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魚禾和山的不解之緣
陰麗華聽完魚禾的解釋,笑著道:“如此說來,諸葛稚倒是合適的人選。那就讓諸葛稚去守平夷?”

 魚禾沉吟了一下,道:“僅僅是諸葛稚一個人的話,還略顯單薄,所以我準備再派遣一個人過去幫他。”

 陰麗華狐疑的看著魚禾。

 魚禾笑問道:“以諸葛稚為平夷城鎮守將軍,以徐宣為牂柯郡都尉,你覺得如何?”

 陰麗華愣了一下,疑問道:“你不是說諸葛稚為人方正,而徐宣為人奸詐嗎?他們兩個性格明顯不合,將他們放在一起,不會鬧出矛盾?”

 魚禾笑道:“諸葛稚做事堂堂正正,徐宣做事喜歡劍走偏鋒,一正一奇,剛好互補。”

 魚禾雖然不精通兵法,卻也明白,兵法之道,就是奇正之道,有人喜歡兵行險著,也有人喜歡堂堂正正作戰。

 其中的典型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個十分喜歡兵行險著的人。

 在大唐初立的時候,他率軍四處征戰,就喜歡領著極少數的騎兵率先趕到敵軍陣前挑釁,逼迫其出戰,削減其銳氣。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李世民在虎牢關以數千鐵騎打破竇建德十萬大軍。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是一個喜歡以堂堂正正的大軍壓垮敵人的人。

 所以他在起兵以後,幾乎都是以數量龐大的軍隊,堂堂正正壓垮敵人。

 奇道和正道,孰強孰弱,無法辨別。

 因為決定它們強弱的是人,而非它們本身。

 但奇正相合之道,絕對勝過單一的奇或者正。

 魚禾將諸葛稚和徐宣放在一起,就希望他們奇正相合,從而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至於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相處在一起,會不會鬧矛盾,答案是肯定的。

 兩個人肯定會鬧矛盾。

 但只要兩個人找到性格中的互補之處,就能從兩個相看兩相厭的人,變成兩個完美的搭檔。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後世影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和趙剛。

 陰麗華失笑道:“就怕他們補不到一起,最後反而弄成仇人。”

 魚禾感慨道:“補不到一起,那就只能將他們拆開,分別安置在最北和最南,讓他們以後沒機會再見面。”

 用人嘛,就是邊試邊用。

 成了,皆大歡喜,不成,那就再試唄。

 只要是個人才,就一定有他合適的位置。

 找對了合適的位置,他一定會發揮出自己的能耐。

 要是所有位置都試過了,還是不行,那就說明他是個假人才。

 諸葛稚的才能已經經過了馬員的印證,在恪盡職守方面,諸葛稚絕對是個人才。

 讓他做鎮守將軍,或者衛尉之類的官,絕對合適。

 徐宣嘛,小吏出身,先試一試他的能耐,看看有沒有領兵的才能,沒有的話,那就讓他去做酷吏好了。

 反正小吏出身的人,做酷吏絕對是一把好手。

 雖說魚禾不怎麽喜歡酷吏,但治理偌大的疆域,酷吏還是必須存在的,不然下面一些人會沒有敬畏之心,容易乾出一些禍國殃民的勾當。

 “你既然決定了,那就依照你的心思來。不過鎮守的人選定下以後,兵馬的籌備也得提上日程。你準備從別處調遣兵馬,還是另立新軍?”

 陰麗華看著魚禾疑問。

 魚禾沉吟著道:“各地兵馬都有各自的職責,沒辦法調去牂柯郡,那就只能重建一支兵馬了。從牂柯郡招募一些願意歸順我們的部族青壯,再從荊州四郡照顧一部分青壯。

 初定兩萬人,就叫太華吧。”

 太華,取五嶽之一的華山別名,魚禾其實很想用華山之名,但現在卻沒辦法用。

 因為現在的華山叫花山。

 嗯,現在這個時期花通華。

 花山軍,多難聽。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花果山呢。

 雖然現在沒有花果山,也沒有兩界山,更別提山底下壓的那塊石猴了……

 “太華?!”

 陰麗華重複了一遍,略微品味了一下,有些古怪的道:“你後面不會還要籌備泰山、嵩山、衡山等兵馬吧?”

 你這是跟山杠上了?

 東南西北都有了,現在連五嶽也不放過?!

 魚禾一臉尷尬,因為他的心思被陰麗華給猜中了,他還真是這麽想的。

 之所以如此給手底下的兵馬取名字,就是因為好記。

 陰麗華看到了魚禾尷尬的神情,愕然道:“不會是真的吧?”

 魚禾更尷尬了。

 這陰麗華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就跟他肚子裡的蛔蟲似的,將他的心思看的透透的。

 “什麽泰山、衡山之類的,純粹是胡說八道。泰山之名,那一支兵馬能擔當得起?以後即便是籌備新軍,也只會用岱山、嶽山之名。”

 魚禾撇著嘴狡辯著。

 陰麗華話直愣愣的瞪著魚禾,“這有區別嗎?”

