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有超體U盤》四百四十六-強子對撞機
陳晨走進夏茵的辦公室朝四面看了看。

 辦公室十分簡潔,沒有什麽過多的裝飾,唯一的特點,大概就是面積了。

 這間辦公室,快要趕上位於生命科學城的陳晨辦公室的大小了。

 似乎看懂了陳晨的疑惑,夏茵無奈道,“沒辦法,我們建的這棟樓的總面積遠遠超出了使用面積,畢竟總部也才幾百個人,所以為了不顯得那麽冷清,只能將辦公室劃分的大一些了。”

 “挺好的,人少顯得清靜。”

 陳晨隨意的坐在總經理辦公桌的對面,看著已經變得成熟穩重的夏茵,頓時開口問道,“公司的一切還好嗎?”

 “好。”

 夏茵撇了撇嘴,反問道,“雖然我們這裡叫做總部,可是實際上爹不親娘不愛,就像是一個花瓶,每天最多管管網站發布發布聲明,除此之外什麽事都沒有,怎麽可能不好呢?”

 “其實這裡也是很重要的,之所以你感覺總部不怎麽受到重視,只是因為時機沒到罷了。”

 陳晨接過秘書端來的咖啡,說了聲謝謝,然後才繼續說道,“再說,總部就像是大內總管,什麽事都能管,這還不好嗎?”

 “可惜大內總管是太監。”

 夏茵頓時吐槽起來,隨即歎了一口氣,“不過還好,你的貼身秘書埃克斯一直都在和我們對接,聽說這個埃克斯還是個未成年少女?”

 “?”

 陳晨歪了歪腦袋。

 “我就說你為什麽對我不感興趣,原來你是一個蘿莉控啊!”

 夏茵一臉嫌棄,“變態!”

 陳晨見到話題越扯越遠,隻得開口,“不說那些了,我這次過來除了來公司參觀一下外,還有件大事。等會我會給你的郵箱發一份文件,裡面有一個項目申請的資料,你準備一下,因為未來一段時間,你可能要代表黑光科技去見世界各大洲區的官方高層。”

 “什麽項目?”

 夏茵狐疑的看著張恆。

 “一個涉及數百億美元、以及整個地球聯邦的投資項目,所以你必須親自走一趟。”

 陳晨回答道,“簡單來說,我要在中洲、東、南、北三大海州區,以及印洲、中東洲、北、南美洲、歐洲、大洋洲、北冰洲這幾個洲區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分公司,不僅要建立分公司,還要在當地建立研究機構和療養中心,將生命科學城開到全世界。”

 夏茵聞言仿佛沒有聽清一般,她震驚的看著陳晨,“你確定嗎?那麽多資金從哪裡來?”

 之所以夏茵震驚,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只是開設分公司和辦事處,那只要是世界知名的企業集團都有這麽做過,可是在世界各地同時開設生命科學城,那就不是一般的集團能做到的了。

 黑光科技作為世界頂級集團,的確是有錢,但就和大多數公司一樣,高的全都是市值。

 而黑光科技雖然沒有上市過,但大多數的錢也都用來投資生命科學城的建設了,養活一座城市絕非那麽容易。

 “錢,當然是從當地的銀行去借貸了。”

 陳晨嘴角挑起一抹笑意,回答道,“這年頭,還有誰經商會拿自己的錢去經營,萬一賠了怎麽辦?”

 “……”

 夏茵頓時無語。

 “到時候談下什麽價格,什麽條件,這些都掌握在你的手中了。”

 陳晨意味深長道,“夏茵,你可不要讓我失望。”

 “好!”

 夏茵眼中先是一片迷茫,隨即卻迅速清醒過來,經過這麽久的歷練,她早已不是那個天真爛漫的女孩了,而是一名手腕高超的女強人。

 “除此之外,你還有一個任務。”

 陳晨接著說道,“那就是訂購強子對撞機所需的零部件,這個你必須秘密朝歐洲區的官方購買,我會讓歐洲區的財團配合你的。”

 “什麽!”

