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采女?!
在劉歆稱帝的時候,並州和冀州交匯處的劉伯升也跟著稱帝了。

 劉伯升果然如同魚禾猜測的那般,到了並州和冀州交匯處以後,殺太師公王匡以泄民憤,借此收攏了一大波百姓的人心。

 借著民心所向的浪潮。

 劉伯升和劉秀四處派人遊說。

 最終成功的說服了兩位郡大尹攜郡而投。

 甚至還有並州大豪,願意跟劉伯升和劉秀結親。

 劉伯升舍身娶了一位夫人。

 對方贈了千萬錢、三十多萬擔糧食、一萬多擔的鹽、二十多萬斤的銅鐵做嫁妝。

 劉伯升借此吃了個癡肥。

 劉伯升借此給劉稷、馬武等人娶了一房妻室,收攏了一大波豪強老丈人。

 借著老丈人們支持。

 劉伯升在並州登基稱帝,取國號為漢,宣稱劉玄不是漢室宗親,祖上是賜姓雲雲,所以劉玄建立的漢是偽漢。

 又宣稱劉歆背叛漢室,為篡漢之人當奴仆,乃是漢室叛徒,應當被漢室除名,不配以漢室後裔自居,更不配用漢為國號。

 反正劉伯升就是拚命的抹黑劉玄、劉歆來證明他才是漢家正統。

 當然了,劉伯升也給自己取了個年號,叫元初。

 並且還十分風騷的給治下的百姓提了一級爵位。

 毫無疑問,劉伯升取的年號,也頗具這個玄幻色彩,且符合這個時代的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元初這個年號,劉姓氏子弟也用過。

 大概在劉伯升死後的八九十年後,他和劉秀這一支的後輩東漢安帝劉祜,用過這個年號。

 劉伯升這算是搶了自己子孫後輩的年號。

 劉伯升在登基以後,一面罵著劉歆和劉玄,一面派遣劉秀率人征討並州各地。

 劉秀這個開掛選手,也開啟了他的外掛,所到之處,不是開城投降,就是被他一舉擊潰。

 劉秀在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著並州。

 奇怪的是。

 劉伯升、劉玄、劉歆三個人鬧的歡,但卻沒有一個人帶著魚禾一起鬧。

 似乎魚禾這個人不存在似的。

 可魚禾明明是他們所有人的大敵……

 魚禾靜靜的聽完了呂嵩所有匯報以後,緊了緊身上的單衣,不解的道:“他們這算什麽?當朕不存在嗎?”

 陰識陪坐在魚禾身側,笑著道:“可能是因為陛下非劉氏後裔吧。”

 魚禾瞥向陰識,疑問道:“劉氏後裔現在還有用嗎?”

 天下十三州,魚禾獨佔益州、交州、荊州、揚州、徐州、冀州,豫州和兗州正在攻佔中。

 魚禾佔著大半個天下,並且佔的十分穩。

 劉氏後裔四個字,不再代表民心所向,也不再代表正義。

 劉氏後裔四個字,遠遠沒有以前威力大了。

 陰識愣了一下,忙道:“是臣說錯了……”

 魚禾盯著陰識道:“那你說說,他們到位為何會無視朕?”

 陰識思量了一番,不太確定的道:“大概是暫時不想跟陛下為敵,所以沒有將陛下攪合在其中,怕觸怒陛下。”

 魚禾沉吟著道:“劉伯升可能會畏懼朕,因為朕隨是能讓冀州的兵馬調頭去並州,踏平他那點來之不易的基業。

 但劉玄如今正在跟我們作戰,他不用擔心觸怒朕。

 劉歆身在涼州,朕即便是派人吳漢去征討涼州,也有些費勁。

 所以劉歆也不用擔心觸怒朕。

 所以劉伯升不提及朕,朕能理解,劉歆和劉玄不提及朕,朕不能理解。”

 陰識若有所思的道:“興許他們有其他想法吧。”

 陰識不明白魚禾為何會在這種無聊的問題上糾纏不休。

 魚禾對陰識擺擺手,“你先下去吧。朕自己一個人再想想。”

 陰識下意識的點了一下頭,準備離開,可剛剛站起身,就意識到了不對。

 他此次到宛城來,除了為隨後進擊三輔做準備外,還帶著其他的任務。

 魚禾突然糾結起劉玄、劉歆、劉伯升三個人自己玩,不帶上他,明顯是在避開他要講的話題。

 當即,陰識開門見山的道:“陛下,關於采女一事,陛下是如何考量的?”

 采女啊。

 就是給魚禾選妃。

 魚禾聽到這個問題覺得頭疼。

 魚禾並沒有大肆采女的打算。

 可陰麗華嫁給他一年多了,肚皮也沒個動靜,依照以往的規矩,必須采女充實后宮。

 魚豐和魚娘是這麽想的,魚禾麾下的群臣也覺得應該這麽做。

 陰麗華也不反對,甚至還準備親自出面為魚禾張羅。

 就連陰識這個大舅子,似乎也很熱衷於讓魚禾采女。

 魚禾不想開后宮啊,可半個天下的人都讓他開后宮,他實在是頭大。

 魚禾就是不願意跟陰識談論這個話題,所以才在劉伯升、劉歆、劉玄三個人互噴,卻不帶他玩的問題上糾結。

 但陰識似乎沒有放過他的意思。

 “如今正在大戰期間,此事以後再議吧。”

