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掌禦諸天時空》第19章 連中3元
  南宋時期,殿試就開始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

  後來為了表示對人才的重視,各朝各代在殿試後都遵循此製,在殿試宣布名次後,由皇帝賜宴於瓊苑,登科進士與文武百官共宴於瓊林。

  由此可見殿試的鄭重,鄉試、會試都有學子作弊,但是殿試絕對不會有哪個貢士腦袋燒壞去作弊,因為一旦作弊被發現,皇帝大怒之下會直接令殿前侍衛將其拉下處死。

  “時辰到!諸位貢士開始考試!”

  金鑾殿上,一宦官尖銳的聲音傳遍整個金鑾殿,讓人一聽不由起雞皮疙瘩。

  唐漢看著試卷上的試題,一般來說,殿試大都是以策論為主,但也並非完全如此,有時候會考時務。而這次的殿試,卻是策論與時務兼有,唐漢倒也淡然,瀏覽了一下題目,微微思索一下,便提筆答題。

  至於最後一題時務題,則是一道非常有意思的題,便是根據當前西南地區,南蠻土著們降而複叛,叛而又降的事件為題,要求考生給出確切的治國良策。

  唐漢露出思索之色,而其他考生看到這一題則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對於習慣了引經據典寫策論的貢士們來說,這種讓他們寫出詳細治國良策的考題,確實極為困難。

  對於西南問題,其實自朝堂還是民間,基本上都抱有一種論調: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因此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對於西南蠻族,其實大都抱著以軍隊強行沒辦法,朝廷也不是沒想過以聖賢之禮教化他們,但可惜,那些蠻人,根本不通教化,除了打之外,根本無法跟他們講道理。

  因此在場的貢士中,所寫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以如何對西南用兵為主,一些對兵法略有了解的貢士,更是講述起了排兵布陣之法。

  唐漢微微閉起眼睛,思索著後世滿清對於西南蠻的政策,歷朝歷代中,要說對待草原、西南蠻的政策中,當屬滿清效果最好,也是邊境最沒叛亂的王朝。以及還有共和國,對於邊疆之地的治理,也當屬是有可借鑒之處。

  相反,此時朝廷對西南政策,要麽一味用兵,要麽一味懷柔,甚至有不小的聲音便是放棄‘西南’,省得操心。使得西南地區常年不平靜,時有戰爭爆發。

  唐漢用了半個小時梳理了一下思路,才開始瞎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是第一句,開篇點題。

  意思不言而喻,西南地區是大明疆土,生長於西南的所謂蠻族,亦是大明的子民!

  西南之地至關重要,是中原的憑仗,先輩們辛苦打下的疆土,豈是可以隨意放棄!

  唐漢直接將‘改土歸流’的必要性、政策寫了下來,他建議在西南實行‘改土歸流’,“改流之法,計擒為上策,兵剿為下策,令其投獻為上策,敕令投獻為下策。““製苗之法,固應恩威並用。“。建議建立土司制度,實行土司治理、朝廷派遣流官雙重治理,等待今後時機成熟,就可以以朝廷流官為主導。建議實行‘改土歸流’後,對不法土司用計擒為上,以兵剿為次;使其自動投獻為上,勒令納土為次;既要用兵,又不專恃用兵。以武力相震懾,力爭以政治手段解決。

  不知不覺中,竟然將整張卷子完全寫滿了,而且還意猶未盡,請求宦官再拿一張紙,唐漢又繼續開始寫,建議等到西南經營一段時機後,可以在西南、西北、草原上設置封地,

將中原的藩王移番至邊境,如同周朝時大封八百諸侯以為屏障,鞏固邊疆之地。  明朝建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當年明太祖制定宗室政策,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且不可參合四民之業,並能世襲罔替。這一開始還好,以朝廷之力自然可以承擔起。可是隨著宗室人越來越多,每年俸祿越來越多,到了如今,宗室俸祿就佔了朝廷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說再這麽下去就會活生生拖垮朝廷。

  上一輩子不少人研究明史,對於明王朝的滅亡,基本可歸納為幾點:一、遇到小冰河時代,氣候變冷,自然災害變多,土地產量減少;二、黨爭,到了後期黨爭激烈,宦官與文官集團、文官集團內鬥以及東林黨嘴炮;三、龐大的宗室!

