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鐵甲軍》第497章 鄉村教師
養馬島上風光太美了,這裡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到處都是稻田、水車、馬群。

 金芝公主一下就被迷住了,騎著一匹草原矮馬,走在田間的小路上。

 “這裡的村子怎麽如此的整齊,就是房舍一模一樣,擔心找不到家啊。”金芝公主笑道。

 一個路過的老農說:“這是稻花香一村,當年將軍為了解決移民的居住問題,下大力氣興建了數十個新村,每一套房舍都是精心修建,不怕大雨大風。村裡還有學堂、祠堂、活動場地。”

 “我可以去看看嗎?”金芝公主問。

 “隨便看,隨便進。只是你要是進別人家裡那得主人家同意才行。”

 金芝公主溜達著就進村了,村裡的街道太乾淨了,街邊的水渠裡竟然是成群的鯉魚。家家戶戶裡都傳來了雞羊的叫聲,但是沒見到一只在街上亂竄的。

 村裡最大個建築是學堂,傳來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

 這些都是難民的孩子,經歷過大苦大難,十分的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每天裡讀書、種地、養魚、管理牲口。

 學校裡竟然還有馬匹,老師竟然還教孩子輪流騎馬。

 最老的幾個稻花香新村,已經改製完畢了。附近肥沃的稻田、旱地都是軍隊上有功的戰士所有,但是他們沒有管理權限。村民們領了三十年契約,每人五畝地的口糧田。水田每年每畝二百斤稻谷,旱地一百斤玉米。實際都是能收兩季的,但是官府隻按照一季收稅。

 交夠官府的,剩下的自行處理,可以賣,可以屯糧。不過由於房子、水牛、騾子等牲口都是分期買了的,需要用糧食償還,雖然小有壓力,但是生活很富足。別的不說,光是稻田裡所產的田魚就是一大項收入,吃喝有魚有肉,比起以前來那是神仙般的日子。

 學堂的館長看見沒口來了個姑娘,這姑娘看著就像個讀書人啊。

 走過來,說:“姑娘,您這是來做先生的嗎?”

 金芝公主很驚訝啊,問:“女的也能做先生?”

 “學無先後,達者為先。女的只要有一技之長,當然可以做先生。你都會什麽?”

 “我會詩詞、射箭、騎馬。”

 館長很高興啊:“那你這夠條件啊,你跟誰來的養馬島,找個保人就能來做先生了。這裡先生的地位很高,月錢八百文,一般人想做做不了的。”

 “我跟著阮將軍一起來的,這樣吧,我回去問問。”

 金芝公主剛剛經歷了巨大的痛苦,哥哥、父親戰死,一個個親朋友好的死亡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原本的公主,現在江湖流浪人,落差太大,心理一時間適應不過來。

 這個時候鄧元覺大和尚過來了,說:“公主,您怎麽跑這裡來了,讓我好找。”

 “大和尚,以後我再也不是公主了。叫我金芝姑娘就行了。我打算留在這裡的學堂做個先生。”

 鄧元覺也突然醒悟,國破家亡,方臘軍早已經灰飛煙滅,金芝再也不是公主。自己和石寶還正在找人收留。

 “那咱們回碼頭問問阮將軍,看他什麽意見。”鄧元覺說。

 一行人回去碼頭問阮小七。

 阮小七說:“金芝公主可以去啊,柴將軍的三夫人做過先生教過孩子們。武松營長的夫人還是館長呢,負責教孩子們。只是到了學堂不能再稱公主,要叫方先生,你要是同意就去吧。”

 “好啊,好啊。”

 金芝公主很高興。

 就這樣金芝公主就留在了稻花香新村做起了教書先生。

 石寶、鄧元覺二人搭乘返回滄州定海港的商船到達了滄州。

 滄州的情況讓石寶和鄧元覺大為吃驚,沒想到北方發展的如此之快,港口這一帶到處都是紅磚水泥的房子,整潔乾淨。窗戶上竟然也沒有窗戶紙,而是用的透明的玻璃。

 道路平整,許多地方還是用水泥做的。

 來來往往的都是馬車,百姓們衣服也比較新,幾乎看不到乞丐。

 商船上的人說:“二位將軍,前面不遠就是驛館,二位拿了這名帖過去,驛館自會安排二位住下吃喝全免費,我已經派人去通知柴猛營長了,想來他很快就會來接待你們。”

 “好,一路上麻煩你們了。”

 石寶鄧元覺拿了名帖往前走沒多遠,就是港口的驛館,這驛館的主要功能就是接待來來往往的商旅和各路好友,滄州軍官辦的驛館。

 這驛館修的豪華氣派,五層的小樓,門口的小二站的筆直,看人來了一鞠躬,歡迎光臨,冷不丁嚇一跳。

 大和尚把名帖一送,掌櫃說:“兩位裡面請,二位是要一個房間呢,還是兩個房間?”

 石寶說:“我二人就要一個房間吧,也好有個人說話。”

 三樓陽面的客房給開了一間,偌大的房間寬敞明亮,水龍頭裡擰開就有自來水,一應俱全。

 沒一會兒小二端上來了熱乎乎的燉豬肘子,大碗的白米飯。

 兩人雖然不暈船,但是畢竟長時間海上航行還是很不適應的,現在腳踏實地了才舒服。

 又有豬肉可吃,兩人開造,吃了個飽飽。

 門口有人敲門,咚咚。

 二人還以為是收拾吃飯東西的小二呢, 打開來是個中等身材的漢子。

 這漢子深施一禮,說:“可是石兄弟和鄧兄弟?”

 “正是我們二位,請問你是?”

 “在下柴猛,受我家哥哥的安排,專門迎接兩位兄弟。濟州發大水,哥哥前去救援了,想來應該很快就回來了。”柴猛說。

 鄧元覺很吃驚:“發洪水軍隊還負責救援?”

 “當然,咱們滄州軍來自於百姓,服務於百姓。兩位兄弟一路辛苦了,每人五十兩銀子的安家費,兩位請收下。”柴猛取來兩條嶄新的褡褳,裡面是十兩一塊的銀子,一共五塊。

 鄧元覺說:“我等有錢,身上有的是錢。寸功未立,怎麽能收銀子。”

 這個規矩是幾年前就定下的,要是普通好手就是二十兩,特別高手那就是五十兩的標準。這錢並非是為了收買誰,真正有理想有眼光的人也不會為了這五十兩折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