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陛下因何造反》第二百八十三章??輕取寬甸,直搗黃龍
“陛下因何造反 ()”!
 在三虛一實的對建奴戰略中,盧象升率領的禁衛軍擔負著“實”的重要任務。

 劉興祚、周遇吉,還有曹文詔的遼西騎兵,起到的作用就是吸引建奴留守兵力,盡可能使建奴後方腹地空虛。而盧象升則趁機率領禁衛軍襲掠建奴腹地、直搗黃龍!

 當然,劉興祚、周遇吉和曹文詔三路疑兵,很可能會有一路甚至兩路被建奴留守兵力擊敗,會損失慘重,畢竟建奴也不是傻子!但只要他們完成吸引建奴留守兵力的作用,一切都是值得的。

 兌子!便是事先制定的對建奴戰略!

 還是那句話,大明的人口是建奴幾百倍,真正的實力遠超建奴,再大的損失都損失的起!

 只要能抄了建奴老巢,把建奴婦孺百姓殺光掠光,把建奴腹地燒成一片廢墟,即便建奴還剩下數萬軍隊,即便其主力猶在,但卻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水之源,早晚必亡!

 達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部落,擁有實力的根本在於軍隊的強大,更在於每一個普通百姓部民。沒有普通百姓普通部民辛苦勞作,努力耕種,努力生產各種資源,強悍的軍隊又如何維持?

 把建奴後方弄成一片廢墟,即便黃台吉把八旗兵主力成功從大明帶回,沒了數十萬建奴百姓,誰種地生產糧食,誰縫製衣服,誰製作修補盔甲?什麽白甲兵紅甲兵,他們一個個戰力無雙,但耕種未必在行,他們若是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耕種漁獵等瑣事上,還有什麽精力去錘煉武力?

 所以,不要瞧不起老弱婦女,不要瞧不起普通的百姓,他們才是社會真正的中堅。

 而建奴失去了大部分老弱婦女百姓,到時實力恐怕連科爾沁這樣的蒙古部落都不如,還有什麽資格成為大明的敵人!

 只要能完成這個戰略目的,哪怕劉興祚等三路偏師全部兵敗,哪怕損失數萬軍隊,也都是值得的!

 為了完成戰略目標,盧象升一直隱忍著,三萬禁衛軍一直安靜的守在皮島,直到劉興祚攻下了鳳凰城,直到周遇吉也出兵攻佔了旅順金州,感覺建奴的目光都被吸引了,盧象升這才悄然帶著三萬禁衛軍離開皮島,從對岸的朝鮮國鐵山半島登陸。

 然後,禁衛軍一路在朝鮮國境內行軍,從鐵山到義州,再一路向東北,到達了朔州。

 一路之上,自然免不了遇到朝鮮百姓,自然免不了接觸朝鮮國地方官府。

 如此龐大的明國軍隊,自然使得朝鮮百姓驚懼不已。

 大明一直是朝鮮的宗主國,雖然近幾年朝鮮國被建奴征服,被迫和建奴的後金結成兄弟之國,但上自朝鮮朝廷,下到普通的朝鮮士子百姓,仍然自認為大明是母國,仍然認為建奴是蠻夷之國,對建奴很是鄙夷。

 朝鮮人對大明仍然有感情,但對大明的軍隊卻很有些煩憎,不管是李成梁鎮守遼東,還是毛文龍坐鎮皮島東江,大明遼東的軍隊對朝鮮人都多有欺凌。

 特別是毛文龍,對朝鮮人更是欺凌蠻霸,東江兵搶掠朝鮮百姓,截殺朝鮮商旅之事屢屢發生。毛文龍甚至有從皮島出兵,徹底滅了朝鮮國的想法!

 對這樣大明軍隊,朝鮮人如何不懼?

 然而,這次他們看到的明軍卻和東江軍有所不同。禁衛軍從鐵山到朔州,一兩百裡的路程,做到了秋毫不犯,沒有任何搶劫的事情發生!

 當然這既是因為禁衛軍軍紀良好,更是要奇襲建奴巢穴,盧象升沒有時間和朝鮮人墨跡。

 大軍行軍,自然需要糧食補給,為了行軍的速度,出發時攜帶了半個月的口糧,就是每個士兵肩頭斜背著的炒面袋子,裡面裝了約二十斤炒面。

 但這是最後的儲備,能不動用就不要動用。在朝鮮境內行軍,糧食補給當然要找朝鮮人解決。

 怎麽解決?搶劫肯定不行,自然是公賣公賣!

