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原的江山社稷,只能中原人折騰
,最快更新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最新章節!

 

 魚禾見馬況不答話,故作不悅的道:“那就是馬大尹看不上本王?不願意見本王?”

 馬況不鹹不淡的道:“殿下何必明知故問呢。”

 魚禾盯著馬況道:“本王就是什麽都不知道,所以才問你。”

 馬況當即道:“殿下若是尊重馬況,就不該用如此手段逼迫馬況到江南。”

 魚禾皮笑肉不笑的道:“我若是不尊重你呢?”

 馬況愕然的看向魚禾,被懟的說不出話。

 魚禾淡淡的道:“調遣你入江南的是陛下,而不是我。你作為新臣,難道敢不尊陛下的號令?”

 馬況不甘的道:“不敢……”

 魚禾冷淡的道:“你是應陛下號令到的江南,跟我可沒半點關系,為何要說是我逼迫的你?”

 馬況瞬間無語。

 這就是他不得不來江南的原因。

 若是沒有王莽的旨意,魚禾就是親自到河南郡去請他,他也不會到江南來。

 馬況很想說,若不是你跟陛下做了交易,陛下怎麽可能讓我來江南呢?

 但這話他說不出口。

 因為魚禾雖然是新室的周王,也是新室的反賊。

 一個新室的反賊,找新室的皇帝做交易,將他賣了過來,這話傳出去不好聽。

 有損王莽的威名。

 他明知道新室距離敗亡已經不遠了,卻依然跟著新室混,就是因為一個忠字。

 若是因為他傳出去了什麽流言蜚語,雖壞了王莽的威名,那就違背了這個忠字。

 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魚禾不承認此事,他也沒辦法挑明了說。

 魚禾見馬況不言語,盯著馬況道:“馬況,你是新室之臣,我是新室之王。你到了我麾下,就得聽從我調遣,你可明白?”

 馬況不情不願的道:“臣明白……”

 魚禾點了點頭,淡淡的道:“我治下各地如今正在編撰籍冊,如今已經略有成效,隨後就有你輔佐馮相國,全力解決此事。”

 馬況躬身道:“臣明白……”

 魚禾沒有再多言,擺了擺手道:“你先下去吧。回頭我會差人給你安排住處。”

 馬況歎了一口氣,躬身一禮,退出了議政大殿。

 一直坐在一旁沒有言語的馮英,在馬況走後,皺著眉頭道:“此人恐怕不好降伏啊。”

 魚禾點了點頭,沒有言語。

 這種恪守忠孝節義的人,在舊主身死之前,根本不存在降伏的可能。

 如今也只能借著身份拿捏他,將他留在江南做事。

 待到王莽死了以後,才有降伏的可能。

 雖然馬況表現的很拽,但魚禾卻並不反感。

 因為這種人一旦降伏,那他就會一直忠心耿耿的追隨於你,直到你死。

 這種人跟那種愚忠的人還不同。

 愚忠的人是全心全意忠誠於自己效忠的人。

 這種人則是忠於自己的內心。

 他的內心推崇孝道,那他就會一直忠於孝道;他的內心推崇忠誠,那他就會一直恪守忠誠。

 具體就看內心堅持的是什麽。

 他們就像是在修行。

 修行品德、修行自己的心。

 馮英沉吟著又道:“王莽以後會不會召回他?”

 馮英怕王莽快掛的時候,給馬況下一道旨意,讓馬況回去。

 “馬況是我拿十萬石糧食換的。他想讓馬況回去,就得先將十萬石糧食還給我。”

 魚禾意味深長的又道:“再者說,此處距離常安城山高路遠的。召回馬況的文書能不能送到此處,還是一回事。”

 如今江水上全是魚禾的人,王莽的旨意想過江,必須先讓魚禾過目。

 魚禾不點頭,王莽的旨意就傳不到馬況手裡。

 這種情況下,王莽傳了旨意,也等於沒傳。

 馮英聽到這話,樂了,“那就好,臣還真怕主公竹籃打水一場空。”

 魚禾瞥了馮英一眼,道:“我怎麽可能做賠本的買賣。王莽自己也清楚,我給他二十萬石糧食,問他要兩個空白文書,就是要從他手底下要走兩個人。

 這兩個人一旦到了我的地頭,絕對不可能再回去。

 因為我不會允許。

 所以他也不會做這種無用功。”

 馮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笑道:“如此說來,馬況遲早會為主公所用。”

 魚禾點著頭道:“他沒得選,他的兄弟也在我麾下,所以他往後肯定會為我所用。不過他的性子你還得幫我磨磨,我不喜歡他身上的棱角。”

 雖說馬況的三個兄弟皆在魚禾手下擔任要職。

 但這個時代,兄弟們之間經常各為其主,不會被兄弟之情所影響。

 所以馬援三人對馬況並沒有太大的束縛力。

 關鍵還在於,王莽不會召回馬況,馬況沒得選。

 王莽要是敗亡了,魚禾作為新室的王,有資格繼承新室的遺產。

 馬況只要還承認自己是新室之臣,魚禾將他納入麾下,他也沒辦法拒絕。

 “臣明白……”

