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下,谷水邊。
雖距立秋已過了十日,但天氣依舊酷熱。便是立在山腳之下,仍能感到陣陣熱浪。
站在一處小丘上,李承志手搭涼棚,往西眺望著。
此處已過專供宗室皇戚的所居的壽丘裡,已屬外城。李亮至途中送來的信裡稱,他們會由此入京,直達李承志租住的宅院。
好處是只需過外城一道關卡,不用進郭城和內城,很是省時間,也能省不少麻煩。
按理說早該到了,但從晌午等到了午後,已過兩個時辰,卻依舊不見個人影,李承志不由的焦燥起來。
總感覺心神不定,好似有什麽大事發生……
正自擔心,身後傳來一陣馬蹄疾馳的響動。李承志回頭一看,隱見一道煙塵奔騰而來。等走近些,便能認清當先一騎正是李睿。
讓他到外城接人,但怎看著像是從城裡出來的?
未等馬兒站定,李承志就喝問道:“人呢?”
李睿滿臉惶急,連馬都未下,急聲道:“郎君,出事了……入承陽門時,城門守軍搜檢出了夫人所帶的兩千真金,朔平司馬元乂許是見財起意,要當行扣押。
夫人不允,欲強行索要,繼而與之起了衝突……須臾間,夫人連傷禁衛二十余人,張娘子一刀捅至朔平司馬腿部……”
李承志眼前一黑,差點一頭栽過去。
不但連傷宮門禁衛二十余人,還將守城門的朔平司馬捅了一刀?
這是妥妥的造反的大罪啊……
好好的不從外城入京,跑內城去做什麽?
常言財不外露,賊不走空。整整兩千真金,能抵多少年的俸祿?莫說城門官,便是自己見了,怕也是會心頭火熱,眼熱不已……
他猛一咬舌尖,厲聲道:“母親如何?”
“夫人並張娘子,及李大等人皆是毫發無損,俱已被帶入朝城……”
好在未受傷……
李承志猛松一口氣。
只要人沒事就好。至於之後……若是佔理,自是得理不饒人,任對方是何身份,此事也定是要論個子醜寅卯出來。
若是不佔理,就只能伏低做小了。賠錢也罷,認罰也罷,只要能將人救出來。怎麽樣都行。
就是不知好不好疏通……估計還得請托高肇,更說不定還得去向皇帝求情……
皇帝……嗯,不對?
李承志雙眼猛突:“你方才講,母親竟被帶進了宮?”
便是鬧的太大,洛陽令無權處置,也該是河南尹、司州牧,或是廷尉等部處理才對,怎就直接入了朝城?
李睿低聲道:“仆趕至時爭鬥已罷,不知經過如何,只見數十禁衛倒地不起,嚎聲震天。夫人並李大等人皆是跪伏於地,束手待擒……
除此外,就只有候剛、汝陽王,潁川王等在場。仆怕多生事端,便暗李聰急入內城,敲響了午門下的登聞鼓……”
李承志都愣了。
登聞鼓?
大魏就有這種專供平民申訴冤屈,直達天聽的好東西了?
還真沒注意過……虧得李睿機靈。
李睿自知自己與候剛結了死仇,見有候剛在,又不確定元雍並元悅會不會向著同為宗室的元乂說話,進而徇私舞弊,歪曲事實。故而才想到了這麽一招。
還真有這個可能……
不看候剛下獄之時,元雍是何等的跑前忙後?
按理論,他是高肇的舅兄,該幫高肇才對。
之所以如此,無非便是候剛是元族,高肇是漢族。
但事已到此,便是宗室也顧不得了……
“走!”
李承志猛一夾馬,往城內奔去。
都跑了近半裡,
他才想起來,疑聲喝道:“你剛才講,京墨將誰捅了一刀?”“是江陽王世子、朔平司馬元乂,今日值守承陽門的便是他……”
元義?
除了歎氣,李承志都不知說什麽好了。
莫非是天注定,要讓他李承志非造反不可?
先是候剛,前幾日則是故充華,如今又是元乂。自己入京才幾日,竟將元恪之後,胡太后監政時期的權勢之流得罪了一大半?
