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俗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尚父
  畢竟秦珣已經被秦琅決定趕去松州,而秦俊呢如今卻是當紅炸子雞,三十六歲的武安郡王、侍中,就算秦孝忠才二十歲,但是之前也襲了秦俊的魏國公爵位在頭上了。

  誰高誰低,當然一目了然。

  只能說崔敦禮哪怕是五姓子,哪怕是宰相,哪怕秦珣是他親外甥,哪怕兩家聯姻三代了,可崔敦禮最後依然還是希望跟秦琅聯姻。

  “崔敦禮剛才希望我今後能照顧博陵崔氏家族,照顧他們這第二房。崔修業、安業還有崔處實等兒孫,更希望我能給他們安排個好位置。”

  秦孝忠秒懂。

  “這就是交易了,博陵崔氏第二房,五姓名門還是宰相家,嫡曾孫女居然肯嫁給我這婢生庶子,真是受寵若驚啊。”

  “崔敦禮還是比較務實的,當初他舍得拉下臉把嫡女嫁給外甥做妾,如今有又什麽做不到的,更何況,你又不是什麽普通的庶子。”

  孝忠笑笑。

  當年崔敦禮其實是想把嫡女嫁給秦琅做妾的,可秦琅看不上,所以後來便嫁給了外甥秦珣做妾,這人確實是個比較務實的。

  貞觀、開元兩朝,不管五姓七宗也好,關隴六姓也罷,都沒少受打壓,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趙郡李氏甚至隴西李氏,都有好幾支被砍掉了,也是傷筋動骨。

  尤其是眼下,韋蕭鄭王隨著宮變,也正被新一輪清洗著。

  博陵崔氏家大業大,遙想當年在北朝也是被狠狠乾過幾次,最慘的一次,崔家差點亡族,後來任前燕秘書監的崔懿生八子,分六房,後來第二房逃奔關中投奔宇文家,待到關隴集團一統天下,博陵崔氏也便以這第二房最為得勢。

  崔氏其它五房,到如今還有三房也還不錯,其中崔氏大房的崔鳳舉,那是崔敦禮的同族堂弟,崔鳳舉娶太原王氏雍州司馬王孝遠女,女兒崔氏正是嫁給了京兆韋氏的韋玄貞,也就是廢後韋氏的父親。

  剛剛過去的宮變,被稱為開元之變,韋蕭都已經被定性為謀害天子的叛逆,博陵崔氏自然也受牽連,雖說跟韋氏聯姻的是大房,之前韋氏當權,雞犬升天的也是大房,可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崔氏。

  崔敦禮老了,不得不為子孫後世考慮,他得想辦法不讓二房受牽連,也還想為大房減輕點牽連,更想為自己的兒子孫子們謀一個好的官職。

  但想要得到,就得先付出。

  豪門更講利益交換。

  崔敦禮提出聯姻,不過是太正常了。

  “阿公願意嗎?”

  “又不是我娶妻,我願不願意不重要,關鍵是你願不願意。”

  孝忠笑了。

  “這樣的好事,我一庶子有什麽資格拒絕,只要崔小娘子是個正常女人,我都願意。”

  畢竟五姓名門,還是嫡女,又是宰相的曾孫女,有啥理由拒絕呢。況且,秦崔都已經聯姻三代了,秦崔兩家在政治上結盟多年,維持秦崔兩家的關系也是很重要的。

  一個籬笆還要三個樁呢。

  “好,既然你願意,那這個事情就說定了,不能再反悔,我回頭帶你再去崔家拜訪,把這事情說定。”

  讓孝忠離開後,秦琅從桌上拿起一本書。

  這還是貞觀中他與高士廉、許敬宗、令狐德棻等一起負責編撰的氏族志,上面刊定了大唐各大氏族的排名。

  最初高士廉就是定的博陵崔氏第二房的黃門侍郎崔民乾家族為第一等,他沒有弄明白李世民修氏族志的初衷,所以不被批準,經過數次修改都沒讓李世民滿意,最後還要秦琅告訴高士廉方向,最終擬定了不以過去郡望為依據,而是崇尚官爵為序,以皇族李家排第一,然後是皇后長孫氏、竇氏、獨孤氏等排名,再然後是宰相家,那些寒門甚至是奴隸起家的,只要職事五品以上,都得以列入氏族志中。

