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主公我不想加班》第52章 高校聯盟計劃
說到這個,劉備到注意力可就不停留在之前的話題上了,他很好奇為什麽陳琛想要讓甄薑來擔任女子學校的校長,而不是他自己親自負責。

 “難道不應該你自己負責嗎?我都已經出來給你站台了,怎麽把薑兒也拉上了?”

 劉備更加納悶了,甄薑跟這件事的關系並不大,除了她是自己的......

 原來這小子打的這個主意呢!

 劉備一瞬間就明白了,看來陳琛不止是想要拉自己出去站台,還想要讓甄薑出來作為自己的代言人,不管甄薑管不管這所冀州女校的事情,她都代表著劉備的態度,有著這麽一位未來夫人坐鎮著,總歸能夠讓態度更明確,並且還可以免除掉一部分關於女性的非議。

 這麽想通了,劉備還是挺感興趣的,但是他感興趣的點事另外一件事。

 “那你說如果這件事我們辦成了的話,並且口碑也做得不錯的話,薑兒能否提升上一些地位和知名度呢?”

 看來是真的喜歡甄薑這個姑娘,劉備沒有考慮自己的,而是先考慮這件事能不能同時提高甄薑的知名度。

 他劉備已經是北境之主,身邊又有著精兵強將,高手如雲,智謀無數,只要將來不出意外,那自然是能夠穩坐天下北地,如果一切順利,按照陳琛的計劃進行下去,那一統天下之後,自己相信自己總是能夠照顧好天下百姓,名聲是不會差的。

 但是如果將來自己的地位提升了,那商賈出身的甄薑可能就會在某些事情上受到他人的非議,若是能夠靠著這一次機會,讓甄薑進入士人的眼界之內,不單單只是被視作是劉備的女人的話,那能否為甄薑的將來提升一些進步空間?

 “這件事我沒有辦法給出結論,可能還是得看大小姐自己,能否坐穩玄德公夫人的地位,還得看甄家大小姐自己的手段和心性。”

 陳琛可不敢給劉備打包票。

 他陳琛確實現在不管是在世家還是在寒門學子之中的口碑都是極好的,哪怕破壞了世家成為龐然大物的計劃也是陳琛做的。

 可是陳琛還是給世家留了活路,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先決條件和先天優勢來比普通百姓更早起步,但是他們不再被允許擁有超越階層的特權。

 世家和百姓犯法同罪,在劉備這邊可沒有能走的減罪渠道。

 不過如今己方的律法體系和執法方式還是存在著不少漏洞的,目前的律法雖然是由集團中央來制定的,從原本的漢律進行調整和改進,但是執行者卻還是地方的主官。

 哪怕是如今各個郡縣的主官都已經由經過篩選培訓的知識分子前去擔任,但是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度量法律的人,也不是專業的執法者,所以境內存在著各種偏差。

 陳琛想要起用滿寵,就是為了消除這種偏差。

 達到律法統一,執法統一,成為某種程度上的公平。

 不過說實話,沒有一款律法能夠做到絕對公平,畢竟地方不同,地域不同,習俗也不同。

 只能是盡可能地去考慮到各處的特殊情況,特案特談,眾案普談。

 不過這件事到時候還要具體商議。

 畢竟從漢武帝開始的獨尊儒術運動之後,諸子百家的其他學子都混得不是很好,而且儒家的傳承也佔據了大多數,現在亂世之中,剛剛好是能夠重新整頓學術界的時候。

 陳琛覺得讓學術隻保留一種聲音是極為愚蠢的行為,只有讓各種各樣的思想流派都能夠發展起來的土壤,才是自由的土壤。

 而那樣的思想也更能夠孕育出時代最先進的思想。

 至於那樣的思想到底是好是壞,那可就不好說了,畢竟某些個自由的國度總是在發生著“快樂”的事件,他們的民眾也很“安全”地度過著每一天。

 未來是屬於未來的人們的,自己只不過是給予未來更多的可能而已。

 陳琛就是這般安慰自己的,對於他來說,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那就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這個世界,無論自己的思想對於某些角度的人來說是好是壞,自己應該總是能夠算是推動時代發展的。

