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東京克蘇魯》每周聊人設――蘇啟(本章免費)
  蘇啟。

  一個責任心缺失的社交大師。

  一個情感管理學高手。

  一個黑心的人際關系經營者。

  一個模糊的利己主義者。

  因為這些稱呼太長,不夠直接,所以我給了他一個易懂的定義:渣男。

  ……

  這算是本書爭議最大的角色。

  蘇啟的人設,是我把當代社會的一個普遍矛盾,塑造成了具體形象。

  這個矛盾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

  自我精致,個人能力強。

  但缺乏公眾責任,缺乏利他屬性。

  我把這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濃縮,濃縮到一個家庭關系,一個婚姻關系。

  從中抽離出一個角度來,用了“渣男”這個大家最簡單易懂的概念。

  ……

  蘇啟的角色設計,是一個偏向美式手法的主角。

  看過美劇,美式電影的應該知道,美式主角設計裡有一種模板:某種能力強,但人格上有缺失。

  也就是:缺點型主角。

  主角開局會被給予一個人性上的缺點,整個劇或整部電影的發展到結尾,主角在面臨的一個個抉擇中,逐漸作出反這個缺點的行為。

  比如主角十分貪財,在劇情發展中會有反派用錢收買主角,但被拒絕,從而升華人性。

  這就是缺點型主角對於劇情節奏起到的作用,它可以讓主角作出違背自己缺點的行為顯得讓人更加注意,從而深化這個主題。

  ……

  蘇啟的“渣男”定位,就是一個缺點型主角模板。

  能力強,人性缺失。

  強項:社交能力強,懂表演,懂忽悠,會騙人,懂得如何掌控人性心理,形象好,高情商,懂審時度勢,展現強勢和展現弱勢的時機拿捏有度……

  弱點:無責任心。(準確的說,是因為從小受到林薇的愛,從未體驗過失去,以至於沒有意識到過責任這一概念。)

  ……

  缺點的形成,就要引申到林薇的故事了,我在前面寫過一點回憶劇情,蘇啟和林薇是發小,兩人從小認識,林薇從小就喜歡他一直到結婚。

  我想大家都知道那句很經典的,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林薇的溫柔以待,處處忍讓,反而塑造了蘇啟一個自私利己不在意他人感受的缺點,也就是無責任心,進而使他們的婚姻出現了問題。

  這是前因,也有一部分是包含在開頭的被刪掉的那部分,有出軌被抓第三次,是為了塑造林薇溫柔卻軟弱的人設,蘇啟的缺陷已經越加嚴重。

  直到終於說出離婚的情感爆發,意味著兩人的性格轉折點。

  林薇變得不再軟弱(和奈亞的對話你們應該可以看的出來,林薇的性格已經變了。)這個不多談,等後面林薇角色出來後再說。

  蘇啟的轉變則是,一向溫柔忍讓他的林薇,第一次向他說出了拒絕,說出了不愛,讓他從二十幾年的溫柔鄉裡,直接被狠狠摔在地上摔醒。

  讓蘇啟意識到曾經的遷就已經到了盡頭,所有的付出都已經疲倦,沒人再無條件愛自己時,他才大夢初醒,想起回去反思自己的錯誤。

  這時的蘇啟才開始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對於家庭缺失的責任,這個意識的時間節點就是現在第一章的開頭。

  ……

  蘇啟和林薇的故事,是一個極端而戲劇化的案例,但同時也是很現實的婚姻問題,尤其對於被父母寵愛慣了的獨生子女來說,

對於婚姻問題到底有沒有過清楚的認知,兩個人在一起能夠如你一開始想的那麽順利嗎?你能忍讓的尺度在哪?你能付出的利他屬性有多少?  ……

  當然,婚姻問題只是具體的一個事件,更深層次的來說,我是想以小見大,從小家到大家,說社會問題,也就是最開始提到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這個詞的概念我不多說,百度有,不說對錯,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一個“理想美好”和“現實骨感”的對立。

  大家都學習倡導,比起個人,集體更重要,但實際上現實裡誰會那麽舍己為人呢?

