裝飾物?

 沒想到袁冬初的描述,倒讓劉三虎看不上了:“這不就是木頭上多刷了幾層油漆嗎?一點兒不稀奇啊,怪不得李掌櫃的生意不景氣。”

 說著,還很懷疑的瞄了瞄袁冬初,問道:“把木頭雕成首飾,再刷幾層油漆?袁姑娘,真有人會買這東西當首飾?”

 袁冬初看著他,不說話。

 她能不能表示,和沒文化的人沒法兒交流?

 秀春絕對是袁冬初的鐵粉,聽到自家偶像被質疑,立即不高興了:“什麽叫刷層油漆?沒聽冬初說嗎?人家那是一層層覆蓋描繪做成的,做成首飾一定好看。等李掌櫃的漆器首飾做出來,我就先買兩樣。”

 小翠也弱弱的表示:“冬初姐出的點子,就沒有不好的。咱們是不懂漆器,但李掌櫃聽了冬初姐的提議,那高興樣的,這主意的確把他驚到了。”

 好吧……劉三虎摸了摸下巴,他一個大老爺們,還不至於跟兩個小姑娘掰扯首飾好不好看。

 更何況,這兩位雖然是小姑娘,卻是袁冬初一手帶出來的。整個誠運,能直呼“冬初”的可沒幾個。

 他坦然認慫, 著實沒膽和這兩位姑娘一較高下。

 袁冬初又在翼陽呆了一天,幫劉三虎把他收繳的財物寶貝做了清單。

 這時代沒有高科技,玉器、珊瑚等天然物品根本用不著鑒別真偽,只看品質便可。

 看起來特別好的,交代劉三虎先留著,等以後結交什麽重要人物、或者需要打通關節時,用來當做禮物。

 其余,不太上檔次得男子的配飾,讓人找行家標出大概價錢,隨劉三虎犒賞手下。

 還有幾件很一般般的擺件,對於尋常幫眾和頭目來說,著實沒什麽用處,便讓劉三虎尋機會變賣成現銀,作為碼頭的資產儲備。

 至於字畫什麽的……咳咳,對於這東西,勤勞睿智的古代人們很能鑽研,做個假、做個舊什麽的不在話下。

 而且,即使是真的,袁冬初也沒本事鑒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