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主公我不想加班》第124章 雙徐合璧,穩得1批【2合1】
最新網址: “元直先生接下來應該怎麽做?”

 徐晃看著手下送上來的信。

 其實他倒是沒有想到徐庶一來就把己方能夠拿到張燕的許可。

 雖然說其實沒有張燕的許可,定遠軍想要隨便入侵青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能夠師出有名的話豈不是更好。

 畢竟現在張燕跟己方還是盟友。

 所以肯定要保存一點顏面給大家彼此的,畢竟劉備之後肯定還會跟更多的勢力合作、結盟,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終究有時候是需要戰術性結盟的。

 但是如果劉備在這個階段就這麽不講信用或者不講義氣地搶佔盟友的地盤的話,那之後結盟可不好搞,特別是正常的結盟。

 其實也就是如今一個小小的青州在陳琛的看來並不值得就去揮霍劉備積攢下來的好名聲。

 名聲這個東西,其實積累起來就是為了在關鍵的時候能夠派上用場的,並不是說要顧及名聲,從而讓自己反被束縛住。

 陳琛是一個很實際的人。

 他會感慨百姓的性命,會想要為這個時代帶來更好的生活,想要為這個時代的百姓的安全而努力。

 但是他從來不會聖母。

 自己人就是自己人,敵人就是敵人。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人的殘忍。

 而整個劉備集團其實也在受著陳琛的影響,從各種各樣的決策,到各種各樣的行為之中。

 徐晃之前之所以沒有出兵去找袁紹麻煩,其實是因為在來之前陳琛給他交代了兩方面的意義。

 一方面是陳琛讓他按兵不動,先觀察觀察。

 然後看看能否成為螳螂捕蟬之中的黃雀。

 另外一方面,就是如果能夠等到張燕自己來求助,己方師出有名,就不會被人說是貪圖盟友的地盤從而發兵的。

 雖然這個時候應該是沒有什麽人會來關注這邊的情況,而且也沒有什麽人真的敢在現在這個局勢來噴劉備的品德的。

 但是陳琛是知道這個世界總是不乏一些膽子大上天的人。

 而且有些人還就是靠著罵,換著花樣罵,把罵人當做藝術,他們這些人要是搜羅到劉備的黑料題材瘋狂黑劉備,其實對於他們將來收服各地,並不是一件好事,會增加不少阻力。

 所以徐晃其實還真是一直在等著張燕來求助。

 不過徐晃算是比較老實的,他並不知道應該給張燕點暗示什麽的,而是就這麽靜靜地等著。

 所以徐庶來了之後,聽著徐晃說清楚勤快,並且分析完局勢之後,直接執筆給張燕寫了封信。

 這信一寫,張燕直接過來求援了。

 而且這個時機還剛剛好挺不錯的。

 袁紹剛剛拿下了青州之中除了張燕和孔融、及兩位劉姓宗親的郡國之外的其他地盤,但是他的四周現在都跟這些人接壤。

 他如果還想要擴大地盤,就必須跟他們這些實力相對來說要強勁一些的勢力動手。

 不過孔融他們三家作為青州原有勢力,本身其實是保持聯系的,而且因為張燕和袁紹的入侵,還有點盟友關系。

 其實之前他們青州原本的是勢力,關系並沒有這麽好,而在另一個時空之中,青州黃巾的爆發實在是太過於令人意外和沒有征兆,他們也算是被分而化之了。

 如果青州本土勢力早有準備,能夠結成聯軍的話,青州黃巾的蝗蟲行為不一定能夠成功。

 而這一世張燕和袁紹的行動實在是太明顯了,而且他們都有可以一統青州的實力,那更加需要讓人警惕了。

 張燕是借著收編青州黃巾,將青州的地盤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中。

 而袁紹則是實打實地佔地盤,攻打城池。

 現在就剩下他們三家了。

 三家湊一湊,也還有五萬聯軍,實力也不算弱,還是能夠在張燕和袁紹之中尋求一個平衡的。

 所以如今的青州正處於一個張燕、袁紹、三城聯盟在對峙的一個狀態。

 無論是張燕還是袁紹哪家對三城聯盟他們動手,孔融他們都會尋求另外一家進行合作的。

 所以袁紹的動作也緩下來,不過這個時間也不算是浪費了,他們要用這個時間來發展一下攻佔下來的這些地盤。

 但是如果徐晃選擇在這個時候從後麵包抄袁紹的話,由張燕的黑山軍進行正面的圍攻,那袁紹的平緩安排肯定也要被打亂。

 新到手的地盤都是燙手的。

 容易拿不穩。

 徐庶思考了一會。

 “其實我們還是不需要做什麽。”

 “雖然說此時包抄確實能夠給予袁紹痛擊,但是如果說這般來戰的話,其實還是硬碰硬的,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很好。”

 徐晃點了點頭,他不怕打硬仗,但是他知道如果有更好更輕松的辦法獲勝,那就沒有必要打硬仗。

 “定遠軍如今情況如何?公明將軍能否再描述一下,具體多少能夠完全出城的兵力?”

