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鐵甲軍》第375章 玉米錦雞圖
公孫勝嚇了一跳,驚訝說:“這是何等法器?竟有弓箭的射程?”

“這叫長火銃,比弓箭遠,比弓箭威力大。這是我的親兵營六千。另外還有三營重步兵,個個都是重裝鐵甲。兩營輕騎兵,兩營重騎兵,共計兵馬六萬余。”柴林說。

公孫勝那個汗顏,剛才還想著忽悠柴林,沒想到人家竟然有精兵六萬。加上征調的民壯完全可以號稱大兵三十萬了。

公孫勝說:“大官人,準備這麽多兵幹什麽?”

“當然是為國除賊,抵禦外敵。”柴林說。

公孫勝說:“奸臣當道,好人難做,哪怕大官人赤膽忠心,也不會被認可的。不如這樣,拿下滄州、德州、高唐、東平、濟州,整個京東路都拿在手裡了,懇請朝廷任命大官人為京東路節度使,如此一來也能更好的推廣新作物。”

“朝廷哪有那麽聽話,走一步看一步吧。公孫道長不如留下做個軍師?”柴林邀請說。

公孫勝拜道:“哥哥一心為民,貧道佩服,願為哥哥效犬馬之勞。”

“公孫先生快快請起,從今以後,你就是滄州鄉兵的三軍師了。大軍師吳用,二軍師朱武,三軍師就是公孫先生。還有個凌雲道長也是咱們的人,只是平時比較散漫,雲遊天下。”柴林說。

公孫勝說:“凌雲道長?那可是我師爺輩分的。去年聽說高衙內被坑了三百多萬貫,想必就是我師叔所為吧。”

“三百二十萬貫,凌雲道長分文未取,全部把這些錢運到了沂州北部山區,救濟山民。今年的沂州山區種了十幾萬畝的新品種糧食,明年一下能推廣五六十萬新作物。”柴林高興的說。

公孫勝大為震驚,這哥哥也太狠了吧,動作真快。

“貧道在蘭陵一帶的山中發現有黑鐵石,或許對哥哥來說很有用。”公孫勝說著拿出一塊石頭遞給柴林。

柴林接過仔細一看,大喜說:“這是鐵礦,先生大功一件。獎勵二百兩銀子。”

公孫勝連連搖手,說:“貧道乃化外之人,入世不過是為了濟世救人,不圖金銀。”

“不圖金銀日常也得開銷,出去行走江湖吃飯住店總不能不給錢吧,先生還是收了。身上有錢更好濟世救人。”柴林說。

公孫勝見推脫不過,還是收了。

柴林說:“先生,現如今正是六種新品種農作物成熟的時候,我安排先生負責樂柴家莊一帶數十個村子新糧食的宣傳如何?”

公孫勝說:“這可是功德無量,造福百姓的好事,貧道義不容辭。”

“那好,先生回村休息幾日,然後就開始工作,如何?”柴林。

公孫勝道:“貧道常年奔波,這身體銅敲鐵打的一般。糧食就是命啊,貧道明日就去。”

柴林安排公孫勝回莊上了,這待遇是沒得說,到了莊上立刻分配了金絲軟甲。安排了一支宣傳商隊。這商隊有十五人,負責的是柴家莊周邊數十個村的宣傳工作。

公孫勝一來那就是負責人,三軍師,都知道這不過柴林安排鍛煉的。

一行人每天的任務就是拿著紅薯、土豆、玉米這三種作物,附近村莊進行試吃,邀請觀看等等。

任務相對簡單,周邊每個村都有種這幾種新作物的,許多地少的自耕農對新作為還是非常感興趣的。更多的是在等村裡第一年的種植戶收獲了再決定來年是否要種植。

這附近其實都用不到商隊去推廣,有個三四年也就傳播開來。不過柴林對糧草要求確保安全,所以必須加緊推廣,等明年種植量大了,糧食也有保障了。

公孫勝那翻江倒海的本領,

做這個太小意思了。幾天下來就把幾種作物高產豐產穩產的特點就宣傳出去了,順帶連怎會烹調都宣傳了。就比如土豆,做菜能用來炒菜、能燉肉、能煮了吃。

柴林要檢驗訓練成果。六千人的火銃隊,這是柴林的撒手鐧,也是中堅力量。

火炮營雖然強悍無比,但是礙於機動性,比不過火銃手靈活。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牛皋何在。”柴林問。

