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陛下因何造反》第二百二十六章 朝爭塵埃落定
督察院右副都禦史張捷,刑部右侍郎唐世濟,大理寺少卿黃景方,這便是朝廷負責審查首輔黃立極被彈劾一案的三法司官員。

 唐世濟是浙江人,和東林黨走的很近,黃景行是泉州人,和被殺得泉州黃家黃崢是遠親。這二人查案的目的便是找到黃立行的各項罪證,進而搬倒黃立極。張捷是右副都禦史,和溫體仁走的有些近,對是不是查明真相無所謂。因為在溫體仁看來,黃立極是肯定要倒了,用不著多費功夫。

 案子涉及到黃立極在大名府老家的家人,又要避免來自朝廷各方面的干擾,便把審案的地點放在了大名府。

 因為朝堂又起爭鬥,挑選審案人員費了些時日,張捷等三人到達大名府時,已經過去了七八天時間。

 大名府城門,看著隨同大名知府黃炯一起在城門迎接的錦衣衛千戶曹雄,黃景方和唐世濟臉色陰沉了下來。

 “下官大明知府黃炯恭迎三位欽使。”大名知府黃炯恭恭敬敬的見禮,兩年前,他還是涿州知州,陪著盧象升一起招兵,現在已經升為了大名知府。

 “黃府尊有禮了,以後審案還要多多仰仗。”

 三人和黃炯寒暄了幾句,黃景方看向錦衣衛千戶曹雄,忍不住道:“朝廷命錦衣衛配合三法司查案,曹千戶怎麽先到了?”

 曹雄皮笑肉不笑道:“早些來做些準備,才能更好的配合幾位大人啊。”

 黃景方撇了撇嘴,不再理會曹雄。說實話,只要是文官就沒有幾個喜歡錦衣衛的。所以在朱由檢登基的時候,不管是什麽派系的文官都不約而同的上疏,要求罷掉廠衛。

 幾個人一路奔波,在館驛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才借府衙大堂正式審案。

 第一件要審理的便是黃立極和漢奸晉商王登庫勾結一事,據禦史史范彈劾,黃立極的家人多次收授王登庫賄賂,為王登庫的生意行方便,史范甚至懷疑,黃立極家在王登庫生意中有乾股。

 王登庫早已被洪承疇處決,其家人處死的處死,被貶為奴的為奴。史范費盡周折調查到王家有一個管事沒有死,被發往西山煤礦為礦奴,現在已經被押到了大名府。

 三人升堂,並排在堂中坐下,曹雄則陪坐在一側。

 主審官唐世濟一拍驚堂木,命帶上人犯。

 “三位大人,那王喜在三日前突然發病暴斃牢中。”負責拿人的大名府快班班頭李江稟告道。

 “死了?怎麽死的,是自殺還是他殺?”

 三人皆又驚又怒,互相對視一眼,又看了看淡然坐在一邊的曹雄,由唐世濟開口問道。

 “不是自殺也不是他殺,據牢頭稟告,好像得了急病,死的時候嚎叫了半晚,派去了郎中,卻查不到病症,仵作驗過屍體,也非中毒。”李江道。

 “這件事曹千戶應該知道吧?”黃景方看向了曹雄。

 曹雄扣了扣鼻孔,輕描淡寫道:“知道,事發之後我專門去看過屍體,應該是得了腸癰之症。”

 “腸癰?”三人將信將疑,卻根本沒有辦法。

 “那便帶黃府管事黃安來吧。”唐世濟歎道。

 知道內情的王喜死了,這件事不是黃立極家人乾的便是這曹雄所為。現在沒了人證,只能看看能不能從黃立極管事黃安那裡打開缺口。

 “那個,黃安前日出門的時候,失足墜河而死,已經埋了。”李江低頭道。

 “什麽?”黃景方氣的站了起來。

 尼瑪的,一個人死了還好說,偏偏兩個人先後死去,這分明是殺人滅口,而且做得如此肆無忌憚,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囂張,實在是太囂張了,分明是向三個審案官員叫陣!

 便是對審案結果不太在意的右副都禦史張捷,此刻臉色也變了。

 “曹千戶,這件事你也知道吧?”唐世濟看向了曹雄,冷冷問道。

 王喜死了,只要黃安自己不交代,勾結王登庫的罪名便做不死,畢竟黃安是首輔的家人,根本不可能對他刑訊逼供。從這點來說,不可能是黃家做的。那麽便只能是眼前的錦衣衛千戶曹雄了!

