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內常侍王振引著太子以及諸位宰輔相公進入大明宮紫宸殿,太子承乾引許敬宗等向著殿上那空著的禦榻行禮。
三拜之後,殿後傳來一聲鍾聲。
太子引宰相們在殿中坐好。
一眾人扭頭望向禦榻後面的那張簾子,從洛陽來到長安,結果卻還沒能見到皇帝真顏。
侍立一側的內常侍王振便道,“開始議事。”
除了王振,其余的諸位宦官立即腳步小心的退出了大殿。
太子承乾先向簾後行禮,“兒臣首先恭賀聖人西幸圓滿,諸蕃臣服,大揚國威!”
簾後只是傳來一聲銅磬敲擊聲,代表著皇帝的回復。
太子繼續道,“兒臣在洛陽接到聖人自靈州發回的旨意時,便已經奉旨與諸位相公商議,按旨擬定了西域諸道府的設置。”
“鎮北大都督府將分為兩道,以天山以南的西域諸地設安西道,為朝廷直接統製的經製道,府治設在龜茲,置安西大都督府,統焉耆、龜茲、於闐、疏勒四軍鎮,姑墨、溫肅、磧南、且末等十三正州,東起銀山與西州相隔,西至蔥嶺,北以天山為界,南至羌塘與象雄、青海為界。”
“天山以北置北庭道,設北庭中都督府,伊州、西州、庭州三正州歸北庭,原劃歸鎮西大都督府的沙州、瓜州仍複劃歸河西道。”
“北庭都督府治所遷庭州,除伊、西、庭三正州外,另分管西突厥兩廂十姓之地,分西突厥左廂五咄陸置昆陵都護府,以阿史那彌射賜國姓李,晉封昆陵郡王,冊封其為興昔亡可汗兼昆陵都護,兼驃騎大將軍,治弓月(伊寧)城。”
“昆陵都護府統五咄陸部,下轄瑤池、鷹娑、雙河、沙陀等十六羈麼都督府。”
“以左廂五努失畢部置濛池都護府,以阿史那步真賜國姓李,晉封濛池郡王,冊封其為繼往絕可汗兼濛池都護,兼驃騎大將軍,治碎葉城。”
“濛池都護府統五弩失畢部,下轄怛羅斯、頡利州、阿史不來州、俱蘭州、哥舒州、千泉州、鹽祿州等十六都督府州。”
昆陵都護府與濛池都護府以碎葉河為界,南以天山與安西道相隔。
珠簾後,皇帝又敲了一下磬鍾,表示這個方案的認可,基本上都是遵循了他的劃分旨意。
“奉聖人旨意,我們將昭武之地,特設昭武都護府,又於吐火羅之地,設吐火羅都護府,兩都護府分隸於安西大都督府、北庭都督府。”
昭武九國據漢書記載,最早是生活在河西張掖的昭武縣(甘肅),後被匈奴擊走西遷河中,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稱昭武九姓。
按隋書記載,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後來中原稱他們為粟特人。
雖說九姓昭武,實際上到此時,昭武已不止九國,比如曹國就分為了東、西、中三國。
昭武九國以康國為中心,史國也是其支系。
居住於河中的昭武九國,如天山南的龜茲等國一樣,也屬於城邦型國家,國家較小,康國因佔據了地利最好的撒馬爾罕盆地,所以實力最雄。
九國粟特人主要務農,也有牲畜業,因地處絲綢之路上,處在東方華夏和西方的波斯、羅馬這幾大文明之間,充當著貿易中轉的角色,粟特商人也聞名世界,活躍於絲路。
本身來說,他們也都屬於沙漠綠洲型的小國,全靠著絲路貿易中轉之利,所以在匈奴、突厥、波斯等諸強國打過來時,都是十分乾脆果決的投降稱臣的。
處於幾大勢力夾縫之中,他們也早練就了一身不俗的隨風倒的本領。
原本臣服於西突厥的昭武九國,也在貞觀後開始倒向大唐,西突厥這些年動蕩劇烈,可汗走馬燈一樣的換,而東邊大唐如日中興,南邊的波斯卻動蕩的更劇烈,昭武九國自然是一心抱緊大唐的腿,遠交近攻嘛。
況且大唐主導的絲路貿易,越來越興盛,昭武九國也是大獲其利,當然願意跟隨大唐,可如此一來,西突厥人不願意了,從前他們是昭武九國的宗主,甚至直接派貴族在諸國任吐屯監國並征稅的。