 每到一座村鎮休息時,禁衛軍便會拿出銀兩從朝鮮百姓手中賣糧,價格比市場價還要高,朝鮮百姓自然樂意。

 禁衛軍這種秋毫無犯、公買公賣的態度,自然也讓朝鮮官民敬佩不已,都說不愧是天朝上國的官兵!很多朝鮮百姓甚至主動拿出自家醃製的泡菜勞軍。

 對禁衛軍的目的,朝鮮百姓自然心中清楚,肯定是要去打建奴,但卻沒人會給建奴報信。

 滅了殘暴的建奴蠻夷,使得朝鮮重新沐浴在天朝上國的陽光之下,是所有朝鮮百姓的真實心願。

 當然,即便有人給建奴報信,盧象升也不怕,因為此刻建奴腹地已經空虛,因為禁衛軍的速度足夠快!

 從皮島出發,到達朔州,一路上隻用了四日時間,然後從朔州跨過鴨綠江,進入到寬甸境內。

 寬甸,位於群山環繞之中一些破碎盆地,隔著鴨綠江和朝鮮國相鄰,原屬於大明東寧衛轄地,卻位於遼東邊牆之外,事實上屬於大明朝廷放棄的荒蠻之地!

 萬歷元年,為了應對建州女真人的崛起,大明朝廷才決議在寬甸地區修築城堡。

 萬歷四年,寬甸、永甸、坦甸、長甸、赫甸五堡五座堡壘相繼建成。寬甸參將加副總兵職銜,遷定遼右衛軍士及倉官於寬甸堡,創學廟,開設瓦市,屯軍墾田,由荒蕪之區,成為了遼東重鎮。

 天啟元年的時候,建奴攻佔了寬甸地區,把原本的明朝軍戶編入漢軍旗,又遷入一些旗人,任命原大明降官為備禦,和女真人牛錄額真共同管理寬甸。然而沒過多久,毛文龍來了,先是奇襲鎮江堡,建立東江鎮,寬甸原明軍官兵自然不願被建奴統治,紛紛和毛文龍聯系,配合毛文龍殺旗人造反,使得寬甸重回大明治下。

 然而好景不長,建奴派大軍進攻毛文龍,把毛文龍逼近朝鮮國境內。寬甸大部分漢民隨同毛文龍去了皮島,留下來沒走的遭到了建奴的血腥屠殺,以除後患。

 到了現在,寬甸境內,原來明軍軍戶百姓,早就沒了。現在寬甸境內,都是建州女真人,都是建奴百姓。

 當然建奴家中也有一些漢人包衣奴隸,寬甸境內也有部分朝鮮人,都是在朝鮮國活不下去逃到了這裡,然後成為建奴的包衣。

 總而言之,寬甸境內人丁太過稀少,遠遠少於萬歷年間,實在是這裡太過偏僻,又都是山區,除了建奴朝廷派來守衛的旗丁及其家庭,其他旗人可不願來這裡。這群山僻壤,哪裡有生活在遼沈大平原舒服?

 整個寬甸地區,也就一兩千旗丁,加上其家眷包衣奴隸也不會超過兩萬人,主要居住在五座城堡中。每個城堡中也就有旗丁三四百,連同家眷包衣們總共三四千人的樣子。

 盧象升帶領三萬大軍殺入,以建奴在這裡的兵力,自然無法阻擋。

 一開始的時候,寬甸守軍還以為是皮島東江軍殺來,畢竟前些年,毛文龍帶著東江軍沒少騷擾這裡,對東江軍他們並沒有絲毫畏懼。

 可是很快,這裡的旗丁便發現不是東江軍那幫叫花子,而是一支真正的精銳,武器裝備甚至比八旗兵都要好很多。

 寬甸守軍再也沒有主動出擊的想法,龜縮在城中瑟瑟發抖,試圖負隅頑抗。

 盧象升並沒有給他們絲毫機會,直接分兵五路攻打五座城堡。

 從朝鮮到寬甸再到赫圖阿拉都是山區,為了提高行軍速度,禁衛軍自然不會攜帶蠢笨的紅夷大炮,但禁衛軍自有辦法迅速攻破城堡。

 數千禁衛軍逼近城堡牆外,用火銃對著城牆不時發射,十來支魯密銃對準一個垛口,只要建奴敢露頭就同時射擊。城牆上雖然有建奴守軍三四百,在禁衛軍強大的火力下根本不敢露頭。

 借著火銃壓製城牆建奴之時,禁衛軍炮手把數門重只有百余斤的小炮推到距離城門十丈距離,使炮管伸平,然後對著城門開炮。

 十丈距離,哪有打不準城門之理?