“末將在。”小將牛皋出列。

“我安排你訓練的五百輕騎兵如何了?”柴林問。

“已經可以從馬上開火銃了,只是精準度不行,不過打仗絕對不含糊。”牛皋說。

“親兵營的輕騎數量雖然不多,但是肩負著先鋒、偵察、戰場遮蔽等許多任務,還得加強訓練馬虎不得。”柴林說。

接下來幾天,柴林一直在親兵營,吃住和士兵們在一起,了解親兵們的思想活動,生活需求。

滄州府衙,秦師爺臉上樂開花了,拿著幾根玉米棒進了蘇知府的書房。

蘇燦正在那畫畫呢,上行下效,當今官家道君皇帝就喜歡畫畫。

秦師爺說:“大人,後花園的玉米大豐收,畝得淨米九百斤,差不多兩倍小麥產量。咱們趕緊報上去吧,這可是天大的功勞。”

蘇燦說:“如果僅僅是把一種新作物上報給管家,你說那褶子會不會看?”

秦師爺搖搖頭:“估計是扔一邊了,沒人看。”

“這就對了,看我畫的這副玉米錦雞圖如?”蘇燦問。

秦師爺一看,說:“大人這畫神形兼備,錦雞栩栩如生,玉米亭亭玉立。”

“通過畫,本官把這玉米報給聖上,將來推廣了我也是大功一件。”蘇燦高興的說。

在北方,產量最高的小麥、高粱、谷子,三種主要作物畝產不過三百多斤,精細管理四百斤頂天了。現在好了,玉米橫空出世了,一般也有八百斤的產量,這不是一星半點的增產,而是翻倍的增產,意味著原來的一畝地,變成了兩畝地。而且玉米還有個特點,可以種麥茬地,收獲時間非常的短, 此等作物簡直是太好了。

“我盤算了一下,今年玉米種植了數萬畝,這一下就有了足夠的種子。明年九個縣,推廣一百萬畝不成問題。一畝增產四百斤,那就是四億斤。一畝加收四十斤農稅,那就是四千萬斤。

更何況還要紅薯、土豆、桑蠶等等,咱們滄州幾乎一瞬間就可以和蘇杭的收入持平了。”秦師爺高興的說。

蘇燦笑道:“蘇杭,蘇杭早不行了。亂兵四起,哪裡還有什麽蘇杭,以後最好的地方當屬滄州。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北方的超級大糧庫。柴林光賣種子也賺幾十萬貫啊,這功勞就讓給我吧。”

蘇燦的想法很好,誰不想撈點功績,把畫卷和幾個玉米棒派專人送往東京城,獻給當今聖上。

蘇家那是豪門大族,想給皇上送點東西那是很簡單的事情。

畫卷順利的進了皇宮,可是負責的太監,一看玉米棒就不樂意了,啥意思,皇帝沒見過糧食?隨手就扔垃圾桶了。

徽宗皇帝看了看蘇燦的畫,還點評了幾句,畫風尚可,但是筆力不足,還需要加強練習。

皇上點評那就是聖旨,太監帶隊耗時半拉月給蘇燦把畫卷送回來了,讓蘇知府加強訓練,把畫畫的更好一些。

蘇燦一看,心涼了半截,自己費勁力氣給官家畫畫,想著獻上珍貴的玉米呢,誰曾想隻點評了畫,絲毫未提推廣玉米的事情。

《大宋鐵甲軍》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小說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小說!

喜歡大宋鐵甲軍請大家收藏:()大宋鐵甲軍搜小說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