仔細一算,好像也就剩下個劉騰和於忠了。
而與之相比,若論窮折騰,胡作妖,候剛、劉騰、於忠等,給胡允華和元乂提鞋都不配。
就是這二位妻姐夾雜妹夫糾纏不清,相愛相殺近二十載,今日還能蜜裡調油,明日就會拔刀相見,硬是折騰的還算強盛的元魏烽煙四起,分明離析。
大魏滅亡,這對奸夫淫夫至少要背一半的鍋……
罷了,多想無益,如今之計,要先將人保住……
李承志猛吐一口氣,手中的馬鞭揮的更快了。
……
端門內,外朝城。
今日廿九,明日就是初一。雖未逢三,但自是要順延開朝。因此劉芳與崔光都在門下省當值。梳理著月內諸事,準備列個條呈,明日上朝時呈於皇帝。
正各自伏案疾書,突聽咚咚咚的幾聲臣響,震的窗紙都嘩嘩嘩的抖動個不停。
劉芳抬起頭來,狐疑道:“李承志又演樂了?”
“宮中兩位貴人皆有恙在身,他哪有這個閑功夫?”
調侃了一句,崔光一頓,“還真就是鼓,但並未聞金鑼之聲,定非城上之戰鼓……”
稍一累索,崔光眉頭猛的一皺:“莫不是午門外的登聞鼓?”
劉芳竟有些恍然。
崔光不提,他都想不起來,朝城外還有這麽一個東西?
有生之年,竟能碰到登聞鼓被敲響的時候?
即便不是發生了驚天動地之事,估計也小不到哪裡去……
二人皆是一歎,劉芳又交待著給事中與辯章郎:“有人來告禦狀了,速秉予陛下,並傳請三司……”
兩班皆是急聲一應,隨即便入宮的入宮,出城的出城。
少將,宮門禁衛便帶著敲鼓之人入了殿。等看清來人的長相,眾臣皆是一愣。
又黑又瘦,身高也就堪堪五尺,若非頜下蓄著短須,都以為是個還未長大的稚子。
眾人還在打量,李聰騰的一下就跪了下去:“官爺,草民冤枉……”
……
不多時,給事中便奔至式乾殿。
皇帝正在和於忠下棋,聞言好不驚奇。
哈哈……竟有人敲響了登聞鼓,要告禦狀?
自先皇遷都洛陽,將登聞鼓置於午門以來已有二十余年,皇帝就沒聽這東西響過。
若不是給事中來報,他都忘了有這麽個東西在?
元恪本就好刑獄訴訟,閑瑕時動不動就會跑到廷尉斷案,而且水平還不差。此時一聽,哪還能坐的住:“擺駕!”
就隔著一宮城,連皇宮都不用出,極是近便。也就剛將李陪問了個大概,皇帝就到了。
自知事關重大,且十之八九是己方理虧,李聰哪敢告刁狀。只是將自己所知道的,不偏不倚,一五一十的講了一遍。
元恪都愣住了。
堂堂宗室之後,郡王之世子,竟敢見財起義,謀財害命?
關鍵的是,不但未謀到不說,上百城門禁衛,竟被區區一介婦人殺了個人仰馬翻?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莫說皇帝,但凡殿中還能站著喘氣的,無不驚的目瞪口呆。
就只有崔光聽的最是真切,就跟便密一樣,五官都擰在了一起:“你方才講,你是誰家仆從?”
“秉官爺,小的為祖居李氏之後,我家郎君乃太史監候星郎李承志……”
皇帝雙眼猛的往外一突:“誰,李承志?”
“正是!”
元恪都不知是該怒還是該罵。
這一家是不是天生就和京城犯衝,但一入京,必生事端,且一次比一次的動靜大?
李承志也就罷了,打的只是一群道士,連烏合之眾都算不上。但這當娘是卻如此生猛,上百禁衛竟不是其一合之敵?
元恪猛的冷笑道:“都宣進來……朕倒要好好看看,到底是朕的宿衛盡是一窩草包,還是這李氏母子皆是天將下凡、霸王轉世,天下竟無人可敵?”
皇帝很少有這種冷言冷語、暗含譏諷的時候。眾人便知,皇帝是真的怒了,就連劉芳崔光都是心中一凌。
想想也對:這可是一百弓馬嫻熟,刀弓齊備的禁衛?
便是一百頭豬站在那裡不動,也要殺好一陣吧?竟就在須臾之間被一個女人殺的潰不成軍。連主將都被生擒?