 只是一輪發射,便把城門擊的粉碎,然後禁衛軍一擁而入,殺入城堡中,把守城的旗丁全部包圍殺死,眼看著走投無路,好些旗丁扔到下武器投降。

 寬甸五堡,每一座城堡,從攻城到破城都沒有用到一個時辰,實在是雙方實力相差太過懸殊!

 破了城後,如何處置建奴婦孺和投降的旗丁,盧象升一開始就制定了方法。凡是成年建奴男丁,不管老弱一律處死,隻把婦女孩童掠回大明。

 事實上建奴全民皆兵,只要是成年旗丁都是士兵或者曾經是士兵,手上都沾滿了明人的血,一個個殺了都不虧!

 但投降的和俘虜的建奴旗丁不能輕易殺死,還有一些用處。

 大部分建奴家裡,都有包衣奴隸,貧困的建奴家中有一兩個,富裕的建奴比如那些牛錄家中,更是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之多。這些包衣奴隸有漢人,有朝鮮人,很多人跟了建奴多年。好些包衣男丁甚至作為廝卒和明軍打仗打仗。對這些包衣奴隸的處置,和建奴又有不同。

 大部分包衣是被迫的,其中大半都是明人百姓,自然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重新回歸大明。

 鑒於好些包衣廝卒跟著建奴也殺過明軍,盧象升下令,讓這些包衣廝卒殺掉他們曾經的主人,以洗刷他們過去的罪惡,然後才能接受他們的投降,才能讓他們活命。

 生死關頭,這些包衣們也發了狠,向著他們昔日的主子衝了過去。

 建奴殘暴,根本沒有把包衣奴隸當人,完全是當牲口使用。在建奴旗丁家中,什麽髒活累活都是包衣去幹,吃的是豬食,睡得是柴房馬棚。別說自由,連妻女都保不住,旗人老爺隨時都可以侮辱他們妻女......

 現在,盧象升給了他們一個報仇的機會,他們自然樂意聽從。

 刀砍,石頭砸,甚至用牙咬,把那些旗丁殺死,把曾經欺壓他們的旗人老爺撕成了碎片!

 殺過之後,這些包衣們覺得一陣爽快,好像身上的枷鎖被除去了一樣。

 很多包衣又看向了那些嚇得渾身發抖的旗人妻女婦孺,眼睛露出了綠芒,想把旗人老爺在他們妻女身上做的事情還回去,卻被盧象升製止了。

 盧象升是進士出身,標準的讀書人,心中自然有善惡標準,有心理底線,建奴是禽獸,可明軍不是,自然不能和建奴學。

 盧象升下令,從這些包衣廝卒中挑選出五百人,整編成營,號為歸義營,隨同大軍繼續進攻。留下了一百禁衛軍,統領著剩下的包衣廝卒,帶著他們的家眷,押著建奴婦孺,撤回皮島。

 盧象升征調了寬甸五堡所有馬匹,用以馱運隨軍物資,至於牛羊糧食財富,讓他們統統帶回皮島,然後把寬甸五堡一把火燒了,什麽都不留給建奴!

 盧象升在寬甸並未耽擱,攻下寬甸的次日,便率軍繼續行進,向著建奴昔日老巢赫圖阿拉殺去。

 寬甸到赫圖阿拉,直線距離二百余裡,但是之間到處都是群山,只有山間谷地可以行軍,大軍一路行走的路程超過四百裡,山間道路難走,差不多要用七八日才能趕到。

 對於行軍的路線,盧象升早有準備。

 在北京的期間,盧象升調閱了兵部舊檔,看了所有有關薩爾滸戰役的文檔。

 薩爾滸之戰, 明軍四路進攻建奴,其中一路由總兵劉綎帶軍,正是從寬甸進軍,攻向建奴老巢赫圖阿拉。盧象升調閱了劉綎進軍的路線,在皮島的日子,又找到了幾個當年生活在寬甸地區隨同毛文龍到達皮島的皮島兵,詳細了解了寬甸的情況,並把這幾個皮島兵帶在軍中,作為向導。

 現在,盧象升對往赫圖阿拉的行軍路線了如指掌!

 這一路都是山區,只有少數幾個屯村,當年劉綎進軍的時候,這些屯村的建奴百姓都被殺光,現在估計一路行經都是荒無人煙所在,根本不用擔心被建奴發現大軍蹤跡。

 再說即便被發現又能如何,建奴現在在赫圖阿拉根本就沒幾個旗丁了吧,如何能擋住大軍行進?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節地址:https://

陛下因何造反全文閱讀地址:https://

陛下因何造反txt下載地址:https://

陛下因何造反手機閱讀:https://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90章 輕取寬甸,直搗黃龍(第1更))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陛下因何造反》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