 聽到這句話後,夏茵更是震驚無比,“強子對撞機?陳晨你想做什麽?”

 “和研究有關而已,具體情況你不需要知道。”

 陳晨沒有解釋,“這就是你的全部任務,經過這麽幾年的歷練,就讓我看看,你是否能達到我心中的要求?”

 說著,陳晨沒有在這裡逗留,他直接站起身,離開夏茵的辦公室。

 直至離開了辦公樓,陳晨才最後看了這棟大樓一眼,重新開啟了小X的聯絡裝置。

 “X,讓程超準備好車隊,我要返回納米比亞了。”

 陳晨低聲開口。

 “哼!”

 耳麥中傳來一個冷哼聲,隨即小X悶聲悶氣的聲音傳來,“已經通知了程超,他正在趕來的路上!”

 “很好。”

 陳晨不以為意,直接坐在花壇前的座椅上,凝視著商都街道上的車水馬龍,目光如一口平靜的古井。

 之所以陳晨要買強子對撞機的器件,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需求到了。

 就好像黑光科技隨著知名度越高,開始蠶食世界各地的市場,在全世界建立分公司一樣,都屬於水到渠成。

 其實早在兩年以前,陳晨就有了建造強子對撞機的想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也在與日俱增,從一開始用肉眼觀測身邊的各種物質,逐漸發展到借助放大鏡、顯微鏡,再到後來使用高能物理研究裝置等等,逐步深入到細胞、分子、原子和原子核的深層次結構。

 每一次新的發現,都會帶來巨大的社會變革和科技進步。

 而原子核及核外電子的發現,更是帶動了無線電、半導體、電視、雷達、激光、X光的發展。

 而強子對撞機,便是用來觀測微觀世界的設備之一。

 強子對撞機的本質其實就是粒子加速器,它的強大之處在於能將粒子的速度提升至很高的水平,當兩個速度相當的粒子相撞時,它們就可能會相互結合在一起,從而生成一種全新的粒子。

 另外,即便高速粒子沒有發生相撞,研究人員也能通過粒子在運動過程中發生的變化來找尋微觀世界的變化規律,從而為進一步研究與發展微觀世界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了解微觀世界也能幫助人類更好地構建與調整宏觀世界。

 一般來說,體積越大的強子對撞機,其效用往往越高,因為體積越大代表內部運轉空間越大,這便意味著機器能給粒子提供更多的能量,以幫助粒子更好更快地加速,這樣研究人員才能得到更為準確的實驗結果。

 目前,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為世界上體積最大、功能最強的強子對撞機,它的隧道周長高達27公裡,為建造它,歐洲科研團隊用了十多年時間,花費80多億美元。

 很顯然,它並不是一種平價的科研設備,而是屬於科技產品中的奢侈品,只有國家經濟實力雄厚,才能建造並投入使用,而私人企業想要建造這種設備,更是難上加難。

 其實早在2014年,中洲區就展開過一個項目的計劃,中洲區計劃建造一座隧道周長100公裡,是現今世界最大強子對撞機近乎四倍的超大型強子對撞機,而這個計劃卻在2018年遭到楊振寧教授強力製止,從此後一直流產,直至如今也沒有被真正實施過。

 而當時楊振寧教授給出的原因很簡單,第一,太貴;第二,出成果的幾率不高;第三,就算出成果,五十年內無實際意義。

 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項目建成後必然為外國人主導,因為當時中洲區的高能物理學家人數寥寥無幾,只能淪為他人嫁衣。

 有些人可能不太明白,為什麽楊振寧會反對,其實是因為這種強子對撞機最大的科學價值,其實是為了精確測量希格斯粒子,看看這種粒子是否真的超越了現有物理框架的標準模型,而這種粒子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