與之相比,到底是元義見錢眼開,還是李氏仆臣誣告,都已算不上那麽重要了……
於忠嘴裡直泛苦水,心裡快把江陽王的祖宗十八代都要操翻了。
若換成旁人,聽著就跟笑話一樣:堂堂世子如此利令智昏,竟在宮門下明搶,莫不是失了智?
但換成元義,於忠當即就信了九成。
只因這父子二人就沒一個好鳥。
孝文年間,廣陽王元繼鎮撫安寧四鎮,主事安撫高車部落。但別說安撫,他鎮撫不足三年,四鎮的高車人竟叛逃了近六成。
有部落首領逃至京中才知,無論災年豐年,也不官大小,但凡長四條腿的,元繼就要收一條腿的稅……
好在元宏寬仁,只是免官除爵。如果換成馮太后或元恪的手裡,哪還有他的命在?
元恪登其時,元繼因擁立之功而複起,拜青州、恆州刺史,後又因貪腐被禦史彈劾。元恪念起有功,並未懲處,只是調入京城轉任度支尚書。
再然後……好家夥,差點沒把國庫給搬空……
元恪還是念其擁立之功,饒了他一命,只是盡除官爵。元愉造反時,元繼因告發有功,去年又再度複起……
元義也一樣。先因軍中任司馬時,向職下索賄被免。後由於忠調於禁中宿衛,又因強搶民女,差點被砍了腦袋。不然何至於堂堂郡王世子,淪落到看城門的地步……
於忠腸子都要悔青了。
早知元義會給他惹出這般大的禍事,莫說隻送了他一樽金佛,便是搬來一座金山都沒用……
現在也根本不是元義是不是真的謀財害命的問題了。那怕李承志老娘是跑來殺皇帝的,事後固然難逃一死。但元義和他於忠還能逃得了?
整整一百禁衛啊,竟不是一介婦人之一合之敵?
莫說是個女人,便是隻老虎,至少也該搏一搏吧?
大致都知元義是什麽貨色,故而如此匪夷所思之事,竟就無幾個人懷疑。
也深知皇帝怕是快要氣爆炸了,官小些的,如黃門、給事,侍臣等門下諸官,大都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也就如劉芳、崔光這般,才敢時而抬起頭,瞅瞅皇帝的臉色。
初時還看著陰沉似水,但看著看著,皇帝臉上竟就沒了多少怒色,反而很是新奇一般,在盯著什麽東西猛看。
順著他的視眼一扭頭,發現皇帝好似在打量跪在堂下的那個李氏仆臣?
撞上皇帝的眼神,李聰竟也不避,還討好般的笑了笑。但長的委實不怎麽長眼,嘴一咧,牙一呲,就跟哭一樣。
崔光心裡猛一咯噔。
怪不得皇帝會好奇?
見了皇帝,竟敢不閃不避盯著猛看?
莫說一介家仆,便是當初的李承志都無這般膽大。
還真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他剛要喝斥,皇帝輕輕的一揮手,疑聲問道:“認不認得朕?”
簡直廢話,你都稱“朕”了,誰不知道你是皇帝?
暗裡譏諷著,面上卻很是乖順。李聰雙手往下一伏,恭身道:“自是陛下無疑!”
元恪更好奇了:“那為何就不怕?”
皇帝一問,眾人才醒悟過來:這瘦的跟猴一般的少年,自入殿之始,竟就未露出過半絲懼色?
我為何要怕?
過個三五七八年,說不得坐在這殿上的,就跟爺爺一個姓了……
心裡嘀咕著,李聰又應道:“秉陛下,涇州僧亂時,小的曾為斥候幢帥,死在小的刀下的亂賊,少也有上百之數。故而早就練就了一副好膽……”
眾人眼珠子一突:怎可能?
就這樣的,竟都能殺賊上百之數?
涇州的反賊莫不全是紙糊的?
真心沒看出來……皇帝頓時來了興趣,正準備問一問。見劉騰卻而複返,快步進殿,拱手秉道:“陛下,相關之人皆已帶到。潁川王、汝陽王、江陽王/高司空、姑臧伯李韻、李承志等也至殿外,均稱要覲見……”
倒是來了個齊全?
元恪隱隱冷笑:“一道宣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