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清宮吉皇貴妃錄》第83章 紫禁城端午
轉眼到了五月初一,離端午節只有短短幾天了,日頭越發紅烈似火,整個紫禁城中,處處都能聞見艾草、菖蒲的清香。

自雍正元年以來,負責造辦處的便是怡親王,而每年四月時,怡親王便會下達諭令,讓造辦處的“雜貨作”開始製作端午使用的香包、荷包、扇子、錠子藥等。製作完成後,便會及早呈貢給皇上。

胤禛身為皇帝,按照老祖宗的規矩,從五月初一便佩戴了五毒荷包。

這裡面放的是藿香、蒼術、白芷等等物常用的藥物,是禦藥房每年貢上的,由禦醫親自指揮著蘇拉製作。

他牢牢記得:清人入關之初,滿洲貴族便有“我朝服飾,列祖所定,永遵勿替”的訓誡,這也是太宗皇帝對子孫後代的要求:永遠遵守老祖宗的衣冠儀製,不許擅自更改。

但滿族人有一點和漢人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喜歡佩戴荷包。

入關以後,因為受到漢文化影響的緣故,滿清皇室的荷包逐漸由大變小,式樣精致小巧,由綢緞縫製,有元寶形、雲子卷形、雞心形、梅花形、葫蘆形等形狀,顏色明麗,配色活潑。

而荷包裡裝的,也不再是乾糧了——那是滿族人尚在關外的時候的習慣。

從康熙年朝開始,清宮荷包的製作更加繁複奢華,一般隻裝香料、散銀錢和旱煙等,裝香料的叫”香荷包”,裝煙草的叫“煙荷包”。

……

這段時間,因為知道胤禛前朝很忙,無暇顧及后宮,又因著有了新膳房、膳房雜役太監、廚子太監等。

簡直是給吃貨的完美標配!

吉靈也就放放心心地關上了東側院門,過上了一天三頓加下午茶、夜宵的快活日子。

而到了五月初一的時候,滿后宮裡的妃嬪們頭上都戴五毒簪,艾草簪,此外,還都在製作繡工精美的荷包——做完了便趕緊遣人送到養心殿。

也算是一種提醒皇上的手段:您雖然忙於前朝,千萬別忘了后宮還有我等著您呢!

蘇培盛一時之間,東西十二宮的荷包竟然收了一匣子。

七喜就比較著急:倘若大家都不送,自家主子不送也沒什麽關系。

但是大家都送了,就差景陽宮東側院的吉貴人不送,那可就扎眼了。

景陽宮,東側院,正屋裡間。

七喜正苦口婆心地勸吉靈:“主子,咱們還是親手做一個給皇上吧,別宮的娘娘、貴人們可是一個沒落下!聽說翊坤宮和永和宮的荷包上還有串珠、點翠呢,著實是下了一番功夫!”。

吉靈此時,正以葛優癱的姿勢,一邊舒服地靠在貴妃榻上,一邊喝著冰鎮酸梅湯。

那酸梅湯實在是做得好——淡淡的花香,酸和甜的比列搭配得恰到好處:去油解膩的烏梅、化痰散瘀的桂花、清熱解毒的甘草、降脂降壓的山楂、還有甜甜的冰糖……

簡直是夏日必備飲品!

穿越之前,她也很喜歡酸梅湯,每次被閨蜜拉去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點上一大扎冰鎮酸梅湯,在舌頭辣得又麻又疼的時候,趕緊喝上一杯壓下去,頓時就神清氣爽。

不過那時候喝的酸梅湯和現在眼前清宮皇家禦方調製出來的酸梅湯,味道簡直是天壤之別。

要知道,這禦方可是禦藥房和禦茶坊的人在一起,仔細配比過了,確定了各色佐料的比重,才送到紫禁城各宮的膳房太監手中。

喝著酸梅湯的吉靈聽了七喜這話,便攤了攤手,無奈地道:“可我……不會做呀!”。

碧雪是搬了個小繡敦坐在貴妃榻後面,幫吉靈梳著頭髮的。這時候便噗嗤一笑,

道:“主子!哪勞您親自動手呀,奴才們早就做好了十幾個荷包,就等著給主子挑選,主子您看上哪個,奴才們就送哪個去養心殿。”。吉靈想了想,還沒說話,七喜先搖了搖頭。

她苦著臉道:“主子,奴才瞧著這法子不行。奴才與碧雪針線活都是熟功夫了,主子卻是生疏的,這樣送去養心殿……萬一皇上哪天心血來潮,要看主子當面做做針線,主子豈不是成了欺君之罪?便是沒這麽嚴重,皇上也定然覺得主子是個撒謊的性子……這,總歸是不好的。”。

碧雪停下手中的梳子,不以為然地道:“七喜姐,你也忑小心了些,你以為那翊坤宮、永和宮……送去的荷包便是娘娘們親手做的?那也不一定呀!還不就是下面的奴才代勞,做好荷包的大部分,留下最後幾根針線讓娘娘們收口,那就算是經過了娘娘的手,是娘娘‘親自’做的!”。

吉靈抹了一把杯壁上的冰珠,將那杯酸梅湯在手中來來回回轉了幾圈,想了想。

倘若她像碧雪說的那樣,挑一個奴才做好的荷包,送去給胤禛,那確實是最省事兒的法子,也不至於因為繡工太差而出醜,但是就像七喜說的,難保後面不會被戳穿。

但是要是真的讓她自己親手做……這針線功夫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成的,便是她現學現做,只怕做出來也難看得緊呢!

吉靈皺著眉頭想了想,喃喃自語, 低聲道:“雍正……雍正朝……”。

她忽然想到了以前在故宮裡看過的那些雍正朝的瓷器,不累裝飾,設色淡雅,風格端莊穩重,大方古樸,素雅溫潤,簡潔流暢,非常符合四爺強迫症兼完美主義的性格。

“有了。”,吉靈一抬頭,眼光閃動。

“我知道該怎麽做了。”,她自言自語道。七喜和碧雪對望了一眼,都充滿希望地看著自家主子。

……

養心殿冬暖閣。

雖然離著正經端午節那一日還有幾天,但是東暖閣裡已經早早有了端午的氣氛:牆掛龍舟呈祥緙絲掛屏,桌擺大青葫蘆音樂座鍾,瓶內插五福五瑞花。

自雍正元年起,清宮內每逢端午,開始有了製作錠子藥的習慣,如今已經是第三年了。

錠子藥製成後還要請畫匠施以彩畫,連綴絲線,編結穗子,有些還飾以螺鈿,也得禦藥房著實花一番功夫,因此,除了宮中自用外,它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那就是賞賜臣工。

雍正朝西北用兵多,為了安撫駐防官兵的軍心、鼓舞士氣,胤禛往往在端午節大量賞賜清宮錠子藥

此時,他負手站在禦案前,見來自於察汗裡爾軍營的三名軍將對他叩拜謝恩完畢後,蘇培盛便展開明黃色的禮單,不疾不徐地朗聲報誦道:“皇上賜——紫金錠三十五包、蟾酥錠三十五包、離宮錠三十五包、鹽水錠九十二包、喻化錠十四包、有穗錠子兩百四十掛,另賞平安丸六千一百丸、人馬平安散十斤……”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