 只要做到這個程度,那他就是不虛此行。

 作為時空的旅者,也不會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那行吧,我相信薑兒。”

 劉備思慮了許久,最終決定答應陳琛的邀請,讓甄薑去出任冀州女校或者叫做鄴城女校的名譽校長,至於真正的校長,應該就是陳琛家夫人蔡琰來擔任了,對於這一點劉備看得很明白,也很讚許。

 其實他早就覺得讓蔡琰那種和陳琛一樣擁有著蔡邕嫡系傳承,甚至因為是蔡邕的女兒,從小到大一直都沉浸在蔡大家的學術氛圍中的才女,才是更能夠繼承蔡大家學術地位的人。

 至於陳琛,他可就別乾學術了,改變世界不比做學術有趣?

 誒,這還真不好說。

 反正至少在劉備看來,如果要評一個當世才女,或者是大漢之中最有才華的女子,那非蔡琰莫屬了。

 當然,劉備並不是不知道自己其實根本就沒有跟多少才女打過交道,但是對於他來說,他相信陳琛,所以相信陳琛的蔡琰。

 原來愛屋及烏還有這種用法呢。

 “那我就在這裡先謝過玄德公了,我這就回去跟琰兒說說消息。”

 陳琛嘿嘿一笑,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劉備準備繼續倒下來享受一下先生的高超按摩技術,陳琛就一個撲騰起了身,就往外面溜,也沒有想一想現在還是上班時間,別說加班了,上班都能直接找到理由開溜。

 “誒,怎麽就這麽跑了?”

 劉備的挺住了腰板,沒有倒下去,看著陳琛絕塵而去的背影,伸手喊道,但是卻沒有得到陳琛的回應。

 因為在他的開口之前陳琛的身影已經出了大門了。

 “先生的身體倒是越來越好了,現在跑得那麽快。”

 劉備搖了搖頭,自己繼續在這裡喝茶思考回去怎麽跟甄薑說一下這件事。

 並且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讓她利用這次機會提高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名望,雖然現在並沒有完全確定甄薑就會是他劉備的正妻,但是至少他現在跟甄薑的相處十分融洽,單單憑借這一點就足夠在未來,在自己的身邊,為她留下一個重要的位置。

 至於這個位置是不是在最中心,那還是得看她自己的表現了。

 這裡倒是要幫渣男劉備說上一句話,在將來他身邊的女性一定不會少,不管是他主動尋找還是被動接受,女性一多,成分又複雜,那到時候劉備的后宮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明槍暗箭。

 作為最早跟在劉備身邊的女人,她能否站到最後,大部分還是需要看她自己,不過至少劉備是會支持她的,雖然在后宮戰爭中,劉備的意見可能影響巨大,又影響不大。

 這部分的話題,倒是需要更多的的時間來探究了。

 整個鄴城如今的主要目標還是發展建設,要將鄴城的商業屬性撿回來,經濟能夠推動發展,發展能夠帶來實力,而經濟本身還需要更多的內容和元素來激活。

 其中女校也只不過是陳琛計劃之中的一環而已。

 另一個男校,也是必須要做好準備的。

 陳琛的想法從來都不是會被局限在一城一地,他想要做的,是高校聯盟計劃。

 雖然說高校聯盟這種所謂的聯盟只是一個名頭而已,畢竟在這個時代,所有帶有高等教育性質的學院書院都是要握在自己手裡比較安心,但是這也表明了陳琛的決心。

 將教育更加大力度地推廣下去。

 像如今並州境內的教育已經開始提升了一個檔次,劉備開始真正在教育上影響並州到現在也有五年之久,太行書院第一批十七八歲的學子已經新鮮出爐,到了劉備集團中各個地方的一線開始了他們的實踐之旅。

