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陛下因何造反》第二百四十八章? 2年來做的1切,都是為了1個月後
陪著皇子玩耍了一陣後,朱由檢回到了乾清宮,又看到了禦案上擺放著的一大摞奏疏,擺在最上面的便是有關東江鎮的奏疏。

 隨手翻看了一下,把禦史們彈劾毛文龍的奏疏隨手扔在一邊。

 “以後凡是彈劾毛文龍的奏疏,不用拿給朕看,一概留中!”朱由檢吩咐道。

 “是,皇爺。”王承恩答應著,把奏疏抱起。

 毛文龍都老老實實去浙江上任了,這幫禦史們還喋喋不休,非要治毛文龍一個和建奴勾結賣國的罪名不可,想什麽呢?

 毛文龍以前總是和文官們對著乾,得罪了太多文官。現在雖然從東江總兵專任浙江總兵,但幾乎是孤身上任,一個心腹將領都沒有帶走,這在明眼人眼裡,根本就和罷官免職差不多,這個時候,自然要痛打落水狗了。

 幾乎從毛文龍被孫傳庭送到京師開始,彈劾他的奏疏就一封接著一封,嚇得那時的毛文龍膽戰心驚,再也沒了以前的囂張。朱由檢接見了毛文龍一次,然後便打發他去浙江任職了,並沒有追究毛文龍罪過的意思。

 然而好些禦史還不肯罷休,毛文龍走了後,仍然再不停上疏,非要治毛文龍之罪不可。

 事實上,也不能怪這些禦史,從朱由檢下旨,限制了禦史們彈劾的權限,規定不能再捕風捉影彈劾之後,禦史們開噴受限很多,任何彈劾都要真憑實據,哪那麽多證據啊?而毛文龍身上的屎太多,殺良冒功、劫掠商旅、勒索藩國朝鮮,都是事實,彈劾他便是皇帝也說不出什麽錯了,自然就一擁而上了。

 能不能把毛文龍彈劾下去不說,最起碼能抵得上一次彈劾任務,畢竟每個禦史每年都有彈劾任務的,完不成任務會影響業績。

 “給皇家百姓報說一聲,就說朕說的,讓他們寫一出有關老奴屠殺遼民,毛文龍開鎮東江的話本。”

 朱由檢想了一下,隨口吩咐道。

 “是,陛下。”王承恩連忙答應下來。

 其實,對毛文龍,朱由檢還是有些好感的。他始終認為,毛文龍是功大於過的。別的不說,東江鎮的開始,拯救了十多萬遼民,使得十多萬遼民免遭建奴屠戮,光是這一點,毛文龍便功大於過。

 至於毛文龍跋扈,東江鎮沒有戰功,這也不是毛文龍一個人的錯。

 若論跋扈,換任何一人在毛文龍的位置上,都會如此。說到底,還是大明的制度原因。

 當初若不是李成梁養寇自重,哪有努爾哈赤的崛起。可是李成梁坐鎮遼東,卻也使得遼東得以安寧數十年。

 祖大壽跋扈,聽調不聽宣,可祖大壽卻牢牢守住了錦州多年,使得建奴不能突破錦州防線。

 說到底,還是朝廷對邊軍控制力不夠強,不能事事都賴武將。

 說到底,還是大明軍製的原因,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殺一個毛文龍,根本無濟於事。

 而既然毛文龍已經老老實實聽話離開了東江,朱由檢自然不吝給他一個好的下場。

 對孫傳庭沒殺毛文龍,朱由檢還是比較滿意的。最起碼,毛文龍不死,他那些養子養孫就沒了投降建奴的一個理由。

 事實上,對毛文龍的養子養孫們,朱由檢並不在意,真正讓他在意的反而是剛剛歸明不久了劉興祚。

 畢竟,敢主動和建奴廝殺,並且能斬首兩百余級取得大勝的大明將領,實在少的可憐。

 劉興祚此人,可謂有勇有謀,假以時日必能成大器!

 另一個時空,劉興祚表現也不錯,在建奴從薊北破牆入侵後,東江諸將,只有他帶兵增援關內,並死在和建奴交戰之中。而且那時,劉興祚並未得到袁崇煥的充分信任。事實上袁崇煥當時最信任的東江將領,卻是他的旗鼓官徐敷奏,想讓徐敷奏統領東江,只不過徐敷奏根本沒那個能力,在袁崇煥一死,徐敷奏便銷聲匿跡了。

 而現在,孫傳庭說出誰能立下戰功便能當東江總兵後,劉興祚立刻便展現了極強的能力,簡直讓人刮目相看。

 只不過,讓朱由檢不太滿意的是,這廝也有些肆意妄為。這不,朱由檢剛想下旨委任他為東江總兵,便傳來了皮島之亂的消息。

 毛承祿等將向朝廷上疏,說劉興祚殺了陳繼盛意圖謀反,一時間在朝廷激起了千層浪。這堆奏疏中,除了彈劾毛文龍之外,剩下的大都和劉興祚有關。

 官員們紛紛上疏,要求徹查此事,徹查皮島之亂的真正原因。也有官員上疏,建議朝廷徹底取消東江鎮建制。皮島這些將領能力不怎麽樣,太會折騰了,留著除了耗費錢糧,簡直沒有一點用處。

 對這些官員們的上疏,朱由檢按照慣例不去理會。因為皮島之亂,正符合他的預期。

 有了上一世的經歷,朱由檢對皮島的那些將領有了足夠了解,只要沒了毛文龍,皮島必定生亂,只不過這一世來的早了一些。

 亂了好啊,皮島亂了,那黃台吉將不會再在意皮島威脅,便可以一心一意出兵入侵。這樣朕才能按照事先的規劃,給建奴來一記黑虎掏心。

 皮島亂了,自己才可以名正言順派兵,前往皮島平亂,趁機把東江鎮徹底整合起來。現在曹變蛟的手下正在做適應性訓練,為的便是此事。

 現在馬上要進入九月,距離大變只有一個來月時間。現在的朱由檢,心情有些激動,他在等著一個月後的到來。

 登基已經兩年多時間,兩年來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月後!

 只不過,還需要一個人來執行自己的策略,那便是延綏巡撫盧象升。

 在半月前,朱由檢已經下旨,遷盧象升為兵部右侍郎,調其回京。現在,盧象升應該在來京師的路上。

 盧象升升職通過的毫無波瀾。

 內閣首輔黃立極被抓住了把柄,已經徹底成為了朱由檢的傀儡。內閣中,徐光啟一心撲在科學院中,對朱由檢的旨意從不違拗,而溫體仁又是徹頭徹尾的帝黨,事情總是順著朱由檢心意來。剩下唯二的閣老,孫承宗和周延儒,雖然名義上都是東林黨,但孫承宗自命清高,周延儒和東林若即若離,從來也都是就事論事。

 除了溫體仁有些折騰,總想著搞掉其他閣老往上升一下在內閣位次,內閣的一切還算和諧,朱由檢這個皇帝自然過得順心。調盧象升一個巡撫入京當然順利無比。

 而等到盧象升入京的那一刻,便是計劃實施之時,在這之前,官員們對皮島的事情議論的再多,朱由檢都毫不理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