  大部分人,大多時候,都是“利己”的,這不丟人,因為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會有那麽多寬裕的機會,讓你能自我滿足的同時,滿足別人。

  最簡單的一個問題。

  現在我手裡有100萬,擺在你和你朋友面前,白給,但只能給一個人。

  我想應該沒有人會選擇無條件的讓出這個機會,甚至做出對半分選擇的都是少數。

  因為‘利己’是人的天性。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於更美好人性的憧憬,敬佩。

  我們在新聞裡看到,疫情期間衝鋒陷陣一線的醫生們,他們就是“非利己”的人,他們的行為真的就像閃閃發光的人性光輝一樣。

  我個人對於人的“利他”屬性,是非常感動的,所以我寫東京克蘇魯這故事的選材,設定主角時,就選擇了這樣一個內核。

  主角是一個責任心缺失的人,打破自己的枷鎖,展現出蛻變,意識到家庭責任,社會責任。

  從利己,到利他。

  ……

  當然,這是深一層的含義,即使不理解也並不影響閱讀,網文是趣味性為先,所以我給它披上了一層有趣的外衣,把這些過於大道理的內核深藏在有趣的故事裡。

  把這個社會問題,隱喻成蘇啟的婚姻問題,把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利己’屬性,隱喻成為‘渣男’。

  當渣男開始不渣,開始意識到責任,開始作出違背他人設的行動時,人性就在發光了。

  其實就是我想隱喻,雖然利己是天性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行為準則。

  但偶爾。

  人性也會發光。

  我們也會頭腦一熱,為了他人而付出一次。

  ……

  一點牢騷。

  當初第一章被舉報的時候,我很生氣,其實很大原因在於這一點。

  我自認為比起一個偉光正的主角,每天乾著殺人越貨,好處拿盡,還要自詡正能量來說。

  我塑造的主角,塑造的故事,塑造的精神內核,不說弘揚主旋律,至少並不齷齪。

  他或許只能被很多人當一個樂子看過去,很多讀者看不出書的隱喻設定,並不完全明白它代表的意義,但這其實都沒關系。

  雅俗共賞。

  許多人不願不去看大道理,我們單純看樂趣,這有何不可。

  主角幫助小動物,幫助同學,自我反思追回老婆,維護世界和平,這些內容也很正能量。

  要雅有雅,要俗有俗。

  這種情況卻被舉報就要刪減,這種否定內核的舉措,確實讓人心寒。

  ……

  牢騷發多了,最後雜談一些輕松有趣的彩蛋吧。

  我前面有寫到龍之介《蜘蛛絲》其實有在隱喻主角的經歷,一個犯錯的人,落入地獄(鬼神遍布的東京)依靠蜘蛛絲(錨定線)求生,踹下其他的人會導致蜘蛛絲斷裂(與他人斷絕聯系,過分利己,會導致失控),整體弘揚的是內核(利他,人文關懷)。

  《烏合之眾》這本書的設定,是另一個社會現象,從以前就有,至今,現在大家都說‘飯圈文化’,其實就是這種現象比較具體的一個模式。

  包括一些公知,大V,流量熱點……

  鬼神,錨定,深海。

  熱點,流量,社交網絡。

  這個上下對應的關系,現在已經逐漸明朗了,書的主題也是玩的這一套。

  我雖然用了靈異克蘇魯的皮,但其實是老瓶裝新酒,寫了一個目前比較新潮的話題。

  鬼神之戰,就是輿論之戰。

  後續隨著越來越多幕後黑手登場,你們會看到一場又一場有趣的博弈。

  ……

  這時你們可以往上翻,看上面,我寫的賦予蘇啟‘渣男’這個身份,他所具備的優勢強項。

  社會工程學,表演學,心理學,市場營銷忽悠學(傳銷學)……

  渣男忽悠哄騙女生的專業技能,拿去哄騙社交媒體上的用戶,誘導群眾話語導向,博弈熱點輿論,這是天然搭配的設定。

  如果說,前面說的精神內核,是運用角色設定的缺點進行搭配。

  那麽現在說的故事邏輯,就是運用角色設定的優點進行搭配。

  ……

  總結

  渣男優勢—擅長把控人心—令其能夠在本書裡輿論造神博弈對手

  渣男缺點—缺乏責任心—通過改正深化主題凸顯精神內核

  ……

  ps1.每周聊人設不定期更新,因為是群像,所以為了豐滿人設,我會把書裡一些有趣角色的設計理念,一些不方便加入的情節,總結為單章發布出來。

  ps2.所有人物設定篇都是免費的,大家不用擔心自己的起點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