 “如今定遠軍馬步軍共計三萬余人,其中能夠完全調動出征的有兩萬五千人,要守住泰山郡,戍守的士卒也不能太少。”

 “而青山營是獨立於定遠軍的,他們並沒有駐守在泰山郡,他們現在在張燕的地盤旁邊的山脈之中。”

 徐庶在心中默默記下了這個情況,又在心中計較了一下,其實定遠軍的實力跟袁紹的渤海軍的實力也差不多,而跟著袁紹來到青州的又都是他的主力謀士和強力戰將。

 雖然說麹義和張頜他們留在了渤海,可是袁紹的整體戰將陣容肯定是要比定遠軍強上不少的。

 而徐庶也是自己一個人直接對上了袁紹的智囊團。

 其實這麽比是沒有什麽意思的。

 因為定遠軍只是劉備集團的一個普通的軍隊分支而已,而袁紹的渤海軍則是他的全部家底了,總不能劉備的一個軍團要比人家一整個勢力都強吧?

 好像,還真的比挺多勢力都強的。

 比如關羽的揚武軍,他如今一個揚武軍佔據著並州,就已經比大漢之中大大小小的勢力之中的七成勢力要強了。

 “公明將軍什麽意見呢?”

 徐庶覺得這也算是自己亮相的第一戰,也不要求一定要多麽出彩,自己現在已經算是被重用了,沒有必要用什麽太過於奇思妙想的東西來驚豔別人。

 他只需要漂漂亮亮穩穩妥妥地完成這個任務就行了。

 “我聽元直先生的。”

 徐晃很謙遜,他對於徐庶他們這些讀書人其實還是比較尊重的,他自己也經常閱讀學習,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儒將。

 嗯,扛著大斧的儒將。

 這麽配合的嗎?

 徐庶其實真沒想到徐晃一個這麽強勢可靠的大將會這麽捧著自己,果然是本家啊。

 但是人家捧,自己也得足夠尊重。

 既然徐晃都這麽說了,徐庶也就說起了自己的想法和安排,但是沒說幾句就會主動問一下徐晃的想法和感受。

 兩人相談甚歡。

 而且也越來越熟絡,對於一些戰略的制定還能夠找到共鳴之處。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徐庶這一次戰爭的安排其實就想要以穩妥為上,能夠順順利利漂漂亮亮地完成這場戰鬥,不給對手留下任何可以翻盤的機會和點,一切都可以慢慢來,但是一定要做得完美和穩妥。

 而徐晃本身其實就是善守的,作為一個以防守見長的大將,其實徐晃考慮問題的時候也會更加認真仔細詳盡,並且還會不斷地比較得失,盡量讓自己用最小的損失來獲得最大的收益。

 他一直覺得這才是防守應該要做到的事情。

 只要進攻的敵人損失比己方大了很多,敵人一定會先撐不住,自動解除危機。

 徐晃穩。

 徐庶這次更穩。

 雙徐合璧,穩上加穩,自然穩得一批。

 “既然我們有此共識,那就以穩重為上,步步為營。”

