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四百九十章 石頭城
賈複沉吟了一會兒,道:“有可能是涼州的戰事出現了問題,讓王莽看到了危機,所以王莽不得不舍下臉皮,招降銅馬和赤眉。

 也有可能是京畿重地,又或者臨近京畿重地的地方出現了問題,所以王莽不得不通過招降,先穩住銅馬和赤眉。

 具體是那一種,臣就說不準了。”

 魚禾點了點頭,沒有多言。

 待到魚蒙從四海鏢行返回以後,帶回的消息跟他和賈複猜測的分毫不差。

 “月前,王尋和王邑率軍進攻天水郡,遭遇隈囂率死士突襲,手裡的糧草毀掉了近三成。隈囂又借機向王尋和王邑發起多次突襲。

 王尋和王邑麾下的兵馬損傷不小。如今已經退回了安定郡,開始修整。

 蜀中的公孫述有兵出秦嶺的架勢,南陽郡的綠林軍分成了數股,在南陽郡給攻城略地,目前已經拿下了半個南陽郡,也有威逼京畿重地的架勢。

 這其中就有主公一直派人關注的劉伯升和劉秀兄弟。”

 魚蒙沉聲向魚禾匯報著他從四海鏢行得到的消息。

 魚禾聽完了魚蒙的匯報,愣了好一會兒,喃喃道:“劉伯升和劉秀兩兄弟終於忍不住了嗎?”

 魚蒙和賈複一臉茫然的盯著魚禾。

 不明白魚禾為何如此關注劉伯升和劉秀兄弟。

 在魚蒙所說的諸多勢力中,劉伯升和劉秀兄弟,頂多算是一個雜魚。

 若不是魚禾提前知會過四海鏢行,四海鏢行的人估計都不會將這種消息報給魚禾。

 畢竟,造反的人太多了。

 麾下從眾成千上萬的義軍就有不下數百股,實在沒人去關注一個從眾幾百人的義軍。

 魚禾背負雙手,遙望著長安城的方向,一臉感慨。

 劉伯升和劉秀兄弟既然起兵了,那就說明莽新也開始進入倒計時了。

 劉秀的嗅覺很敏銳。

 歷史上,他從長安城回到南陽郡以後,一直深居簡出,即便是天下一團亂,他也沒有任何動作。

 劉伯升多次拽著他一起造反,他都不為所動。

 一直到綠林軍三分,開始正式在南陽郡攻城略地的時候,他才跟隨劉伯升一起造了反。

 而他造反後不到一年,莽新就沒了。

 他肯定是看出了莽新命不久矣,並且算準了莽新很快得沒,所以才造反的。

 現在劉秀造反了,那就說明莽新馬上要沒了。

 王莽八成也察覺到了自己要涼,所以才放下臉面,讓人去招降赤眉和銅馬。

 魚禾沉默了良久,吩咐魚蒙道:“讓四海鏢行的人盯緊綠林軍的動向。”

 魚蒙點頭應了一聲,忙道:“馮將軍和馬將軍那邊該怎麽辦?他們怕赤眉軍突然加入丹陽郡的戰事,所以遲遲不敢有什麽大動作。”

 魚禾思量了一下道:“你派人回一趟南平亭,讓陰長史派人出面,跟赤眉的人交涉一二。赤眉拿了我那麽多軍備,總不可能一點兒面子也不給我。

 他們拿丹陽郡又沒什麽用,即便是降了王莽,也不該拿我去當投名狀。

 他們沒那個牙口,王莽也沒那個牙口。”

 魚蒙一臉遲疑。

 賈複則緩緩開口道:“主公,話雖如此,可不得不防。赤眉的首領樊崇,聽說是農戶出身,沒讀過什麽書,他的想法,很難以常理度之。

 馬將軍和馮將軍放緩征討丹陽郡的腳步,必然是察覺到了什麽。”

 魚禾沉吟了一下,冷笑道:“樊崇真要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衝我呲牙,那我就不介意拿他的徐州當北上的突破口。”

 魚禾看向賈複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們已經快要拿下整個揚州了,不能再最後的時候疏忽大意。”

 “這樣!”

 魚禾對魚蒙吩咐道:“你派人去給馬員和銚期傳令,讓他們放棄征討揚州境內的土匪流寇,率軍趕到丹陽郡馳援。

 然後再派人去告訴馬援和馮異,讓他們放開手腳給我打,不必有所顧忌。

 樊崇真要敢插手我們的戰事,我不介意讓他看一看正規兵馬和雜軍的差距。”