昭武趁西突厥內亂,在大唐的支持下反抗西突厥人,就導致了貞觀朝中西突厥數次發兵征討,最近的一次就是身立為乙毗咄陸可汗的欲谷設發兵征討,在進攻康居的半路上,突晃一槍先滅了米國。
米國國小,也沒料到會來打他,結果主力去幫忙增援康國了,自己卻被攻破。
不過欲谷設的西征,也導致自己大本營空虛,被唐軍暴菊不說,也導致欲谷設威望大失,再加上破了米國後與諸部分贓不均,導致內訌,最後兵敗被殺。
米國也在康國等幫助下,趁亂收復失地。
正因為這種矛盾,所以李世民在靈州召見了諸蕃後,就直接言明,要直接設立昭武都護府,讓昭武諸國不再隸於西突厥人。
昭武都護府與濛池都護府的分界,是以藥殺水北岸的分水嶺為界,以這道東西走向的山脈分隔。
最西北面的石國,置大宛都督府,東北的拔汗那置休循州都督府,而地利最好有如天府之國的費爾乾納盆地,這塊被群山環繞河谷富饒充滿平原沃野的大漠珍珠,置康居都督府,以及東、西曹州。
何國置貴霜州,安國置安息州,東安國置木鹿州,火尋國置火尋州都督府,米國置南謐州都督府,史國置去沙州、俱密置至拔州,解蘇置天馬都督府等共十三都督府。
昭武都護府東以蔥嶺與安西分界。
南面則以烏滸河(阿姆河)與吐火羅都護府分界。
吐火羅東以興都庫什山為天然界線,西面以大漠與波斯高原分界。
吐火羅有二十九小國,因此朝廷這次置吐火羅都護府,分設二十九都督府,吐火羅都護府也隸安西道。
而在鹹海以西,直到裡海的伏爾加河口,並佔據北高加索一帶遊牧的可薩人,這支突厥分支,也在天子巡幸靈州時葉護親來朝見拜賀。
可薩人從屬西突厥,但這些年西突厥汗庭動蕩,可薩跟吐火羅一樣,早就已經與這邊生疏了,在當年,突厥密點室西征,用了幾代時間,征服西域,並且拳打波斯腳踢羅馬,不僅聯合波斯滅了厭達了,佔據了吐火羅,還真過興都庫什山脈的開泊爾山口,一路打到了印度河畔。
後來又跟波斯薩珊因分贓不均,雙方開戰,打的波斯人也是叫苦不迭。西突厥人還主動聯合波斯的世敵東羅馬人聯手做戰,也是在那時,西突厥人的勢力一路西進,越過鹹海,直到裡海畔,甚至在融合了當地的那些遊牧部族後,搶佔了北高加索地區,對波斯來了個迂回包抄。
不過西突厥人非常蠻橫,後來一言不和,跟羅馬人又打了起來。
西突厥人就是根攪屎棍在羅馬和波斯之間反覆橫跳,把兩邊都打的沒辦法,卻又奈何不了他,甚至多數時候,還得掏金幣雇傭他們做戰。
在西突厥汗庭動蕩後,吐火羅和可薩這兩個前出的分支,也就漸收斂許多,他們與波斯和羅馬都修複關系,不再敵對。
如可薩葉護就與羅馬皇帝希拉克略結成政治同盟,甚至和親聯姻,可薩不止一次出兵幫希拉克略皇帝打仗。
就如當年密點室西征,本是突厥大汗派子弟西征,後來征著征著就變成了西突厥,甚至跟突厥汗國成了死敵。
可薩和吐火羅本都只是西突厥可汗分封的葉護,也慢慢的獨立。
在大唐強勢進入西域之後,吐火羅和可薩的態度都很謹慎,他們最終都選擇了向大唐稱臣,換取大唐冊封,成為羈糜封臣。
換來的是得大唐承認的獨立地位,真正擺脫西突厥汗庭,同時還有貿易絲路的巨大利益分享。特別是對於吐火羅來說,這些年他們也在內亂之中,吐火羅本來就是如昭武一樣諸小城邦國林立,後來白匈奴厭達人過來征服了他們,並一直打到了印度河流域,但西突厥人擊敗厭達人並派貴族統治這裡後,這裡的主體依然是當地的這些小國土著。
西突厥人的統治,也只是最上層是他們的人,底層甚至中層官吏軍隊等,也都還是以當地人為主,所以他們很快就被土人半同化了,當上層與西突厥汗庭分裂後,就更加依仗當地人,但這裡原本就是很混亂的一盆散沙,所以當上層的西突厥人統治者沒有足夠的實力壓製後,下面的這些小國,也就更加亂了。
本質上,吐火羅現在就是一個很松散的城邦聯盟,吐火羅葉護是盟主,下面各小國的國主們是加盟者。
