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之五好青年》第167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勤王大軍的第一輪進攻,緊接著就開始。

   但戰況還是老樣子。

   那些渣渣般的士兵們,隔著一兩百米朝城牆上混亂地扔石頭射箭,然後抬著梯子跑不到護城河,就因為出現傷亡而掉頭逃跑,唯一與之前不同的是,有了部分西軍弓箭手加入後,他們給城牆上造成的傷亡增加些……

   西軍其實也分精銳和渣渣,只不過他們的渣渣比其他地方的渣渣稍微不那麽渣渣點。

   西軍能打的是精銳。

   也就是類似將領的部曲軍。

   正牌家丁的數量當然不會太多,但在這以外還有大量這些將領家族控制土地上的募兵,這些是真正能打的,因為這些將領對於他們,基本上相當於領主和屬民。

   宋朝西北這些將門實際上也都一定程度上明末將門化。

   或者說他們本來就是。

   折家在府州乾脆就是等同於土司,他家是實際上世襲的知州,目前的知州是折可求,他接他哥哥折可大的班,至於折彥質是他侄子輩,折彥質的爹折可適是折可求爹的從子,這個從子就不知道是侄子還是更遠的了,但總之他們都是屬於這個家族。

   折家從五代至今始終控制府州,然後府州折家與麟州楊家又以世代婚姻結成牢不可破的同盟,最終兩大家族掌控麟,府,豐三州,進而成為陝北的老大。

   目前麟州楊家是楊宗閔。

   在靖康時候他與折可求分兵,一個南下保關中,一個東出救河東,但兩家精銳盡出後,被原本依附遼國的世仇黨項首領小斛祿抄了老家,他兒子楊震和全家老弱婦孺戰死,之後他帶著楊家軍戰死長安。而折可求對上粘罕最終兵敗交城撤回府州,之後投降女真,但女真對他不信任,然後把他毒死,府州折家同樣落幕。

   不過折彥質跟了趙九妹,算是在南方延續折家,至於楊存中究竟是不是楊宗閔孫子……

   這個,南宋其實冒出過很多自稱楊家將的。

   劉延慶家也差不多。

   只不過他家等級比折家低得多。

   劉家出身只是個世襲巡檢,甚至關於他們家族來源都有很多說法,三朝北盟會編記載是西蕃熟戶,但是不是漢人還存疑,畢竟經歷唐末五代百年亂世,那一帶早就亂套了,不過有一點確定,他手下騎兵部曲多蕃人。

   姚家是關中世家豪強,從姚古爺爺輩就已經是西軍大將。

   種家也一樣。

   只不過種家是洛陽的。

   但種家的一切都基於從種師道爺爺種世衡開始,在西軍體系建立起來的實力。

   劉錡家族的地位更低,不過他爹和高俅關系密切,所以劉家才上升比較快,但總得來說仍舊算第三檔。西軍第一檔折楊同盟,不過他們屬於老牌世家,實力強,但受朝廷壓製。第二檔種,姚兩家,也是目前朝廷更倚重的,尤其是種家因為祖上其實是大儒所以更受信賴,已經可以說是明面上西軍的代表。

   但實際上種家惹不起折家,人家是地方土皇帝,種家只是因為受朝廷信任而已。

   折楊聯盟惹急了可以割據。

   但種師道兄弟朝廷要他們去死他們也只能去死。

   第三檔就是劉延慶這些雜牌,地方上的豪強家族,然後帶著家族青壯在軍隊中建功立業,但因為劉延慶聽話,得到童貫的全力扶持,所以開始爬出來向第二檔擠,類似的還有辛家一幫子,但他們的一切都系於童太師,就像劉錡家一切也都系於高俅一樣。

   根基不行。

   但必須明確一點。

   折楊聯盟始終都是北宋在西北的鎮石。

   朝廷的地方官可以換,折楊兩家對領地的控制不變,而只要折楊兩家效忠趙家一天,趙家在西北的天也就不會變,折楊兩家的確目前沒有高官,但那只是因為朝廷壓製,畢竟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上已經是土皇帝,折可求已經世襲府州,再給他個鄜延路經略使,那是準備把整個陝北給他家做封地嗎?

   所以無論折可求還是楊宗閔,名氣官職都無法與種師道相比。

   甚至比不過姚古。

   但是……

   他們是大宋朝在西北的鎮石。

   同樣這些大大小小家族自己的類似於部曲,那才是真正西軍精銳,而這些以外的西軍,也只不過是因為常年戰爭所以戰鬥力稍強而已,但本質上還是大宋禁軍這個糜爛體系裡的一份子。

   熙河路最高時候,總共也就五六萬的將兵法改革後禁軍,逃兵數量高達四萬。

   這樣的軍隊能強嗎?

   “大王,請!”

