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成了東廠督公》四十九.群臣(二)
  魏泰權看著這個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的男人,平淡地點了點頭。

  論官階,他倒是不如這位首輔大人,不過他對張高江也沒什麽印象,這人就是一潭死水,十年來都讓自己不怎麽上心。

  “兩位大人,許久不見了啊。”

  又是一人豪邁地插入,那是兵部尚書何勝鵬,二品大員,行伍出身的他參與平定了好幾起的動亂事件,也積極支持東南沿海抗擊倭寇的騷擾,算是文武雙全的一名將軍,而且他還很識相,與東廠的攘外安內政策不謀而合,兩者可以說合作愉快。

  “何大人好啊。”

  魏泰權這次的表情能稍微緩和一點,何勝鵬還算湊合,帶著兵部的人對自己客客氣氣,懂得在關鍵時刻站隊,自己自然也不會對他那邊的人做什麽,也不會在發軍餉問題上克扣拖遝。

  “嘿嘿,魏大人,之前我遣人送來的戰利品,西域汗血寶馬怎麽樣?”

  何勝鵬有些諂媚地笑了笑。

  那是今年年中從西部邊軍那裡送到京城的一批馬,產自西域,據說是官軍和西域的韃子作戰時候繳獲的,當時還是一批小馬駒呢,想不到經過精心飼養後能成長成為十分雄壯的高頭大馬,當真給人一日千裡的感受。

  魏泰權想了想,那批馬似乎是被自己砍掉吃馬肉了,畢竟沒什麽東西比健壯的烤馬腿更能讓自己老年人的味蕾調動起來吧。

  不過在面子上他還是說了句“不錯,很有精神。”

  而他在和一眾官員們談笑風生的時候,聽見了一聲背後的鼻息聲,隨即回過頭,發現是個須發皆白的老人,明顯一副瞧不起閹黨的樣子。他身邊還站著幾個吏部的文官,也是沒好臉色。

  吏部就是東臨黨的發祥地,靠著那邊的一點小權利,東臨黨雖然被打壓,卻也不至於立刻絕跡,導致朝中還有一股抵禦閹黨的力量,這也算是皇帝的平衡術了。

  但這不影響閹黨和東臨黨的不對付。

  這潭水很渾,不是所有人都非黑即白,有不少人是處於灰色地帶的,這就是為什麽這個廟堂能夠維持著微妙的平衡。雖然魏泰權也有考慮過,這段時間自己的風頭越來越盛,會不會導致盛極而衰,可惜他並不是很在意這個。

  魏泰權呵呵笑道:“啊,鄭大人,您原來也來了啊,看來吏部的尚書年紀果然大了,又能走運地拉上一些狗腿子替代了呢。”

  他這話頗有幾分怨氣。

  吏部的官被他殺了一批,扶上去一批,可惜不是全部被自己掌控。

  鄭華因為之前的彈劾失敗,一直找不到反咬魏泰權的機會,再加上女兒的名聲被魏泰權用卑鄙的手法玷汙了一通,也是臉色鐵青,冷哼一聲就是不理他。

  大殿外的有趣情形終於在之後有所變化——

  時辰一道,太監便是打開了門,同時呼喊百官入殿。

  魏泰權微微一笑,對著旁邊的幾位大人做了個“請”的手勢,後頭幾人才在猶豫中跟在了魏泰權的背後拾級而上。

  這位權勢極大的老太監第一個邁入了闕門,沒有人提意見,甚至是遠遠地坐在龍椅上的天子也沒有意見。

  光正皇帝正襟危坐,一身金衣散發出的是王道之氣,他如同一尊大佛,慢慢的看著自己的臣子們站定,終於開口道:

  “今日小朝會,朕也想和諸位大臣們總結一次國家大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皆是下跪。

  “眾愛卿平身。

”  群臣起立。

  魏泰權並不是直接掌控六部三省的官,對於很多具體的事情沒興趣也沒時間去了解,所以在皇帝難得地對這一年進行縱覽的時候站著打瞌睡,不過他的耳朵還是很靈的,當皇帝提及“高麗國出現叛亂,需從遼東用兵”時便主動出列下跪,為皇帝解答了京城庫房的銀兩充裕程度,並且當場許諾劃撥白銀兩千萬兩歸由兵部發兵、購置裝備。

  這讓皇帝很滿意,因為這錢其實是從東廠的庫房出的。

  魏泰權倒也無所謂,他對錢沒有興趣,隻想要讓身體完整一點,恰好這段時間他靠著吃那殷老頭做出來的神藥,還真的長的好了不少,心情極好,不太管別的事情。

  而朝堂上的各個話題則是一個一個穩步推進,也算是井然有序。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推進到了一個時辰後。

  魏泰權正因為這個朝會有點長了而搖搖晃晃,在心頭感慨自己老了, 皇帝突然開口道:“今日最後一個議題,希望諸位愛卿上上心。”

  皇帝如此強調,各位官員自然是乖乖集中起精神,聽那皇帝陛下有何指教。

  只見皇帝揚起胡須,一腔豪氣地說道:“自朕接管天下以來,篳路藍縷、運籌帷幄,總算是在當下建設出一派清明的氣象。”

  官員們也都沒有異議,各種意義上說,除了閹黨乾政讓很多人不爽以外,大華的國力著實不錯,沒有內憂外患,農業生產也是風調雨順。

  而皇帝便繼續道:“因此,朕決定,來一次泰山封禪。”

  這話終於是引發了一次小震動。

  泰山封禪,源於古代帝王封禪祭祀。

  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最早的封禪,源於千年前的秦始皇時代。

  秦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統一六國後的第三年,始皇東巡郡縣,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下,商議封禪的典禮,以表明自己當上皇帝是受命於天的。儒生們的議論各不相同,難於施行。於是他絀退所有的儒生,借用原來秦國祭祀雍上帝的禮封泰山、禪梁父,刻石頌秦德。

  封禪的意義何在?

  漢代班固《白虎通義》說:“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製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