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重忠孝,輕生死


 岑彭在岑父的訓斥下,也意識到自己似乎有些不識時務。

 但讓他找魚禾去俯首稱臣,他又覺得別扭。

 所以他乾脆依照魚禾的吩咐,當起了督造屋舍的監工頭。

 任光識時務,所以任光充任了魚禾的參事以後,就顯得如魚得水。

 任光的家眷全部在石頭城,魚禾也不怕任光人在周營心在新,在任光走馬上任的第一天,就交給了任光一大堆他已經處理過的公文,先讓任光熟悉熟悉以後要面對的政務。

 任光在宛城的時候,只是一個小吏,每日處理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如今到了魚禾麾下,輔助魚禾處理起半個江山的政務。

 他立馬就感受到了什麽叫做權柄。

 也清楚的明白,那些官員為何拚死拚活的往高處爬。

 雖說魚禾並沒有給他什麽權柄,但魚禾能讓他輔助處理政務,他已經很激動很開心了。

 每日都是容光煥發、神采奕奕的到別院向魚禾報道。

 魚禾能清楚的感覺到,這位四旬的大叔乾勁十足、活力四射。

 魚禾對此很滿意。

 至於岑彭嘛,那廝是屬驢的,得先磨一磨他的性子,待到他性子磨的差不多了,再任用也不遲。

 將岑彭和任光安置妥當以後,魚禾就關注起了徐州的變化、南陽郡的變化,以及馮異和銚期對南郡的戰事。

 逢安返回徐州以後,樊崇清查的速度一下子加快了數倍。

 赤眉當中無數叛徒、大奸大惡之人,一一被查出,一一被清理。

 魚禾發現,樊崇和逢安這兩個家夥頗有手段,他們居然將此次竇融等人對徐州的滲透,當成了一個契機,趁機清理起了赤眉當中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以及一些大奸大惡之人。

 赤眉在此次動蕩中,實力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凝實了幾分。

 赤眉在徐州各地的風評也上升了不少。

 在魚禾看來,赤眉在徐州並沒有做任何善事,也沒有做任何對徐州百姓有益的事情。

 樊崇僅僅是處製了幾個在徐州為禍的部下,肅清一番赤眉內部而已。

 但徐州的百姓卻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由此可見,百姓們在被壓迫的活不下去的情況下,所求真的不高。

 只要掌權者不禍害他們,他們就能將掌權者奉上神壇。

 “我們的人被挖出了近百人……”

 時間已經到了秋日,石頭城的別院內,魚蒙趁著任光跑去跟楊音學政,立馬將徐州那邊的消息告訴了魚禾。

 魚禾聽到這話,放下了筆,沉吟著道:“其他人呢?”

 魚蒙忙道:“楊丘受樊崇賞識,加上我們將糧食全交給了楊丘等人倒手,楊丘的地位在節節攀升,如今已經被樊崇任命為泗水郡鎮守將軍。手下統領八千兵馬,其中有一千多帶甲之士。”

 泗水郡,前漢的時候被封給了漢武帝劉徹的侄子劉商作為封國,改名為泗水國。

 王莽登基以後又恢復了郡治。

 魚禾愣了一下,感歎道:“楊丘確實受樊崇賞識啊。”

 泗水郡臨近揚州,算是揚州通往徐州的一處門口。

 如今魚禾雄踞揚州,兵多將廣,對徐州威脅極大。

 樊崇能將這麽重要的地方交給楊丘鎮守,可見樊崇對楊丘有多信任。

 八千兵馬,對樊崇而言並不算什麽。

 但是一千帶甲之士,對樊崇而言,就很珍貴。

 樊崇雖然從魚禾手裡購置了不少兵甲,可是大多是皮甲、布甲,並沒有帶鐵的甲胄。

 樊崇手裡帶鐵的甲胄,幾乎全是從朝廷手裡繳獲的。

 滿打滿算也就兩萬不到。

 其中一萬被樊崇分配給了自己親自統領的甲士大軍,剩下的分配給了麾下的各個將校。

 樊崇手底下數十萬人呢。

 數十萬人分配不到一萬的甲胄。

 楊丘一人獨得了一千,可見樊崇對楊丘的重視。

 “你派人去南平亭給陰長史傳話,就說我要陰崇出仕。”

 魚禾沉吟了一番,對魚蒙吩咐。

 魚蒙一臉愕然的看向魚禾。

 魚蒙跟在魚禾身邊已經數載了,他了解魚禾的性子。

 魚禾很少會任用自己人充任大任,因為魚禾擔心自己人無才無德,會誤了大事。

 但只要魚禾任用自己人,必然是不放心某人,需要派一個自己人過去盯著。

 他正在跟魚禾說楊丘,難道魚禾不放心楊丘?