 曹雄為什麽做這樣的事?難道是皇帝的吩咐,皇帝不希望黃立極下台要保黃立極?

 曹雄抬起了頭,微笑的看著三人:“知道,我還專門去驗過屍體,真的是溺水而死。唉,眼看著三位大人就要來審案,竟然出現這樣的事情,真是預料不到。”

 三人皆無語,有心指責斥罵幾句,卻又不知如何開口。對方是錦衣衛千戶,沒有證據誰又能拿對方如何?

 王登庫是叛國作亂的漢奸商人,和他有瓜葛要是查實了,別說黃立極當不成首輔,還會被抄家問罪。現在這個最大的罪名沒了。

 三人對視著,皆感此次審案恐怕不會有任何結果了。

 下一個案件,是黃立極家人強佔人田地並打死人的事,唐世濟命帶上苦主。

 “回稟各位大人,草民的兒子不是被打死的,是自己不慎摔倒在地上,頭磕在石頭上失血而死。”這名叫趙栓的老農哆哆嗦嗦道。

 “你不用害怕,我們是欽使,是朝廷派來查案的,只要你說出真相,朝廷必然替你做主,為你兒子報仇雪恨!”唐世濟諄諄善誘道。

 趙栓眼神茫然了一下,卻很快低下了頭:“回大人,草民的兒子確實是自己摔死的,和他人無關,草民不能誣賴旁人。”

 黃景方怒道:“你可要想清楚,誣告是要坐牢的!還不快說出真相?連兒子的仇都不報,天下有你這樣當爹的嗎?”

 “黃大人,你這樣說就不對了!”曹雄站起身來,“人家沒有告狀啊,是有人說他兒子被殺,然後把他傳喚而來。你這樣連唬帶嚇的,分明是逼著他說謊啊,難道黃大人你想弄出冤案不成?”

 黃景方怒道:“胡說八道!曹千戶,此案是三法司主審,請你不要插嘴。”

 曹雄冷笑道:“聖旨說的明白,三法司主審,錦衣衛協助。既然是協助,本官就有說話的權力。”

 “好了好了,自己人別吵起來了。”張捷打圓場道。

 誰和他是自己人啊?黃景方扭過了腦袋。

 “唐大人,既然事主如此說,這件案子就算了吧,換下一個。”張捷笑道。

 唐世濟點點頭:“傳下一個!”

 朝臣們群起彈劾,彈劾黃立極家人的罪名多達十幾條,有欺男有霸女,有佔人田地,有巧取豪奪。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不僅黃立極家人乾,大半士紳家人都是這樣,要不然他們怎麽會兼並那麽多的田地,當幾年官便有那麽多財富?不然為何那麽多人要考功名?

 然而一個個人證傳喚而來,卻紛紛矢口否認受到過黃家人的欺壓,相反卻交口稱讚黃家,說黃家修橋鋪路,災年賑濟鄉親,扶危助難,簡直就是大善人,聽得唐世濟三人目瞪口呆。

 這尼瑪是查首輔黃立極的罪證,還是替他揚名來了?

 然而這些傳喚的人並非罪犯,又有錦衣衛千戶曹雄在,總不能下令嚴刑拷打這些人證吧?

 審案審了整整三天,連黃立極的一條罪名都沒有確定,讓三人非常的無奈。

 “元輔果然清正廉潔,治家甚嚴啊!”曹雄站起身來,笑道,“三位大人,也審了這麽些天,該傳喚的人也都傳喚了,是不是該結案了?”

 唐世濟三人默然點頭,事已至此,已經沒辦法了。

 幾個人皆在審案結果上署名,然後曹雄派手下騎快馬送回北京城。

 看了審案的結果,官員們皆不敢置信。

 “其中必然有蹊蹺,臣請另外派人重審!”禦史史范在朝堂上疾呼道。

 朱由檢卻翻了臉:“大膽史范,竟然敢誣陷首輔,來人,給朕拿下,打入天牢!”

 “微臣冤枉啊,陛下,黃立極真的有勾引漢奸王登庫。”史范淒聲叫著,卻被兩個大漢將軍拖了下去。

 朝堂上其他官員皆不敢為他求情。

 朱由檢繼續下旨,那些彈劾過黃立極的官員統統拿下問罪,等待他們的或罷官,或貶職。堂堂首輔,豈能說彈劾就彈劾,彈劾不成自然要反受其咎!

