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瑤此刻卻大是歡喜,根本沒在意李辰風莫名其妙的神情。
這八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魔教中人暗中偷下萬蝠古窟,甚至連死靈淵也被找了個遍,但都是空手而歸。
碧瑤本人此次來死靈淵這種大凶險之地,自然也是得了鬼王的重托。如今這八百年來無數前輩做不到的事情找不著的地方,就這麽出現在她的面前,她自然欣喜萬分。
碧瑤心中歡喜,目不轉睛地盯著洞頂,隨即便騰身而起,小心翼翼地伸手去觸摸這些紅色石頭,但只是覺得觸手冰涼,卻與旁邊的石塊並沒有什麽兩樣。
她又把這些紅石輕輕敲打,也沒什麽反應,這時後她原本激動的神色已經消退不少,而且還多了幾分緊張。
只見她隨後拉、敲、掀、砸、拽,什麽手法都用上了,每一顆紅石也都碰過了,但一切如常,並無什麽異樣事發生。
李辰風在一旁默默看著這一切,他看過原著自然知道這周圍是有另外的機關的!
見碧瑤此時眉頭緊皺,來回踱步,苦苦思索,不時還騰身而起用新想出的法子對付那些紅石,但無一不是無功而返。
沒有猶豫,李辰風慢慢走到了水潭邊,看著潭水中水波微微平靜了,水面上立時便倒映出了那七塊石頭的倒影!
只是這倒影卻不是七星的形狀,反倒是個手掌狀!
李辰風將雙手全部探入了水中,隨後同時按上了那七塊石頭的倒影,入手處七塊凸起清晰可感……
良久之後……
轟隆隆!!!
伴隨著一陣機關觸動之聲,李辰風和碧瑤同時看去,只見在水簾背後,那曾經天衣無縫、堅硬之極的石壁,竟是整塊的向後退了進去,雖然緩慢,但終於露出了一個新的洞口。
“你?你怎麽知道機關開關的?”碧瑤驚愕的看著對方。
要知道這滴血洞已經八百年沒有現世了,連自己這個鬼王之女都找不到機關,可對方一個焚香谷的人,竟然這麽輕易就把入口給打開了?
李辰風輕聲一笑,道:“管這麽多幹什麽,難道你不想進去看看?”
“去!”
話音未落,碧瑤直接化作一道綠影,瞬間衝進了洞中。
李辰風笑著搖了搖頭,也沒有再遲疑,飛快的穿過水簾,追了進去。
漆黑狹窄的隧道之中。又是良久的前進,直到李辰風約莫著自己該走到這個山峰的腹心了。眼前方才豁然開朗!他已經來到了一處寬廣的石室之中!
這石室呈圓形,面積極大,大概是因為多年未有人來的緣故,裡邊的東西都是灰塵遍布……而在前方,卻能看到還有入口,顯然是可以繼續前行的!
在石室左邊,放著兩尊巨大的石刻雕像,一尊慈眉善目,微笑而立,一身衣裳被刻的如風吹拂般栩栩如生,倒有點像是佛門的觀音菩薩。
另一尊卻完全是不同的模樣,猙獰凶惡,黑臉鬼角,八手四頭,甚至在嘴邊還刻著一絲鮮血流下,令人看了不寒而栗。
此外在這兩尊雕像前面,還有一張石桌,上邊一個香爐,旁邊放著幾包香燭,都是灰塵遍布,估計這八百年來從未有過香火。
至於這石室的另一頭,卻只有幾個蒲團,隨意地扔在地上,沒有什麽其他東西。
李辰風看在眼中,正詫異處,卻見碧瑤神色鄭重,走上前去拿起一個蒲團,抖去塵土後放到雕像石桌前,然後拿起桌上香燭,用自己懷裡的火石打著了點上,插入香爐之中,又走回到蒲團之前,一臉肅然地跪了下去。
石室之中,但見輕煙徐徐飄起,一個少女此時正匍匐在地。
李辰風站在她的身後,聽見了她的聲音回響在這個石室之中。
“幽明聖母,天煞明王,聖教四十三代弟子碧瑤誠心拜見。聖教遭厄,衰微已久,無數教眾,披肝瀝膽,為興聖教,前仆後繼。唯願聖母明王,垂憐蒼生,賜我福祉,再興聖教,渡化眾生,共登長生不死極樂歡喜境!”
李辰風對此沒有表示,他又不是魔教弟子,自然不用拜這些邪神。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再進去應該就是天書所在了,沒有任何猶豫,李辰風再次穿過石室,向前走去!
再走沒多久,便走到了一處寬闊的空間之內。而在眼前,一巨大的石碑醒目無比,佔據了他的全部視線!上面龍飛鳳舞的刻著幾個大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十個大字,每一字幾乎都有半人大小,筆意古拙,筆勢蒼勁,竟有迎面而出,呼嘯蒼穹之勢。
迎面看了一會兒。李辰風額間緩緩滴下了一滴冷汗……顯然這大字間的意境讓他難以招架,但他卻沒有絲毫難受之色,嘴角卻漸漸的泛起了一絲興奮的笑容!
天書!天書就在前面!
李辰風飛快的越過了石碑, 對旁邊的黑心老人屍骨看也不看。飛快的掠進了前方那兩條隧道中的左邊那條……心急之下,他甚至施展出了自己的輕功,腳步飛快的衝了進去!
沒一會兒。他便走出了隧道,進入了一個空蕩蕩的石室!石室雖然空蕩蕩。但在前方石壁之上,卻密密麻麻的刻滿了字!
而在這石字頁首。卻刻著大大的的兩個字――天書!!!
而這正是李辰風此行的目的所在!
看著那密密麻麻的石字,李辰風一會兒也不願意等,直接將全部心神盡數沉入了天書之內,詳細的背誦起這部誅仙第一奇書來!
天書·第一卷
夫天地造化,蓋謂混沌之時,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清濁乃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然天地萬物,皆有其相,眾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為眾相故,心生三毒三懼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無刑,道褒無名,是故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達光明。持一正道,內體自性,天地以本為心者也。
故動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見也。
故無實無虛也。
故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也。
故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