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陛下因何造反》第七十一章 3座大山
  戰鬥力的巨大差距,使得戰鬥過程簡直乏味。相對於訓練了大半年裝備精良的禁衛軍,造反的農民說烏合之眾已經是抬舉了他們。

  一輪火炮下去,僅僅幾十個人傷亡,萬余人便崩潰了,那邊再被騎兵一包抄,無數人紛紛跪地投降。

  點燈子趙勝欲趁亂逃跑,被黃得功飛馬生擒。

  一場平叛大戰,就這樣輕易結束,當場殺死百余,俘虜近萬,剩下亂民趁亂逃往四野。而禁衛軍只有四五個人受傷,皆是黃得功部下騎兵,蓋因不小心落馬而至。

  除了俘虜外,還繳獲了三萬多兩銀子,五百余兩金子,以及來不及點清數目的銅錢,皆是這些亂民劫掠所得。

  “你便是賊首,看你穿著像是讀書人,為何要造反?”看著被帶到面前的點燈子趙勝,朱由檢意外的道。

  趙勝跪在地上抖得如篩糠一般,他已經知道了面前朱由檢身份。

  “回,回陛下,小民原本不想造反。”趙勝哆嗦著把自己造反的原因說了一遍。

  一個小小童生,連個功名都沒有,便能輕易說動這麽多人,鬧出這麽大聲勢,朱由檢知道眼前這個人不簡單。

  “鬧出了這麽大亂子,你想過會有什麽後果嗎?”朱由檢淡淡道。

  趙勝抬起蒼白的臉,嘴唇哆嗦道:“罪民知道犯得是不赦之罪,甘願一死,然而追隨罪民的百姓無辜,他們皆是實在活不下去,才跟著罪民鋌而走險,罪民請求陛下能赦免他們罪過。”

  朱由檢搖搖頭:“快要餓死了起來反抗有什麽罪,朕為何要處罰他們?那些為了一己之私的唆使者才有罪,那些借機殘殺害人者才有罪!”

  揮揮手,讓人把趙勝帶了下去。

  清澗縣城城門打開,清澗知縣彭佑民帶著滿城士紳誠惶誠恐的迎了過來,叩見之後請朱由檢入城。

  “大熱的天還是城外涼快,朕就不進城了,你讓人給大軍送出給養便可。”朱由檢道。

  “下官一定辦好。”彭佑民跪拜後退了回去,心中卻頗有些失望,他在萬余亂民攻打下守住了城池,卻沒有得到皇帝嘉獎。

  朱由檢無心理會彭佑民和那些士紳,喊過周遇吉來,命他分出一部分糧食給那些俘虜,讓他們自己開火做飯。

  俘虜營地裡炊煙升起,看到有飯吃,俘虜們頓時安心不少。

  在張世澤帶人護衛下,朱由檢在俘虜營地裡信步走著,一雙雙茫然而麻木的眼睛看著他們一行。

  朱由檢時而駐足,詢問面前俘虜,俘虜皆戰戰兢兢回答,生怕一個不好被砍頭。

  黝黑的皮膚,衣不遮體,瘦的露出排排肋骨的身軀,微駝的腰,呆滯而無措的眼神,這便是大部分俘虜的形象,都是一些普通的陝北農夫,可朱由檢知道,就是這幫農夫,在上一世十多年後,推翻了自己的大明江山,逼得自己殺死妻女上吊自盡!

  恨他們嗎?也許應該恨,但朱由檢恨不起來,因為他們也無辜。他們辛苦種田,大部分收獲卻被搶去,他們勞作終年卻不溫飽,他們養活了朝廷養活了士紳養活了藩王宗室,但沒人謝他們一聲,所有人都把他們當做牛馬當做可以肆意凌辱的對象。

  他們忍受不住了,鋌而走險,弄亂了整個天下,弄垮了大明江山,而他們自己也家破人亡一起殉葬,笑到最後的除了趁機入主中原的韃虜,還有那幫投靠新主的士紳。

  看過了俘虜後,朱由檢回到營地,傳旨召集把總以上軍官以及士兵委員們開會。

  很快,幾十名軍官和一百多士兵代表紛紛前來,排隊坐在黃土地上。

  “諸位,對外面這些俘虜,你們怎麽看?”朱由檢淡淡問道。

  “陛下,他們很多人都是普通百姓,不過是受人蠱惑,末將建議隻殺首惡,其他人放回家鄉。”看了看其他人,周遇吉第一個開口道。

  朱由檢道:“朕不是問怎麽處理他們,而是他們為何要作亂造反?”

  為什麽?還不是活不下去唄。在場的軍官士兵們心想道,卻沒人敢說出來。

  朱由檢冷笑道:“你們不說,那朕便說說原因。”

  “他們大部分人之所以作亂造反,是因為快要餓死活不下去了。陝北這地方已經連續四年乾旱,今年猶甚,大家都看到了,地面被曬裂了口子,田裡的莊稼都乾枯了。 然而他們該交的佃租和賦稅卻一點也不少!官府差役如狼似虎,衝入家中搶光了他們糧食,他們實在過不下去了,不得不鋌而走險。

  是什麽使得他們活的如此艱難?是朕嗎?不是!就在數個月前,朕下旨減免陝西今年賦稅,就在今年初,朕下令調撥五十萬石糧食賑濟陝西災民!

  然而朕問過,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賦稅減免的消息,有的知道一些,官府差役說預征來年的稅賦。而賑災的糧食,根本就沒有到達陝北!”

  軍官士兵們聽得都震驚了,張世澤忍不住問道:“是誰這麽大膽,連陛下的聖旨都敢違抗?”

  “問的好!”朱由檢大聲道,“朕也想知道,所以朕才禦駕親征來到這裡!”

  “一路上,從河北到山西,一直到這陝北,朕問過很多百姓,心中也有了答案。”

  “外面這些百姓之所以困苦若此,是因為他們頭上壓著三座大山,一是藩王宗室,一是鄉下劣紳,一是官府惡吏。”

  “陝西有秦瑞二王,秦王在關中,瑞王在漢中,除此以外還有十多藩王,幾百將軍,上千中尉。他們佔據了關中漢中一半的土地,每年還需要上千萬石的俸米,而這些壓在所有陝西百姓頭上,壓在外面造反的那些人頭上,每年他們收獲的一部分要用來供養西安府的那些藩王宗室。

  這些藩王宗室皆是朕的血脈之親,然而為了供養他們耗費了太多民脂民膏,朕不護著他們。所以,朕下旨改革宗藩制度,清量宗藩私田,盡可能的使得宗室們能夠自食其力。隻為減輕黎庶之負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