 魚禾故作輕松的擺擺手,想以大戰為借口推脫。

 陰識正色道:“事關國本,臣相信其他諸位將軍知道了,不僅不會反對,反而會樂見其成。”

 陰識說的這是實話。

 在封建王朝,帝王子嗣的問題,遠遠大過所有問題。

 所以的問題,無論大小,在帝王子嗣問題上,都必須讓道。

 即便是北征這麽大的戰事,在帝王子嗣問題上,該讓道的也得讓道。

 魚禾因此放棄北征的話,麾下一眾文武都不會說什麽。

 因為,魚禾做皇帝,能保他們一輩子富貴。

 魚禾兒子做皇帝,能保他們兒子一輩子富貴。

 以此類推。

 若是魚禾沒有兒子,那他們兒孫的富貴就成了無根的浮萍。

 他們拚死拚活得來的富貴也不一定傳得下去。

 所以他們可能比魚禾自己還上心魚禾子嗣的問題。

 此外,依照秦漢兩朝傳下來的規矩,魚禾采女,必然是從群臣或者地方豪強的兒女中挑選。

 群臣也會伺機獻上自己的兒女充實魚禾的后宮。

 只要群臣的女兒誕下皇子,他們立馬能少奮鬥半輩子。

 所以他們可能比魚禾自己更想給魚禾開后宮。

 魚禾無語的瞥著陰識,“旁人熱衷於此事,朕倒是能理解,你熱衷於此事,朕無法理解。”

 要知道,魚禾跟其他女人誕下了皇子,對陰麗華的地位會有巨大的衝擊,對陰氏外戚的身份也會有巨大的衝擊。

 陰識一臉正色的道:“臣只是為了陛下的子嗣著想……”

 魚禾瞥了陰識一眼,鄙夷道:“不盡不實……”

 若僅僅是為了他的子嗣著想,陰識應該去想方設法求取生兒子秘方才對,根本不可能讓他采女。

 魚禾仔細思量了一下,大概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魚禾獨寵陰麗華,一直不采女的話,陰麗華若是一無所出,就容易引起朝野內外的彈劾,最終被逼迫到廢後的地步。

 歷史上因為無所出被廢後的皇后數不勝數。

 魚禾若是蠻橫的獨寵陰麗華,不理會朝野內外彈劾的話,那陰麗華就容易被群臣冠以善妒的頭銜。

 畢竟,魚禾作為皇帝,他是不會有錯的。

 所以錯的只能是陰麗華。

 而且陰麗華一直無所出,也不為魚禾張羅采女的話,魚豐和魚娘那一關也過不了。

 魚禾不僅是皇帝,也是魚氏嫡長子。

 在他的子嗣問題上,不僅群臣關心,魚氏也關心。

 所以陰麗華即便是不舍,也得將魚禾分出去,為魚禾主動張羅采女的事情。

 如此一來可以避免被冠以善妒的頭銜,也能避免被逼迫到廢後的地步。

 而且即便是其他女人為魚禾誕下兒子,也得認陰麗華做娘,陰麗華就算一無所出,也能接過來養。

 只要陰麗華不出錯,地位不會有太大動搖。

 當然了,在魚禾駕崩之前,陰麗華只要誕下兒子,一樣能繼承魚禾的一切。

 哪怕其他女人生下的兒子比她兒子大很多很多,依然是她兒子繼承魚禾的一切。

 因為她是皇后,她兒子便是嫡子。

 在這個嫡庶分名的時代,嫡子無論如何,都能繼承一切,而庶子只能吃嫡子剩下的。

 所以,任由魚禾獨寵自己一人和幫魚禾主動張羅采女,明顯是後者對陰麗華更有利。

 只是魚禾了解陰麗華,陰麗華是個奇女子,她暫時應該不會在乎這些。

 他麾下的群臣暫時也沒人在這個問題上發表意見。

 所以采女恐怕不是陰麗華的意思。

 那就是陰識的意思?

 魚禾斜眼看向了陰識,你丫的要干涉我的婚事,你很危險啊?!

 陰識感受到了魚禾的目光,心頭一顫,僅僅是一個眼神,他立馬意識到魚禾可能誤會了,他急忙道:“交趾侯的姬妾似乎懷上了,陛下不知道嗎?!”

 魚禾愣了!

 魚越的姬妾懷上了?!

 真的假的?

 那小子不是還沒成婚嗎?

 他成婚不經過我同意,能成嗎?

 似乎……跟姬妾的話……能成!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在娶妻之前,先納妾很尋常。

 什麽我爹結婚的時候我在外面給放炮呢、我在席間喝酒呢。

 這話放在後世是個笑話,但是放在這個時代,卻確有其事。

 畢竟,像是魚越的身份,能跟他配一對的人不多。

 基本上都是魚禾手下群臣的女兒,或者魚禾治下各地豪強的女兒。

 而這些人如今都盯著魚禾呢,自然不會張羅著將女兒嫁給魚越。

 魚越也到了偷色的年齡,又身在交趾那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納幾房姬妾倒也在情理之中。

 魚越的姬妾都懷了,魚家第三代馬上就出來了。

 魚禾這個當兄長的還一無所出。

 魚娘肯定會急。

 魚娘一急,八成就會暗示一番陰麗華。

 陰麗華肯定得幫忙張羅。

 至於魚禾娶的女人多了,會不會冷落陰麗華,魚娘會在乎?!

 魚豐娶一個妾室,魚娘能跟他撕破臉。

 但魚禾娶成百上千個,魚娘也是舉雙手讚成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