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成福運小娘子》第五百二十章 棒槌
顧天成和星輝星耀拽著文家兩個主子在前,文家的三個下人在後,還真就揪揪扯扯的朝著衙門方向去了。

 後面圍觀的人幾乎一個不落的更上去,只因文家族人遷來的這一年多夠囂張,一直沒遇到對手,無敵是多麽寂寞的一件事。

 現在終於有對手出現,而且更加囂張。這熱鬧一定要看,這事情的結果,一定要第一時間掌握才行。

 不過,跟在後面的人說什麽的都有,但都是差不多的論調:

 “這三人傻的吧?聽口音就是外地人。”

 “是啊,人家知縣大人還要安穩的做官,等待升遷呢,誰會得罪皇宮裡的貴人?巴結都來不及好吧!”

 “這個時候,難道不應該麻溜的跑路嗎?還去衙門?嫌死的不快嗎?”

 “……”

 七公子和九公子兩人吱哇亂叫,口氣已經軟了,滿嘴的哄騙之詞:現在放開他們,文家就不再追究這件事。

 跟在後面、假裝虎視眈眈的三個下人,卻是很盡責的進行恐嚇,條理分明的講述文家在津州的地位有多高,文家的靜妃娘娘身份又是多麽尊崇,各路官員對文氏一族多麽的敬重。

 不但說,而且還舉了例子。

 連旁觀的人都膽寒了:這三個外鄉人,這是惹了多大的禍事啊!會不會除了他們三人掉腦袋,還會連累他們的家人?

 奈何人家三個當事人無所畏懼,把所有的話都當耳旁風,一根筋的拉拽著皇親國戚去衙門討公道。

 直到現在,甚至一些把事情始末都看清楚的人都不明白,這三個外鄉人要討什麽公道。

 貌似他們把人家皇親國戚打了啊。

 有這麽不依不饒、心急火燎去赴死的嗎?

 另一方面,也有貪圖文家勢大的人,已經急吼吼的跑去報信,希望能買個好。

 就這麽亂糟糟的,一個不大的縣城,大早上的,居然異樣的熱鬧起來。

 來到縣衙門外,顧天成拽著文七公子,親自上前擊鼓。

 衙門也有守門衙役,之前是沒搞清楚狀況,文家七公子、九公子,多有名的人呐,兩個衙役一眼就認出來了。

 剛看見的時候,還以為哪裡來的重要人物,為民除害來的。

 結果一錯眼的時間就看清楚,為民除害的人就是三個平民,這是來擊鼓了。

 這還除什麽害啊,這是火氣上來打了文家人,事後怕了,便告到衙門,指望知縣大人給他們做主。

 衙役也是好心,當下就想趕人了。

 可是看文家幾人的狼狽模樣,不說誰對誰錯,若毆打文家公子的凶手被他們趕走,誰來承受文家的怒火?

 這倆衙役一心以為文家這兩位又是囂張的欺辱他人,結果遇到的這幾個腦子一熱,反被人打了。

 等到這幾人冷靜下來,因是怕了,便來衙門找庇護。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遠遠近近那些看熱鬧的廣大人民群眾都可以作證,這次真不是文家公子欺負人,九公子只是撞了那個外鄉人一下,然後文家主仆五人就被人家揍了。

 別看被害小媳婦的父兄告文家時,衙門不理會,但現在,知縣大人聽到衙役稟報,得知文家兩位公子貌似被人打了,衙門升堂的速度極快。

 顧天成等人麻溜的被帶上公堂,升堂儀仗、喝堂威、驚堂木等威儀一點兒不差的使了出來。

 顧天成是原告,卻是一介布衣,上堂就跪下了。

 同樣的布衣文七公子、九公子卻是大咧咧站著,他們一個個都是烏眼青,此時卻揚眉吐氣起來,再不複剛才的哼唧哀嚎。

 衙役擺出來的堂威沒嚇住顧天成,更嚇不住文家兩位公子。

 隨著知縣大人拍響驚堂木,文七公子不等知縣喝問,首先就跳著腳的叫道:“張大人,這三個雜碎居然敢毆打皇親國戚,一定得亂棍打死才行!”

 七公子不但搶了知縣大人升堂的第一句台詞,說出的話更是讓知縣無語。

 文家這位就是個棒槌,都到了衙門公堂,居然還口口聲聲稱他是皇親國戚,真夠沒腦子的。

 張大人隻得再拍驚堂木,大喝一聲:“肅靜!”

 文七公子很不忿,一個小地方的知縣,居然也敢給文家人擺譜。

 但他張了張嘴,想到他們剛來時,他祖父叔伯曾帶著禮物拜訪過知縣,終究沒再說什麽。

 知縣見這位還沒棒槌到家,好歹松了口氣,這才喝問:“堂下所跪何人?”

 顧天成拿不準這位見沒見過顧林,正琢磨著要不要抬頭,聽到知縣問話,便中規中矩的答道:“草民顧天成,乃通州牧良鎮誠運南北的主事人。”

 先報個名試試水再說。

 知縣果然就沉思了:誠運南北,顧天成……

 這幾個字甚是熟悉,好像在哪兒聽過。

 一側的師爺卻是臉色變了,手邊就有紙筆,“刷刷”寫了幾個字遞給隨從,轉到知縣案上。

 知縣一看,心頭就是一跳,紙上寫著“誠運投遞”四個字。

 怪不得有種熟悉感,知縣頓時想起,顧天成是那什麽誠運的大當家。

 武全縣位於慶州和津州交界,算是個中等縣城,地處大河岸邊,不但了解河道上的事情,更知道沿河道興起的誠運投遞,是京城派官員巡察後認可的信局。

 既然能知道這些,就不可能不去打聽誠運投遞的根底。

 而且誠運投遞在武全縣的分號,就曾經和文家有過衝突。當時,誠運投遞的人可是說了,人家的背後有通州的卓府、京城的薑尚書,甚至還提到了顧大將軍。

 知縣之所以偏幫文家,只是因為遷來武全縣的文家族人頗多。作為一個七品小官,不願意隨便得罪津州文家,並非他不知道這些人是文家旁支。

 可他現在,則是無比後悔:他幹嘛要這麽著急的升堂,他若是提前讓衙役多問一句,便托病不出了。先把這事兒糊弄一時半會兒,再私下裡想對策。

 如今這場面,該怎麽辦?

 是啊,該怎麽辦?那顧天成還在堂下跪著呢。

 如果這位背後真的有那麽大、那麽多的靠山,人家這一跪,他有點承擔不起啊。

 “嗯……那個原告,你站起來回話。”知縣說道,先讓人站起來,否則他心裡發虛

 文七公子驚怒:“張大人!”

 “肅靜。”知縣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眼色, 又轉向顧天成,問道,“原告因何擊鼓?”

 顧天成這時已站起身來,順道抬頭,說道:“大人,草民狀告這幾人招搖撞騙,居然冒充皇親國戚,著實不把皇上、不把大人您放在眼裡。”

 知縣心裡本就在打鼓,顧天成抬起頭的一刹那,他心頭更是一陣恍惚,止不住的疑惑:這顧天成,怎麽看起來如此面熟?

 就在他努力回憶什麽時候曾見過這人時,有衙役進來稟報:“大人,文三爺、文四爺求見。”

 知縣更鬧心了,現在這幾個人他還沒理清頭緒呢,文家又來了倆。

 顧天成抬頭說話時,便留意到知縣的神色變化,立即知道,這位見過顧林。

 聽到文家又來人了,當下便說道:“大人,草民有話回稟。”

 知縣正無所適從呢,聽到顧天成的話,連忙說道:“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