 徐庶取來了紙筆開始詳細地制定計劃,這樣更加便利有個明確的方案指定。

 徐晃則是在一旁為徐庶提供一些信息,讓他能夠更好地完善計劃。

 步步為營。

 並不是一個虛指,而是真的要做到步步為營。

 定遠軍將會用騎兵掠陣防止敵軍來襲,而步兵通過在戰區不斷修建防禦營地的方法,將袁紹他們北上的路完全堵死。

 至於這樣會不會太消耗己方士卒的精力。

 徐庶又不是傻子,在明顯沒有人會來干擾偷襲和沒有意義的地方肯定是不會浪費精力來弄這個的。

 但是幾乎自北向南的重要戰略點都被標注出來了,如果袁紹的軍隊在這裡有駐軍,那就讓張燕他們到旁邊搗亂,反正就是把這些駐軍引走,再控制好防禦措施。

 幾乎就是順著進攻的路線過去,將所有的防禦措施都做好,隨時做好邊戰邊退的準備。

 其實這麽推進,根本就沒有什麽技術含量。

 也沒有什麽軍策奇謀的效果,就是很普通的推進。

 但是結合上徐庶到時候面對各種情況所使用的小技巧,這個策略就成了緩慢鯨吞青州的策略了。

 相當於走到哪就修城修路到哪,直接把地盤變成己方建設的一部分。

 有沒有奇效不好說。

 但是穩是真的穩。

 而且徐庶甚至還向鄴城發了信回去,這信是用來求援的,要是鄴城還有空閑的軍團,建議調過來幫忙。

 如果是別人,估計都會覺得徐庶這小子太沒種了。

 你要是換成郭嘉郭奉孝的話。

 他估計都直接說給我一萬人,我能奇襲袁紹給你看看。

 但是徐庶偏偏就是不一樣,表現出來老穩健老慫貨了。

 更有趣的是,徐晃竟然沒有覺得徐庶慫,而是覺得他將保守和穩健貫徹到底了。

 陳琛自然是收到了來自泰山郡的消息。

 劉備又湊在他旁邊看著那信。

 “怎麽元直一過去就求援啊?”

 劉備第一反應還是楞了一下,他沒想到陳琛如此看好的徐庶竟然跟郭嘉的風格不一樣的。

 作為一方雄主,劉備看人自然也不會淺顯。

 只不過他是覺得這或許就是徐庶的風格,穩健為上。

 “不錯啊,這家夥。”

 陳琛搖了搖自己手中的羽扇,果然學霸就是學霸,其實陳琛都沒想到徐庶才剛剛到冀州來沒多久,就能夠如此清晰地判斷出了青州的情況和局勢,並且做出了最符合目前需求和利益的決策。

 難道自己讓徐庶去青州,就是為了在這個時候就將袁紹解決嗎?

 並不是的。

 陳琛真正的目標是被困在了冀州的袁譚,佔據了渤海郡還周邊一些郡縣的袁譚才是現在必須要馬上解決的問題。

 否則在肚子裡被人家埋了一顆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爆炸的炸彈,哪怕明知道它炸起來也就給自己開開胃,也會覺得膈應。

 所以其實這個時候定遠軍根本沒有必要直接去跟袁紹硬碰硬,其實說起來單單定遠軍的軍力,是不足以戰勝袁紹軍的。

 定遠軍要的是結合張燕所部,給袁紹施壓,但是又要用最穩妥又最唬人的方式來。

 將袁紹給逼在青州那個地方沒有辦法動彈。

 這樣劉備他們在冀州將袁譚包圍消滅掉,袁紹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跟自己隻隔著個海的兒子被抹掉。

 等到並州、冀州、幽州,三州統一之後,成為一塊鐵板,到時候兵力就能夠集中去平推袁紹了。

 所以定遠軍的任務說是平定青州,還不如說是正面的幌子。

 他們要做的事逼住青州及周邊勢力,讓他們被牽製住。

 等到袁譚勢力一滅,就是定遠軍可以解開鏈鎖,開始真正釋放戰鬥力的時候了。

 陳琛一直都沒有跟徐庶說這方面的事情,他其實還是想看看現在的徐庶的水準是不是已經達到了前世出道的實力了,要是還不夠的話,肯定還是讓他再多練兩年。

 至於擔不擔心徐庶瞎指揮讓定遠軍出事。

 有徐晃老哥在呢。

 怎麽可能會出事?

 徐晃就是兜底的神。

 而且就算是徐庶沒有看到區域布局之外的情況,專心地在那裡折騰袁紹,讓整個青州鬧騰起來,其實效果也是差不多,就是可能損失會比穩步推進的威懾要大上不少。

 而且存在著輕微的可能會被翻盤的可能性。

 關於這方面其實陳琛還是有點小擔心的,畢竟袁紹這家夥,老逆風局的神了。

 這個時候怎麽看袁紹都像是在逆風局裡的,所以還是需要防一手袁紹突然爆種。

 更何況其實現在袁紹手中的兵力並不算弱,底牌也還有不少,己方沒有必要去冒險。

 所以可以說徐庶步步為營的戰略思想,才是最符合陳琛的想法和如今整個集團的布局的。

 陳琛就著這個情況給劉備解釋了一下,劉備恍然大悟。

 “那看來這雙徐合璧,確實是極為穩妥的。”

 “嗯,對了,該通知一下子龍和文遠他們了,定遠軍到位了,差不多可以開始動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