 魚禾感受到魚蒙愕然的目光,便猜倒了魚蒙的心思,他一臉無奈的道:“你想差了,我不是不相信楊丘。我只是怕他做出什麽傻事。所以想派個人過去盯著他點,必要的時候救他一命。”

 魚禾對楊丘也算了解。

 楊丘這個人什麽都好,就是太重情義。

 樊崇待楊丘這麽好,以後他讓楊丘給樊崇一個背刺的話,楊丘八成會痛不欲生,覺得對不起樊崇。

 楊丘若是完成了對樊崇的背刺,然後拔劍自刎,跟著樊崇一起去了的話。

 那他會愧疚一輩子。

 有人或許覺得這很傻,但古代的仁人志士就是這個樣子。

 他們將忠孝和情義看的比性命還重。

 當忠孝難兩全,當忠義難兩全的時候。

 他們很有可能會先全忠,再就義。

 魚蒙聽到魚禾這話,這才明白了魚禾的心思,當即道:“臣立馬派人去傳話。”

 楊丘是為了魚禾的宏圖霸業,才潛伏到樊崇手底下去的。

 若是能幫魚禾拿下徐州,那他就是大功臣。

 他若是為了全忠義,自刎而死的話,那確實太可惜了。

 魚禾點了點頭,讓魚蒙離開。

 待到魚蒙離開以後,魚禾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古人重忠義,輕生死,他真的很欣賞。

 可是越欣賞,他就越不願意看到那種為了全忠義最後拔劍自刎的人出現。

 既是忠義之人,就該有個好下場才對。

 陰崇雖然沒什麽大才,但勝在性子穩重。

 他又是陰麗華的兄長,以後跟魚禾也是一家。

 讓他去盯著楊丘,關鍵的時候應該能救楊丘一命。

 此事交代下去以後,魚禾又關注起了南陽郡的事情。

 劉伯升和劉秀兄弟果然沒讓魚禾失望,他們在救回了劉良以後,立馬帶著劉良和王匡寫給魚禾的信,去找王匡和王鳳質問。

 劉伯升和劉秀想著,借機逼迫王匡和王鳳俯首,奉劉伯升為新天子。

 但王匡和王鳳根本沒有臣服於劉伯升膝下的心思。

 更不可能奉劉伯升為新天子。

 在劉伯升和劉秀去找王匡和王鳳的時候,王匡和王鳳果斷選擇了先下手為強。

 讓張昂帶人埋伏在劉伯升和劉秀的必經之處,突襲了劉伯升和劉秀。

 劉伯升和劉秀差點當場被殺死。

 多虧了王常帶人及時趕到,救下了劉伯升和劉秀。

 劉伯升和劉秀返回了軍營,帶著兵馬就要去找王匡和王鳳火拚。

 最後被王常勸住了,帶著兵馬逃向了南陽郡和兗州交界的地方。

 自此,綠林兩分。

 王匡和王鳳依然以綠林為號。

 而劉伯升和劉秀則改綠林為舂陵。

 劉伯升和劉秀在走的時候,帶走了王匡和王鳳麾下不少能人,其中就包括王常、成丹等人。

 王匡和王鳳手裡的實力銳減了不少。

 平夷城的馮異、銚期二人,在王氏兄弟和劉氏兄弟分崩離析的時候,果斷出擊。

 七日,短短七日,馮異就打到了襄陽。

 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直到馮異拿下了襄陽城,開始在襄陽築關隘的時候。

 蜀中的公孫述和南陽郡的王匡才知道,魚禾的人已經殺進了南郡,還拿下了半個南郡,在他們背後插了一顆釘子。

 公孫述暴跳如雷,王匡破口大罵。

 二人第一時間派人率軍趕往了南郡,築起防線,避免魚禾進一步征討南郡。

 同時二人派遣出了使臣,到石頭城跟魚禾交涉。

 石頭城內。

 魚禾抱著一個暖手爐,看完了馮異送回來的戰報以後,失聲笑道:“我都殺進南郡了,公孫述和王匡只是派兵防守,卻沒有派兵一戰,明顯是另有謀劃。”

 任光裹著厚厚的衣服,撫摸著長須,笑呵呵的道:“怕是又讓主公猜中了,他們是真的要謀關中。”

 魚禾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

 公孫述和王匡若是沒有更大的圖謀的話,怎麽可能被人騎到頭上了,還按兵不動。

 任光繼續笑著道:“他們既然要謀關中,短時間內肯定不會攻打襄陽。銚將軍就有更多的時間在襄陽築關築寨了。

 這對我們而言,十分有利。”

 魚禾笑道:“就怕他們現在不打,以後想打也沒機會了。”

 公孫述、王匡、劉歆在謀關中,王莽也在謀他們。

 依照四海鏢行的情報。

 王莽派出的甄阜、梁丘疵,已經率領五萬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向南陽郡了。

 五校和銅馬也已經進了兗州地界了。

 王匡隨後要面對甄阜、梁丘疵的五萬大軍。

 劉伯升和劉秀隨後也要面對五校和銅馬的大軍。

 歷史上,甄阜、梁丘疵征討綠林的時候,是劉秀和劉伯升二人嶄露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將甄阜、梁丘疵給打敗的。

 如今沒有劉秀和劉伯升兄弟幫忙,王匡能不能扛得住甄阜、梁丘疵的征伐,那就另說了。

 至於劉秀和劉伯升那邊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