 這些孩子在這些實踐之旅中能夠將自己在太行書院之中學習到的知識學以致用的話,基本上都能夠帶來超越其他普通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而表現優秀的人自然就有機會參加到每一年組織起來的初級遴選制度中,通過了考核的,就能夠成為候補官員,而在這個發展的重要時期,候補官員基本上都是能夠在半年的時間內安排上任的。

 因為劉備集團現在雖然人才無數,但是陳琛所制定的框架太過於詳細,想要讓整個社會更加高效地運轉起來,那本身需要的體制是極為龐大的,哪怕是現在只是將絕大多數工作都模糊歸類,由頂層更擁有智慧的人承擔更多責任和工作,並且暫時擱置一些短期作用沒有那麽大的事業。

 在官員人手上,還是出現了短缺的情況。

 說實話,陳琛還有很多想要建立的部門沒有建立呢。

 甚至還有一些體系,本身就是包含了許多的部門的。

 比如未來的法律體系,法律體系影響的就是社會法制的問題,倒是只能先安排滿寵他們把大概的責任都先承擔了,等到人力物力都充裕起來,經濟發展也更好了,再將他們的部門拆分成機構,再增加更多的屬性機構,塑造更加完整的法律體系。

 像法律這樣的板塊體系,可不止一個。

 只能說,陳琛這就是在仗著年輕的優勢,想要跨越千年,將社會的發展進行一種變相的大提速,只不過這種提速更多是對於框架的搭建,幫助世人縮短了一些路途,少走一些彎路。

 也算是給世人一種直觀的感受,視野的開闊。

 而在他這種社會框架的搭建、拚裝過程中。

 最為基礎的倚仗,就是這種高校聯盟計劃,也就是說,教育才是陳琛最大的倚仗。

 其實原本他是沒想要搞這麽大的,只不過是他發現這個世界的人們在經受了這種不同力量體系的滋養之後,他們的思維靈活程度應該都超過了平行世界中同一時期的人。

 比如陳琛自己在這個世界生活了二十年,也明白自己的智慧和前世想必,簡直是天壤之別,要是現在的自己回到那個時空,或許成為新時代的陳因斯坦也不是什麽問題,再加上職牌的推動,那就更不一樣了。

 果然世界觀念還是會存在局限性。

 這也是為什麽在東漢末期,很多物品的發展速度比原定速度還要快,陳琛有時候見到了還會震驚一下,例如紙。

 高校聯盟的初期基本模式,陳琛還是打算仿照太行書院的建立一樣。

 在核心地區規劃出一片土地,至少也要是鄉鎮級別的土地,專門用來搭建這座書院。

 而基本上這座書院就是這個州的代表性書院,例如太行書院未來可能會更名為並州書院,而在冀州要搭建的這個新書院,就會取名為冀州書院。在未來,大漢每個州府,都要擁有自己的書院,這將會代表每個州府的教育水平。

 而模式還是按照太行書院那般, 收的學生也是從小到大,要求在六年時間內學習好足夠的基礎知識,這是基礎教育,在完成了這部分基礎教育之後,可以選擇繼續在書院之中深造,還是直接出來,像是那太行書院的第一批完全培養學子一般,進入一線實踐。

 其實就像是現代,選擇成為研究生,還是成為公務員而已。

 和工作不同,太行書院出來的那一批學子,那一畢業安排出來的都是一線公務員,遴選制度是給他們一個升遷途徑。

 所以在初期階段,作為每個州府核心的書院,收取學生還是只能按照考核競爭的模式。

 雖然這樣會讓世家子弟在初期擁有極大的優勢,但是還是給了寒門子弟一個機會,並且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劉備集團奇怪的人才緊缺問題。

 在之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才會繼續在各個郡縣開設分院,並且打通分院向總院的人才輸送通道和完整模式,讓教育可以真正地推廣到整個大漢民間。

 這樣才算是真正的引領教育發展,高校計劃就是為此而生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