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鐵甲軍》第207章 豈曰無牛 與子同耕
很快,比賽在柴剛歇斯底裡的吼叫中展開了,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毛驢伸長了脖子,四蹄用力,拉著犁鏵耕開了土地。黃牛發出哞哞的叫聲,晃動尖角。

 不過已經沒用懸念了,騾子以其出色的力量和速度、技巧獲得了第一名。黃牛獲得了第二,馬匹第三,毛驢第四。

 按理說馬應該第二的,馬匹耕地的速度很快,但是評委們認為這兩匹馬明顯的生手,雖然耕地快不錯,但是比較乾活毛糙,而且還偶爾不聽號令,人馬配合的不好,所以打分上差了些。

 當即兌現了獎勵,領獎的高高興興拿了東西。沒領到東西的也有個參與獎,每人二斤的鹽。鹽可是好東西,平常百姓購買官鹽少說也得二十五文一斤。

 柴剛說:“接下來是觀看耕地的時間,二百頭高頭大騾子,耕地三百畝地,咱們看看多久能完成。下面有請,咱們村的好把式們入場。”

 十幾漢子敲著小鼓,後面是雄壯威武的騾子隊。這是柴家莊商隊和輜重營的騾子,柴林花大價錢從曾頭市購買的馬騾,所謂馬騾就是父親是驢子,母親是馬,這叫做馬騾。馬騾力量大,威武雄壯,平均一頭騾子都有八百斤,身體健壯,四肢粗大,走得快吃得少。

 二百頭騾子,組成一百組犁。騾子是好騾子,耕地的也都是本村的熟手。

 有位老者對柴林說:“莊主,這才剛正月初五,種地還早呢,耕地早了一下雨土地容易變硬,而且草多。”

 柴林說:“多謝老人家關心,不過你老放心,我這是種大棚菜的。”

 老者有些暈,從來沒聽過什麽大棚菜,認為年輕人在胡搞而已。

 “莊主啊,可不能胡來,你這三百畝地可是種麥子的好地。”老者說。

 柴林說:“老人家,你就放心吧,我會好好的種的,不會糟蹋地的。”對於村中老者的話,不管對錯,柴林都會聽取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老者聽到柴林如此說,這放心了。

 一百組犁子已經就位了,大把式們準備就緒。鞭子一甩,啪的一聲鞭響。騾子嘩嘩嘩的走動了。

 熟練的把式一個人可以操作兩頭騾子,訓練熟了的騾子能聽懂口令,完全是聲控的,轉彎、調頭毫不費力。能看懂騾子的心思,知道騾子是餓了還是渴了。

 相反,不熟練的人,只會說騾子不行,騾子明明餓了,他還不懂,非得拿鞭子抽,越抽越不乾活。這都需要技巧,讓農戶們懂得技巧的重要性,學習農耕技巧,這是柴林要做的事情。

 柴林專人把毛驢、黃牛、騾子、馬匹從養殖到使用的注意事項編纂成書,作為小學的教材,讓孩子從小就了解。因為他們的父輩們大多目不識丁,給他們看書,估計都得看到廁所裡去,畢竟書本紙比樹葉子強多了。

 就在這數千人的注視之下,騾子們耕地速度很快,平均一組犁地三畝而已,一下午搞定。

 這種集體勞作的場面在農村也是不常見的,耕個地二百頭騾子一起上陣,這陣勢也是沒誰了。

 主要是這幾天就要修建大棚了,建了大棚之後牛馬騾子就不方便進入到大棚裡面耕地了,所以提前更好了,等大棚扣好了之後就直接種菜了。

 下午了,太陽偏西,氣溫冷了,大家準備要回家了。

 忽然響起了孩子們的稚嫩的歌聲: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豈曰無糧,與子同食。

 豈曰無牛,與子同耕。

 原來是孔秀才帶領幾十名孩子一起唱的,歌詞簡單明了,而且都理解。

 年前冬天的時候,柴林為村裡的貧困百姓發放了皮襖、被子,救急的糧食,這和前兩句歌詞對應,但是這第三句明顯的是別有意圖啊。

 怎麽能說沒有牛呢,我來同你一起耕地。

 這是什麽意思,就是說家裡沒有牛的,不用擔心,我來幫你耕地。

 柴林說:“今年春天要接著整修河道、修建水渠、沿河種柳、開荒種桑。雖然抽丁不多,但是多少會耽誤一些農耕,為了照顧沒有大牲口的農戶,到時候我會調動鄉兵和商隊的騾子來為沒有牲口的農戶耕地。”

 柴林說完,眾人嘩然。農耕向來是大事情,是農民最重要的事情。一頭騾子一天能耕地二畝,但是兩頭騾子一組,那就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了,兩頭騾子一天最少能耕六畝,努努力八畝也不成問題,因為兩頭一起拉犁地比較輕松,所以力量更持久。

 這個消息炸開了鍋,沒大牲口的佃戶激動的哭,農民哭,沒牲口的農民更苦。一畝地如果用人力翻地,要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效率非常的低。

 實際上等過幾天一千五百頭大牲口到位後,村裡牲口應該是足夠的了。有壯勞力的家庭養草原馬,因為馬消耗大,性格暴躁點。沒有壯勞力的家庭養烏頭驢,烏頭驢是大型驢,一樣乾活厲害,能耕地能拉車,還方便使用。

 曾頭市五百頭烏頭驢大約初十前後送到,基本上已經被本村的農戶預定一空了。馬雖然好,可不是人人都能養的。

 藍家的一千匹鐵蹄馬則慢一些,因為草原上這個時候積雪還到膝蓋那麽深呢,最快也得一月底才能到貨。不過藍家也是著急提貨,初四就來柴家莊提走了中號的鐵鍋一千口、小號鐵鍋的兩千口,還有配套的木頭鍋蓋、鐵的炒菜鏟子等等。

 這幾天忙活的夠嗆,典正南、解寶也跟著自己受累了,到處奔波。

 柴林安排典正南、解寶二人回營休息,自己回家裡休息,家裡那親兵很多,所以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走了沒兩步,天工一營的工匠叫住了柴林。

 “大人,我們營研把短火銃改進好了,請您過去看看。”工匠說。

 柴林道:“好的,你先回去,我馬上就到。”

 整個柴家莊對火銃比較喜歡的也就柴猛了,柴林、柴猛二人來到層層保護的天工一營。

 一進來柴林就下了一跳,耿工等五六個工匠,一個個灰頭土臉的,身上破衣爛衫的,跟乞丐沒什麽兩樣。

 柴林問:“怎麽會事,這幾個人這是怎了?”

 工匠說:“大年三十,我們放假。他們六個人說不放假,閉關研究火銃,等我們回來上班他們就這樣了,顯然是這幾天沒好好休息。”

 柴林看著眼前這個經常犯錯誤的耿工是又愛又笑,這貨認真起來做的東西很好,但是胡鬧起來也不得了,讓他研發手雷,結果造成了發煙彈。

 大宋鐵甲軍 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