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鬥破開始君臨萬界》第95章 入趙國
  俗話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雖然李辰風已經基本消滅了東郡的秦軍主力,拿下了十幾個城池,可接下來該如何治理卻是讓他犯了難。

  不單單是李辰風自己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種場面,就連他手下的人中也沒人懂得治理地方。

  就在他有些焦頭爛額的時候,一個主動上門的人給他解決了這個麻煩。

  張蒼,魏國陽武縣人。歷史中曾是西漢初期丞相、歷算學家。早年在荀子門下學習,與李斯、韓非等師出同門。

  初仕秦朝,擔任禦史,因罪逃亡。跟隨沛公劉邦起義,拜常山太守,頗有功勞。漢朝建立後,歷任代國相、趙國相。

  從平燕王臧荼叛亂,封為北平侯,入朝為計相、主計,管理財政事務。遷淮南國相,入為禦史大夫。漢文帝四年,灌嬰去世後,接任丞相。後因政見不同,主動致仕。

  這就是原來歷史上張蒼的履歷,可以說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不過現在的張蒼剛剛離開桑海,告別自己的老師荀子,下山尋找自己的前途,在途徑帝丘城的時候,知道了這裡剛剛被魏國大將軍,公子魏風佔據,所以就主動前往將軍府面見李辰風,毛遂自薦來了。

  張蒼這個名字李辰風其實沒聽說過,但聽到了對方自報家門的時候說到了出自荀子門下,這才請了進來準備見一見。

  一番試探之後,李辰風覺得這是個人才,反正比自己要強,所以就直接認命他為郡司馬,暫時幫助自己管理東郡,順便也看看這家夥是不是只會紙上談兵。

  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千戈已經帶著自己的軍隊回來了,帝丘以南的幾座城池都已經拿下,直接把原本和魏國的邊界給打通,連成一片,也讓帝丘城更加的穩固。

  而且這段時間張蒼也確實是沒有讓李辰風失望,不管是已經被魏軍佔據的城池,還是新奪取的城池,都被他一一安排的井井有條,只需要安穩休養生息個一兩年,這些地方的生產就能很快恢復過來。

  至於說那些損失的人口,那就沒有辦法了,只能等什麽時候戰亂結束,然後經過幾十年的休養才能恢復到曾經的數量。

  這樣的話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了……

  ……

  ……

  東郡的治理李辰風沒有過多關心,他現在著眼的大了說是整個天下,小了說也是恢復曾經魏國的疆土,至於一郡一縣的治理問題,交給其他人就是了。

  如果事事都要他這個魏國公子來操心,那還要手下的官員幹什麽?

  放下了這一切,李辰風大軍開拔,給帝丘城留下了五萬守軍之後,他自己帶著一萬魏武卒和三萬普通士卒,然後騎兵副將千戈手中騎兵擴充到一萬,繼續帶著自己的將士和李辰風一左一右分兩路開始北上。

  李辰風帶領的都是步卒,進軍路線從帝丘城出發,一路向西到垝津口過黃河,拿下黎陽,然後繼續北上蕩陰,過蕩水直奔安陽邑。等到達安陽邑的時候,原本只有不到五萬的魏軍已經差不多擴充到了七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收攏的原本被秦軍抓捕的青壯。

  安陽邑原本是趙國重鎮,後在魏國伐趙之時被魏國奪取,最後又淪為秦國治下,這裡也是秦軍在東郡的一個重要駐兵地點,用來防備北方的趙國。

  在李辰風領兵到達安陽邑城下的時候,另外一路的千戈也已經趕到和他們會合。

  千戈這一路行軍比李辰風他們更遠,

從帝丘北上之後拿下觀澤、剛平,一路北上直到聊城,從現代地理上來說,聊城已經差不多和邯鄲處於同一緯度了,然後留下駐軍之後返回,在南樂過黃河直撲繁陽,最後繞了一大圈從黃城到達安陽邑,一路輾轉行軍數百裡,收攏殘兵無數。  兩軍回合之後人數達到了十一萬多,號稱十五萬,根本沒有廢話,直接就強攻只有兩萬守軍的安陽邑。

  雖然安陽邑也有兩萬秦軍駐守,可和其他城池一樣,大部分都只是秦軍佔領此地之後從周圍抓捕的青壯,被強行充入軍隊,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面對天下精銳的魏武卒,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安陽邑就被攻破了。

  這場戰鬥雙方總共也才死了兩千多人,在破城之後,李辰風除了把城中僅剩的三千秦軍給坑殺之後,其他的趙魏兩國青壯直接被再次打亂充入自己的軍隊,然後留下了一萬守軍和一個裨將,他自己則是帶兵繼續北上。

  這也算是這個時代的常態了。“朝秦暮楚”,上一刻這些人還是秦軍,可一轉眼重新扛起魏國的大旗,他們就又成了魏軍。

  不過再往前就沒那麽輕松了。

  過了安陽邑之後,渡過洹水,不到百裡就是鄴城,那裡已經是趙國的疆土范圍了。

  說起來這鄴城,也算是魏國之痛了。

  因為這裡原本是魏國的國土,魏王增剛剛繼位之時,因為秦軍強攻魏國和趙國,趙王偃聯合趙、楚、魏、燕四國精銳大軍數十萬,以趙將龐煖為帥,進攻秦國的蕞地,因沒能攻克,於是轉而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饒安。

  同年,趙、韓、魏、衛、楚五國結成南北合縱聯盟, 共同討伐秦國。楚國國君楚考烈王擔任縱約長,春申君黃歇執掌軍務,聯軍奪取壽陵,揮師直逼函谷關。

  不過五國聯軍看似強大,可當秦軍出關迎戰之後,五國聯軍瞬間分崩離析,都大敗而逃。

  而秦軍反而東出函谷關,一路打下了韓國的伊闕,然後蒙驁和王翦一南一北兩路進軍。

  蒙驁從北方一路向東,先滅東周取雒陽,然後接連攻取韓國和魏國疆土,魏王增無奈之下只能把鄴地割讓給了趙國,然後換取趙國派大將傅抵駐扎在平邑;將領慶舍率領東陽河外的部隊,防守黃河橋梁,給魏國換取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在這段時期裡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那就是長安君。

  就是曾經語文課本裡那位觸龍說趙太后裡邊的主人公,現任趙王偃的叔叔,在魏國割地之前被趙王偃封到了饒地。

  而後就是趙王偃向魏國強取鄴地,李辰風很懷疑是不是那趙偃覺得封給自己叔叔一大塊富饒之地實在太虧了,這才想著從魏國找補一下。

  不過面對強秦,不管是趙國還是魏國都處於弱勢,而且這趙王偃也不知道是不是傻了,竟然在這種緊要關頭又去和燕國打仗,最後被秦國找到機會,一舉攻破趙軍防禦,接連把趙國和魏國的大片肥沃土地奪取,甚至最後連衛國都被滅了……

  衛元君哭死在了野王……誰能想到趙國和燕國打仗,最後滅國的卻是衛國……

  他衛元君沒有招誰惹誰的,隻想老老實實做個太平侯爺,最後卻成了最大輸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