 泰山的別稱就是岱宗、岱山,嵩山的別稱就是崇高、嶽山。

 你這雖然是換了個名字,可是意思是一樣的啊。

 魚禾板著臉,道:“當然有區別了。我們治下的疆域廣闊,所需的兵馬自然就多。眼下左右虎賁衛,四方山軍,已經不能滿足我們所需了,所以必須再籌備一些兵馬。”

 陰麗華瞪大了眼,看著魚禾。

 我們說的是這事嗎?!

 你這是惱羞成怒了,開始胡攪蠻纏了?

 “此事就這麽定了,你回頭派人跟馮英和田翕招呼一聲,讓他們盡快安排人募兵。務必在十一月底之前,將兵馬招募齊全。

 我們必須在亡承退出牂柯郡以後,立馬將其掌管、平定。”

 丟下這話,魚禾起身,一甩袖子,大步流星的離開了屋舍。

 陰麗華愣愣的盯著魚禾消失在了屋舍,許久以後,噗呲一聲笑了。

 隨後的日子,陰麗華就依照魚禾的吩咐,開始傳達魚禾的命令。

 諸葛稚和徐宣各自放下了手頭上的差事,趕往牂柯郡,馮英和田翕開始在荊州四郡和益州四郡半招募兵馬。

 十一月的時候。

 莊頃、亡承二人,帶著自己的族人、部屬,以及依附於兩家麾下,且願意跟著兩家去南越的蠻夷,離開了益州郡和牂柯郡,趕往了南越。

 莊頃和亡承依照魚禾所劃分的疆域,將南越一分為二。

 以南越都城為中軸,東邊歸亡承,西邊歸莊頃。

 魚禾大致盤算了一下,亡承治下大致有十個縣大小,莊頃治下大致有六個縣大小。

 莊頃有點吃虧,所以在隨後哀牢國疆域分配上,亡承主動做出了讓步,將哀牢國大批疆域讓給了莊頃。

 至於哀牢第二王私底下找他們投誠,他們沒跟魚禾提,魚禾也假裝不知道。

 不過魚禾聽說,亡承已經答應了哀牢第二王投誠,並且將哀牢第二王麾下的族人充為了亡氏第二附庸大族。

 哀牢第二王所佔據的領地,大多也在亡承所屬的地方,所以莊頃對此事倒也沒什麽意見,反而還私底下派人告誡亡承,說亡承此舉是養虎為患。

 亡承聽沒聽進去,莊頃不知道,魚禾也不知道。

 不過魚禾覺得,亡承此舉,另有深意,具體還要等到以後才能知道。

 莊氏和亡氏的人跋山涉水到了南越以後,剛剛安頓好,莊頃和亡承兩個人就相繼宣布建國。

 亡氏居南越東,所以國號東越。

 莊氏居南越西,所以國號西越。

 莊頃和亡承便是西越和東越的第一任國主。

 在建國當日,他們就派遣了使臣,趕往了南平亭,拜見了魚禾這個宗主國大佬。

 南平亭別院外的小河邊。

 魚禾裹著厚厚的依附,吹著冷風,在河邊附庸風雅。

 陰麗華拿著東越和西越兩國的國書,在一個勁的稱奇。

 “這兩個人夠心急的啊。哀牢國還沒有拿下,他們就稱製建國了啊。”

 魚禾隨手將太華軍的籌備文書放在身邊的熊皮毯子上,不屑的撇撇嘴,“莊頃那是真的憋壞了,亡承怕是另有所圖。”

 “憋壞了?”

 陰麗華不解的問。

 魚禾瞥了陰麗華一眼,“要是你們陰氏為了稱王謀劃了幾代人,半路被人摘了桃子,分走一半疆域,隨後人家又處處佔據主動,處處壓著你,讓你沒有半點稱王稱霸的機會,你憋屈不憋屈?”

 陰麗華先是一愣,隨後失笑道:“你就是那個人家吧?!莊王急著建國,就是被你壓的太狠了?”

 魚禾伸了個懶腰,淡然道:“我可沒刻意壓他,是他自己給自己壓力。”

 當然了, 也是他不爭氣。

 他若是爭氣,魚禾也分不走一半益州郡。

 但這話魚禾不能說出來,多少得給西越國主留一點面子。

 再怎麽說西越國主也是他的藩屬。

 他這個宗主國大佬,多多少少得給幾分面子。

 不過小弟都做國主了,他還是個無名小卒,總覺得怪怪的。

 “那亡承有什麽圖謀?”

 陰麗華聽出了魚禾在給莊頃留面子,就不好繼續在奚落莊頃了,所以問起了亡承。

 魚禾撇撇嘴,“還能有什麽圖謀,就是借此提醒我,他們已經兌現了承諾,我也該兌現我此前的一些承諾了。”

 陰麗華愣了一下,“此前的承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