  而博陵崔氏這樣頂級名門,反而只能屈居第三等。

  秦琅此時翻出氏族志,主要還是看看博陵崔家的家族情況,博陵崔氏老牌名門,最重要的是他們在氏族志上不僅只有一家,而是一姓裡有好幾家。

  整個氏族志修訂後是二百九十三姓,錄入一千六百五十一家。

  博陵崔氏就錄入了六家,也就是如今的博陵崔氏六房,其中第二房到如今還是十分興盛的。

  武德朝,第二房代表人物是崔民乾,武德朝就當過黃門侍郎的,不過從貞觀朝起,第二房的領軍人物就是崔敦禮了。

  翻看氏族志,上面很詳細的記錄著,崔敦禮是博陵崔氏第二房的第九世,崔民乾是第八世,崔民乾是汲郡公崔宣猷的孫子,崔仲方是他父親,而崔仲方是崔敦禮的祖父。

  不過崔民乾最高也就做到黃門侍郎,虛封博陵郡公,貞觀晚年去世,也始終沒能進入政事堂拜相。

  崔敦禮的兒子們才能一般,平時喜歡跟秦珣一起瞎混,倒是他的兩個弟弟能力還不錯,一個是同父異母的弟弟崔余慶,名門子弟,居然能文能武,甚至棄筆投戎,在邊關立有戰功。還有一個堂弟崔承福,也是擅騎射通筆法,還能詩會賦,這兄弟倆年紀也都跟秦琅差不多。

  翻看了一會,秦琅也發現當初貞觀年間修訂的這版氏族志,上面的那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如今已經居然有一小半沒了。

  比如說當初列為一等的後族長孫家族,就隨著長孫無忌的身敗名裂而受牽連,死的死流的流。

  還有許多功勳貴族或士族名門,都差不多。

  才不過三十多年,歷經兩朝,就已經如此大的變化了。

  氏族志可以重修了。

  秦琅腦中冒出這麽一個念頭。

  一來這本氏族志已經不適應如今實際情況,二來氏族志的作用,本就是政治性的,如今新皇即位,也就意味著新的政治格局,貴族豪門等也要重新排名了。

  名實相符,這才不會導致混亂,也有助於加強穩固新的權力根本格局和利益。

  若是再修氏族志,那麽如果還照貞觀大帝的標準,那麽皇族李氏當然依然還是第一等,但這第二等是以後族、宰相家排名。

  秦琅自然就得是第二等的第一名,畢竟秦家出了太后又出了皇后,更別說秦琅是宰相,兒子也是宰相,甚至秦琅父親秦瓊也曾是宰相。

  崔敦禮老了,看他樣子也活了不兩年了。

  秦琅提筆,先寫下崔敦禮嫡長子崔修業的名字,想了想,在名字後面寫上太子通事舍人這個官職。

  這是東宮屬官,比照中書省中書通事舍人而設,員八人,正七品下職,負責通傳太子令,沒什麽實權,但若是做為勳戚子弟鍍金,確實是個不錯的位置。

  接著寫上崔守業名字,考慮了會後面寫上弘文館校書郎這個官職,正九品上職事,雖然品級低,但校書郎卻屬於清貴官,正適合名門子弟。

  真安排崔家兄弟當什麽大理寺評事、六部主事之類的辦事官,他們估計也做不好。

  崔余慶,職方司郎中,從五品上。崔承福,廣州大都督府兵曹參軍事兼鎮海軍使。

  秦琅寫寫停停,在紙上寫下十幾個崔家子弟名字,後面寫了官職,審視一遍,最後在崔余慶和崔承福這兩個名字上畫了一個圈。

  這是未來博陵崔氏二房值得栽培之人。

  秦琅又拿起氏族志翻看起來,良久,合上,扔到了一邊。

  次日一早,秦琅洗漱過後,還在家吃了個早點才出門。

  雖然皇帝一早又派人來請,可秦琅卻不急。

  眼下才大年初二,街上本應喜氣洋洋,但是街坊間卻到處都在議論西域的敗訊,甚至京中各大報紙已經連夜排版印刷了號外一早到處叫賣。

  秦琅坐在馬車裡,“孝忠,一會你親自去趟夏國公府。”

  “好的。”

  郭孝恪也是瓦崗出來的,雖然他跟李績的關系更密切,但畢竟都是同出一系,他屬於很能打的那種猛將,武德朝就是憑戰功封上柱國的,貞觀以來久鎮西域,跟秦家私人關系這塊,比不得程牛諸家, 但還是那句話,大家都是瓦崗出來的,所以大是大非上,還是共同進退的。

  郭孝恪突然戰死西域,不僅是大唐的損失,也是軍功新貴派的重大損失。

  於公於私,秦琅都要派人去吊唁安慰。

  先派長孫去,回頭他也要親自去的。

  秦琅入宮,來到宣政殿,宰執們已經都到了。

  年輕的皇帝身著圓領袍衫黑色襆頭,背著雙手在殿中踱步,很是擔憂。

  “尚父,西域敗訊,郭孝恪戰死,三千大唐將士全軍覆沒,大宛軍鎮被圍,整個西域都亂了,這可如何是好?”

  皇帝見秦琅入殿,趕緊迎上前來。

  “聖人請稍安勿躁。”

  昨晚上皇帝一夜沒睡好,秦琅說逢大事要有靜氣,可李曌畢竟年輕,剛繼位就發生這麽大的事情,如何又靜的下來。

  “西突厥作亂,大食又趁火打劫,吐火羅和昭武九姓也都反了,怎麽會這樣呢?”

  皇帝不解,大唐經營西域這麽多年,怎麽局勢說崩就崩了。

  (http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