  當金鑾殿大宦官尖銳的聲音宣布考試結束,唐漢剛剛好寫完最後一個字,看著紙上那整齊漂亮的毛筆字,唐漢很是滿意,時至如今他的字可以說比上輩子他電視上所看到的書法家寫得字都要漂亮。

  殿試結束後,唐漢等士子就被宦官帶往偏殿等候,而皇帝和文武百官將會對試卷進行閱卷,選出排名一百的貢士,然後由皇帝親自擬定狀元、榜眼、探花。

  偏殿有早已準備的糕點、茶水,唐漢拿起一塊糕點放入嘴裡,隻覺得當真是美味,不愧是皇宮所用,這般糕點唐漢在上一輩子是吃都沒吃過。再喝了一口茶,隻覺得滿嘴茶香,端是美妙。

  “若是這般茶葉放到上一輩子茶店,恐怕一斤茶葉可以賣數萬吧。”唐漢心中暗讚。

  沒多久,鴻臚寺官員為每位考生端上來一些做工精美味道誘人的飯菜,吃過午飯稍加休息後,在下午將會宣布前一百名。

  金鑾殿中,坐在龍椅上的弘治帝在品閱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等人送來的前十名文章,神色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能成為貢士,尤其是被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挑選出的前十名,文筆、語言組織能力自然是極強的,弘治僅僅只是一眼飄過,便可將文章中的觀點看個大概。

  “咦,好字!好字!”弘治帝拿起一張試卷,還沒看內容只看到字就出聲讚道,隨著弘治帝仔細地觀閱著文章,眼中時不時地閃過一抹精光,連連點頭。

  “改土歸流麽!?”弘治帝低聲喃喃自語,聲音很低,只有他聽得見,他的神色有異。

  弘治帝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少女紀氏被俘入宮中,管理皇帝私房錢。一次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後,紀氏懷孕。寵冠后宮的萬貴妃知道後,命令一宮女為紀氏墮胎。紀氏的人緣很好,派來的宮人不忍下手,回報萬妃時就謊稱是肚內長了瘤子而不是懷孕,萬貴妃仍不放心,下令將紀氏貶居冷宮。紀氏是在萬貴妃的陰影下,於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萬貴妃得知後又派門監張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張敏卻冒著性命危險,幫助紀氏將嬰兒秘密藏起來,每日用米粉哺養。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吳皇后也幫助哺養嬰兒。萬貴妃曾數次搜查,都未找到。就這樣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飯長到六歲。直到有一天,張敏為憲宗梳頭時,憲宗歎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憲宗大吃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才說出了真情。憲宗皇帝聽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當憲宗皇帝第一次見到自已那因為長期幽禁,胎發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兒子, 不禁淚流滿面,感慨萬千。當天召集眾臣,說出真相。次日,頒詔天下,立朱佑樘為皇太子,並封紀氏為淑妃。但隨之紀氏卻在宮中暴亡,門監張敏也吞金自殺。顯然,紀妃與張敏之死皆與萬貴妃的迫害有直接關系。憲宗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內,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宮中。

  弘治帝登基為帝,先皇給他留下的是一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江山,說是千瘡百孔一點不為過。經過他勵精圖治,朝廷才漸漸有了起色,比起當初登基之時不知道好了多少。

  但是一直以來弘治帝有個心病,便是在他登基這十幾年,他生母所在的西南,時常判斷,往往派出大軍征服沒多久,就又反叛,憑白消耗了龐大的人力物力,讓弘治帝頗為頭疼。

  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年時務題,弘治帝親自擬題,以西南時事作為考題,他本來也沒寄多大的希望,畢竟滿朝文武都沒有什麽好辦法,何況是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書生呢。

  可是看了‘改土歸流’後,弘治帝卻仿佛被觸動了心弦,隱隱覺得這個辦法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不但可以解決邊境問題,而且還能解決宗室藩王的問題。

  作為一個中興皇帝,弘治帝自然是聰慧之人,看得到時政弊端,只是受限於眼界和思維限制,找不到好辦法。

  弘治帝將唐漢的文章交給大宦官,然後提筆在榜上狀元的位置寫下——唐漢。

  於是,唐漢成了明朝開朝以來第三個‘連中三元’的人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