 一時間朝堂上風聲鶴唳,很多官員們陷入恐慌之中。皇帝不是已經厭惡了黃立極嗎,為何要保他?很多官員深深不解。

 幸虧咱們沒有向黃立極開火!溫體仁和周延儒對視著,皆感到慶幸。可是還是沒有猜透陛下心思啊,溫體仁感到很遺憾。

 既然彈劾罪名都不成立,朱由檢便下旨慰勉首輔黃立極,請黃立極回內閣視事。誰知道黃立極卻矜持起來,繼續上疏請辭,說被這麽多人彈劾,深感羞愧,無顏再立朝堂。

 朱由檢便派司禮監秉筆東廠提督曹化淳親自去黃立極家中。曹化淳也沒多說,直接把一疊紙張放在黃立極面前。黃立極看過後冷汗從臉頰上滾滾而落。

 紙上記錄的滿滿都是口供,都是黃家家人欺男霸女霸佔田地的罪證,而最上面一張,卻是管家黃安招供和王登庫勾結、及在王家貨棧吃乾股的事情。

 這些口供見天日之時,便是黃立極身敗名裂之日。

 看著紙張,黃立極身軀劇烈的顫抖著。

 “元輔,陛下知道,這些事情都是你家人背著你做的,你在內閣根本不知情。陛下表示理解,已經讓錦衣衛替你收拾好了首尾,以後不必擔心。”曹化淳勸慰道。

 “請陛下放心,老臣明日便去內閣!”黃立極艱難的道。

 黃立極知道,從此以後,自己只能事事都聽皇帝的了。堂堂內閣首輔,從此淪為皇帝鷹犬,什麽相權之爭,什麽宰相尊嚴,都將成為笑話。

 黃立極回內閣了,朝堂上的風浪也停息下來,這麽多彈劾都奈何不了黃立極,再彈劾也沒有用,反而會危及自身,官員們也不傻。

 而看到黃立極在這麽多彈劾中都安然無恙,再加上隱隱聽到的傳聞,官員們都知道黃立極聖眷很隆,有些官員便紛紛拜到黃家門前,企圖投效。

 因彈劾黃立極被罷官的多是東林黨一系,再加上有好些官員投靠黃立極,此起彼伏之中,東林黨在朝堂上勢力大減,正當成基命等人惶惶之時,朱由檢又出手了。

 這次不是針對東林黨,而是針對內閣其他幾位閣老。

 在前不久的彈劾風浪中,內閣幾位閣老皆遭到了彈劾,除了徐光啟不怎麽管事,又受到皇帝信重,受到的彈劾較少以外,其他三位閣老皆遭到大量彈劾。

 這大明的官員,二百多年來真正清廉的就沒有幾個,只要找罪名找汙點,肯定都能找到。

 受到彈劾後,施鳯來、李國普、張瑞圖三位閣老也紛紛上疏自辯、請辭,然後回家閉門思過。

 在朝臣們看來,首輔黃立極都沒事了,施鳯來等三位閣老自然也沒事。

 誰知道朱由檢突然批準了三位閣老的請辭奏疏。

 這是什麽操作啊?

 朝臣們皆摸不著頭腦,施鳯來三人更是一臉懵逼。

 朱由檢也沒虧待他們,讓他們皆按照原來品級致仕,賞賜金銀綢緞,讓錦衣衛護送回老家。至於被彈劾的罪名,皆忽略不問,給其保留體面。

 朱由檢之所以拿下這三個人,是為了平衡朝堂,平息很多官員怒火,這三人都是閹黨,皆諂事過魏忠賢,就人品上來說有汙點,為很多官員所不齒,這也是很多官員彈劾他們的主要原因。

 拿下這三人,會平息官員們的情緒,和建奴大戰在即,朱由檢也不想朝堂一直爭執不休。

 內閣中,留黃立極一個聽話的閹黨就夠了,沒必要弄那麽多。

 一開始,朱由檢對施鳯來是抱有希望的,希望他能主動投靠自己,可施鳯來很明顯不想被人看作佞臣,雖然想當首輔,卻不肯老實聽話。而且施鳯來此人太過聰明,不太好掌控,乾脆拿下算了,朱由檢不想為他費太多心思。

 現在,內閣只剩下黃立極,徐光啟兩個閣老,徐光啟還是個不怎麽管事的。整個大明那麽多事情,黃立極一個人可管不來,選新的內閣大學士成為了當務之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