 馮英也覺得馬況身上的棱角太多了,該磨一磨。

 “算一算時間,賈複應該還有一個多月到上谷郡,到時候恐怕又得動用空白文書。”

 魚禾感慨著道。

 賈複沒能勸說馬況主動來投,那大概也沒辦法勸說耿況主動來投。

 耿況的性子跟馬況挺像的。

 歷史上,耿況出任上谷郡大尹的時候,完全遵循了誰佔據常安城就跟誰混的原則。

 最後投靠劉秀,還是因為他兒子先投靠了劉秀,並且多次勸說他,他沒得選了,才投了劉秀。

 如今他兒子還沒有展露頭角,在他面前應該還沒太多話語權,所以他不會被兒子影響。

 所以魚禾想讓耿況到江南來,只能動用空白文書。

 馮英不解的道:“馬況之才,臣略有耳聞,那耿況究竟有何特殊的,值得主公如此重視?”

 魚禾向耿況許的三個諾言,只有賈複、陰麗華兩個人知道,馮英並不知情。

 馮英只知道魚禾問王莽討要了兩張空白文書,一張上面寫了馬況的名字,一張寫了耿況的名字。

 他是見魚禾時不時會提其耿況,所以才有此一問。

 魚禾瞥了一眼馮英,淡然道:“等他到了,你就知道了。”

 馮英聽到這話,就知道魚禾不願意多說,便沒有再追問。

 魚禾吩咐道:“你回頭傳令給揚州沿海新建的幾座碼頭,告訴他們可以乘船去幽州了……”

 魚禾不可能真的派遣十數萬人打通徐州、青州、冀州的道路去上谷郡。

 所以他要履行對耿況的承諾,就只能派遣船隻沿海而上,去幽州接人。

 馮英愣了一下,“主公是要派遣人去迎耿況?”

 魚禾緩緩點頭。

 魚禾經常派人去江北接人,馮英倒是不意外,他問道:“派遣多少船隻?”

 魚禾思量了一下道:“一千條吧。”

 馮英愕然的看向魚禾,“一千條船,那就得去上萬人啊。只是迎一個耿況而已,要不了這麽多船只和人吧?”

 要不了?

 我還擔心不夠呢。

 魚禾直言道:“耿氏在上谷郡也是豪強,我既然要用耿況,自然不能讓他有後顧之憂,自然得將他的族人一並迎來。”

 不僅如此,魚禾還想將景丹、吳漢、寇恂等人的族人也一並迎過來。

 魚禾招攬耿況,為的就是景丹、吳漢、寇恂等人。

 若是隻迎耿況的族人,那他還不如不迎。

 “即使如此,還是有些興師動眾了……”

 馮英沉吟著說。

 如今的航海業還處在初期,一口氣動用上千條船,上萬人,遠行是千裡去接人,中途的花費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馮英作為魚禾的相國,自然也要幫魚禾把一把財政關。

 魚禾看著馮英道:“你可以讓我們的人裝上一些貨物過去啊。幽州民風彪悍,幽州外又有扶余等諸多藩屬,藩屬們時常犯邊。

 朝廷如今又顧不上幽州,所以幽州的許多豪強,肯定會購買大批的兵甲武裝自己的私塾。

 你完全可以讓我們的人裝上一千條船的皮甲、長刀、長劍、槍頭、戟頭過去啊。

 到了幽州,將其出售給當地的豪強,能賺一大筆。”

 馮英一愣,愕然的看向魚禾。

 還可以這樣?

 而且販賣兵甲這種事情,您為何說的跟販賣酒肉似的這麽隨意?

 一千條船,足以裝十萬套兵甲。

 賣給幽州的豪強,幽州瞬間就能多出十萬兵甲齊全的兵卒。

 到時候幽州的豪強擁兵自立,收拾起來可不容易。

 您確定您這不是在自找麻煩?

 魚禾見馮英神情古怪,疑問道:“有問題?”

 馮英沉吟了一下, 將自己心中的顧慮說了出來,“主公,一千條船,最多能裝十萬兵甲。幽州等地本就民風彪悍,您將十萬兵甲送到幽州,幽州恐怕會瞬間多出十萬兵。

 到時候您兵臨幽州,收拾起來恐怕不容易。

 您這是在為自己樹敵。”

 魚禾盯著馮英,鄭重的道:“那有什麽關系?比起在幽州樹敵,我更害怕幽州以北的扶余等朝廷的藩屬,趁著我中原內亂的時候,荼毒我中原的百姓。

 我中原的江山社稷,我中原人怎麽折騰都行,但絕對不能讓其他人染指。

 所以我不介意幽州多出十萬兵。

 若是扶余等藩屬真的敢趁著我中原大亂的時候犯邊,我不介意再往幽州送十萬兵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