   王躍舉著酒杯說道。

   他倆就在陳橋門城樓上,雖然這裡是外面攻擊的重點,但並不妨礙他倆擺上酒宴。

   “將軍真豪傑也,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趙楷很不自然地舉杯說道。

   就在此時驀然一聲呼嘯,他嚇得驚叫一聲酒杯差點掉了,然後一支明顯床弩射出的鐵羽箭撞開窗子從他倆中間掠過,又從另一邊窗子飛出,瞬間落在了城內的街道上,路邊幾個女人歡呼著從房屋裡衝出,緊接著撿起來堆到一旁。

   那裡已經堆了好幾支,這些鐵羽箭很快會送去修理,然後不超過半個時辰就會射回去。

   這座城市的戰爭機器已經運轉起來。

   開封公社這些天運行良好。

   甚至就像王躍所設想的,外城九廂八十九坊超過八十萬人口,已經開始喜歡這個制度,沒有苛捐雜稅,沒有各種官府限制,想怎麽做生意就怎麽做,這樣的制度當然受歡迎,所以無論男女老幼,也都很願意為了維持這項制度而努力。他們有八十萬人口啊!這時候超過這個數字的國家都沒幾個呢!西夏能憑借不足兩百萬人口逼著大宋交歲幣,開封外城九廂八十九坊八十萬人口,憑什麽不能逼著皇帝容忍他們自治?

   現在這場戰鬥已經不是為了搶錢搶金銀珠寶。

   雖然能搶還是好,但對於開封這些刁民們來說,逼著皇帝接受這個制度,延續目前這種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無論男女老幼全都上陣。

   各坊民兵全部登城,下面他們的女人甚至小孩,都在運送武器,參與製作箭矢,甚至拆那些豪門園林然後把石頭運來往外扔,至於常勝軍的精銳們,則堵在朱雀門外,只要內城有異常舉動,立刻炸開城門殺進去。

   當然,內城袞袞諸公們表示他們都不敢動。

   “大王,咱們就別說這些廢話,首先我想知道你為何如此?”

   王躍笑著說道。

   趙楷尷尬一笑,不過他也知道這是王躍要跟他搞互信了。

   “不瞞將軍,小王原以為將軍與太子合謀,想置小王於死地,故此在宮中情緒有些衝動,甚至試圖將官家推入湖中,算起來這也是小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是雖然是一時情急,但要細算起來,也的確有弑君弑父嫌疑,如此小王哪還敢回去,就算官家不想計較,我那大哥也不會放過我,此時唯有將軍能救我一命了!”

   他說道。

   說話間還站起身,一臉真誠地行禮。

   王躍趕緊起身扶住他。

   “大王言重了,這也不過是一時情急昏了頭而已,哪有什麽弑君弑父之說,大王賢德名聞天下,某也是一向仰慕,不過太子的確是想讓某在外面害了大王,只是某從未有過這念頭。”

   王躍說道。

   “多謝將軍,大哥一向誤會小王有奪位之心,故始終不能見容,倒是讓將軍笑話了。”

   趙楷擠出幾滴眼淚歎息著。

   “末將又何嘗不是被誤會?”

   王躍同樣歎息著。

   趙楷機械地一笑。

   “末將真沒什麽異心,我帶兵鬧事最初就是為救燕國公,但鬧起來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畢竟我手中也就五百騎兵,填不滿一條街道,我也沒想到京城百姓對那些奸臣如此切齒,會釀成如此大亂。

   但事已至此我也只能被這潮流推著往前走。

   想退也退不了。

   但我對大宋忠心始終不改。

   而此刻我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能夠以一個完美的方式,解決這場持續一個多月的亂子。

   我的設想很簡單。

   第一,我會撤軍回燕山府。

   但燕山府得給燕國公,這樣我手下兄弟和那些跟隨的兄弟,就不用擔心以後朝廷會報復了,但我們會繼續為大宋守衛北方,阻擋女真的南下,有我們在一日,就不會讓女真踏過三關,這一點無需懷疑。

   第二,開封公社必須延續。

   我得對這些百姓負責,他們跟著我起來的,我不能看著他們以後被那些豪門顯貴們報復,而開封公社就是最好的辦法,但他們還是大宋還是官家臣民,他們會繼續效忠官家,只是不接受朝廷管轄,由他們自己推選自己人管轄。

   這樣就不怕朝廷報復了。

   第三,官家承諾的那些,尤其是誅奸臣,也都必須給我們兌現。

   承諾的當然得給我們。

   我就是這三條,只要滿足這三條我就撤軍,但現在是外面這些人不同意,是他們在阻撓我撤軍,否則只要官家把承諾的那些兌現,明天我就可以帶著兄弟們走人。

   可他們不讓我們走,是他們在外面要打要殺,那我們當然不能引頸就戮了。”

   王躍一臉義憤地說道。

   (三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