 樊崇麾下從眾眾多,糧草消耗也大。

 樊崇洗劫了一個徐州、大半個兗州,依然沒辦法喂飽自己的從眾。

 如今樊崇麾下的一部分人已經跑去盜墓了。

 樊崇根本沒有足夠的糧草跟他掀起驚天大戰。

 所以即便樊崇真的乾預丹陽郡的戰事,魚禾也無懼。

 魚蒙鄭重的點了點頭,下去傳令。

 隨著魚禾的命令傳達下去,銚期和馬員也迅速的放下了手頭上的事情,率領著兵馬趕往了丹陽郡。

 馮異和馬援在得到了魚禾的授意以後,再次展開了對丹陽郡的攻伐。

 丹陽郡的大尹逃了,馮異和馬援放開了手腳征討丹陽郡,丹陽郡果然扛不住,短短一旬。

 馮異和馬援就拿下了整個丹陽郡。

 在此期間,樊崇並沒有插手丹陽郡的戰事。

 甚至在陰麗華派人去交涉後,樊崇還派人將逃到了徐州的丹陽郡大尹送到了魚禾面前。

 樊崇出身不高,但能做到赤眉首領的位置上,果然有兩把刷子。

 他知道自己不是魚禾的對手,也知道自己耗不過魚禾,所以根本沒有跟魚禾作對的心思。

 甚至隱隱還有一些討好的味道。

 他手底下的人就比他張狂多了,覺得他們佔據了徐州很了不起。

 居然將丹陽郡大尹送到了魚禾手裡後,問魚禾要好處。

 魚禾看在樊崇還識趣的份上,就沒讓巴山將他們拖出去砍了,反而給了他們不少好處。

 丹陽郡拿下以後,整個揚州就成了魚禾的疆域。

 魚禾也徹底拿下了江水以南的所有疆域。

 魚禾第一時間趕往了丹陽郡的秣陵,到了四望山的石頭城。

 石頭城很破敗,全城還不到一萬人,遠沒有後世那麽繁華。

 馮異、馬援一左一右,陪著魚禾在石頭城內巡視了一番,全然沒有看出石頭城有任何的特異之處,完全不明白魚禾為何會在拿下了丹陽郡以後,第一時間趕到此處。

 在三國之前,石頭城確實如此,十分破敗。

 是孫權在此建都,修築了龐大的都城,此地才得以繁華。

 孫權還有一百多年才會出生,所以石頭城的破敗和荒涼,在魚禾的意料之中。

 魚禾在巡視了一番石頭城以後,站在一處破敗的土城牆上,遙望著腳下的山山水水,對馮異和馬援道:“我準備在此處築城,你們覺得如何?”

 馮異和馬援皆是一愣。

 馮異一向沉穩,所以沒有言語。

 馬援思量了一番後,道:“當年楚威王熊商在此築造石頭城,是看重了此地的地勢,想借著江水為屏,圖謀天下。

 主公若是在此處築城,借江水為屏,能抵十萬雄兵。”

 金陵之所以能吸引那麽多帝王在此建都,就是因為其獨特的地勢。

 在此依照地勢築城,易受難攻,確實能抵得上數萬雄兵。

 這是一處天然的軍事要地。

 魚禾看向馬援,笑著道:“我也準備在此落腳。”

 馬援一愣,不知道該說什麽。

 他以為魚禾只是看重了此地的地勢,想在此處築造一處軍事要地,但沒料到魚禾要在此處落腳。

 魚禾要落腳的話,那意義就不同了。

 以魚禾今時今日的地位,他若是在此落腳,在此稱王。

 那此地很有可能就會成為魚氏王朝的都城。

 即便是魚禾以後入主長安,登上了九五,此地很有可能也會成為另一個陪都。

 雖說現在還不講陪都這種事情。

 但魚禾在此落腳、稱王,此地終究會被賦予不同的意義。

 歷史上,劉秀稱帝以後,他起家的南陽郡,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被人稱之為南京。

 對,沒錯,歷史上第一個被稱之為南京的不是金陵,而是南陽郡。

 “主公,此地若是築城,必然是兵家必爭的要地,您在此地落腳,怕是不合適……”

 一直沉默不語的馮異,在聽到魚禾要在此地落腳以後,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魚禾在一個兵家必爭之地落腳,那不是在刀尖上跳舞嘛。

 馮異身為人臣,自然不希望魚禾身處險地。

 馬援覺得馮異說出了他的心聲,點著頭附和道:“臣覺得馮將軍言之有理……”

 雖說他們二人在戰場上爭過幾次,但私底下的關系還不錯。

 馬援不是那種仗勢欺人的人,馮異也不是那種喜歡跟人爭鬥的人。

 兩個人鬥不到一起。

 兩個人又在一個鍋裡攪馬杓,久而久之,也有了幾分交情。

 魚禾笑道:“有你們在,我有什麽好怕的?你們能幫我打下揚州,難道還不能幫我守住揚州?”

 馮異和馬援齊齊一愣。

 仔細想想,似乎是這麽個道理。

 但又覺得哪兒不對勁。

 兩個人也沒陪著君王坐過江山,也沒有長期的鎮守過地方,所以還沒有悟出,守江山遠比打江山要難的道理。

 要是陰識在這,一定會衝魚禾翻白眼。

 陰識在靈關道鎮守了數年,被越巂郡的政務煩的不輕。

 陰識已經深刻的體會到,打一個越巂郡,遠比治理一個越巂郡要輕松太多了。

 魚禾見馮異和馬援不說話,又笑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馮異和馬援又是一愣。

 他們肯定是沒聽過這話,這話要到一千多年後才會出現。

 魚禾繼續道:“若是沒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決心,就不配被天下萬民供養,亦不配位居九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