吐火羅歸附大唐,也是這些小國主們的意願,畢竟南邊的波斯國,現在亂成一鍋粥,差不多一年要換一個皇帝,而更南面的遊牧部族貝都因人,信奉一種新教,迅速擴張,趁波斯薩珊帝國的內亂而大舉入侵,打的波斯人落花流水,波斯人跟羅馬人打了幾百年都沒亡國,但這次可能卻在那些異教徒的進攻下撐不住了。
吐火羅諸國很畏懼這些瘋狂的異教徒,他們希望得到東方大國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吐火羅葉護帶著諸國君親自跑到靈州朝見天子,請求內附,也就很正常了。
大唐對連西突厥人都管不了的吐火羅葉護和可薩可汗,都冊封其為大唐的都護,加封大將軍,賜封為可汗,並賜國姓。
所以現在西域其實是四可汗並立的局面,興昔亡和繼往絕兩可汗,彌射和步真早就歸附大唐多年,在唐朝為官多年,是皇帝很信任的人。這兩都護府分別隸屬於北庭和安西,雖為羈糜,但朝廷影響控制力度較強。
而可薩和葉護兩國,雖冊封其首領為可汗,但相距遙遠,朝廷實際影響控制力有限,但將他們納入羈縻統治,先劃拉進大唐的宗藩體系中,也還是很有必要的,這為以後大唐干涉這些地區的局勢有了正當理由。
要說來西域如今的巨大變革,其實也是西突厥人自己作死的。
要不是他們自己拚命作死,朝廷也沒有這麽大的機會可乘。
就好比乙毗射匱可汗,他家前後四位可汗,都是大唐天可汗所冊封扶持的,本來只要一心擁唐,西突厥也不會這麽亂。可偏偏這位當了沒幾年可汗,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在大唐滅高昌後,乙毗射匱可汗居然還想阻止大唐征服吞並龜茲、焉耆諸國,不惜虎口奪食,在被大唐派兵西征狠狠教訓後,又主動上表請罪。
天子靈州會盟諸蕃,本來是要讓乙毗射匱統碎葉以西的諸部,並把吐火羅和昭武劃給他,而以碎葉河以東的諸部,劃給葉護阿史那賀魯,畢竟賀魯做為欲谷設的舊部,識時務知大體早就歸附,還在西征中立下戰功的。
可是誰知道,不管是乙毗射匱還是賀魯,居然都對大唐天子的這個分法很不滿意,都想獨霸西域。
於是乎靈州會盟剛結束,賀魯就先在半路上派兒子伏擊了射匱。
射匱重傷逃回領地,立馬點齊兵馬攻賀魯。
李世民聽聞消息,立馬派出使者調停,說願意為射匱可汗主持公道,親自討伐賀魯,可射匱不但不聽,還認為賀魯是得到了天子授意才敢在唐境內動手襲他,於是惱怒的他,直接把唐使也給殺了。
這下可就徹底的讓李世民憤怒了,這靈州會盟剛結束,你們就這樣搞,有把我這個天可汗放在眼裡嗎?
憤怒的李世民,直接迅速動員兵馬,派出了彌射、步真還有郭孝恪以及先前往漠北討平阿史那斛勃歸來的高侃四將,又派了李思力、李何力、李社爾、秦國忠這四位突厥郡王。
十幾萬鐵騎殺過去,不管是賀魯還是射匱,只要敢不臣服,直接就碾碎他們,西突厥這些年打來打去, 早就打的青壯損失嚴重,平時自己內部鬥毆一下還行,可面對唐軍全力來討,立馬就不堪一擊了。
唐騎連破兩支突厥軍,一路打到了碎葉川。
將乙毗射匱和賀魯盡皆生擒,押回長安獻俘闋下。
十姓突厥再次臣服,跪地求饒。
這才有了皇帝下旨給洛陽太子,讓朝廷重新調整西域。
於是鎮西大都督府分成了安西、北庭一大一中兩都督府,又設立了濛池、昆陵、昭武、吐火羅、可薩五都護府。
將西域各地盡皆納入羈糜統治,同時廢掉了射匱和賀魯,授他們懷化大將軍空銜,留在京師,派了彌射和步真兩人分統西突厥十姓,同時把昭武、吐火羅、可薩三部分出來與突厥兩廂並立。
甚至朝廷還在碎葉川建立了一座軍城,設碎葉軍鎮,派出了三千唐騎長駐鎮守。
“父皇,吐火羅近來上奏一事,稱波斯薩珊皇帝伊嗣俟三世因南方異教徒野蠻人屢敗波斯軍,波斯形勢萬分危急,特派使臣前來向大唐請求救援!”
珠簾後沒有回應。
(http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