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鐵甲軍》第324章 3字真言修修修
陳幀一擼袖子,說:“我在東京汴梁也學到了一些真傳,吏部有個官員對我說了,如果能解決問題,就解決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問題,就把提出問題的人解決了,這樣咱們縣就能更好的發展了。”

柴林恨不得抽他兩巴掌,解決不了問題,就把提出問題的人解決了,這不是掩耳盜鈴嗎。

“不要瞎想了,內政經濟有朱先生,治安有武松、鄧飛。你就好好當好表率,做個青天大老爺,萬民愛戴。縣裡如何發展早前已經和你說過幾次,你可曾記得?”柴林問。

陳幀說:“記得,修,修,修。一直修到春耕才停止。”

這是現階段發展的要點,修完馬路、橋梁。那就整修河道,幾十條大小河流需要清理疏浚,一到雨季到處發洪水,不清理疏浚怎麽行。修理完河道,修城牆。總之工程不能停,因為來之前就統計過了整個縣裡窮困人口特別多,一到冬天許多人都是中午吃一餐飯,甚至沒衣服穿的天冷都不出門了。工地上管三餐,吃不上飯的人可以去工地混口飯吃,熬過這個漫長的冬天。

朱武說:“修路十天以上的發十字鎬或者鐵鍬一把,修路二十天的就給一套工具。修理河道十天以上的,我和陳縣令商量著發一件粗布的棉衣,鹹鹽二斤。等到了修理城牆的時候就發種地用的鋤頭和五斤鹹菜。普通壯丁是征的民夫,但是技術好的工匠是開工錢的。”

“好,那就這樣,特別冷的時候就停工吧,天氣稍微好些了再開工。”

柴林又和武松、鄧飛等聊了許多,這才帶領親兵返回滄州。

隊伍一進滄州地界,到處都是工地,修理河道的,修建水庫的,馬路邊上種植綠化樹的,修橋梁的。蘇知府和陳幀都是一個師傅教的,這個師傅就是柴林。

折騰,是真能折騰,每到農閑季節就開始到處修建,但是還別說,變化非常的巨大。沙石的馬路非常的平整,路基也比以前高了,不會輕易的被大水衝垮。

樂陵城南,河流邊上竟然立著許多的水輪車,水輪緩緩的轉動,正在給冬小麥澆水呢。

典正南說:“還是咱大本營好,別的地方哪有這麽多水車,看咱們這水車可真多。”

“一個水車十幾兩銀子,滄州相對富裕點,所以賣的多。”柴林說。

解寶說:“河道兩邊不是水輪車就是水杆子,水利設施發展的可真快,糧食增產是肯的了。”

“水利建設,明年就輪到沂州了,紅薯、玉米、土豆要首先在沂州北部推廣。滄州平原地,各項條件都比較好,種植棉花更加的有利。”柴林說。

正說著,前面來了一隊官差,為首的竟然是樂陵縣令石文炳。

石文炳那是相當的客氣,離得老遠就說:“柴大人,請留步。”

柴林下馬,過來施禮說:“這麽巧,石大人這是做什麽呢。”

“勸課農桑,發展水利。這是蘇知府定下的基調,我自然是檢查桑樹、小麥的冬季澆水情況。馬上到午飯時間了,還請柴大人移步去城裡吃頓飯再走,好久沒見柴大人了,今天好好嘮嘮。”石文炳很熱情。

柴林知道他有事,也不好推脫,一行人進了城,和石文炳找了個差不多點的館子就進去了,典正南、解寶等親兵在一樓吃飯。

柴林和石文炳就要上二樓。

小二說:“兩位客官,樓上雅座滿了,在大廳將就一下如何。”

小二不認識這兩人,但是掌櫃的認識啊。

掌櫃的一看,這麽重要的人物,竟然說沒座位了,店裡有空的雅座,但是輕易不使用。

恨不得抽小二幾個嘴巴,連忙跑過來,說:“石大人、柴大人,樓上請,樓上請。夥計新來,他不懂規矩。”掌櫃的把兩位大人請進了雅座,上了茶水先喝著。

桌子上放的是柴家莊生產的高檔餐紙,精致的竹筷也是柴家莊生產的。

石文炳說:“安排幾個拿手菜,我跟柴大人好好喝兩杯。”

掌櫃的有些為難,什麽叫拿手菜,這沒個標準,開飯店的最怕這個了,回頭不滿意,那就不是錢的問題的了,不過石縣令、柴團練官聲很好,倒是不至於少了他酒飯錢。

柴林說:“來個黃河鯉魚、尖椒炒肉、乾煸豆角。石大人還有什麽要補充的嗎?”

“夠了,夠吃的就行。”石文炳說。

掌櫃的下去安排大廚做飯,石文炳給柴林倒了杯茶,說:“柴大人,你那莊上我可是聽說了,有好寶貝了,紅薯、玉米這可是好東西啊,畝產那麽高,過了年讓你的商行在樂陵多推點,讓我這小小的縣令在縣志上也好看一些。”

柴林笑道:“石大人這鼻子倒是靈的很啊,不過這幾種東西都是剛剛發展,我肯定得先自己種,然後推廣,一來是摸索技術,二來是種子不足。過了年我少量推廣些玉米,麥收後種,畝產七八百斤還是有的。另外我打算推廣些棉花,麥收後種植一畝能收益一貫多。”

“一貫多,真的假的,如果種高粱的話一畝也就幾百文的收益吧。棉花我聽說過,西域人都是四月份就種植,麥收了再種豈不是晚了一個月。 ”石文炳有些不太相信。

“石大人要相信農民的智慧,四月份種植沒錯啊,咱們就是四月份種。麥收都五月了,肯定晚了。”柴林說。

石文炳撓撓頭,說:“還是不理解,四月份地裡還有麥子,棉花種子種進去就算發芽了,恐怕也生長不了吧。我雖然沒種過地,可是經常去地裡的,柴大人可不要騙我。”

“哈哈,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育苗移栽,就這麽簡單。四月初氣候可以種棉花了,就趕緊的找塊水肥好的地方育苗。一畝棉花地用的育苗地很小,幾個飯桌大地方就夠了。等到五月份,苗圃地裡的棉花苗生長到一拃高了,麥子也收獲了,小麥地耕過之後,就把棉花苗帶土移栽過去,一畝地不過三千多顆棉花,移栽還是很方便的。如果想進一步的提高成活率,可以用結實的紙袋育苗,到時候和袋子一起種過去。”柴林說。

石文炳驚呆了,說:“柴大人真乃曠世奇才,跟你那個大棚菜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真不得了。”

“這就是個小方法而已,都是農民在種地中踅摸出來的。你看下那滿河邊的水杆子,不都是幾千年前的農民想出來的嗎,為了省力,為了更好的澆地,就得動腦筋。石大人不要太樂觀,我會安排商行推廣新作物的,但是農民思想保守,能接受多少這可不好說的。”柴林道。

《大宋鐵甲軍》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新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新!

喜歡大宋鐵甲軍請大家收藏:()大宋鐵甲軍新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