 上帝粒子。

 物理學界期待它期待了40多年,它是最有可能突破標準模型,如果能夠得到驗證,那麽《超弦理論》也就能像《量子力學》一般,將‘理論’兩個字去掉,變成《超弦力學》。

 而《超弦力學》,則代表了萬物的終極理論——四大基本力的統一。

 到時候,從最小的基本粒子,到最大的宇宙天體,無論是黑洞的本質,還是宇宙的起源,都要匍匐在超弦腳下……

 人類有個夢想,只要統一了物質的基本結構、物質的相互作用和運動轉化規律,就會像上帝一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很可惜,這一夢想至今沒有實現過。

 其實早在美蘇爭霸時期,北美洲區就計劃建造一座周長達到一百公裡的強子對撞機,可是前後幾年花費了二十多億美元,卻連隧道都沒挖完,而當時蘇聯又解體,於是這個項目便被徹底停止。

 這一切,自然是令高能物理學界的那群《超弦理論》支持者一片哀嚎。

 而後歐洲的強子對撞機上線,它的最高功率為13TeV,雖然遠遠比不上北美洲區的項目,但好歹也可以湊合著用,可是經過萬眾期待的對撞實驗後,數年都未曾發現過超對稱粒子的跡象,頓時,99.999%的超對稱理論原始參數空間蕩然無存。

 至此,《超弦理論》幾乎成為了一遝廢紙,可依然有無數人願意相信它是真實存在的,這群人認為之所以無法對撞出超對稱粒子,還是因為功率不夠,於是才會前來遊說中洲區,從而引發楊振寧教授的反對。

 簡單來說,中洲區的強子對撞機計劃之所以流產,還是因為科學價值不夠硬。

 而陳晨則不同,陳晨打造強子對撞機的原因有兩個。

 其中第一個,也是根本原因,是因為陳晨需要製造從《極樂空間》中取回的技術——高偏移裝甲。

 這種同位素金屬裝甲,在裡面被稱為太陽系內最堅硬、最穩定的物質,不僅可以用來充當宇宙飛船的裝甲,還可以抵擋太陽表面的輻射,讓飛船靠近恆星行駛。

 迄今為止,除開《三體》中的水滴,陳晨基本沒有聽說過有比它更堅硬的物質。

 而第二個原因,也是因為陳晨如果建設的話,不需要像中洲區那樣,需要動輒幾百億的預算,因為陳晨手中有一張殺手鐧。

 這張牌,便是常溫超導體了。

 一般的強子對撞機的隧道,光是維持低溫超導體就是一筆巨大無比的開支,而常溫超導體的特性,注定了陳晨只需要花費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能製造出長度更短,但功率卻遠遠高出常規強子對撞機的新型超導強子對撞機。

 這就是陳晨得天獨厚的優勢了。

 而且陳晨也想順著大一統的道路繼續走下去,看看所謂的能夠統一四大基本力,號稱萬物終極理論的《超弦理論》究竟是真還是假。

 在這條大一統的大路上,前方是幾個高大的背影,在伽利略統一了運動與靜止之後,《牛頓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的現象統一起來,打開通往機械工業革命的大門。

 而麥克斯韋則緊跟其後,用一個方程組統一了電、磁、光,人類從此進入電氣時代。

 隨之而來的則是愛因斯坦,他先用《狹義相對論》勸和了麥克斯韋方程組與牛頓力學, 統一了低速與高速,然後又統一了物質和能量,核武器應運而生。

 隨後,就是量子力學的出現,玻爾、薛定諤、海森堡、狄拉克……

 最終,楊振寧上場了。

 他從口袋裡面摸出一張皺巴巴的紙,用一套數學框架理論,統一了電磁力、弱力與強力,不聲不響的奪得了諾貝爾獎,這個數學框架就是前面提到的楊-米爾斯規范場論。

 楊振寧的規范場理論,可與牛頓的引力、麥克斯韋的電磁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提並論。

 許多人以為霍金是現代最出名的物理學家,是唯一能比肩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家,可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楊振寧的科學城就其實遠超霍金。

 物理學界經常流傳這一句話,楊振寧等於半個愛因斯坦外加二十個霍金,雖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也足以說明楊振寧對現代物理學方面的功績遠比霍金更加巨大。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