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沒有想過這個東西,這兩年造船行業確實發展的很好,但是產能過甚這個問題還真沒有考慮過。
大明造船業不知不覺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孫傳庭見朱慈烺並沒有第一時間同意:“陛下,單去年一年,大明下水的海船中出現質量問題導致船毀人亡的案例就有二十多起。
而遇到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船隻損毀的案例更是明顯增加。
這已經充分說明大明造船質量在下降,一些沒有資質沒有經驗的工匠造出來的船簡直就是謀殺。
臣簡單的統計了一下,僅僅去年一年就有數千人因為海難喪生。”
原本朱慈烺還有憂慮一聽到這個那就沒啥說的了:“那就規范造船業吧!
朕一開始的計劃是,大明造船業正在變革時期,從帆船到蒸汽船過度,這個時候自然會有一部分脫穎而出,而一部分技術水平跟不上自然被淘汰。
既然自然優勝劣汰有那麽大的弊端政策乾預就很有必要了!”
孫傳庭拱手:“正是,陛下推動蒸汽船,也需要一個標準和準入門檻,不能大廠小廠都一起造蒸汽船,那只會讓這個行業更亂。”
朱慈烺沉吟一番:“雖然制定行業標準規范造船是好事,但也不能搞不教而誅,推動造船也行會正規化,在管理之前要確保標準通知到每一個船廠,確保這些船廠有改造升級技術的時間。
另外就是標準制定的時候不能坐在衙門裡想當然的就隨便寫寫,要多聽聽行會的意見、船廠的意見,工匠的意見。
最後找到這些意見的平衡點,制定一個科學合理讓大家都滿意的規則。
朕也會命令皇明造船給這些行會提供一些技術支持,讓他們能夠順利的升級技術。”
當然這個技術升級不是免費的,大明最先進的造船技術在皇明造船,皇明造船現在主要有三個船廠。
天津造船廠,膠州灣造船廠和金州造船廠。
三個船廠前幾年都是以生產軍艦為主,從一開始的炮艦到戰列艦,然後是飛魚快船、飛魚式炮艦、後勤部的專用運輸船,專用牲畜運輸船、專用移民船。
到現在的新式蒸汽商船和新式蒸汽戰艦,海軍甚至直接上馬了帝國號戰列艦的改造項目,大明還有新式戰列艦項目,就是朱慈烺規劃的巨艦大炮的鋼鐵戰列艦。
所以皇明造船廠掌握的技術能分一部分給民間船廠,對於民間船上的技術是有很大提升的。
按照三大船廠的規模,如果新技術研究成功,光軍工的訂單都夠吃的,造民用蒸汽船的船台根本安排不出來。
孫傳庭松了一口氣,其實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一條審議不通過,看似很普通的一提案,其實是孫傳庭反覆權衡猶豫了很久才制定的。
它代表著大明到底是內閣說的算還是商會說的算,代表著內閣還能不能管理商會事物。
從英國發生的事情來看,無序的資本擴張將會導致動亂,資本的貪婪比想象中更嚴重。
而大明最大的資本家最有錢的人,真富可敵國皇帝陛下,不準確的說是比內閣還有錢的皇帝陛下的意思代表了大明資本的發展方向。
現在陛下同意了,那麽就代表著大明走的不是完全市場經濟的那一套。
朱慈烺自然知道根據後世的資本主意發展來看,其拚命鼓吹的市場經濟並沒有自己吹噓的那麽好。
不說那永遠逃不脫的經濟危機,單單說資源的浪費都是驚人的。
市場經濟?對自己有利的時候,鼓吹市場經濟,鼓吹全球貿易,鼓吹產業分工。
一旦對自己不利了,那就臉皮都不要了,市場經濟不香了,全球貿易變成了關稅壁壘化,全球產業分工變成了工業回歸,資本家本來就不要臉,他們只要錢!
所以大明就算實行也是計劃市場經濟,不能讓資本無序發展。
造船之後,下一個章節孫傳庭提出了區域中心的概念。
大明的疆域實在太大了,前幾年因為兵力不足,大明防禦模式改為中心屯兵應變,其他區域隻留下少量兵力處理日常事物的模式。
本來這只是因為派往南大陸的兵力不足,軍部的一個小變通,不過被證明有節省兵力的效果之後大明基本上已經全面推廣。
軍部選點豈會無的放矢?那都是經過計算的交通節點,去往各地最方便最便捷的地方。
擁有大量駐軍,不僅安全感爆表,軍人還都非常有錢,所以各種服務業也很發達。
這樣一來這些地方就成為了區域中心的雛形,這些地方因為是交通節點,繁華程度和發展速度都最快。
孫傳庭認為, 大明應該重點發展這些區域中心,通過這些節點連接成線織線成網繁榮經濟。
朱慈烺沉默了,這家夥又來這一套?這是貿易節點的事情麽?打著繁榮經濟的幌子打算把這些城市納入內閣管理才是真的。
自從上次朱慈烺交給內閣一批城市之後,內閣是得了利了。
既然賽伯溫能從朱慈烺手裡要到一批城市,那麽孫傳庭認為,他應該也可以,要不然怎麽顯得他比賽伯溫厲害?
朱慈烺敲著桌子,其實讓內閣逐步接手管理權一直是朱慈烺的計劃之一。
統一的管理能防止關外的城市生出異心,現在大明關外的城市很多都控制在墾殖公司或者皇明商號手裡。
不管是墾殖公司還是皇明商號,這些都是商業機構,尤其是墾殖公司,隨著規模的壯大人口的增加難免會生出野心。
要知道墾殖公司不僅有人有錢,他們還有兵。雖然一個公司僅僅五千到一萬,但野心這個東西不一定跟實力掛鉤。
更可怕的是這些人一聯合,一旦控制不住,那就是災難。
大明現在控制的主要辦法是軍事武器都必須從皇明軍火購買,火銃的技術難度很大麽?並沒有,隨便一個鐵匠鋪都能造,只是質量的區別而已。
所以把管轄權交還給內閣,把軍事權收歸軍部,這是大的戰略方向,但是不是現在,因為現在大明的經濟實力還不允許把這些墾殖公司的防衛軍納入軍部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